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及现实困境

2023-12-19 05:31:51
活力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户农民

刘 平

(阳泉市委党校,阳泉 045000)

引 言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中也包括了亿万的农民群体。而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不仅制约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制约着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一、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一)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表明,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当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生产资料属于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的时候,每个人就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蓝图构想变成现实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了共同富裕思想。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农业作为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生产部门,是人类其他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指明了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然趋势和农业的特殊重要性。

(二)实践探索

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了我党鲜明的人民取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几代领导人对农民共同富裕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理政思路。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是,通过农业合作化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观点是,农民富裕实现了,全社会共同富裕就实现了;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国人民小康的实现以农民的小康实现为前提;胡锦涛同志提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农民共同富裕问题的理政思路一脉相承,并在实践中不断向前探索。

二、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新发展阶段制约我国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大致体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优质要素缺乏、农村现代产业发展不足、农村优质公共资源匮乏等四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经过脱贫攻坚,农民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是相比于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二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呈下降趋势,这个比值曾经在2008 年达到3.3 ∶1,2020 年逐步降到了2.56 ∶1,2021 年降到了2.5 ∶1。但这个比值在1984 年的时候只有1.74 ∶1,说明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个比值的变化固然很重要,但是更应当看到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绝对差值,如2010 年首次超过1 万元,2016年首次超过2 万元,2021 年达到2.8 万元,始终处于扩大趋势。因此,保证农民的收入在未来有一个较快、较稳定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优质要素缺乏

农村多维要素流通不畅,直接导致城乡融合程度低,严重制约着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1.劳动力要素流动不畅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分散性及脆弱性特征,致使依靠农业生产取得的经济效益较小,经济规律意味着农民更倾向于流向城市。但是农民到城市工作生活,由于没有解决户籍问题,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城市的公共福利待遇和生活品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趋势,农业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村本土优势劳动力资源极度不足。同时,当前农村的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加上公共资源的缺乏,导致城镇劳动力缺乏下乡的动力,制约了人力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村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进而影响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2.土地要素流转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土地资源在经营流转的过程中,没有捋顺相关体制机制,造成了土地的分散与荒芜问题并存,没有将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进而影响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目前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但现实中仍然存在农民宅基地及其上的房屋等难以顺利入市交易,造成农村居民无法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土地的出售、抵押等财产收益。

3.资本要素下乡的壁垒依旧存在

农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不仅金融机构设置的数量偏少,而且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意外灾害、土地流转等的服务项目也较少;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下乡动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因担心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变相圈地,对工商资本的政策监管过于保守,导致资本下乡的步伐缓慢,也抑制了资金背后的品牌、营销等管理经验在农村扩散,影响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高技术要素的极度缺乏

投资因素短缺、信息获取不畅、农村高端技术人才极度缺少的情况,直接导致农村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服务业方面,涵盖整个产业的技术嵌入严重匮乏,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水平不高,存在类似种业这样的“卡脖子”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农村现代产业发展不足

一些农村的传统农业支撑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同时其他的一些产业在农村也很欠缺;一些农村的产业发展比较粗放,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没有根据市场需要及地区资源禀赋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发展的方向;一些农村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渗透度较低,产品供给的质量和附加值不高,还未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如果没有针对传统农业的发展转型,如果农村没有产业的科学集聚,农业强国及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分散的小农户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面临高昂的农业综合成本,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稳潮头,持续增收,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目前缺乏相关的发展平台或者经营组织,把小农户整合到一起,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面对市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因而导致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弱,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足。

(四)农村优质公共资源匮乏

一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在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的供水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低于城市,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与居住环境。在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在农业中的应用比较落后,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品质和信息交流,也影响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以及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村的公共服务相对落后。从受教育程度方面来讲,我国当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从医疗保障方面来讲,现在推进新型农村医疗,虽然其覆盖面越来越大,但是保障程度却远低于城市。从养老保障方面来讲,尽管现在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保障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影响农民共同富裕的质量。

三、加快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策略构建

当前必须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进农村产业振兴、融合农村多维要素、提高小农户组织程度、加快建设农村公共资源、发挥党组织核心力量等方面来寻求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

(一)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表现

农民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富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民的收入有没有稳定增加。

第一,宏观层面。推进农民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高度关注农村的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人群,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促进脱贫农民稳定增收。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在2020 年底已经实现,但目前农村仍存在容易返贫的边缘人口,要进一步完善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来帮助他们彻底地摆脱贫困。

第二,微观层面。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报酬要和城市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大体持平。例如,为了实现稳粮保供的国家基础安全的需要,就要激发农民生产粮食的主动性,提高国家粮食的收购价格,减少中间商的收益分成。又如,加强政策扶持,为龙头企业入驻和返乡创业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二)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

“无产业,不振兴”。通过振兴农村产业,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据调研,传统第一产业农业的利润仅占20%左右,第二产业加工业的利润占50%左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利润占30%左右。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规律,积极地寻找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特优农产品来实现错位发展;另一方面要布局更多的环节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强仓储、冷藏、物流等流通设施建设,使三次产业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关联的链式融合发展格局。随着消费不断涌入农村空间,在发展中应融入农耕文化、健康养老等元素,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新业态、新模式,挖掘除传统农业外,农村产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探索新的消费需求,系统地考虑农村的产业结构,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民在农闲时做副业,增加创收的途径。同时,一定要重视农业的发展,不能按照发展工业的方式来做农村产业。

(三)融合农村多维要素: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动力

依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城市与乡村融合的基础上,全体成员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可以推断,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因此,优质要素在农村形成积聚效应,才能实现农村发展,帮助农民致富。

劳动力要素:完善户籍制度,打通人才落户的通道,逐步实现户籍与就业、教育、社保等福利政策脱钩,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土地要素:允许农村土地有条件地交易,享受和城里土地一样的价格,但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强买强卖。尤其要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让农民更多地分享财产性收益。

资本要素:加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支持社会资本嵌入扶贫产业、农民参与度高的产业,并明确资本的边界是第二、第三产业,警惕经营制度扭曲和农民利益受损,把就业岗位和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

技术要素: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供产销各个环节中嵌入优质技术要素,以推进农业强国的实现。比如,在农业生产端发展数字化种植,从而提升农业产出效率,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

(四)提高小农户组织程度: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解决小农户的问题,就要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组合成一个农民合作社体系,来为农民提供各种全方位的服务。组织技术知识向小农户扩散,帮助农民学会科学养殖、种植的能力,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组织生产服务向小农户扩散,推动土地流转与生产托管,提升生产规模。组织市场渠道向小农户扩散,开展市场对接,提高产品市场议价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组织信用合作向小农户扩散,解决小农户贷款难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与小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将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剥离出来,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小农户抱团闯市场,带动农民共同发展,分享发展的收益。

(五)加快建设农村公共资源: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支撑

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高品质生活,就要高标准建设农村的公共资源,因为它是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根据每个农村的具体实际,加快补齐农村在道路、物流、饮水安全、排水管道、环境卫生、数字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推动政策、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起城市和农村的密切沟通和联系,形成公共服务资源更多流向农村的“洼地政策”,全面提升农村普惠性民生保障水平,确保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居民无差距。

(六)发挥党组织核心力量: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主心骨

党领导农村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的传家宝,是需要我们赓续的精神血脉。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党组织及其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列车的速度是由车头带动的,特别是要加大“领头雁”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素质和统筹实干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推动乡村发展的能力水平,以更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智慧和力量。

依据本地区实际,突出抓好村集体历史遗留问题,率先垂范、积极争取政府的各项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利用好发展契机,整合资源和优势,以“乡情”为纽带,调动农村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凝聚乡村振兴的合力,拓宽致富门路,带动更多的农民创富、带富、共富。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户农民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