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玄
妈妈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与消费决策者,影响着儿童用品消费以及整个儿童用品消费市场。“六一”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邀请了几位“80”“90”后新生代妈妈,分享儿童用品消费中的经验与心得。
儿童消费早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领域。儿童经济中的婴童用品、零食、玩具、教育等各细分领域,未来仍将是消费增长的主要看点。
婴童用品消费:
安全第一 品牌加持
对0~3岁的婴幼儿来说,尿裤、奶瓶等婴儿用品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消费依赖性高。如今的新生代妈妈是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电商平台是她们购物的热门渠道,更依赖线上“种草”与下单。素质教育、科学喂养,成为新时代父母的育儿新追求,折扣低价、促销推荐产品不再是首选,他们更看重产品的品质、颜值与功效。新时代父母追求更有品质、更科学的母婴产品,也推动了母婴产业的消费升级。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4.7万亿元。
坐标:北京市朝阳区
媛媛,一个不到两岁半男孩的妈妈,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平时主力消费是花在“拉拉裤”和“奶粉”方面,其次是绘本还有一些母婴生活用品,拉拉裤月消费在720元左右,奶粉1000元左右。
Q1:在选择婴童用品时,您将什么作为消费依据,是朋友安利,网站参考,商家推送或其他方式?这个消费经验里,有没有经验与大家分享?
媛媛:首先,选择拉拉裤和奶粉是要选择大的品牌,我一般都是看一些公众平台的测评,自己分析之后再入手。我认为,选择拉拉裤要考虑四个方面:
第一,柔软舒适不过敏,这点很重要,宝宝皮肤很薄,所以宝宝皮肤接触的拉拉裤要柔软舒适,且不含过敏成分,否则宝宝天天接触摩擦容易起红疹子,产生红屁屁,宝宝很受罪;
第二,吸水锁水的能力要强,好的拉拉裤应该能将尿液迅速吸入并锁定,防止回渗,这样拉拉裤可以让宝宝屁屁保持干爽;
第三,轻薄透气,这样才能让宝宝屁股的闷热湿气散去,宝宝会感到舒服;
第四,宝宝的穿着体验,腰部松紧处是否舒适。
综上,是我选拉拉裤一定会考虑的指标,另外,如果我锁定了品牌,测试了宝宝使用上没有问题,我会一直使用这个品牌的这款,因为频繁更换拉拉裤的品牌,也是容易造成宝宝皮肤过敏的诱因。
奶粉,选择起来是因人而异的,我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首选是大牌奶粉,重点也会考虑一下奶源。
选择奶粉会考虑:第一,一定要看一下配料表。一般奶粉的配料表大体相同,但是我会根据我家宝宝的需求再多多衡量一下。一般大牌奶粉会有“特色强化的营养成分”,比如DHA、益生菌、益生元、乳铁蛋白等等,我会根据我家宝宝的体质来选择这些强化配方;第二,我很看重品牌的工艺和奶源地。尽量选择纯净奶源的;第三,筛查一下配料表里有没有我不想选择的配料。
Q2:成为今天比较有经验的婴童用品的消费者,您还知道哪些需要防范的“坑”,能够分享给其他妈妈的。
媛媛:其实我提供的这两大品类的母婴产品里,“坑”确实不少,但是我基本没有踩过,因为我相信品牌还是有一定约束力的,我选择的也是大众所选择的。当然,适不适合自己的宝宝,刚开始还是要“试水”,宝宝使用起来没有问题后,在奶粉和尿不湿这两大品类上就不要频繁更换了,频繁更换还是会诱发宝宝过敏的,有些过敏现象还是不可逆的。
教育、吃穿消费:
孩子对品质有明确感知
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不少网友反馈,教育成本、养育成本和房价依然是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三大因素。
根据某智库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17岁,平均费用为48.5万元,而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的费用约为62.7万元。
教育是人们最重视的事情之一。中国父母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甚至会倾其所有。其中,教育成本包括课程费用、家教费用、考试报名费用等。随着教育的发展,这些费用也在不断地上涨。
坐标:湖北省武汉市
文琴是一个11岁男孩的妈妈,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平时在教育、饮食、服装等儿童消费方面占比较多,大概每年9万元。随着孩子成长速度越来越快,加上孩子比较喜欢吃,这方面的费用也在逐渐增加。
Q1:孩子在教育、吃穿方面主要具体花在了哪些方面?
文琴:现在的孩子长得快,本来就兴趣广泛,喜欢游泳、骑车、打球,所以足球鞋、篮球鞋也都要同步换,11岁的孩子现在已经穿成人尺码的鞋了。比如,我们昨天去挑鞋,他自己挑,最后选了一双品牌运动鞋,花了699元。
孩子现在开始有自己的穿衣要求,首先要自己喜欢的,且要去试,一定要穿着舒适。这一点与前一个年龄阶段相比有很大变化,之前不注重穿,父母买了穿上就行,现在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另外,孩子也有了节约意识,以前他从不关注价格,现在他会在符合自己要求的款式中挑选性价比更高的。
孩子在饮食方面的要求很高,没有不喜欢吃的,甜食、炒菜、卤菜都喜欢,还喜欢一些比较大的海鲜、河鲜,还会自己看美食,让我给他做。
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是上的私立寄宿学校,加上课外一对一补习,还有一些附加成本,费用就上去了。比如,儿童节他说想要一个品牌的笔,说是学校的同學买来他用过,觉得很好用,写字还好看,最后上网一看,打折扣还是三百多一套,考虑到过节,还是给他买了。
Q2:在选择这些消费时,您将什么方式作为消费依据?这个消费经验里,您知道了哪些需要防范的“坑”,可以分享给其他妈妈。
文琴:根据自己孩子的习惯和喜好来,我一般是网站参考,加上朋友推荐,感觉也没有学到什么防“坑”的经验,整体感觉,就是朋友推荐比网站推荐、商家推送之类要靠谱很多,少走很多弯路。
童书消费:
让孩子感受快乐和爱
阅读,让成长更美好,让读书成为习惯。当当网发布的《2023国民阅读洞察》显示,国民对中小学用书、童书的消费量占比超过40%,儿童和中小学阅读需求明显提升,“学生用书场景”依然是主流。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线上图书消费观察》报告也显示,已婚用户在童书、中小学教辅、家教等品类的消费占比高于整体,教育下一代成为网购图书的第一出发点。
坐标:浙江省杭州市
贞贞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男孩9岁,女孩6岁,从事儿童图书编辑出版方面的工作,平时花在购买童书的消费占儿童消费较多,月均300元左右。
Q1:为什么会倾向于在童书消费方面较多?
贞贞:我自己是一个绘本爱好者,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绘本,而且非常推崇亲子阅读。在这一方面,我也有三方面的想法给大家分享。
第一,在将近十年的亲子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好的故事不需要你去讲大道理,它们自然而然地会让孩子看见自己,让大人看见孩子,也看见曾经的自己。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第二,和孩子一起读书,念书给孩子听,是我目前觉得每天最能够使孩子感受到爱的一种方式。我们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感受到爱。那个时间和空间是独属于我们的,声音是有感情和温度的。我觉得,在家庭中最重要、最宝贵的,就是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绘本也好,童书也好,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孩子们可以在书里看到广阔的世界,千姿百态的人生,其实就是对生命的延伸,也让他们知道万物皆可爱。
Q2:在选择童书消费时,您将什么作为消费依据,是朋友安利,网站参考,商家推送或其他方式?
贞贞:我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关注教育部或者一些权威的儿童机构推荐的分级书单;
第二,关注每年的几大书展:北京书展、上海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等;
第三,关注各大图书平台的排行榜和评论参考;
第四,微信公号、小红书、抖音等童书博主的推荐;
第五,关注自己比较喜欢的几个童书出版社(机构)的新书动态,比如读小库、中信童书、接力出版社、浪花朵朵等;
第六,关注孩子比较喜欢的作家,比如妹妹喜欢的作者有岩村和朗、白希娜、凯蒂·克劳泽等,哥哥喜欢蔡皋、宫泽贤治、沈石溪、叶广芩等,我对孩子的喜好有充分的了解,我会帮他们搜罗这些作者的书。
Q3:作为资深的童书消费者,在这个消费经验中,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贞贞:主要解锁了三个方面的技能。
第一,很多书买来孩子不一定喜欢读,或者暂时不合孩子的胃口,可以选择从图书馆借。目前杭州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都有线上借阅功能,小程序一键借阅,借还直接邮寄邮费每本一元,一个账号一次可以借阅20本,非常方便。孩子实在喜欢,或者有收藏价值的书再选择买;
第二,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
6·18、8月底开学季和“双十一”,是一年中买书最便宜的时候,可以关注当当和京东,折扣非常大,抖音大V和各大出版社的直播间,往往比购书网站便宜;
第三,二手书、库存旧书平台(中国图书网、多抓鱼、孔夫子旧书网),也能淘到很多便宜的全新书,甚至还藏着不少绝版好书。
Q4:成为今天比較有经验的童书消费者,你也知道了一些需要防范的“坑”,能够分享给其他妈妈吗?
贞贞: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分享吧。
第一,千万不要图便宜买盗版书,要注意甄别。盗版书油墨纸张劣质重金属往往会超标,很多知识性错误会误导孩子,不标准的图画会影响孩子的审美;
第二,不要相信朋友圈的公益送书等赠书活动,这些书往往是盗版书,或者是非常差的出版物;
第三,买童书认准全国比较知名的儿童出版社或出版机构,比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
第四,给孩子读的名著一定要选权威的出版社,比如人民文学、译林、上海译文等。译者也很重要,比如《安徒生童话》,市面上的版本有上千个,目前比较权威的译者是叶君健和任溶溶。如果一时选不好哪个版本,可以先去看看电子书,或者在书店多对比几个版本;
第五,小红书、抖音或者微信公号博主的推荐,不一定是真心推荐,很多是广告营销。不要一时脑热,多看看别人的评价,或者综合评估一下再下单;
第六,孩子不爱看书,可能是你书没买对,或者是他暂时还没打开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知。家长不要焦虑,更不要逼孩子读书,阅读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来找到他们喜欢的童书,帮助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玩具消费:
自制玩具激发孩子创造力
在孩子的眼里,什么都可能成为玩具。一个包装盒、一张废报纸、一根小细线、一块碎布头、一颗小石子、一根小树枝,所有这一切毫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是玩具,孩子们可以满腔热情地玩得不亦乐乎。玩具能带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交织着无数回忆。
而父母陪伴孩子一起玩,玩具变成了家长和孩子互动的媒介。和孩子一起制作玩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发明创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灵活性、审美能力与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这种热爱将一直贯穿于孩子日后的工作生活中。
坐标:湖北省武汉市
珊珊是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从事汽车行业供应链方面的工作,小孩在学习和娱乐上的消费在一年4万左右,包括兴趣班、寒暑假及工作日晚托以及周末游玩。
Q1:在兴趣班和小朋友玩具的消费上有哪些偏好?
珊珊:兴趣班我们目前在上的有英语、跆拳道、书法。选择这三样是我们综合考虑了孩子的兴趣、目前展现出来的天赋,以及我们是否有能力长期支持他去学习,比如选择英语就是因为我自己在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英语,后续他如果坚持学下去,我是可以在学习上和他进行互动,对课堂上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提升,这样能增加他对学英语的兴趣,不容易半途而废。如果只是跟风或者为了应付考试去选择兴趣班,到了高年级学习任务加重的时候,很难坚持下去。
玩具的选择上,我看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参与创作的玩具。因为我们家是男孩子,喜欢拼装和拆解东西。我会在他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后适当奖励拼装玩具、植物生长组合等,或者干脆和他一起动手DIY玩具,用废旧纸盒制作玩具变形金刚等,锻炼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以及想象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主动收集一些丢弃的废旧物品,消毒后归类放置,找材料、设计构思、尝试制作、不断完善,最终制作成功一个完整的玩具。制作玩具这一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玩的诱惑,比单纯地玩玩具有着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当最初构想的玩具在孩子的参与甚至全盘操作下制作成功,那种成功的喜悦将极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制玩具的过程中也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可能突发奇想,冒出新的点子。整个过程都由孩子自己控制,灵活而又主动,对开发孩子的创造力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这个过程中与父母或他人的配合,也会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的方式,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起着非常好的作用。
在买玩具上面我能选择更平价的产品就选择更平价的,对孩子来说,5000块钱买的变形金刚玩具和不花钱自己动手做的玩具带来的快乐有可能是一样的。
Q2: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分享吗?有经历过哪些消费陷阱吗?
珊珊:第一,一定不要攀比,盲目跟风,大品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还是拿我前面说过的英语来举例,武汉这边好一点的英语培训机构收费大概在80-200元/节,我们家选择的英语培训机构收费在120元/节,属于偏低或者中位数,我更看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因为语言说到底它只是一个沟通工具,强调的是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很多机构强调自己采用英美国家的原版教材,纯英文课堂,纯外教授课,借此收取高昂的费用,但实际性价比却不高。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这些噱头吸引过去。还是要试听或者听其他过来人的建议。
身边也有朋友选择大品牌的英语培训机构,实际上孩子并不适应授课环境,最后钱花了,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
不能完全依据小朋友的兴趣来,不能今天喜欢这个就学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就学那个。小朋友经常“三分钟”热情,要持续观察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倾听课后的反馈。最后确认真的兴趣点以后持续投入。
“学+玩”两不误:
“标配”以外 量力而行
养娃费钱,可能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上海市统计局微信公众号“上海统计”3月公布的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不打算生育(下一个孩子)的最主要原因”中,上海市民首选“对现状满意”的占41.8%,其次是“抚养成本高、經济负担重”的占比为28.5%,选择“年龄或身体原因”占比13%,位居第三,还有4.8%的人是因为担心子女无人照料。
坐标:上海市
世双是一个8岁男孩的妈妈,从事互联网公司法务方面的工作,平时花在学习和玩乐方面的消费比较多,接近每年花费5万元左右。具体涵盖美术、书法类兴趣班每年花费1.5万元,晚托班每年花费1.35万元,旅游方面一年花费2万元。
Q1:为什么会倾向于在学+玩方面的花费较多?
世双:兴趣班、晚托班和旅游三项基本是上海标配,价格相对固定,主要基于自身经济能力和孩子空闲时间进行规划。比如,孩子比较爱动,我们就选择了美术、书法等让他更专注,主打“以静制动”;晚托班就觉得孩子大了应该让老人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旅游这项,是疫情放开以后,孩子只有寒暑假可以出远门、夏令营或者出国,这一项就是让孩子尽情玩。
我感觉,上海基础教育比较“卷”,私立国际路线和学区房占比较大。除此以外,上海中层以上基本都是每年纯学费15万到20万元不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的兴趣班是“一周连轴转”,主持、模特、马术、跆拳道、柔术、乐器,像1vs1三科补课费这一项,有的家庭就要花大几十万元。比如,你可能百万年薪,不算吃喝穿玩的开支,就是兴趣班和补课的花费在20万左右。
所以,比起很多上海的家庭,我们基础教育的开销不算大,读的是对口公立学校,也就是一个很低的水平,量力而行吧。
Q2:在选择这方面的消费时,您将什么作为消费依据?是否遭遇过消费套路,可以分享给其他妈妈的?
世双:我们报过一个英语兴趣班就是个“巨坑”,一年需要花费1万多元,还是一个老师带25个学生,每天放学回家老师让孩子复习,发现还要回家继续辅导。后来,我觉得还不如自己教,就自己上了,还是一对一,比报班学习的效果更好。
上海这个城市比较商业化,你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情,营商环境比较好,所以还是看家长的心态和经济条件,总之,就是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