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蔚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 610052)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从数量发展领域转向为质量发展、从片面发展转变为全面发展,在注重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重视质量,以免出现畸形发展的问题。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量化工作,理应制定完善的量化测度指标与评估系统,通过运用这些指标和做好经济发展评估工作,方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予以量化和科学界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估工作中,必须构建科学的测度指标,完善指标体系,对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客观衡量,全面分析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将简单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并分层浅谈经济高质量发展量化测度。
在21 世纪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兼具良好的互动性与连通性,能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管理平台,从而使中国各项产业经济能彼此相连,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开放性、包容性、交织性和一体性。首先,“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经济发展能够与当代全球经济信息兼容、交织,确立中国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其次,互联网平台自身具有开放性,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开放性,“互联网+”技术能够辅助各产业获取准确的经济数据,提高经济信息的透明度,转变了传统金字塔式的经济产业结构。另外,“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也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互联网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特征。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经济产业也呈现出数字化和虚拟化特征,这在金融产业发展中尤为明显,当代“互联网+”金融产业应运而生。目前,“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数字化和虚拟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经常表现为数字化货币,属于虚拟资产。第二,“互联网+”金融不属于实体经济形态,因此时间和空间领域不会限制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运行,“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且让中国金融产业与全球金融相连接。第三,“互联网+”金融以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使金融产业成为互联网系统运行活动的虚拟反映,“互联网+”金融交易往往是数字化货币和虚拟资产,互联网金融市场与交易活动均呈现出数字化和虚拟化。
纵观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均说明了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21 世纪的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技术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经济也明显呈现出知识性与技术性特征,发展经济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支撑。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升级与优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诸多帮助,加强了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各项产业经济发展活动也深度融合各方面的知识与科学技术,产品更具文化创新内涵。在“互联网+”经济产业模式下,中国各企业不仅注重提升产品质量,而且非常重视优化产品销售方案和宣传策略,结合社会文化特征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分析研制更佳的产品。
在研究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经济发展质量。首先,不少学者认为,在经济发展促进过程中,各项资本要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郭庆旺和贾俊雪老师曾经就指出,资本要素能够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整体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偏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单要素投入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贡献高于全要素投入的现状,轻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高于重工业,这是因为重工业科技相对落后,对此,应转变经济发展结构畸形的问题,提升科技水平,改善经济发展要素配置,以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李京文曾经也深入研究了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他对比衡量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生产率三个指标的经济发展贡献值,研究结果得出,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最高,劳动投入次之,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值在三个指标中最低。李京文老师还发现,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还相对偏低,不及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因此他提出要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其成熟。其次,也有部分学者指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处于持续性增长,他们对各要素产生的经济促进作用进行了测算,发现促进中国产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四大要素分别是资本要素、市场潜能要素、全要素生产力、劳动力,研究结果得出,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最高,市场潜能要素的贡献排第二,全要素生产率排第三,最后是劳动力。
第二,从技术发展因素来研究经济发展质量。不少学者研究指出了技术发展因素对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郑京海老师和胡鞍钢老师将省际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着重研究技术的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技术发展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与流动,使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得以大幅度增长,推进中国经济向更高阶段持续发展。无论是短期经济发展还是长期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均须将技术及其相关要素资源一并投入经济发展活动,坚持与时俱进理念,促进经济长远发展。郑世林和张美晨老师指出,科技的进步与资本投入是促进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三者相互促进,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大小也不尽相同。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各项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理应正视产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紧抓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知识与科学技术改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突破各行业的发展壁垒,扩展产业经济开放范围。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理应适当降低这些产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同时应注重促进新兴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不同产业的有机协作与共同繁荣。首先,在“互联网+”背景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各项产业均无法再充当一种独立存在的经济主体,必须实现各行业的有机融合与相互协作,从而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达到用一种或者数种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应协同各项产业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对策,做好市场预测工作。在信息时代,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应全面做好“互联网+”经济产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依法打击信息犯罪。当代企业大多会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产业经济管理平台,建立大数据管理系统,这虽然有效提高了经济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却也会滋生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不法分子会恶意盗窃和篡改信息,窃取虚拟资产。企业管理人员应将产业经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整个企业发展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数据库,做好产业经济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另外,企业应重视做好产业经济信息安全保护教育宣传工作,以此号召全员积极参与产业经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信息系统被外界侵入,避免信息被篡改,警惕信息泄露问题,构建信息安全防护网。
第三,通过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状况对比来研究经济发展质量。部分学者通过对比研究经济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状况来了解全要素生产率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价值,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持肯定态度。一般来讲,在横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分析工作中,部分学者对比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和同一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以此评估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时代价值。蔡昉老师对中国经济的横向发展状况与国际产业经济的横向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结合研究结果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经济促进作用予以高度肯定,同时也对其他学者在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领域的文献、论点予以肯定,指出他们的研究理论在促进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他学者也曾对比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横向发展状况与国际产业经济的横向发展状况,指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投资与劳动方面的比率不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欧美发达国家,国内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质量发展也不均衡,西部的经济发展质量明显远远低于东部,尚未全面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各产业经济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第二产业经济发展质量落后于第三产业经济。而实现中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则需要科学调整科学技术、资本投入与劳动比率,保持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和谐关系。除此之外,在经济纵向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工作中,部分学者指出,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19 年,全要素生产率从零值上下的波动逐渐步入稳定的状态。沈坤荣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之前,促进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资本,欧美发达国家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对促进经济增值发展的贡献度远高于中国。
第四,从投资和生产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质量。在产业经济投资与生产发展方面,学术界的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部分学者主要是研究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在研究结果中指出了保持产业经济发展优势,必须着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吴良海在研究工作中侧重于衡量经济投资的发展质量,对效率和风险这两种因素对经济投资效益所产生的影响展开了重点分析。孙焱林和温湖炜老师是从投资质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当代中国企业的投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相关比率,判断资本存量和提高经济投资质量的关系。尹忠明和李东坤老师在对外投资发展方面的研究理论中指出,运用投资活动可以促进国内生产要素的发展,进一步实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目标。
做好中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衡量工作,必须遵守新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协调理念”“绿色理念”“开放理念”“共享理念”),制定全面性测度指标体系与相关标准。对于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来说,新发展理念符合经济发展的特征,能促进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有效衔接,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指导方向和评价指标。王军和李萍老师在研究理论中表示“创新理念”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贡献值最高,“开放理念”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绿色理念”虽然不利于提升短期经济发展质量,却有利于产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绿色、环保效果,能降低污染与投资成本,获取长久性收益。胡志强曾经重点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在研究理论中指出了新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贡献值,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更为良好,新发展理念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值也越高;相反,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新发展理念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值也越低,本地很可能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李俊玲曾经深入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业绩,研究结果表明,用金融产业支持创新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最高,“协调理念”“绿色理念”“共享理念”对经济产业的贡献值相对较低。徐银良和王慧艳老师对国内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后,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将省份数据作为主要内容,解析了新发展理念的各项指标对中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创建和优化各项指标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詹新宇和崔培培注重分析单项因素,他们构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并予以实证分析,着重研究分析了“绿色理念”和“共享理念”,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大理念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创新理念”“协调理念”“开放理念”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此外,和国际经济发展现状相对比,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时间明显较长,消耗了不少环境资源,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忽略了对绿色生态的保护,未能深度融合绿色生态理念,导致“绿色理念”在促进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中的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促进中国各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同时融合新发展理念,全面优化集约型经济结构。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理应准确把握产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科技的作用,同步推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积极扩展经济市场的开放范围,创新经济发展观念,做好产业经济信息安全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