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本周市场再次出现了传统行业走势回暖的迹象,这有什么讲究吗?
正常啊,大小盘股指数走势分化的比值,已经进入了历史最高值,技术性修正一下没什么不妥。再说了, 12 月属于政策颁布期,万一出什么大招,大盘股不就要开始蹦跶了吗?
周四京沪地产政策优化,周五盘面马上就给反应了。
对啊, 这都不算大招,盘面就有反应。其实呢,周四资金就开始流入传统板块了。学过资金流向指标的朋友都能看得到这些。周四资金流向指向传统板块,比如公用事业、地产基建产业链、医药、消费等, 流入占比大幅增加,公用事业更是持续几天占资金流入第一,这在以往非常少见。
这可不容易,因为周四指数还在震荡。
就是这个理! 指数震荡, 资金反而大幅度流向传统板块,这就预示着短期大盘股指数可能表现更优。
这股趋势会延续下去吗?
暂时先不下定义,后续要看政策是否到位。你可以把当下传统板块的走强看作,趋势走在消息面之前,也可以是大小盘股走势分化指标的修复。如果短期政策暂不达市场预期,那么资金还会重回中小盘成长股。现在就是一个观察阶段。大伙可以观察沪指与中证2000 之间的差异。后者至今还横在这轮行情的高位,前者已经开始构筑双底。这样的差异在历史上都会阶段被修复的。这也是我在11 月底告诉大家的,12 月投资须知中的核心,关注12 月大盘股指数何时被资金回流。11 月的主题,是关注2000指数的机会,11 月初因为中证2000相关ETF 较少,所以对标的是国证2000,到了11 月中旬,就转回中证2000 了。
懂了,上个月是看中证2000 的投资机会,这个月是关注大盘股指数何时被资金回流?
是的,不过市场每天都有能选出来的标的,无所谓指数怎么波动分化。成交量在就行。虽然传统行业逐渐占优,大伙还是要多看看主线, 数字经济、汽车+机器人,毕竟这类型才有想象力,才有爆发力。
权重股的亏钱效应本周还在蔓延,外部市场“鸽”声响起,萧萧分析一下,会带来什么影响?
几个月前就讲过,他们属于“口号式”加息。过去三十年中,出现过四个加息转降息的阶段,除了2006 年那次维持了五个季度高利率外,其余的三次降息都在三个季度的时间周期。本轮最后一次加息是2023 年7 月,推演下来,大概率2024 年一季度会进入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跌回4% 之下, 已经明显带动外部市场的涨势。我们可以观察到,目前海外市场领涨的主要是苹果、AMD、高通等科技股板块,外部环境处于确定性的转暖中,国内市场炒作科技成长股喜欢“ 按图索骥”, 会出现“映射”效应。8—10 月,外资抛了1700 亿,11 月美债见顶,只抛了20亿, 截止到14 日, 12 月北上资金又抛了250 亿, 在沪深300 指数市盈率只有10.4 倍并且跌回到五年前点位情况下,实在是不好理解这种“脑残级”的操作。
那就说咱好理解的吧。
国内经济处于“ 去地产” 进程中, 经济会议传递给市场明年的政策思路是,“ 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 还是积极向上的,也符合中国经济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反思, 既然国门已经打开,今后要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尤其是目前A 股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当然,场内资金也不傻,都知道这是“ 神仙打架”, 你要是能打赢, 我们铁定会帮你, 但是现阶段,我们只能去捉“小鬼”。
指数本周又震荡了一周,下周骄阳怎么看待?
指数从12 月5 日起,已经震荡了9 天, 为10 日周期临界点,所以下周有拉起的条件。再看券商板块,中字头基建,三大运营商,两桶油等,都有随时拉升指数的条件。所以指数这里的底部条件还是比较明确。再看各大指数,都回到前期低点附近了,但平均股价指数要比前期低点高出8%。这说明目前个股炒作情绪很热,比原来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资金明显是敢于做多、乐于做多、不担心指数的,所以多看个股吧,总是担心指数在底部会不会继续跌一点,会不会震荡时间拉长一点儿,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就算指数筑底成功,暂时也很难看到大家心中所期待的大行情,后面会是一个缓慢过渡慢慢转好的过程。大权重可以反弹,但很难有太好的表现。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盯住个股比研究指数要有用得多。
本周表现最强的是国企改革板块,怎么看待这个板块?
说实话,这可能是过渡性板块,毕竟本周人工智能主线细分龙头光模块出现了持续调整,人工智能必然会明显分化。汽车龙头长安汽车也持续调整,汽车板块也必然受到短期影响。北证这里的技术位置也很难有大的突破,还要担心MACD 死叉调整。所以消息面刺激了国企改革后,资金选择了低位小市值国企股。这块虽然看起来好,但除非拿到龙头先手,否则难度不小,下周估计就很难持续了。
经济结构在转型,这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科技股的长线启动契机?
是不是長线启动契机我没办法去深刻定义,但一个明确增长的新兴领域必然会造就低市值细分龙头的崛起,历来都是如此。这也是咱们近期反复强调,要持续关注数据和智能无人驾驶这2 大板块各细分领域低市值龙头品种的原因。至于科技类大公司, 说实话,毕竟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和国外是有明显差距的。大公司想要在上游真正分到一杯羹的难度太大,竞争也太激烈。所以这个行业预期落到小市值细分龙头上就显得更有想象力,这也是近期AI 应用端走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