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把作家放到文学史里去

2023-12-19 14:45汪雨萌
青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孙频文学史抒情

汪雨萌

没有一个作家不想进入文学史,这句话或许有些绝对,但作为评论者,希望自己欣赏的、看好的作家被载入文学史,这大概还是一种比较真实的心情。这并不是说我们在进行评论的时候要过分地吹捧,实际上所有作家创作的集合体正是构成文学史的基石,而作家本身的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包括文学理念、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在内的文学史脉络。或者我们可以说,不管我们要评论的作家是否能够在文学史书写中拥有一席之地,他都会是组成文学史的一个部分,他的存在或多或少建立了文学史的合法性。

因此我们在评价作家的时候,除了对具体的文本进行细读之外,我们还可以把他们放到一个更为广阔和宏观的视野中去考察。这种考察可以是理论化的、诗学的,就像我们在前几期中所谈到的那样,也可以是历史的。这里的历史不仅可以指文学史,也可以指日常生活史、思想史,等等。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去看作家的创作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写作的转向、调整并不完全属于作家个人,也包含着时代精神的转向和文学历史的调整。

我们带着这种历史化的思维去读纪水苗的《抒情·废墟·怀旧——理解孙频近作的三个关键词》就会发现,她的这篇评论正在试图将孙频的创作轨迹嵌入时代思潮变革与文学史传统的双重轨道之中。她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引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抒情理念,并分析了这一理念在一个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各个面向,再最终指向孙频的近期创作,并将她的抒情方式接续进自《离骚》以来的抒情传统。在文学评论中我们会称其为“视野”,并在此基础上谈论作品的细节、场景的建构、抒情方式,等等,这是一条非常典型的文学史路径,有助于我们梳理作者创作的文化背景与其使用的文学话语、文学范式的源流,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作品的后半段看起来虽然是相当细致的文本细读,但从章节标题“历史的记忆与时代的痛感”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纪水苗的另一种打算。她对孙频创作的转向是有很明确的觉察的,并且她为这种觉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她认为近年来社会思潮的某些激荡导致了孙频的这种转向,并且在意象和主题上有明确的体现。

我从不认为文学评论只能从文学文本出发,同样我也不认为作家评论只能从作家本人出发,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有充分的自觉性,但我仍然认为他们会带有每一个社会人都带有的时代刻痕,甚至在创作的潜意识中继承来自文学史的诸多遗产,所以不妨以这种方式进入作家的世界吧。

猜你喜欢
孙频文学史抒情
BALCONY
Balcony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简论抒情体
视点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