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晶晶 单甜甜 张伊丹
高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高校育人的基础,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地。本文主要以探索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服务路径,以期为我国现有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当前,图书馆事业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公共图书馆发源地英国正面临经费削减、裁员、倒闭甚至关闭等困境。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现有纸质图书阅读量也有所下降,因此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但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学生入馆学习和阅读的次数却呈增长趋势,不少学生将图书馆作为考研和考公等重要学习场所,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我国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大学的教辅单位,因此,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图书馆文献资源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文献资源配置,完善文献检索功能,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人才培养离不开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在传统的图书馆建设中,高校在开展评估工作注重的是图书馆的面积、入馆人次和借阅量等因素。而在现阶段的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高校更注重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成为新的评价机制的一部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都需要依靠图书馆的专业文献,教学和科研离不开图书馆提供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等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迭代更新,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创新评价机制和推出激励举措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动手能力、问题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大有作为。
首先,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选择,包括自助借书系统、自助复印打印机、自助报刊阅读机、自助扫描仪、POD 打印设备、机器人馆员等。引入科学技术的初衷是为读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务,但如何利用好新科技产品却存在一定困难,例如,部分馆员不熟悉科技产品的用法,读者更是无计可施。其次,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人才培养服务意识也有待加强。部分馆员认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只需做好常规服务,人才培养是教学上的事,与他们无关。这是明显缺乏人才培养服务意识的表现。高校在图书馆馆员配置上要知人善任,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充分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馆员的综合服务意识,推动馆员主动思考如何搭建馆藏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再次,新的服务手段未能得到充分应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及抖音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目前图书馆未能充分运用这类新媒体技术来做好自身的宣传工作。最后,新的资源类型布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移动端用户需求的增加,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不能局限于馆内,而是要不断拓展图书的载体方式,但目前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阅读资源的建立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图书馆馆员在对图书馆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时,不能局限于阅读量这一参数,还应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借阅偏好和学科的交叉信息等,掌握学生的动态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做好阅读量较多或较少的图书排布,从而在提高图书流通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以人才发展为目标,提供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应以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专家教授作为区分,面向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分别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源。①在学习知识和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本科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且兴趣广泛,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针对这一类型的读者,图书馆可以提供内容新颖、趣味性强的文献资源。②硕博研究生有着较重的研究任务,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因此,为满足这类学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高校图书馆要为其提供维普、知网、万方等大型中文期刊库,开通VPN 等网络平台,搭建校外远程访问系统,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进而开展论文及课题研究提供支持。③高校的专家教授位于教学与科研的一线,是高校综合教学水平的标杆,且此类人才有着极强的文献资源获取能力。因此,针对此类人才,图书馆要为其提供国内外最前沿的文献信息,尤其是要加大外文文摘数据库的投入,如购买PubMed、Scopus、ISI Web of Science、IEEE Xplore、Springer Link 等。
2.以教学为基础,提供文献资源
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提供充足的馆藏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文献资源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有效平衡学生借阅学习模式与图书馆各类资源配置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需求迅猛增长,降低了纸质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各类学科建设制订个性化文献资源配置方案。
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可以邀请某一学科领域权威的专家通过图书馆平台来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特色教学模式。图书馆馆员可以提前了解讲座内容,筛选相关领域的书单供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拓展或完善知识面。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是学生课后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图书馆馆员要注重一次馆藏的收藏,提高一次文献的利用率,做好二次文献服务,使读者能够快速分拣出一次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
3.以创新为导向,提供文献资源
随着文献资源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献资源的提供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高校应加强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推动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信息化、知识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创新传统业务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安排专业教授和学者进行各类文献资源的审核工作,以提高图书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把握文献资源建设动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孵化基地。
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搭建创客空间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场所。创客空间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研究性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来提高其创新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创新其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同时通过完善自身建设、丰富数字化资源、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等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生进行学习和阅读的空间,更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教室、分享信息的空间、自由交流的平台、疗愈心灵的场所。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的投入,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功能,通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让图书馆成为与外界互联的学习中心、智慧中心、创造中心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