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胜 陈建繁 沈旭红 朱伟龙 夏建兵
1 武汉市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 武汉 430208 2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 武汉 430208 3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武汉 430418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积极深度参与,师生之间与社会实际情境发生真实的交互。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深度契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提供了教学中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为教学改革提供模型和路径。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新时期教育的育人目标,而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追求,解决问题,生成智慧,所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依赖于深度学习[1]。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立足现实世界的技术实践,解决具体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和整理,确保学习行为真实发生,促使浅表学习转向深度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学会学习[2]。深度学习以尊重人的学习规律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能的方案[3]。深度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开展的项目式教学,聚焦深度学习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具有挑战性,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学会掌控学习[4]。综上所述,在通用技术课程中,通过学科融合实现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实现的必要途径。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存在着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专业性过强和活动重难点不突出等问题[5]。通用技术教材中,关于技术的描述很简洁,可以很快让学生明白技术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课程的重点在于用技术解决问题,学科课程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大通用技术学科融合的特点,使用STEAM 教学法,拓展学科融合的深度,这对学生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技术实践上真正获得技能,很好地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对接。
在很多学校中,通用技术教学的专业工具和材料缺乏,设施和装备的条件也不够,信息化设备没有启用,教师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导致现实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不被重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低。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解决真实的问题。通常,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氛围很热闹,但是课程的目的性不强。实践活动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且专业性很强,但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且劳动能力差,加上课本讲述的知识虽广泛但是不深入,导致实践活动课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难度较大。
通用技术课在很多省份是非高考科目,劳动与技术不被重视,导致社会和学校普遍只重视纯知识的、理论性的学科。通用技术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包含了很多内容,知识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强,课本中介绍的知识和技能较为零散,整个课程容易给人走马观花、华而不实的感觉。
通用技术课教师不是某一专门技术门类的教师,而是掌握多门学科、有综合技能的教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多教师可以照本宣科,但是应用与实践、生活技能、生产技能,教师不一定都会。学校普遍缺少通用技术课涉及的各专业都懂、所有技能都会的通用技术老师,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也不允许其对所有技能都擅长。
深度学习理论使用项目式教学,教学设计中通过任务把技术学习变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实践能力。深度学习要求搭建问题与能力之间的桥梁,以解决挑战性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往的课堂教学偏重于介绍理论,重视理论的识记,而缺乏实践,这既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和使用技术。教师应该遵循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原有知识经验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即先有实际问题,再从实际问题中总结规律。特别是在实践类的课程中,学生要先有充分的实践体验,在做中学到知识。通用技术中的技术与工程知识,只有具体操作才能获得。教师先通过情境引入和技术体验、实验等,引入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建构基本理论知识,再进行综合实践,深入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践来教授理论知识,以便于学生接受。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后,要通过实践来深度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做到真正的“做中学”[5]。
通用技术中桔槔模型的原理是初中物理的杠杆原理,是省力杠杆的应用。杠杆原理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应用得非常普遍。通用技术学科以技术为核心,所以深度学习的目标体现在用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上。在任务设计教学中,首先根据项目式学习的理念设计项目,制定流程,将任务分解为可以操作的具体过程。在每一个流程对应的小项目中,分别融合相应的学科教学进行设计。在难度设置上,结合深度学习的理念,创设情境,形成难度梯度,让学生阶梯升级式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模型设计和制造模型。这既解决了挑战性的问题,也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具体的项目流程设计为:确定项目,制定流程,分析问题,设计方案,科学计算,准备材料,设计图纸,制作模型,成果评比。
在STEAM 理念下,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可使课堂丰富多彩、更有价值。比如与语文相融合,理解课本“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如抽,数如泆汤”。分析古人描述的情景,发现桔槔原理可能是杠杆原理。比如与科学相融合,主要是物理学科,因为杠杆原理是桔槔模型的知识主体,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通过物理手段来应用技术,把物理的原理图和基本公式变成技术中的设计图和计算公式。这里也体现了通用技术学科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把科学应用到技术上,扩展科学的宽度,同时科学也构成技术的基础。比如与历史学科相融合,提到杠杆原理,对比中国的桔槔模型和古希腊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了解科技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过程,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古人和今人作出评价,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科技实力的认同感。在教学中融入工程学知识,比如具体的画图和设计模型、填写实践报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加强技术与工程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工匠精神。与美术相融合,在设计模型图和确定作品造型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这里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图样表达、物化能力。还可以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学生通过技术体验创造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在具体实践中,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获得劳动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的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与STEAM 教育是一致的。因为技术本身要综合多种学科:工程、数学、艺术等等。技术来源于科学,也发挥了科学的实践价值,促进了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科学则扩展了技术的使用范围,成为技术的重要基础。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促进科学进步[6]。
实践操作中安全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使用电钻、热熔胶机、刀、锯等各种工具时,可能会有割伤、刺伤等危险,加上学生平时很少动手操作劳动,缺乏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受伤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前,一定要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牢记安全生产要求,以减少实践活动中的意外事件。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插入实际的安全风险案例,既提醒学生要安全生产、实践,又展示国家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彰显劳动人民的伟大,树立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创新问题:水桶不容易进入水中,如何做到水桶入水就沉入水中快速取水?
预设1:改变桶绳长度,让水桶倾斜入水。
预设2:改变桶的形状,让桶斜插入水。
预设3:改变桶的质量分布,在桶壁上加入重物,使桶入水时不平衡,从而倾斜入水。
创新问题:桶绳用几根效果较好,三根还是两根?对桶的稳定性有没有影响?方便桶进入水中吗?
预设1:两根桶绳时,把绳不对称丢入水中,提水时,靠重力回正并取水。
预设2:课本上是三根桶绳,绝对的稳定,导致入水困难。
创新问题:如何做到改变提水的距离?提示:杠杆原理省力,杠杆角度。
预设:杠杆原理是省力不省功的,所以提水时,要注意调节杠杆杆长比值。比如,从河里取水,水很深岸很远,物体端的移动量很大,尽量让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臂长接近,加长支架长度,使杠杆转角最大,移动距离最大,但是省力不省功。
创新问题:桶和重物的绳长设置多少可以刚好提到水,不做无用功?
预设:根据井深和臂长计算重物移动的距离,做到刚好重物落下,水提起。
创新问题:河边取水模型中如何设置转向,可不可以,有没有必要?
预设:用绳子代替横杆,可以改向了。
创新问题:桶和水质量和重物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杆的长关系如何?
预设: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物理推算。
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让学生参与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劳动和生产的过程,形成一定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把自然物体加工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人造物品,技术生成于实践,实践使技术由科学模型变成现实成品[6]。
劳动是技术和实际成品之间的桥梁,无论是体力劳动如具体操作,还是脑力劳动如设计和模型构建,甚者是拍照、讲解、团队管理、活动记录等,都是劳动。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也增加了,教师除了教学生基本技能外,还要教他们懂得劳动的价值、具备劳动精神、懂得尊重劳动,客观评价劳动,对劳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劳动教育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技术的实践性体现在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上,技术联系物与人,使人通过技术,传导自己的目的和意志,改变劳动对象。技术本身作为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人主动联系外界的媒介和手段。各种形态的技术,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才能发挥现实作用[7]。
所以劳动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劳动教育借助教学情境和教学工具得以实施,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劳动教育的价值得以体现。通用技术课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满足未来的人才需求提供保障。
实践课的评价设计,分为成果评价、设计评价、整体评价。成果评价又分为成品的模型评价和实用评价。对模型的要求有美观、实用、设计人性化、节省材料、方便、安全等因素。设计评价,考查学生的实践报告,突出设计图纸和制作过程、融合学科、创新、解决问题方面的效果。整体评价是对学生的配合和团队协作、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作品评比活动。提水比赛是对课堂成品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方式,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教学并且对成果评价,游戏和比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中,挑战自己的极限,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具体设计为,学习小组按照组别,分别派代表进行提水比赛,在3 分钟内比赛谁提的水更多。活动中,在老师和学生中抽选评委,对学生的流程设计、制作过程、团队合作等进行评价,通过综合成果评价、设计评价、整体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综合整个课程设计,STEAM 教育的学科融合是手段,深度学习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途径。在贯彻基本理念的情况下,融合安全、劳动教育等因素,培养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设计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实践性是其教学中的关键,处理好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也是逐步达到了核心素养目标,解决了深度学习指向的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除了处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还要让学生亲自实践。只有从实际问题出发,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用技术去解决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形成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