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杰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豆村林场,山西 忻州 035502)
近年来,随着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营林生产质量,同时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广大林业从业人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晋北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两大山脉之间有南北狭长的大同盆地和忻州盆地。在气候方面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约为300~400mm,主要集中在7—9 月,而年蒸发量则为1700~2200mm。而且,晋北地区风沙较多,土壤多为风沙土、盐土和栗钙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较差。这就导致晋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近年来,随着京津地区加强了风沙治理,同时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等工程,晋北地区开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生态环境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但因受到晋北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在造林方面仍存在着成活率低和质量低下的问题。基于此,分析研究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对于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而言,二者之间首先呈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来说,开展营林生产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林业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确保其可持续性发展,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林业生产与管理工作中,部分森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加大经济林的种植,并且在经济林木满足可以被砍伐的标准后,往往会进行大肆地开采,这样就会影响到林业的生态效益,不利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而随着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推进,营林产业在林木种植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3]。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还呈现为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在进行营林生产时,一个良好的林业生态可以保证营林生产的持续进行,从而帮助森工企业持续性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反之,林业生态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无法保障森工企业营林生产工作的持续进行。与此同时,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营林生产。因为任何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前提都是物质和经济基础[4]。因此,相关森工企业以及林业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营林生产工作时,必须立足于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做到科学抚育,有序间伐,这样才能保证营林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避免破坏林业生态系统,实现林业生态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在林区推行科学的营林生产,推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能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平衡发展。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说,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之间既具有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又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此,相关地区在发展营林生产,推进林业生产建设时,实施科学的营林生产,落实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运用各种管理措施,尤其是颁布相应的规章制度,赋予本地区林业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具体的权利,促使他们可以针对各类违法违规工作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这样就能确保林业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获得较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当地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对于林区而言,推进科学的营林生产,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很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惜牺牲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肆开发包括森林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从而给当地的林业生态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我国各地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山西省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规范,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确保林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上,统筹营造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科学地编制了营林生产规划,并基于规划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尤其是基于国家太行山绿化工程的要求,在一些荒山进行绿化造林,栽植的树种大都以本土树木为主,采取真阔混交的方式进行栽植,同时,对原本的纯林和退化林进行了改造。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抽针补阔”,针对原来的纯针叶林木进行科学采伐,然后补种移栽了一批阔叶林木,并加强了综合抚育,积极采用了调树种、调密度、调结构的方式,将原本的荒山及单一林区打造成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此外,还加强了村庄绿化和通道绿化工作。在村庄绿化和通道绿化工作中,加大了经济林、彩叶树种和乡土树种的栽植力度。目前,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造林质量显著提高,森林资源得以稳步增长;生态效益各项指标趋好。不仅如此,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山西省核桃、连翘、仁用杏、花椒等产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晋北地区的林局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尚存在着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对于林区发展而言,要想科学进行营林生产,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因为营林生产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作为林业营林生产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扎实的工作经验,同时,还要具有坚定的工作责任心。尤其是晋北地区造林绿化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很多从业人员因为过于辛苦,加之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往往选择了“跳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与此同时,现存的营林工作者在综合能力与素质也表现得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晋北地区营林生产工作的科学开展,也影响到了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很多林区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经营方式不够规范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一家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森工企业而言,开展营林生产,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属于一种短视的行为,因为这样往往会阻碍到林业生态效益的增长,无法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就目前而言,晋北地区虽然在营林生产及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有部分林区过于重视经济收益,大肆种植单一的经济林。这样做虽然营林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因为林分整体结构不科学,极易导致病虫害问题频发,进而降低营林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到林业生态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5]。
当前,我国很多林区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足的问题。营林生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与困难性,要想实现科学的营林生产,推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地区并不重视对营林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甚至不少地区的监管部门并不了解本地区营林生产时种植的林木种类及种植面积,也不了解种植树木的成活率。这种重种不重管的方式,无法保障营林生产工作整体的质量和水平,自然无法实现当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营林生产工作,要想更科学地开展营林生产,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加强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从而为营林生产工作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树立科学的造林理念。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基于国家太行山绿化工程的要求,遵循“以管定造”的总原则,明确了“栽得活、造得够、护得住、保得下”的12 字方针。在此基础上,确定因地制宜的造林原则,科学确定了造林的树种、栽培的方式以及栽培的密度。并且在实际栽培中,在第一年的秋季对造林点进行整地处理,为后续的林木移栽提供保障。到了第二年春季,借助春雨进行顶凌栽植,确保真阔混交,尤其是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进行移栽,以提升造林的质量。其次,科学规划布局。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围绕着本地区的“一环”“两关”和“四河”,科学进行营造林的布局规划,将本地区所有适宜营造林的荒山和荒地充分利用起来,建设经济林,尤其是加大果园的建设力度,并对疏林地、退化林进行集中改造,而针对生长良好的林区,适度开展林下养殖和种植产业,极大提升了林业产值。
当前,要想科学开展营林生产工作,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营林生产当中,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营林生产工作的质量,同时有效改善林业生态建设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中,相关林区以及森工企业首先应积极引入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如,运用无人机以及传感器等加强对林区的监控,尤其是针对林业火灾以及病虫害的监控,及时发现潜藏的危险,快速制定补救的措施。其次,积极组建专业的科研队伍,并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积极鼓励、引导职工发明先进、适用的林业科学技术和生产器具,通过鼓励引导,先后研发出了很多适合本地区的营造林技术和设备,并将其大范围应用于造林生产,大大提高了造林的质量和效率。
当前,要想科学开展营林生产工作,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科学调整产品经济结构。在实际操作中,首先,林业从业人员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营林生产先进的技术,掌握合理的林业结构布局,这样在进行营林生产时,才能提升林木种植或栽培的成活率,并确保林分结构的科学性,最大限度防止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在保证林业生态健康发展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其次,要进一步深化产品的开发,延长林木产品的生产链,积极开展林下养殖和种植产业,并积极开发林区生态旅游项目,为旅游客户提供调节身心、舒缓压力、亲近自然的旅游场景,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经济利益。
对于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而言,完善的林业法律制度是实现目标重要的保障。因此,相关地区一方面应逐步完善林业法律制度,尤其是需要明确划分林业生产和保护的界限,从而确保能够满足本地区当前营林生产以及林业生态发展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的落实执行,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以生态可持续发展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予以严厉禁止,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予以相应的惩处,从而有效促进我国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当前,要想科学开展营林生产工作,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营林队伍。众所周知,营林生产是一项具有较高困难性和复杂性且长期性的工作,不仅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同时对他们的职业素养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从业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并提高人才引进的门槛,积极引入高素质的人才,并留住人才。而针对现有的从业人员,应组织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林木抚育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并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明确自身的工作与职责分工,能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积极、高效地完成相关的工作和任务,进而保证高质量的营林生产,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要想更科学开展营林生产,并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应了解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更好地推进营林生产工作的科学、合理进行,在确保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林业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