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娇
(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池州 247000)
2022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 周年。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扎实做好大学生宣传思想工作,发挥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极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青年一代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透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时期要着重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随着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伴随着新媒体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日益突显,重要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新媒体也将凭借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信息海量化等优势特点,在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不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媒介包括互联网发展的最初阶段,信息发布者几乎都是特殊人群的专业人员,发言权掌握在权威人士手中,普通大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消化,单一的传播方式限制着人们的话语和态度的表达。微博、论坛、QQ 等应用的出现,给受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人们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放飞自己的情感,真正成为大众自己的文化创造者。
现在的社会充斥着快节奏,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再加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如若不追随社会的变化,将会很快被社会所抛弃。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个个体,尤其是接受能力比较快的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制造者,个性开始彰显,自我意识开始凸显,不需要长篇大论地发表意见。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认知肤浅,割裂了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的系统性、整体性,极大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网络海量化的信息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阅读已没有原来的耐心和精力。例如:高校校报及校内刊物红色文化专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面对繁杂的信息,促使很多大学生进行仔细阅读和认真甄别。2017—2021 年,中国网页数量呈递增形式发展,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网页数量为3350 亿个,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总量大概有上万亿条,每天搜索到的图片大约有上百亿张。人们对信息的阅读已没有原来的精力和耐心,大篇幅的文章和冗长的文字已经不合时宜。人们越来越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大量的信息发布者采用标新立异的标题吸引大众的眼球,在当前浮躁的社会中,娱乐及零散的信息也充斥着整个网络,同时红色网络信息容量大、内容广泛、层次复杂,虚假、庸俗的“红色信息”掺杂红色网站,降低红色文化的品位,给红色文化育人造成障碍。
新媒体以其自身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信息海量化等特点,给红色文化传播创造了一系列可遇而不可求的发展机遇,同时新媒体应用于红色文化传播有其必要性。
数字技术催生下的新媒体,在媒介特性上高度适配互联网的生态环境。红色文化利用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可以拓展文化传播的渠道。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使其在数字化的文化传播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信息传递无论是从广度还是速度上相较于传统传播平台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新媒体特有的信息数字化、集成性、双向交流和可选择性,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具特色的环境,真正实现了畅所欲言。同时,新媒体还可以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地位平等、民主,交流双方能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态和思想,从而避免在现实中面对面交流有可能会产生的掩饰或逆反心理。
红色文化传播是一个实践参与体验过程,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内在需求及可接受度是关键因素,新媒体信息传播交互体验可以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在主动搜索、浏览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感知红色文化带来的影响,这比起被动灌输性学习更能让年轻人接受,从而使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不断提升。
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情感的认同,积极、主动地融入红色文化实践,主动看待红色文化,积极宣扬红色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网络等各种信息缺乏准确的判断,易受到网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发力点,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定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可以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提高大学生抵御网络各种风险的定力。现阶段,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弘扬红色文化,将适合大学生需求的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红色文化信息进行传播,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团结青年和引领青年工作,并勉励新时代广大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他强调,“要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效引导青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凝聚青年思想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核,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影响全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需要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力度,要牢牢把握新媒体传播的主动权,利用网络等媒体技术传播红色文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扩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认知空间。
校园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重要载体,需要担负起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职责。将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融入校园中,是从根本上给学生的信念和价值观加上一道保险,是提升精神力量的重要渠道。高校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参与各种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可以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全方位进行人格的提升。当前,一些大学生的认知及三观尚未确立,政治淡漠、精神虚无主义、自我膨胀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构建红色文化良好的校园环境极其必要。需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避免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新媒体技术以其特有方式和特点对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一定的便捷,且具有特定的价值意蕴,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他们摒弃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尺度。
青年一代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思想多元、个性鲜明,信息获取能力强,喜欢求新求异,对网络和新媒体依赖度高。但是当前的新媒体建设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迫切需要加强建设力度。
一是多平台发力,开设交流共享平台。当前新媒体平台类型多元,红色新媒体应该努力实现不同类型新媒体平台的全覆盖。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微视;社交类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综合类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用便捷的信息资源、生动活泼的形式满足大学生需求,开设交流共享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二是创新传播方式。登录检索网络上一些以“红色文化”为名的网站栏目及部分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媒体账号,发现其中不乏一些优质栏目和账号,但也有一些栏目长期缺乏关注,内容较为陈旧,难以吸引大学生。红色新媒体账号需要按照新媒体特点改造传播内容和话语方式,贴近青年的阅读和使用习惯重塑内容。
三是贴近青年需求,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红色新媒体账号,都要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需要,倾听学生意见,研究学生特点,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红色文化。
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不仅要创新、扩展手段与方法,更要不断深耕内容资源创新,让形式与内容更加契合,否则任何方法与手段都会停留在形式上,缺少内容的魂。当前,一些红色文化内容洋洋洒洒讲大道理,语气严肃、呆板说教,迫切需要瞄准青年一代的新特点进行改进创新,提升新媒体平台传播吸引力。
1.主动占领短视频传播阵地
新媒体时代传承红色文化要不断提高内容的吸引力,要多运用视频、电影等视听信息,让教育内容更加直观生动。随着5G 时代来临,短平快、新实活的短视频愈发获得网友喜爱,成为网络内容的爆发增长极。传播红色文化也要借助短视频。短视频制作虽然技术简单,但也有其制作规律。要不断探索,主动创新。一要开门见山。短视频篇幅短小,需要在受众注意力集中的较短时间内亮出扣人心弦的情感点和故事线。要求红色短视频必须节奏明快。二要善抓细节。红色短视频容量小,需要用心捕捉过目不忘的细节,用细节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三要以情动人。短视频快传播的节奏让情绪铺垫极大缩短,要求情绪表达更加直击人心。
2.积极做好新媒体平台趣味内容的开发
在“八小时以外”用红色文化占领青年思想文化阵地时,就要强化活动内容的趣味性,让年轻人能够轻松参与。青年人追求潮流时尚,这是长期接触潮流文化使然,要适应青年一代的这一特点,创造更加具有视觉性的红色文化作品。传承红色文化虽然要保持历史的原貌,但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形象化创作可以更具现代感。一些高校在重大纪念活动时制作一些文化衫、海报等纪念品,设计优美,可以收藏。用青年一代喜欢的漫画风格创作历史重大事件漫画等。利用VR、AR、5D 等技术对红色文献、人物、图片等进行收集与整合,形成鲜活的影像、文字和三维数据模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相较于传统方式方法,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内容,更具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还原历史场景,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心理震撼。
随着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发展,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新兴媒介平台实现了文化资源信息的拓展。传统媒介中以报刊、影视、讲座、课堂等形式传播的红色文化受到时空限制,制约了受众范围及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将传统媒体各种传播形式进行综合利用、资源整合,使得传播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满足受众更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消费习惯。高校可以结合校史及当地革命文化历史,在校园中进行橱窗宣传,张贴以红色为主题的海报,树立革命人物雕像,书写先进事迹,建设红色文化校园景观,将名人题词刻在建筑物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校。
新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广泛应用,青年一代信息获取渠道极大扩展,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对青年的影响开始下降,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持续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不会阻碍媒体传播的影响,在当前新媒融合的总体态势下,只有善于融合新旧媒体才能增强红色文化和“四史”传播效果,占领“八小时以外”的思想文化阵地。增强融合媒体矩阵,发挥其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作用,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时代感。
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紧扣时代脉搏和现实需求,努力提高红色文化传播工作的整体质效,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