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
当前,对于ChatGPT、元宇宙、区块链等这些人工智能火爆热词,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了解。但是你是否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基础硬件——GPU芯片。
可以说GPU芯片不仅是推动AI时代不断前行的内燃机,也是众多企业想要开启AI转型的一把金钥匙。
因此,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GPU芯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抢购热潮。今年第二季度,英伟达(NVIDIA)的净利润便达到了61.9亿美元,同比增长843%。
更可怕的是,从GPU芯片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来看,英伟达的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能卖这么多”,而不是“卖出去了这么多”。
这让人不禁疑惑,能够量产GPU芯片的不止英伟达一家,而为什么偏偏是它成为当今AI芯片领域无法撼动的霸主?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赚得盆满钵满,而看不到的是早在十几年前,它就已窥见GPU芯片在AI领域的巨大潜力并秘密着手布局。
在当时的芯片行业,英特尔和ATI两大显卡巨头所推行的CPU芯片是计算机领域不可替代的主流,而GPU仅在相对小众的游戏行业使用。相比CPU的巨大应用市场,GPU对于显卡巨头来说不过是蝇头小利。
而正是这样一个别人看不上的领域,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却早已发现潜藏在下面的绿洲,并悄悄地打起了主意。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首款GPU——GeForce256显卡,旨在为全球游戏玩家打造最好的3D图形芯片。
在初涉GPU领域后,黄仁勋发现除了游戏,GPU也可以用来帮助科学家进行庞大复杂的计算。
“也许计算世界不久后将出现新的算力——GPU将会代替CPU”,在隐隐察觉到这个趋势后,黄仁勋于2002年秘密启动了一个叫做CUDA的项目。
CUDA即统一计算设备架构,旨在让 GPU从单纯应用在游戏领域转向AI计算领域。
如果说GPU和CPU的真正区别在于擅长计算的方向不一样,那么CUDA就是真正使GPU的计算速度超越CPU的实现工具。
尽管,英伟达如今所拥有的CUDA使它生产GPU芯片无可替代,但在当时看来CUDA项目毫无意义,一来当时的GPU芯片应用场景有限,二来研发过程费钱费力。
“在CUDA推出十年以来,整个华尔街一直在问我们,为什么做了这项投入,却没有人使用它?他们对我们的市场估值为0元”,英伟达深度学习团队的布莱恩在聊到CUDA时说道。
更何况研制CUDA还要耗费每年近5亿美元的资金,而当时英伟达每年的利润额也不过才30亿美元。
即便如此,英伟达始终笃定自己选择的赛道。2010年,在与谷歌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进行一次关于CPU和GPU的测试,让英伟达意识到机会来了。
当时,吴恩达为了构建神经网络AI模型耗费巨大,使用了16000台计算机的CPU完成。而相比之下,英伟达仅用12台使用CUDA的GPU芯片就完成了。
就是这场测试,让英伟达看到了GPU在AI 领域的巨大潜力。
2017年,黄仁勋正式宣布将英伟达的未来押注在AI上。彼时,OpenAI才刚刚成立不到两年,ChapGPT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
在一片迷茫的前景下,英伟达却似乎能够拨雾见云般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毫无疑义,英伟达赌对了,在ChatGPT被众多企业视为金矿的情况下,卖挖金工具的英伟达早已凭借GPU芯片赚翻了。
回顾英伟达抢先达到人工智能拐点的过程,不难发现,机会之下是英伟达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独一无二的判断力。
但從另一个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好说,赌输了怎么办?
英伟达的答案是:错了就尊重事实,立马掉头。
尊重事实,迅速认错,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企业却因为在某个领域,明明看不到希望,还在不断加大投入,最终跌入深渊。
英伟达的成名之路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它总能够在遇到失败时,汲取教训,迅速掉头。
在数次失败经历中,最为惊险的还是在创业初期。当时,英伟达离倒闭只差一步之遥。
作为“愣头青”的英伟达于1995年发布了第一款芯片产品NV1,但作为市场上还算先进的产品,NV1却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原因很简单,当时,英伟达的首席技术官——普雷艾姆将四边形纹理贴图技术应用在NV1中。然而这项技术会导致NV1芯片不兼容Windows即将发行的3D标准,这也就相当于自动舍弃了主流市场。
除了与主流趋势相悖之外,为了追求利润,NV1的定价与当时的众多芯片相比并无优势。多重因素影响下,NV1的销量日渐低迷。
此时唯一的好消息是,游戏主机厂商——世嘉看重了英伟达的潜力,豪掷700万美元想要将NV1的下一代芯片NV2使用在其下一代土星主机上。
但普雷艾姆对于四边形纹理技术有着难以想象的执着,在二代芯片中,竟全然不顾Windows的3D标准,依然使用上了原有的技术。
看着合约即将到期,黄仁勋意识到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到时候700万美元的资金就会变成债务,那么公司可能很快就要破产。
他向世嘉坦言英伟达在研发上的问题。也许是出于日本企业重视信誉的原因,黄仁勋争取到了六个月的宝贵时间。
在这宝贵的六个月中,英伟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将普雷艾姆替换,让大卫·柯克带领团队面向主流标准研发NV3,后找到了台积电及显卡主板商达成合作,以此拓展销路。
1997年,NV3凭借具有性价比的定价和与主流标准相契合的特性,一经推出便迅速赢得消费者和各大主机厂商的青睐。不到一年,产品出货量就突破了100万片。英伟达也终于存活了下来。
黄仁勋在今年给台大毕业生的演讲中提到:“英伟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也正是这些失败,定义了今天的英伟达”。
摆脱破产危机,走过初创时期之后,是什么维持英伟达仍然长盛不衰呢?
与摩尔定律并称的黄氏定律给了我们答案。
你们知道摩尔定律嘛?这是由曾经的CPU王者——英特尔的创始人摩尔所提出揭示信息技术更迭速度之快的定律,即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番。
而黄仁勋所提出的黄氏定律,并列甚至直接超越了曾经的摩尔定律。
黄氏定律下,英伟达每6个月就会推出新品,功能翻一番。相比起摩爾定律,速度直接翻三倍。
之所以英伟达要保持如此快速的更迭速度,是因为随着其它芯片巨头的进入,GPU行业的竞争也日渐激烈。比如ATI、英特尔也开始生产中低端的GPU产品,它们的产品性能虽然没有追上英伟达,但也能在很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作为领头羊的英伟达难免会有危机感。对此,英伟达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不断奔跑的阿甘一样,只有不断奔跑,奔跑,再奔跑,因为一旦停下来就很可能被后来者超越。
这种快速更迭能力,在今年的新品发行速度中就可见一斑。今年3月,英伟达推出了H100 GPU,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5月份,便推出了GH200 GPU,相比第一代它使用了256个超级芯片组成;这还没完,8月份,又推出了新版的GH200,其内存相比前者增加了1.7倍。
用速度抢生意,在高速的产品更迭频率之下,跟不上英伟达速度的竞品只能纷纷离场。
目前,英伟达的GPU在AI领域市占率高达80%,而AI的大爆炸才刚刚开始。
从GPU芯片起飞,英伟达正飞向浩瀚无垠的天空。
编辑/车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