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敏 李倩华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精神文明追求同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找寻一条可行性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蕴含文化价值的空间设计应运而生。宋代是历史上的集大成时代,在美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形成了优雅内敛的极简之美和清淡端庄的古典之美,而这也契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本文以宋代美学为蓝本,探求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空间设计上的运用,以杭州国家版本馆为例,首先分析了宋代美学的形成背景,接着从不同方面分析宋代美学的特点,最后从建筑的布局、结构、材料的运用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营造具有宋代美学特征的现代文化空间。
关键词:宋代美学;文化空间设计;杭州国家版本馆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以及空间本身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价值,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蕴含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化空间设计。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宋式风格的设计手段并不能满足人们当前的审美趣味。所以,在进行宋式文化空间的设计营造中要基于现代审美方式和功能需求对宋代美学的内容进行继承,将现代设计手段与宋代美学相结合。本文从审美角度出发对宋代美学进行分析,以杭州国家版本馆为例,从材料、布局、色彩等审美范畴来探讨如何将宋代美学用于现代文化空间的设计上。
一、宋代美学的历史背景
陳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宋朝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尤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有突出成就。宋代在朝廷的用人取向上是重文抑武的,这对朝廷和民间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从而造就了大量文人雅士,并影响到建筑、园林的修建,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在政治上宋统治者采用“立纪纲”与“召和气”为主的策略,使得宋代民间风气较为和谐且自由,文化上也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宋代社会、文化的特点,也正是这一趋势使得宋代有“清雅”与“俚俗”并存的审美风尚。宋代皇室推崇的不尚奢华、质朴简约的生活思想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这对宋代文人及平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日常的雅致技艺的出现,对宋代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2]。宋代的美具有独特的韵味,是一种清逸高雅且雅俗兼备的美学。宋代美学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宋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更展现出了其自身的独特性,对后世乃至当代人们的艺术审美都有着深远影响。
二、宋代美学的特点
宋代美学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使艺术成为生活的内容。宋代美学受理学的影响一直在做大道至简的“减法”艺术,将极简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优雅内敛的极简之美和清淡端庄的古典之美。
(一)优雅内敛的极简之美
宋朝是将极简思想付诸于实践的时代,并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风格。这种极简主义美学在器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宋代的瓷器在造型上都较为简练,线条简单且耐看没有复杂的形制以及多余的装饰;在釉色上呈现出素雅的纯色,工匠也常注重釉质的细致温润;同时也较为重视胎骨的比例。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定窑、官窑、哥窑以及钧窑都各具特色,但北宋的汝窑、定窑等瓷器更能体现出宋瓷的极简之美。以汝窑为例,汝瓷为五大名窑之冠,汝窑的美,首先体现在胎骨上,颜色成香灰色,胎体较薄,细腻紧致;接着看它的釉色,是一种纯正的天青色,呈现出一种优雅和内敛的美;最后看汝窑的做工,制作精细,通体满釉,技艺精巧,体现了宋人执着追求完美的精神。宋瓷美在它朴实无华、优雅端庄的造型,美在它的内敛和优雅的釉色装饰以及精益求精的胎骨比例,体现出了宋人内外兼修、宁静淡泊、只求安逸雅致的特点,也诠释了宋代极简主义美学。与现代极简主义美学不同的是,宋代器物的美感是历史的沉淀和民族文化的结晶。
(二)清淡端庄的古典之美
宋代提倡勤俭质朴,并且以清淡、淡美为审美理想[3]。梅尧臣诗曰:“作诗无古今,为造平淡雅。”苏轼更是以“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为艺术批评原则。宋文人均将“平淡”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准之一。以宋代家具为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时期,这在宋画中都有所体现,南宋画师临摹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可以看到宋代常见的家具类型。宋代家具追求舒适,没有繁复的装饰和过多的颜色。以座椅为例,其以木框架结构为主,牙头、牙条、枨的使用既可加固家具又巧妙地起到了修饰的作用,整体造型简约而不简陋,精致而不繁琐[4]。宋代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座椅款式,如靠背椅、圈椅、扶手椅、交椅等。其中,交椅造型简单特别(如图1),交椅的后背上方加了一个荷叶状的托,方便人们枕着假寐,整体尺寸和结构也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交椅可以折叠,方便携带,士大夫很喜欢带着交椅出游。宋朝皇室中的家具,同样展现了素雅的美感,常见的有黑漆棋案、花几、黑漆细腿书桌、香桌,造型大多简单大方,材料以软木为主,并且弱化了髹漆工艺多凸显材料的自然肌理[5]。在室内装饰中,常用到一些天然的材料进行装饰,颜色也以素色为主。宋人将自然材料与精湛的技艺有效结合,达到了以淡雅为主的审美趣味,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三、宋代美学特征在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营造
宋代文人尚雅,多会参加以雅情行雅事的聚会。两宋时期是文官政治的社会,雅集作为文化生活的常见方式更为活跃,且雅集的承载地多在山水清嘉的郊野或园林,例如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以及宫廷画家所作的《杏园雅集图》皆可以看出雅集选取地的特点。园林的建造也在这些文人的影响下体现出风趣雅致的特点。以杭州国家版本馆为例,从空间布局、意境、材料及颜色等方面对宋代美学在现代文化空间的营造上做出阐述。
(一)空间的布局
宋代文人士大夫们为了逃避世俗纷争,将山水画中寄情于山水花鸟间的审美从纸面上转移到立体的真园林中,故而宋园林的空间布局是与意境相辅相成的。
杭州国家版本馆是“南园北馆,大疏大密”的布局结构,而“南园北馆”的布局结构来源于北宋画家郭熙的“平原构图法”,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到北层叠展开。
疏密有致是其布局的一个特征,平面南北形成了一个疏密对比。整体是坐北朝南的格局,利用几个小山头,围成一个标准的中国藏书楼“南园北馆、馆园一体”的结构;南边是园林,主要藏书功能在北边,因场地的大小限制采用了大疏大密的策略,南边的园林相对疏朗,北边则密度很高,在与自然对话的同时满足藏书功能的需求。项目内最大的建筑有一个双曲面屋顶,是这个园林的核心。
园林面积不大但自有曲折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双廊系统,以及主体建筑与水榭的隔桥对望,这是从山水画中抽象出来的结构。中国所有的山水画都有一种隐匿的追求,即想去另一个更安静、完全自然的世界,与喧嚣俗世拉开距离。中间这道桥就是俗世与山间的一条通道,其对位的结构两侧,一是庙堂之高,一是江湖之远。在南大门入口,开门即是山,山体上是对景“文润阁”。纵观中国园林,大门是没有开在中轴线上的,故而南大门的布局设计也能够体现宋代的掩映之美。
(二)布局的意境
宋人尚意,在宋代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中,这种意也是雅俗兼备、精致与俚俗共通的。其对于意境的追求已经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时代的突出特点,从而也造就了现在所说的宋代美学[6]。
宋代的建筑跟山水的对话能做到精确对位——不是协调关系,是互相补位、互相映衬的对话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动。杭州国家版本馆(如图2)整座建筑也多處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筑原址在小山旁,廊在山体旁,没有破坏山的原始状态。这段山是文润阁园林风景的一部分,站在主书房、南书房能够看到山顶葱葱郁郁,峭壁平直。主体建筑与水榭是对望的,中间隔了一座桥,这是从《溪山行旅图》等宋画中抽象出来的结构。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保留原有的树木与石碓,把它营造成一个景点;利用大尺度的走廊与屏风一般的开扇,高大的走廊会让人感到敬畏,营造出一种神圣感,让人感受宋韵的大气与温润。
(三)结构的美感
宋朝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其中《营造法式》流传至今并在学术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构本身就具有美感,在宋代园林建筑中就有所体现,并且宋代时期也是园林的顶峰时期,榫卯的恰当比例关系、建筑的构造都呈现一种自身的美感。例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中都体现了宋建筑的美感。在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建筑设计中,多处建筑屋顶木梁在外,外观采用了宋代建筑中榫卯的构建技艺,这体现着东方木构建筑的传统,其实灵感是源自宋李成的《晴峦萧寺图》,延续了其建筑设计语言。
(四)材料的运用
宋人崇尚自然朴素、天人合一,多运用一些乡土元素进行设计,绿色建材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宋代的建筑上没有繁复的装饰,在建材上也多选用可再生材料。王禹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就表达了对简易的竹楼的欣赏,同时对华丽建筑及奢侈的生活方式表示了否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建设的选材上,大多还原了当时的本土元素,体现了宋人的审美特点。在软装配饰的选择上,木雕、石雕、陶瓷、挂画等,都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独特的韵味,营造禅意空间。
1.夯土墙
杭州国家版本馆在对着良渚的一面建起了高达15米的夯土墙,在管理最核心的主馆一区也大量使用了夯土。夯土筑城的技术早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就已经应用,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中曾总结当时夯土技术的成就。不同的是,版本馆中的夯土墙是以颗粒学为基础,用现代机械做的纯生态的新型夯土,除了土、沙子和水,没有任何添加物,并且可以完全回归大地、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它具有环保和天然的特点,体现了宋人简约素朴、绿色环保的生活美学。夯土墙的古朴、厚重、温润且夯实,完美诠释了“宋代雅韵”,给人以安定和平的质感,延续了历史,保存了文脉,彰显了文明的源远流长。通过对夯土的研究和运用也体现了宋代美学中简单质朴和自然美的特点。
2.青铜屋面体系的创新
版本馆在材料的创新上以青铜瓦片来还原宋朝时的青砖瓦片。青铜瓦是专为这个项目开发的,将其大规模演绎成了青铜屋面。铜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会随着时间慢慢有颜色的变化,未来废弃了可以熔化掉,是一种可持续的材料。青铜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泽质感是宋画上才能看到的,比如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就能找到这种光泽,同时也体现了宋人精致典雅的生活态度。
3.竹纹清水混凝土
古时竹子被诗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品德,宋代诗人苏轼更是痴爱竹,将竹子视为知己。在苏轼的诗中常有竹子的身影,如“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等诗句。版本馆内运用竹子做的布局比较松散,体现出了宋人浪漫随性的气质。肌理上运用东方韵味的竹模清水混凝土预制板,以其本身的肌理和质感为特色,既环保节能又传承了宋人极简淡雅的审美观。
4.青瓷材料——青瓷屏扇
屏扇门是宋代建筑中著名的特征。例如南宋马远的《华灯侍宴图》,图中描绘的是一场文人户外雅集,其中就有屏风的出现,屏风旁还有象征君子的松树,画中建筑就是屏扇门。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青瓷屏扇的灵感就由此而来。这扇高十余米的青瓷屏扇(如图3)在文润阁南北两侧,且以开合的设计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一开一合之间,是中国人进与退的艺术,合是温润礼让,展开来也别有洞天、自有深意。
青瓷屏扇采用来自龙泉窑纯手工烧制的梅子青的青瓷,梅子青色完美诠释了温润,版本馆的别名“文润阁”就由此而来。以瓷拟玉,也表达了对宋代水墨渲染法的理解,借由青瓷本身的凸凹感与变幻色泽传递天然质感与亲近自然的观念。同时,青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是想象的触媒,能让人产生一种情感的强烈回应。在青瓷的运用中将它的自然变化的美表现出来,把在宋瓷上展现出的颜色的微妙和雅致,用建筑的方式展现,是对宋人崇尚雅致、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种呼应。
(五)颜色的搭配
宋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宋代的生活美学是以简单朴素为主的。纵观宋朝时期的绘画、书法作品,无一不体现出以“清淡、柔和”为主的色彩美学[7]。
杭州国家版本馆以温和的原木色为主,体现了宋人悠然、儒雅的风格。同时使用富有中国画意境的淡雅色调,主要是饱和度较低的自然色,给人一种沉稳、含蓄的感觉。在建筑中也加入了一些鲜艳的色系作为点缀,比如靛蓝、天青、苍绿、明黄、朱砂等中国传统色。纯色的使用体现了宋人的简单朴素和雅致的审美特点[8]。
四、结语
宋朝时期雅致的配色风格、灵动的空间布局方式、精巧的园林技巧,以及对各种材料的运用,都体现着独属于宋朝的风雅美学,为我国空间设计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由于现代社会的审美特点与空间功能的转变,杭州国家版本馆并非完全是传统的宋代空间,而是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创新、颜色的搭配、空间的布局技巧和意境来展现宋代美学特征。宋代美学在现代文化空间设计中,不但要能够体现宋代美学的韵味,还要符合现代审美方式和空间功能的要求,实现文化内涵与宋代美学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邓小南,杨立华,王连起.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167-193.
[2]吕一心.宋代美学在现代家居陈设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6):126-128.
[3]张国庆,胡丹蕾.宋代文学艺术中的“极简主义”审美取向——以宋瓷为研究中心[J].河北学刊,2021(2):112-118.
[4]陈晓旭.宋代美学思想下“极简”之美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0(26):179-180.
[5]吴钧.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05-228.
[6]胡二平.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思想在现代建筑景观的应用——以开封市大宋御河景观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8):87-88.
[7]蔡曙明.传统宋代美学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艺术研究,2022(4):117-119.
[8]陈望衡,刘思捷.试论宋代建筑色调的审美嬗变——《营造法式》美学思想研究之一[J].艺术百家,2015(2):144-149.
作者簡介:
吴家敏,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
李倩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李女仙,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