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谢家辉 林芷琪
2017 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继2011 年高校四项职能确定之后,国家将“国际交流合作”新添为高校第五项职能。基于这一新的职能要求,不仅在高校行政部署中专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化也成为我国高校发展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地国际化设想的最初提出,目的是扭转传统国际化模式过于重视人员跨境流动而造成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局面,切实解决多数学校没有充足的国外交流资源以及多数学生无力承担高额出国交流成本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实践发现,在国内参加各种国际化活动的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发展并不亚于参加出国留学项目的学生。由此,在地国际化以不动地域应万变发展,将国际化教育推向大众化的理念很快被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认可并接受,成为许多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策略。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本着解决跨境交流受阻的困境,各高校另辟蹊径,加大力度推广在地国际交流项目,其以时间快、成本低、网络化等优势,不仅化“危”为“机”解决了实际困难,打开了国际交流的开放局面,这一实践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在地国际化的理论研究,从探讨“什么是在地国际化”和“为什么要开展在地国际化”开始向“如何开展在地国际化”深入发展。
组织是五大管理职能之一,其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进行岗位设计,通过授权与分工,在职、责、权方面保持动态结构体系,形成有机组织结构,从而保证管理流程畅通和正常运行。因此,要确保在地国际交流项目的运行,构建科学组织结构极为重要。
带传动是机械传动方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指利用紧套在带轮上的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的机械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的特点。与其他传动方式比较,带传动同属于外部驱动方式,不同的是,带传动结构相对简单,且主动轮和从动轮保持独立,关系相对松散。
借鉴这一原理,浙江外国语学院与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国- 马来西亚青年学术论坛”(以下简称“中马青年论坛”)构建了国际交流项目创新组织模式,以带传动的方式实现国际交流的顺畅推进,以此充分保障学生的交流质量,并全面呈现国际交流的地域特色。
主动轮是带传动过程中的原动力轮,其可以用于控制动轮方向和转动速度。2022 年,浙江外国语学院鼓励一线教师作为项目主体参与到国际交流活动中,由此,专业教师首次成为国际交流活动的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际交流活动的设计、申报和组织工作,并将教研思维及课程建设经验融入国际交流项目运营过程,帮助打通国际交流活动与专业教学之间的通道,以实现课堂联动和课程国际化发展。
1.项目选题:中马青年论坛选择“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一方面对应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提出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接轨国际研究热点,塑造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另一方面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覆盖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多元化交流需求。另外,这一选题也紧贴浙江外国语学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学校发展同轨并行。
2. 项目设计:项目负责人借鉴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交流成果为导向,遵循“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将项目两周交流活动进行了“5212”结构设计。五个主题工作坊,覆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旅游、饮食文化和赛事旅游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些选题可以延伸至相关学生竞赛赛道,如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浙江省会展创意策划大赛等;两个技能工作坊,“专业汇报”和“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现学现用,帮助快速提升交流能力;一个国际会议,本次交流项目将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同主题暑期学校夏季活动嵌入其中,学生第一次参加累计长达30 个小时的国际学术会议,听取20 多场来自不同国家学者的分享;两次小组汇报,各小组先向学长进行预汇报,学长基于自身学习经验给出修改建议,再由各小组向专业教师进行正式汇报并获得点评。
从高阶性来看,交流活动设定了可持续发展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两周时间了解马来西亚发展现状,并用英语进行小组汇报;从创新性来看,交流活动中的国际会议传递了学科前沿信息,交流活动张弛有度,且设定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以鼓励学生进行中马文化的比较和思考,将思政教育融入国际交流;从挑战度来看,学生要快速熟悉小组伙伴,适应全英文学习及马来口音,并全程参与专业交流。
3. 项目考核:缺乏明确目标的交流,很容易导致交流流于形式。中马青年论坛首先以项目证书和国际会议证书作为显在成果目标,并以个人考勤、发言、总结报告以及小组汇报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从而确定最终获得证书的学生名单;另外,项目对参与开营和闭营仪式志愿工作(如视频制作、新闻撰写、学生代表发言及嘉宾发言稿翻译等)的同学进行加分鼓励,基于最终表现,给予此次报名交流项目的学生金额不等的学校助学金,既体现了考核结构层次化特点,也达到了以提高学生国际素养为目的的潜在效果。
和主动轮比较,从动轮缺乏动力,只有通过主动轮的作用力才可以实现转动,且转速慢于主动轮。中马青年论坛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发起,马来西亚泰莱大学根据中方提出的要求进行对接,并按照协议约定完成交流活动。
1. 师资:中马青年论坛提出了班级规模上限和师资基本要求,以确保师生比和教师专业方向能满足交流需求,三位外方专业教师均有丰富的教授国际学生的经验。以教师外籍身份及国际视角引导学生进入国际交流情境,始终出镜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营造了国际交流场景氛围,尤其是统一背景和截屏合影,不仅可以控制考勤,也是国际交流仪式感的体现。
2. 语言:尽管我国也在通过开设双语甚至全英文课程实现国际化教学目标,但质量参差不齐。归结而言,课堂语言很难实现百分之百的外语教学,而国际交流项目无论从口头到书面,正式或非正式,老师与学生之间都始终保持外语要求,“强逼”学生用外语进行交流。
3. 时长:一方面要充分整合资源以降低项目成本,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特点以实现有效交流,项目最终确定了“定制+ 通用”相结合的日程内容。定制部分是针对中方学生开设的工作坊和汇报会,每次时间控制在1 小时,以保证教师和学生的高质量交流状态,工作坊和汇报会分别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周,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吸收和准备;通用部分以国际会议为主,会议面向全球观众,并不局限中方学生,以磨耳朵的方式让学生浸润在国际学术氛围中。国际会议安排在工作坊和汇报会中间,给足学生汇报的准备时间,而来自全球学者的分享也为小组汇报提供了借鉴范本。
传动带也称为输送带,是传动带系统中的传动介质。厘清两校供需并进行对接,从而帮助国际交流快速运转,介质必不可少。中马青年论坛在外方学校中挑选了一位优秀的中国博士研究生全程参与项目运营(包括项目设计、协议拟定、过程沟通及复盘总结等),并由其为学生提供“学长”伴学服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柔性身份:以“学长”而非“助教”身份可更轻松融入“00 后”学生群体,学生会更主动与学长交流,探讨内容不止于国际交流项目,如怎样申请海外硕士、国外留学是否安全、国外高校教学管理怎样等,“学长”身份给学生带来体验感、安全感,效果远胜于教师。
2. 换位引导:“学长”过来人的经历,恰好可以换位思考学生在信心、技巧、方法和信息等方面的多元需求,帮助熟悉Zoom 会议软件,提供出国深造信息,介绍外文文献搜索方法,推荐项目英文报告的规范格式,分享国外参加项目或比赛经验,以及英语交流速成技巧等。
3.模演辅导:鉴于中国学生的内敛性格和缺乏经验,多数同学怯于交流。因此采用二次汇报方式,鼓励学生先向学长进行预汇报,然后再向专业教师正式汇报,既可以增加学生锻炼机会,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另外,中国留学人员作为传动带介质,其跨文化能力能帮助合作院校快速拉近距离,化解初次相识的陌生感,增加“破冰”话题,可有效推进国际交流项目。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国际教育交流将进入常态化,在地国际化不能替代跨境国际化,但必将成为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部分。基于理论与实践分析,为促进在地国际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对组织模型进行创新,并构建带传动式的利益共同体(见图)。
中方专业教师是组织模型的锚准器,是项目顺利开展以及成果产出的重要保证。首次运作的中马青年论坛充分利用中方教师的海外留学时机和国际化职业发展动力,借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而循序推进,但是要保持主动轮动力,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中方学校建立合理激励机制、打通行政壁垒已势在必行。
1.联合发布国际专项项目: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现虽有鼓励一线教师参与国际化项目申报的渠道,但项目仅有针对学生的助学金,项目运营中的相关费用则由教师自行承担,另外国际交流合作的指标仅下发到学院,但没有等同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业绩核算制度,计算方法较为模糊,极易挫败教师工作积极性。除进一步规范相关制度外,还可借鉴部分高校的做法,可由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协同教务、科研部门,在学校教研项目中增设“国际化研究”专项,打通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与教研项目之间的通道,采用“先建后立”的方式,对取得优秀交流成果的项目进行立项,以此形成良性主动轮动力循环。
2. 建设校本国际交流课程:目前国际交流项目独立于教学活动,既增加了专业教师的时间投入,又未能链接教师的主职工作,令专业教师有“不务正业”的感觉。国际交流部门可与二级学院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打造国际交流全校公共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理论部分以慕课形式进行,将学校国际交流项目编写为课后研究案例,实践部分可自选国际交流项目模块,由此达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课程与项目融合,既有助于在地国际交流氛围营造,也可实现四课堂联动。
3. 配备项目组织运营保障:中马青年论坛中方专业教师承担了两校对接、项目设计、协议拟定、款项收取、报名宣传、中介联系以及学生奖学金发放等工作,并独立完成与外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博士研究生)、中方(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二级学院、财务处、学生)以及中介的三向沟通,分工过于繁重。因此,行政部门应为专业负责人配备保障队伍,让其把精力重点放在与外方学校的沟通及如何拓展两校国际交流空间上,以此可各尽其能。
外方专业教师在国际交流项目中因参与时间短,所得利益甚微(根据马来西亚泰莱大学的Annual Evaluation 标准计为0.5,等同于1 天早10 点至下午5 点培训或参加一次国内会议的绩效),且可能因为流动性参与而缺乏积极性。要提升组织模型的传动速度,就要消减从动轮的惰力,化被动为主动,将其变为加速器,与主动轮形成合力。较之主动轮,从动轮更大,国际交流项目也是以外方为主,其是交流成果产出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尽力弱化中方教师对参与交流项目学生的干涉,让学生体验全景国外教育资源和文化。
1. 项目前细化协议,明确权责:邀请外方专业教师共同参与项目设计,以寻求共同利益,预设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以书面形式明确交流内容和要求,以减少因文化理解差异带来的低效或无效投入;协议中也可明确项目为外方教师提供的利益,如学生满意度反馈、中方学校开具的项目培训国际讲师证书等,同样链接到教师的教研职业发展。
2. 项目中实时监管,积极反馈:项目过程应建立监管机制,避免拍照闲聊式的交流活动,可以要求在活动前后提供交流资料,如讲座PPT、活动方案、交流考评表及交流视频照片等,既可帮助学生做好准备、为项目总结积累素材,还可达到质量规范目的。中方在项目结束后应及时搜集学生意见和新闻,对优秀的交流内容或交流人员给予及时的反馈,传递正面评价信息。
3. 项目后动态联系,长效合作:中外专业教师应具备长远合作眼光,借学生交流项目磨合关系,结合两校发展需求畅想深度合作方向,保持信息互通,随时择机合作。国际化相关指标早已成为世界大学排名的重中之重,因此,无论是对应学校国际化指标建设,还是教师职业成长内驱动力,外方对中国教育发展形势看好,双方必能找到双向奔赴的合作时机。
志愿者学生或助教是传动带的主要人员来源,也是国际交流活动的助推器。以往国际交流项目中这类人员多为中方高校执行人员,根据学校行政部门或项目负责人的既定要求进行信息收集和发布等,工作简单,体验单一。基于中马青年论坛项目扎根体验,应重视这一要素的权责赋能,方可产生超预期效果。
1. 双方派选:对比由单方学校派选志愿者或助教,双方派选不仅增加了协助人员数量,减轻两校教师压力,方便服务学生,也为志愿者间提供了高频交流机会。由外方学校面向全校奖学金资助学生发布志愿者信息,让海外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国高校以及青年学生群体,中方学校则可选择已有国际交流经验的老学员,又或者创建国际交流社团,将志愿工作纳入社团日常工作内容,以此丰富中方学生国际交流的渠道。
2. 帮带滚动:建立志愿者帮带机制,以老带新,既提高效率,也可形成传承传统。“老”志愿者可以从往期学员中遴选,鼓励其借助前期交流基础,设定进阶学习计划,如与两校师生合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或参加国际比赛等,延长国际交流项目的受益时效。
3.成长体验:以助力成长、丰富经历为导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邀请双方志愿者学生从项目前期即可跟进,并共同参与项目内容设计及项目宣传招生等工作,变“服从执行”为“策划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活动结束后由两校为志愿者提供双语版志愿者服务书面证明对其工作给予认可,同时也助力其未来职业规划和学习深造。
中马青年论坛是中国高校对马来西亚丰富在地国际化资源的融合实践,而聚项目中外参与人员合力研究的创新,也印证了在地国际化项目成果深延的可行性。以国际交流实践结合理论反思,借助机械传动科学原理,多维生动解释项目改革思路,厘清国际交流各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关系。研究呼应了国内外相关学者提出的“教师国际素养在在地国际化中尤为关键”的观点,同时为今后定性或定量研究奠定基础。
英国教育家Peter Scott 说过:“所有教育都将成为国际化教育。”在地国际化是超越移动的国际化,因此,在地国际化的实践不是因为全球新冠疫情而产生,更不会因为其结束而停止,相反其在未来必然将继续与跨境国际化并存,成为高校国际交流常态化发展方向。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种动力传动是十全十美的,同样也没有一种国际交流模式是可以生搬硬套的。只要深刻领悟国际交流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了解在地和外方国际交流资源,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就定能找到最适合本校发展的国际交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