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地区采茶文化探析

2023-12-18 18:10邢紫凌
新楚文化 2023年25期

【摘要】信阳茶文化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采茶”是中国农耕社会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图景,信阳地区的采茶文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以信阳市为典型代表的采茶群体是采茶技艺、采茶歌、采茶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继承茶俗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信阳茶叶;采茶群体;采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5-0085-03

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茶俗、茶道、茶艺等一套较为成熟完备的茶文化体系。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申遗成功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契机。茶叶的采摘是茶叶从茶园走向大众和市场首要且关键的一步,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也与茶叶的采摘联系密切,信阳地区茶文化研究信阳采茶文化,对信阳茶叶发展意义重大。

一、信阳茶叶概况

信阳茶叶历史悠久,据记载,信阳种茶开始于东周,闻名于隋唐,兴盛于宋元,发展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87年春,考古工作者在信阳固始白狮子地14号楚墓内发掘出革质树叶,初步鉴定为战国中晚期的茶叶。主棺材盖上覆盖的20-30厘米的茶叶,可见在当时固始茶叶种植的规模已不容小觑[1]。信阳茶叶在唐代已享有盛名,“茶圣”陆羽在其编撰的《茶经》中提到“淮南茶,以光州上,义阳郡次……”唐代信阳茶叶属于团茶,形状呈饼状,被称作“大模茶”,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宋代是信阳茶發展的鼎盛时期,已出现信阳散茶,依然作为贡品,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信阳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明清时期信阳茶叶得到继续发展,直到清末“信阳毛尖”一词的出现,代表着信阳茶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多次获得金银奖,并于1992年举办中国·信阳茶叶节,使信阳茶叶名声大噪。如今,信阳茶叶种植基地已颇具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信阳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16万亩,茶园面积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茶叶年总产量8万吨,总产值达150亿元[2]。信阳市现有茶企1000多家,有9家是中国茶行业的百强企业,有18家茶企入选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8个中国茶叶驰名商标[3]。信阳毛尖茶叶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信阳毛尖以75.72亿元的价值名列第三,仅次于西湖龙井和普洱茶[4]。

二、 独具特色的信阳采茶群体

(一)女性是采茶的重要力量

历史上,女性既是采茶活动的主力军,又是采茶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宋代茶诗展现女子在以采茶为代表的农事活动中担负着重任,如范成大《夔州竹之歌》:“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反映出女性艰辛的劳动生活。明清茶诗中对女子采茶也多有记载,如明代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5]114清代陈章的《采茶歌》:“凤凰岭头春露寒,青裙女儿指爪长。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5]115这些诗歌虽然本意是为了反映茶农生活的艰苦、官府的残酷剥削,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采茶的主体是女性。无独有偶,明清时期以女性为主角的采茶戏的诞生也是最好的见证。在采茶季节,采茶姑娘们提着竹篮,哼着歌儿,用山歌来反映采茶生活,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采茶戏、采茶舞、采茶灯,这是明清茶文化史上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965年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出土的战国青铜壶,被定名为“采桑、宴乐、水陆攻战铜壶”,有学者认为这“采桑”图实则应为“采茶”图,采茶的主体属实是女子[6]108-111。描绘了女子上树采茶、用棍子敲打茶树等场景,生动展示了女子采茶的风貌。

受我国男耕女织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茶叶采摘制作中,由女性负责相对轻松的采茶活动,由男性负责炒茶这一体力活。采茶是重复劳动,女性更有耐心;茶叶娇嫩,女性的手更为纤细,力道适中,可避免因用力过度而折断茶枝、损坏茶芽的情况,更适合采摘茶叶;茶树高度普遍一米左右,男性身高较高,女性身高较为合适,在此情况下,女性采摘不用过度弯腰,较为方便快捷;采茶期时间较为集中,山上条件艰苦,采茶工都住在山上茶农家的集体宿舍,都是女性住宿较为方便,所以茶农采茶招收的都是女性。此外,现在的采茶群体大多是中年妇女,因为新时代就业机会很多,年轻女性大都外出务工,而茶园都在山上,吃住条件艰苦,中年妇女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信阳采茶群体的采茶历史及规模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下辖2个市辖区、8个县,毛尖产地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的133个产茶乡镇,种茶区覆盖范围为北纬31°23′—32°27′,东经113°45′—115°55′。

信阳种茶范围广,采茶季需要大量人手,信阳市的采茶群体可分为以章楼村为代表的非产茶区的采茶群体和以固始县武庙集乡等为代表的产茶区的采茶群体两大类型。章楼村是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所辖的一个村庄,是信阳市为数不多的非产茶区,据调查了解村里妇女常年保持着集体外出采茶的习惯,是信阳市采茶文化的历史见证者和传承者,该村是采茶文化代代传承的典型示范村。固始县武庙集乡有被誉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固始皇姑山茶,村镇中的采茶群体作为茶农,负责自己茶园的茶叶采摘工作,或者去其他产茶乡镇采茶,这些采茶群体也是采茶文化的传承者。这些女性群体多以40—60岁为主,是信阳茶叶采摘的重要群体,采茶是她们重要的农事活动。信阳采茶历史悠久,与信阳地区种茶历史相始终,信阳采茶群体的祖祖辈辈从事采茶行业,和信阳市各县区的茶农有着长期而稳定的联系。每到采茶季,茶农就会提前一个月联系好村子里的采茶“带头人”,由“带头人”跟村子里的人沟通联络,双方确定好采茶人数、采摘时间、工作时限以及工资等相关事宜,这便意味着采茶约定的初步达成。一到约定时间,茶农就会派专车来接采茶群体上山采茶,并签订劳动合同,还为采茶群体购买意外伤亡险,“采茶女”的生命安全也有了保障,采茶流程逐步趋于规范。随着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所需采茶工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信阳“采茶女”的人数也逐渐形成规模。

(三)采茶群体是采茶歌的重要创作者

信阳茶歌是信阳民歌中劳动歌的一种艺术形式,形式上属于五句式的山歌形式,是信阳地区劳动人民在茶山劳作时口头创作出来的原生态民歌,早已成为信阳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信阳茶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信阳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对信阳茶歌的文化价值的肯定,是了解信阳茶叶及其茶文化的重要渠道。信阳采茶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直到现在依然传唱度极高,备受人们喜爱,是采茶过程中演唱的重要曲目。例如:“正月摘茶又一年,奴在屋里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坡,坡坡盼春待发尖……”[7]36-37这首采茶歌颇具地方风味,反映采茶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采茶固然辛苦,但通过茶歌得到鼓舞、安慰和愉悦,使他们减轻劳作的辛苦,也正是茶歌的作用之一。爱情歌是茶歌的主流部分,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在茶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采茶的大多是年轻小姑娘和小伙子,又都擅长歌唱,在采茶过程中边采茶边唱,如 “边采茶来边唱歌,隔着茶棵瞧情哥。坡下青年千千万,妹妹只见情哥哥。”[5]39“妹子们采茶上茶山……采呀么采呀采头茶……献给我的情郎哥呀么,心里多喜欢。”[8]473表现出少女痴情于情郎的真情实感。信阳人民在采茶之余,为了缓解采茶的劳累,就地唱茶歌跳茶舞形成了信阳独具特色的采茶歌、采茶舞,具有社会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也是采茶群体采茶过程中的重要精神食粮。

三、信阳地区的采茶过程和禁忌

信阳采茶群体多在阳历三月末四月初开始上山采摘,即是清明节前后,采摘期大概25天。采茶群体到达茶园后,当晚便住宿在茶农家,由茶农负责她们的吃住,第二天五六点就起床来到茶园,由茶农分配好各自的采茶范围,便开始一天的采摘工作。一天的采茶时间是从上午的7点到11点,下午的1点到5点左右,采茶的地点是300米至600米左右的茶山。采茶也有技巧,要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捻住茶叶向上提,不能用手指和指甲去掐,采摘的茶叶也有区别,最优质的是一芽一叶初展,其次是一芽二叶初展,次之的是一芽2-3叶初展,还有一芽三叶及夹叶,按采摘的品相不同,计算的工钱也不同。掌握了采茶技巧,采茶群体们在采茶时便会如鱼得水,采得又快又好。采茶群体采摘完一篓茶叶后,要送到山下交给茶农过秤计算收入。信阳毛尖的采摘标准要求十分严格,采茶过程中也有相关的禁忌和规矩。采摘期分为三期,谷雨前后、芒种前后、立秋前后采茶。一般采用传统的手采方式,采集最嫩的尖芽,不能夹带蒂头、鳞叶、鱼叶、茶果、老枝叶,严禁捋采、抓采,采摘要达到嫩、细、匀、整、净,采大留小。手法也得注意不能用指甲抓、掐,否则都会造成茶叶的破坏。保证茶叶完整成朵,避免芽叶破碎,要注意轻采轻放,避免芽叶损伤。采茶要求有九不采: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紫芽叶、病虫叶、冻伤叶、老叶、焦边叶、鱼叶、单叶。这些采茶标准和禁忌是信阳采茶群体在长期的茶叶采摘活动中摸索出来的方法和规律,适用于信阳各个茶园的采摘要求,是一套传统且行之有效的经验模式。

四、信阳地区生产生活中的茶俗

茶叶是信阳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采茶群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以茶为媒介的风俗与习惯。

(一)以茶待客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这样的描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9]茶叶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可以在文人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七大雅”中占据一席之地,又可以是劳动阶层中的“开门七件事”之一[10]56-57。茶叶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用茶来招待客人是中国的传统礼俗,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信阳茶叶历史悠久,茶叶在采茶群体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几乎人人都嗜茶,品茶是他们的生活趣味,以茶待客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有朋友来做客,主人会首先斟上一杯茶水,请客人喝茶,这是主人对客人表示尊敬和欢迎之意。在长期生活中,也形成了“以茶待客表敬意”的茶习俗。在待客泡茶时也十分讲究,通常选用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放入几片茶叶,以优质的信阳毛尖为最佳,倒入沸水,先将第一遍沸水倒掉,这叫“洗茶”,然后再注入沸水,水要入杯八分满,端到客人面前,供客人品尝。信阳人将浓浓的友情倾注在这茶水中,款待来自四海八方的友人宾客来表达深厚的友谊之情。

(二)茶与婚姻

茶叶象征纯洁、坚贞之意,所以中国人把茶叶当做冰清玉洁的爱情的象征。茶在古人眼中具有“不移”的特性,如《天中记》:“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故有所取也。”[11]58古人认为茶树移植则不能存活,所以用茶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不移。清代,新娘过门那天,有许多与茶相关的礼俗。清人记载,当时衡州一带人结婚,最喜欢闹洞房,有一种形式就叫“和合茶”,新郎和新娘面对面坐在一条板凳上,新郎和新娘的左腿分别放在对方的右腿上,左手和右手分别放在对方肩膀上,新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与新娘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正方形,然后由人把茶杯放中间,注上茶,亲戚朋友们轮流凑上前去品尝,还有“桂花茶”“安字茶”等闹洞房形式[12]175。在信阳,茶叶在婚礼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阳人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叫做“茶金”,把彩礼叫做“茶礼”等。在传统婚礼仪式中,茶叶扮演着重要角色,茶叶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以及向父母长辈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所以,结婚又被称为“吃茶”。总之,茶文化与信阳采茶群体的生活息息相关,浸透到婚姻礼仪之中。

(三)祭祀茶俗

在我国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上古时代,人们就经历过“自然崇拜”时期,在“自然崇拜”中,最讲究的就是一个“敬”字,而作为圣洁之物的茶,恰好符合古人的这一要求,因此茶叶被用在祭祀仪式中,在古代中国已成为一种民俗,也是中国茶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茶祭祀的风俗,古已有之,据考证,最迟在魏晋南北朝就出现了,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飯、酒、脯而已。”[13]68唐以后,历代朝廷荐社稷、祭宗庙神灵时必备茶。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茶叶。我国民间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14]214-215在盛产茶叶的信阳,一些采茶群体依然留存着用茶叶祭祀祖先的习惯。在清明节以及正月十五等传统祭祖节日中,村民们除了备有鸡鸭鱼肉等供品,还准备几杯茶水,摆放在供桌上,拜祭仪式完成之后,便将茶水倒在牌位前的空地上,借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五、结语

总之,河南信阳采茶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依茶而生,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一套与采茶相关的丰富文化习俗,成为信阳颇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識。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信阳采茶文化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会一直传承下去,成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李美凤,贺巍,等.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J].中国茶叶加工,2015(02).

[2]河南商报.信阳毛尖品牌价值如何“冲顶”[EB/OL].(2023-05-10)[2023-06-28].https://www.henan100.com/news/2023-03-30/1144937.shtml.

[3]王俊鹏.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信阳市茶产业价值链利益分配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2.

[4]杨慧洁.2022年信阳毛尖茶气候公报[N].信阳日报.2022-04-27.

[5]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陈珲,吕国伟.中华茶文化寻踪[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7]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3.

[8]河南省罗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罗山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9]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0]肖坤冰.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1]陆羽,陆廷灿.茶经[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6.

[12]刘昭瑞.中国古代饮茶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3]陆羽,陆廷灿,著.宋一明,译注.茶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14]刘晓芬.千年茶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邢紫凌(1998-)女,河南罗山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