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琳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和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毕露。作者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全书的重心在于对儒林人物的刻画上,为了更好地探究人物内在的性格特征,将书中人物分为儒生形象、官绅形象、“名士”形象、有民主思想的形象、真儒贤士形象等。
范进50 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突然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父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体现了范进“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悲剧性格和各名流趋炎附势的嘴脸。
书中描绘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这样写道:“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作者通过对范进动作、神态的正面细节描写,以及对众人夸张式的侧面描写,将一个热衷功名,将科举视为荣身之路,苦苦追求,终获成功的腐儒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范进那可憎可笑的疯癫状态,无疑为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残害下,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的丑陋形象。
在《儒林外史》的多个官绅形象中,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清朝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唯有“优贡”这一个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严贡生在乡绅地主集团里,地位并不高,而他的行为和品质,却集中了剥削阶级的一切特性,很有代表性。范进和乡绅张静斋一起去拜访高要县的汤知县,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严贡生,第四回中这样写道: “那人一进了门,就叫把茶盘子撤了,然后与二位叙礼坐下;动问那一位是张老先生?那一位是范老先生?……严家家人收拾了一个食盒来,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揭开盒盖,九个盘子,都鸡、鸭、糟鱼、火腿之类。严贡生请二位先生上席,斟酒奉过来。”严贡生与范、张二人的对话直入主题,出门带上仆人、备好丰盛的酒食,可见是有备而来。这一番言行足以揭露他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爱慕虚荣的丑恶嘴脸。
在严贡生与张静斋、范进二人攀谈时,来了一个小厮。小厮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会有人来讨猪?原来严贡生强迫邻居王二买了他家的一头小猪,小猪养大后跑到了严家,严家把猪关了,严贡生要钱换猪。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贡生,竟然会做出如此强词夺理、丑陋不堪的事,可见他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的本性。
严贡生对外人如此,对亲人又是怎样呢?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后过了三四日,他才从省里科举了回来。回到家并没有立即去拜见死者,书中第六回写道“大老爹卸了行李,正和浑家坐着,打点拿水来洗脸”,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立刻“满心欢喜”,即刻换了孝巾,系了一条白布在腰间,在柩前叫了声“老二”,“干号了几声,下了两拜”。可见其唯利是图、冷漠自私的嘴脸。
杜慎卿出身于富贵家庭,可以享受到荣华富贵,满足高雅的生活需求,并且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这无疑助长了他的高傲虚荣。当时的社会背景,文人热衷于功名利禄,对于没有做官的文人多少都有不尊重的成分,没有做官的杜慎卿,只能通过看上去的不经意而实则是故意地展示自己的才学,获得他人的尊重。人物身上这种虚伪的特质突出表现在娶妾和别人向他借钱两件事上。
书中第三十回,沈媒婆出场这样说道:“姑娘十二分的人才,还多着半分。今年十七岁。不要说姑娘标致……也会唱支把曲子,也会串个戏。”且听沈媒婆的表述,便可得知杜慎卿对娶妾的要求,既要年轻漂亮,还要会唱曲。可在听完沈媒婆的话后,他却转头对在场的季苇萧道:“这也为嗣续大计,无可奈何。不然,我做这样事怎的?”既是为嗣续,普通女子即可,为何要年轻漂亮会唱曲?既是无可奈何,又无人强迫,不做便罢。人物虚伪的特质真实展露。接着他又说道:“妇人那有一个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一边忙着纳妾,一般又用极度污秽的语言讽刺女性,既虚伪至极又践踏女性尊严。
鲍廷玺“每日在河房里效劳,马前马后跟他跑”,为杜慎卿做了很多事情。当鲍廷玺向杜慎卿借钱的时候,杜慎卿说“这里无外人,我不瞒你说”“我转说一个人来与你,也只当我帮你一般”,意思是让鲍廷玺向杜少卿借钱,而最后杜慎卿只借给鲍廷玺几两银子。他表面上慷慨大方,却变相拒绝,这充分体现了他虚伪的一面。
从“儒士”“贡生”到所谓的“名士”,作者用讽刺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封建社会的“群丑”图,揭露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封建官场、封建纨绔等方方面面的批判和讽刺。《儒林外史》所刻画的这些粗鄙丑陋、贪吝刻薄、虚伪卑劣的人物形象,为何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被其吸引,读后又印象深刻?这是因为我们所认为的生活之丑在一定条件下(例如艺术创作),能够与人形成审美关系,也可以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艺术反映、独具匠心的加工制作,生活之丑可以在艺术中转化为艺术美,获得特殊的审美价值。所以罗丹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所以,从艺术效果来看,这些人物已经成为美学意义上的美了。
王冕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人放牛。东家给的点心钱,他却攒着用来买书读。后来,在放牛时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卖画赚钱补贴家用,孝敬母亲。他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蔑视权贵。知县来请,他不赴约;朝廷征聘他做官,他连却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
第一回开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王冕却不是这样,他看得很透,谨听母亲的教诲,坚持不踏足官场。在谈论科举制时,王冕也有不同的见解。他对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的看法是“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在当时是很叛逆的说法,充分显示了他独立、独到的见解,超凡脱俗的气质。
作者之所以将王冕放在第一回,是因为他是作品中树立的一个标杆,设置的一面镜子,与书中后来陆续登场的那些被科举制度引入歧途的追名逐利、迂腐丑陋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明确了本书的思想倾向。
杜少卿是作者着笔最多、用力最勤的一个正面人物形象。他出身 “一门三鼎甲,四代尚书”的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许多学者都指出,杜少卿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他反对科举制度,瞧不起作八股文的儒生,认为“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他傲视权贵、淡泊名利。当有机会可以官职加身时,他却推脱道:“大人垂爱,小侄岂不知?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近又多病,还求大人另访。”
他具有极强的叛逆精神,敢于向封建礼俗挑战。在礼教森严的封建制度下,他竟敢“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在与季苇萧谈论娶妾一事时,他说道:“况且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是这等样,天下无妻子的人或者也少几个。也是培补元气之一端。”足以见其对一夫多妻的封建制度的不满,以及对妇女的尊重。
他扶危济贫、慷慨仗义。杜少卿原是个豪华公子,却非常轻视金钱,经常把大捧的银子拿出来资助别人。当鲍廷玺向他借银子时,他说道:“几十两银子不济事。我竟给你一百两银子,你拿过去教班子。用完了,你再来和我说话。”慷慨程度,非常人所能及。
纵观全书,真儒贤士、有民主思想的人物不止王冕和杜少卿,还有独立率真的女性沈琼枝,难以出世的“隐士”庄绍光,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迟衡山,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不受名教礼法约束的市井奇人王太、盖宽、季遐年、荆元等人。这些人物大多在三十一回之后出场,他们的思想、言行同前面出场的那些热衷功名、爱慕虚荣、追逐名利、表里不一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群丑”中更加凸显他们“美”的可贵。
《儒林外史》用极具讽刺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现“美”与“丑”的对立与共生。丑既是美的否定条件,也是美的生存条件,丑总是用否定的方法来肯定美、衬托美、强化美。审丑是感性活动也是理性活动。《儒林外史》以描写丑擅长,将丑恶事物撕破给人看,将丑陋表现到极致,以引发读者的痛感与快感。“以丑衬美”“化丑为美”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塑造了具有美学价值和典型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凸显作家的幽默与创造个性。对功名富贵的看破是作者获得幽默感的内在动力,而对美与丑的艺术感悟和睿智见解,使得《儒林外史》在“美”与“丑”的表现上具有了灵性、韵味及更多的喜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