吴美燕 冯嘉树 李想 庄艳姗
茂名具有广博富饶的中医药资源,中医文化底蕴丰厚,区位交通便捷,且茂名地区的中医药产业框架雏形已初步建成,并产生了一定的聚集效应。然而,茂名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多元融合差、产业延伸较短等不足之处,故运用 SWOT 分析法分析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阐释目前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根据分析结论提出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健全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中医产业集群;打造地方中医药品牌,重塑市场竞争力;推出中医药休闲旅游线路,带动地方康养产业发展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产业已由原始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发展为涵盖中药种植、中药生产、中医医疗、保健理疗、美容养生、康养旅游等广泛领域,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价值,将其置于祖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位置,不断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双创”)。茂名具有广博富饶的中医药资源,中医药产业框架的雏形已搭建完毕并且产生了一定的聚集效应,但茂名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不足之处,故运用SWOT分析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针对分析结论提出茂名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策,对推进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气候环境优势
茂名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河川发达,溪流密布,有著名的鉴江、黄华江等大小河流30多条,灌溉面积丰富,茂名市的山地、丘陵地带空气清新、环境清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的气候、充足的光照、丰富的水资源等自然条件适合亚热带中草药的生长。广泛种植化橘红、沉香、藿香、桂圆、草果、槟榔、肉桂、砂仁、石斛、田七、八角、佛手、益智等中药,造就了茂名全国闻名的南药种植与集散地名片地位。
2、区位交通优势
茂名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十四五”以来,茂名市大力修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茂名段,与深茂铁路一起形成茂名与广、深之间“双高铁”通道,推进了茂名东承西接北联的步伐,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交通支撑。在高速路建设方面,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的建设,将浪漫海岸、放鸡岛、中国第一滩、虎头山等滨海景观连为一体,“山海并茂”的健康养生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沿海蓝色休闲旅游与山区绿色健康旅游的“山海之旅”相得益彰。在航空建设方面,湛江吴川机场距茂名市区距离不到40公里,大大提升了茂名沟通全国、连通世界的能力。茂名已经构建成空、铁、陆一体化的对外快速交通体系,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现代制药、康养等产业版块。
3、人文历史优势
茂名是一座以人名命名的城市,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仁医潘茂名遍尝百草、消除瘟疫、悬壶济世,发展了粤西地区早期的传统医学,与同时代岭南中医药代表人物葛洪并称“西潘东葛”。千百年来,这位仁医对茂名遗泽深远,现已传承至42代,散布在各级医疗机构,运用他留下的数十个秘方古法,结合现代技术制成的跌打酒、风湿膏、生精片、和胃片、香囊、药枕等,在临床应用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近年来,茂名市著力开展潘茂名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工作,修建了潘仙祠、潘仙观、潘茂名纪念公园、潘茂名文化研究院、潘茂名中医药文化科普示范基地等。后世对潘茂名的纪念、研究和发展,涉及内容包括 “好心茂名”精神的启元、“济世救民”的思想、粤西道教医术、道教金丹术、“内丹”及中医药理论、年例主祭礼俗、潘茂名中医药传承与技艺制作等。一股浓郁的潘茂名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民间形成,家喻户晓的人文历史优势、日渐浓厚的养生文化氛围、悠久绵延的中医历史背景,为本地中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劣势分析
1、中医药人才结构布局失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显示,近年来优秀中医类毕业生大多选择留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且多数中医类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优先选择三甲医院或科研院所,愿意前往茂名基层医疗单位就业者较少。因此,茂名市中医药行业人才结构布局失衡,茂名市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类行业人才数量与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生保健服务需求,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才需“引得进”,更需“留得下”。此外,中医文化创意人才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扎实的中医文化功底,能够将中医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推陈出新,迎合现今社会热点与市场消费需求,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实现中医药及其文化元素的经济价值。在此方面,茂名地区的中医药文化创意型人才明显不足,在中医文创产品研发上创新力度不够。
2、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不足
茂名在中医药文化宣传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宣传力度欠缺,人员匹配欠优,大多数地区的宣传人手不足,较少地区能成立中医文化科普宣传小组,在宣传过程中,次数不够多,时间不够长,宣传的区域不够深入,普及面不够广泛。其二,没有将公民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一项常规且系统性工程来推进,欠缺中医药文化科普年度清单计划,在地方开展的中医养生保健类科普宣传讲座,往往较为随机,且依赖授课专家的“教法”,而忽视了普通民众的“学法”。中医文化体系的理解需要循序渐进,中医知识架构的理解更有其内在规律,纵观各类讲座科普抑或是宣传手册、宣传栏目,未讲明何为中医的阴阳、五行、藏象学说,便已开始指导各类疾病的中医适宜技术、遣方用药,医学是严谨审慎的,而这种跳跃式、随机式、漫灌式的科普形式,不利于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其三,宣传形式单调,宣传内容单薄,大多数地方所推行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大多停留在宣传手册、宣传栏科普阶段,宣传形势较为单一,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3、中医药产业规模小
一是龙头医药企业少。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茂名地区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97家,但科技含量高的中药制药企业仅有10家,龙头医药企业数量不多,科技含量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中医药产业规模小。对茂名地区中医药产业结构剖析发现,茂名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在整个市场经济及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与中医药文化有关的优秀作品数量稀有,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三是目前茂名市内产业附加值较高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发展欠缺,尚未整合中医药特色资源优势,开发出展现茂名特色的中医药休闲养生旅游线路。茂名地区的康养产业也是存在类似问题,“山海并茂”的健康养生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沿海蓝色休闲旅游与山区绿色健康旅游资源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均尚未形成产业规模。综上,茂名地区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依旧存在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多元融合差,产业延伸较短等突出问题,中医药与其他行业之间存在壁垒,缺乏互联互通与深度合作。
(三)机会分析
1、中医药服务受众广泛
根据茂名市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占16.8%,茂名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病方面的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需求广泛。然而中医诊疗不会过度依赖昂贵的检查手段,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展现了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其所采用针灸、汤剂、推拿、刮痧等中医传统疗法,既可辅助治疗疾病,又能防病保健、益寿延年,应用广泛、操作简单、普适性强,适合推广到千家万户当中去,使得中医药的服务受众群体较为广泛。本地中医院通过整合老年病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疗资源,设置医养康融合中心,打通科室壁垒,形成发展合力。中心通过对入住老年人进行专业评估,针对不同病情体质的人群将中药方剂和针灸、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药手段应用于老年人整个住院过程,在医养结合服务中充分融合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全新的医养康相互融合医养结合新模式。此外,国内大健康产业市场占比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向好、潜力巨大,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内燃机与助推器。
2、政府政策大力扶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相关方针政策,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深刻体现出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坚定决心。茂名市政府也为茂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茂名市、化州市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化橘红产业发展工作,把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出台了《茂名市化橘红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并在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及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动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申报和化橘红广东省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电白区委、区政府发布了《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等文件,在产业建设用地保障、科技人才培育、财政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
(四)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中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等省份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河北省着力建设燕山-太行山中药材种植带,重点打造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山西省依托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着力搭建华北中药材集散中心,深入实施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提升、中药工业现代化等工程。辽宁省充分挖掘当地名方,促进中药新药和中药相关附属产品的研发力度,拓展“辽药六宝”品牌,将道地药材、国号老品牌二度回春、升级创新。安徽省做优做强现代中药产业,创建“十大皖药”优势品牌,并开展高端医疗装备和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关键技术研发。以上省份均在一定程度下挤压了茂名中医药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对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行业标准执行欠缺
目前在中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层面较多关注顶层设计、宏观政策指导,具体政策和行业标准、规范不足,不利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极易与中医诊疗活动混淆,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中医的旗号非法行医,部分中药成分保健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扰乱医药市场秩序。同时,中医药健康养生行业门槛较低,部分养生会所、美容机构、保健连锁商户,打着中医养生保健的旗号,实则内部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医术水平等方面不够权威,其所能提供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五花八门的中医包装“网红”产品,缺乏安全性与有效性,致使中医口碑在民众心里大打折扣,损害中医药品牌形象。
茂名中医药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一)健全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中医产业集群
实现中医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绝非中医药产业链条某一板块的“一枝独秀”,而需全产业链条以及各行业板块间的共同发展、协同发力。中医药界要更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开放交流,以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的视野與站位,梳理、审视自身发展以及行业发展,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条协同共促。政府应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顶层设计,编制区域性中医药产业链长制发展规划,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创投基金共建“产、学、研、医、投”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依托龙头企业加速推动一批重大创新产业化项目落地,大力打造“医、药、康、养、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中医药与康复训练、保健理疗、运动锻炼、美容养生、户外休闲、养生旅游相融合,不断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打造地方中医药品牌,重塑市场竞争力
茂名政府应在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中医药资源的前提下,加强与地方高校、医院、药企、科研机构的协作交流,组织专家对道地药材的特殊炮制手艺、潘茂名学术流派的医学经验、名老中医验方效方进行收集、编纂与整理。通过共建中医药研究基地、科技成果孵化产业园区,共建高水平、高质量中医药文化品牌,政府牵头出台行业政策,从品牌管理、消费促进、数智化和国际化等方面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加大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奋进步伐。实施中医药文化品牌战略,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传统医药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打开格局,拥抱变化,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塑市场竞争力。
(三)推出中医药旅游线路,带动康养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业,一是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为打造民俗特色健康目的地提供支持。二是提升中医药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全国知名养生酒店品牌,提升酒店管理水平、游客接待能力、高端服务品质。三是整合茂名地区中医药特色资源优势,建设融入茂名中医药文化的休闲养生特色旅游项目和线路。整合茂名地区的旅游资源,将“山海并茂”的健康养生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如茂名信宜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68.28%,天马山生态旅游区四季如春,被称为“广东香格里拉”,而信宜西江温泉度假村有着国内罕有的珍稀温泉——氟泉,有去垢、去脂、润白、美容等作用,故可以山水为主题,以文旅为主调,融入温泉疗养、中药熏洗、古法推拿、药膳食疗、刮痧美体等中医特色养生手段,将沿线山水风光、民俗民情、特色中医疗养有机结合,打造独具一格的生态情景绿道、中医互动养生情境体验线,逐步打造候鸟式、高层次、广覆盖的康养旅游服务体系。
总 结
综上,在我国“双创”背景趋势下,中医药现代化要开辟中国式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之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构,在“大健康”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多元融合,跨学科、多行业领域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展,加速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中医药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契合度、适用性、经济力以及服务水平,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区域集群性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
参考文献
[1]赵敏:《新时代中医药治理新思维》,载《时珍国医国药》,2021,32(04):1009-1012页。
[2]梁明进、何娇、王洁艳:《重阳节文化视域下茂名中医药康养旅游集群化建设路径初探》,载《南方论刊》,2023(04):31-32+35页。
[3]李钊阳、阳国亮:《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工业协同关系研究》,载《统计与决策》,2022,38(22):119-123页。
[4]许晨曦、宋玉静:《山海并茂 好心闻名——茂名》,载《赤峰日报》,2023-06-21(003)。
[5]李谦、郭小学: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载《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8):1-5页
[6]程鹏:《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载《中国民族博览》,2021(01):72-74页。
作者简介
吴美燕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
冯嘉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肾病防治
李 想 通讯作者,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
庄艳姗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