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与审计费用

2023-12-18 07:46:50胡曲应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关注度审计师费用

程 锦,胡曲应

(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近几十年来,暴雨、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世界各国面临的环境形势愈加严峻。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首要目标,地方政府是引领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治理职能。2007年以来,中国各省相继出台了符合本省情况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不仅将责任落实到各级部门,更是直接将环境保护的成果作为部门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随后,中央政府也成立了环保督察组,并在部分省份开展环保督察试点工作,确保地方政府按标准履行环保职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凸显,企业的环境风险也随之增加。

根据审计“1631号准则”,当审计师被要求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时,其固有的职业审慎态度可能会将地方政府环境关注视为当地企业环境治理状况的信号。之前有关审计费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和事务所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国家层面宏观环境政策给予了很大关注,但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研究较少。那么,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是否会对当地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应对产生影响?现有研究有地方政府环境关注的来源[1]、政策制定[2]、执行行为[3]和治理效果的影响等[4];但很少有人研究地方政府的环境关注度是否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环境管理积极性,进而影响审计风险应对。而少数聚焦地方环境规制与审计应对联系的研究都通常集中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如企业遭受环境违规处罚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较少有文献将视角放在企业环境违规前地方政府事前监督治理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审计费用的视角实证研究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如何影响地方企业的审计风险应对。

一、文献综述

1.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

已有相关文献对政府环境关注展开了研究。王印红等选取了过去10年30个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衡量和分析了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注意力的分布和变化。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注意力强度逐渐增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具体的环境问题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注意力的变化与决策环境和中央宏观政策显著相关[2]。申伟宁等基于京津冀地区各级政府的工作文件,研究了政府生态环境关注对环境管理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关注对提高该地区的环境管理绩效具有促进作用[4]。王琪等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78-2021)为研究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中国政府对环境治理关注的趋势,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但与对经济的关注度相比,所占比重较小;中国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关注度和行动力都有所提高,对环境治理的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5]。综上,政府的生态环境关注度逐年增加,且能对环境治理产生积极影响,提升环境绩效。

2.环境规制与审计费用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开始研究环境规制对审计费用的潜在影响。韩丽荣发现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比未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审计费用低[6]。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方面,陈峻等发现,企业可以利用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来掩盖其盈余管理和其他行为,从而分散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审计费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7]。余海宗等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企业不遵守环境法规的风险增加,私营重污染企业的审计费用也会明显增加[8]。Xin等发现环境行政处罚带来的不利经济后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进而导致风险溢价提高,被处罚的企业将面临整改要求,如限制生产停产,或暂停营业,审计师可以通过环境行政处罚评估经营风险,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9]。于连超等研究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审计师费用的影响,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来降低审计师的审计成本[10]。综上,环境规制会给企业带来环境风险,从而影响审计师对风险的反应,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会对审计师费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与其他命令式的环境规制不同,地方政府对环境的关注直接作用于地方企业,对它们有更直接的影响。此外,地方政府设定的排放目标直接分配给地方企业,地方企业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并有强烈的动机来改善其环境绩效。一方面,在地方政府出台多项环境法规、大力整治污染企业的背景下,企业往往基于长远发展考虑,主动转变为绿色生产模式。地方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高,其环境保护政策就越长期稳定,这些政策抑制了企业短期投机行为,使其更有可能遵循产业政策,通过绿色创新培育长期发展战略优势。企业良好的环境表现降低了审计师的参与风险,因此审计师可能会向环境绩效好的企业收取较低的审计费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也是在促进企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而企业社会责任所展示的组织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对于建立牢固和持久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至关重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任何时期都能从客户、员工、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坚定支持中获益,因此,企业环境绩效不仅可以对整体财务绩效做出积极贡献,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风险,这将有助于降低审计师参与风险和审计成本。此外,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更有可能在财务报告中保持诚实透明,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这将降低审计师因未能发现错报而参与审计的风险。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关注可以促进地方企业主动应对环境风险、履行环境义务、提高环境绩效,从而减少审计成本。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地方政府环境关注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5年至2021年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A股重污染行业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生态环境关注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样本选择在2015年,是因为考虑到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实施前后,中国的环保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重污染行业,主要是因为重污染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对政府环境关注度高低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在初始样本的基础上,排除了ST和*ST等在样本期间经过特殊处理以及缺失的数据,并剔除金融保险行业。文中使用的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中的华证ESG评级数据。对连续变量采用前后1%的缩尾调整,并采用Stata17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为验证假设H1,设定如下模型:

lnfeei,t=α0+β1ERi,t+β∑CVsi,t+Year+Industry+εi,t

(1)

模型(1)中,审计费用(lnfee)是被解释变量,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ER)是解释变量。CVs为本文选取的多项重要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等因素。此外,还控制了行业(Industry)、年度(Year)固定效应。主要变量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参考张建鹏等[11]的研究,根据地级市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保护相关词汇的频率,构建地级市政府环境关注强度(ER)。从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工作对象、环境保护措施三个方面选取了27个深刻反映政府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环境词汇,见表2,按城市年份统计每个词汇的词频并加总,并以环境关注类词频与政府工作报告总词频之比计算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ER),得到衡量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强度大小的指标。

表2 政府环境保护维度与环保词汇选取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

表3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审计费用(lnfee)的平均值为13.888,中位数为13.795,可见审计费用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假设。地方政府关注度均值为0.003,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关注类词频占比为0.3%。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与已有文献情况基本一致。

2.基准回归分析

表4报告了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与审计费用的基准回归结果。列(1)显示,在未控制现有变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ER)的回归系数为-41.142,通过显著性检验;列(2)显示,在控制现有变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ER)的回归系数为-28.04,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对审计费用的负向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假设1得到证明。

表4 基准回归分析

3.稳健性检验

一是延长样本期,扩大时间窗口更能反映地方政府环境关注的长期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影响审计费用的长期表现。表5第(1)列是将样本期为2010-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环保类词频占比与当地重污染公司审计费用作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样存在于长期窗口中;二是因变量延后一期,因为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表5第(2)列中,地方政府环境关注(ER)对延后一期的审计费用(lnfee)的回归系数仍显著为负。第三,仅有年度和行业固定效应可能会遗漏地区层面上不随时间变化的重要变量,从而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文在地区层面加入了城市固定效应。表5第(3)列基准回归结果仍然显著为负。以上稳健性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为显著负效应,研究结论可靠。

表5 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1.基于审计投入的影响机制

根据上述分析,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助于降低审计费用。为了检验上述机制,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报出日与审计报告签订日之间的天数的自然对数(lntime)作为审计投入的衡量标准。表6列示了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ER)与审计投入(lntime)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在第(1)列中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ER)与审计投入(lntime)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即证实了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可以减少审计投入,进而减少审计费用。

表6 审计投入的影响机制

2.异质性分析

(1)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当一个公司披露详细的环境信息时,表明被审计公司愿意接受公众的监督,也预示着其环境风险可能较小,审计人员可能认为因环境事项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风险较小,因此对环境事项的额外审计程序相对较少,审计成本和审计费用相对较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主要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国家环保局指定了国家重点污染源监控单位。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和公开办法》,企业应当加强对其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并如实提交报告和保存记录,企业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和公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因此,如果企业是主要污染源的监测对象,环境信息越透明,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就越好。本文以企业是否为主要污染源监测单位为聚类变量,检验了如果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是否更大。分组回归的结果见表7。结果显示,环境关注对审计费用的负面影响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表7 异质性分析

(2)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往往向社会发出信号,表明现金流充足,财务状况良好,运营稳定,这可以拉近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克服财务限制,减少企业诉讼的风险[12],较低的风险溢价当然会降低审计费用。本文根据WIND数据库的华证ESG评级数据,将同年同行业中高于ESG指数中位数的样本归入较好的社会责任得分组,反之则归入较差的社会责任得分组,以此来检验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对不同社会责任表现得分的公司的审计费用异质性。表7列示了分组回归后的结果,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更有可能显著降低社会责任得分较好的企业的审计费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地市级地方政府2015-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对当地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的环境关注度越高,当地重污染公司的生态表现越好,其审计成本越低,审计费用越低。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也成立。随后的检验还表明,地方环境关注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更为显著。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除了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法律体系,中国当前的污染管理实践也应注重地方政府的环境意识和执法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通过中央政府立法、地方政府执法和企业积极响应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污染共同治理和环境战略转型。

猜你喜欢
关注度审计师费用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杭州(2023年1期)2023-03-15 03:25:36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智富时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53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暴力老妈
“王者”泛海发布会聚焦百万关注度
国际公关(2015年10期)2015-12-17 01: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