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律新声,薪火相传

2023-12-18 18:27汤晓风朱则彦
音乐爱好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琵琶传统音乐

汤晓风 朱则彦

2022年10月至11月,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承办、东方乐器博物馆协办的为期三十天的集中授课“琵琶汪派传承演奏与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在上海音乐学院圆满完成。

在众多民族乐器中,琵琶以其多元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曲目成为弹拨乐之王。近二百年来,中国琵琶演奏艺术以1818年《华秋苹琵琶谱》的出版发行为标志,正式在上海形成了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四大传统流派相互借鉴又各美其美的发展路径。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琵琶艺术不断发展壮大,一支全新的艺术流派——汪派诞生。尽管汪派在众多琵琶流派中形成时间最晚,但它博采众长,汲取其他流派演奏艺术的养分,逐步展现出自身雅正浑然、韵秀腔深的艺术特点。同时,它也是目前不多的能觅得传人的流派之一。自琵琶演奏艺术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进入音乐学院后,学院派俨然成为传承研习的主体,中国各大专业院校民乐系的开创者均出自汪派创始人汪昱庭门下,如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卫仲乐、孙裕德,中央音乐学院的李廷松等,他们在中国琵琶艺术史乃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演奏家既是中国第一代专业院校琵琶演奏的开创者与践行者,也是延续流派演奏风格特色的传承者。

以史为鉴,实践与理论并行

演奏实践与理论建构并行是本次项目集中授课的特征之一,若是进一步细化,可将这些内容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以琵琶汪派传人作为口述者,呈现百年汪派琵琶艺术历史画卷中的一隅之地。由汪昱庭开创的汪派琵琶传派艺术,艺术特点鲜明,传承弟子众多,其中以李廷松、卫仲乐、孙裕德为代表的三条支脉影响尤为广泛。李廷松的大弟子郑汝中先生今年已有九十岁高龄,卫仲乐先生的儿子卫祖光先生今年也八十有余,李廷松再传弟子郝贻凡、孙裕德弟子周韬均已年过花甲。他们多年浸润于汪派艺术中,实践、心得、感悟颇丰。老一辈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积极留存汪派演奏艺术的珍宝,对其进行抢救式的传承,以期把美妙的乐音留给后人。在本次集中授课期间,他们口述自己与汪派艺术的联系,如郑汝中先生将自己与恩师李廷松之间的点滴往事娓娓道来,陈贵平先生回忆了父亲陈天乐作为汪派琵琶艺术第二代传人的种种事迹,卫祖光先生分享了国乐大师卫仲乐的艺术人生,郝贻凡教授对恩师李光祖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回顾,王晓俊、贾怡介绍了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程午加先生的人生经历及音乐活动。一系列经过系统整合的口述材料,为琵琶汪派艺术保留了极其珍贵的研究资料。

其二,以当代琵琶演奏家结合自身浸润演奏艺术的体会,展现琵琶演奏艺术的多重维度。孙文妍教授、李景侠教授、吴玉霞教授、张强教授、杨靖教授、陈音先生先后对上海琵琶的历史沿革、琵琶艺术之美、琵琶的当代演奏、琵琶演奏的传统曲目、室内乐建设及相关方面进行了讲授。同时,他们还特意设定了研习汪派代表性曲目的课程,曲目包括《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灯月交辉》《塞上曲》《浔阳夜月》《月儿高》《汉宫秋月》等。中国琵琶流派艺术的传承方式,历来讲究面授心悟、谱简奏繁,看似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学习方式,实则饱含中国文化崇尚师法自然、尊重个性表达的境界追求。伴随着近代出现的“西学东渐”风潮,当代琵琶艺术逐步进入音乐学院,大量近现代创作曲目丰富了中国琵琶演奏曲库,但因记谱、调性、音准、节拍等一系列西方音乐标准的影响,琵琶演奏艺术与气韵相生、隐秀灵活、文雅武正的传统艺术表达渐行渐远。当代青年琵琶演奏家群体普遍追求“响、快、强”,忽视“柔、缓、活”的音乐审美观。由于传派艺术的学习依赖口传心授,虽然当今社会信息网络爆炸式地发展,但是很多与传派艺术表达休戚相关、技艺相依的“终极奥义”仍然无法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获得。因此在此次曲目研习中,面授心悟的形式还原了中国传统音乐最本质的学习途径。

其三,以音乐理论研究者为依托,开拓音乐表演人才在学理层面的视野与思路。田青教授在题为《非遗:保护还是发展?》的报告中围绕非遗应该保护还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之争进行论述。王勇教授从“我们之于世界”“世界之于我们”“我们之于民族与世界”三个维度出发,以上海国立音乐院创始人之一的萧友梅博士、被誉为“中国音乐学奠基人”的王光祈先生、国民乐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奠基者刘天华先生、广东音乐最卓越的演奏家与作曲家吕文成先生为例,探讨二十世纪初中国音乐的国际化道路。与之相关的讲座还有李诗原教授从民族器乐的存在方式、民族器乐的创新发展两个角度,对当前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释与思考,以及张萌从传承与创新两个维度探讨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路径。郭树荟教授则以近代江南琵琶艺术这一群体为例,认为江南是近代琵琶艺术流派与发展的摇篮,是琵琶流派树立的集聚地,同时也指出江南地区琵琶艺术家所显现的群体镜像,并以乐团与学院两重路径为切入点展开探讨其在琵琶专业化转型中呈现的文化观念与审美倾向。戴微教授讲述上海国立音乐院琵琶演奏专业的教学成果,通过史料呈现九十多年前其作为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承担起的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同时还以《华秋苹琵琶谱》与李芳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为例考察十九世纪琵琶谱的记录与保存方式。苏泓月所讲授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系列课程,对出现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中产生的特殊审美意象进行解析与审视。

此外,基于中国音乐学界对于音乐表演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本次集中授课阶段也设有相关内容的讲座。例如萧梅教授在讲授过程中提出回到表演者的要求,認为只有表演者作为主导,才能经得起观众的考验。演奏者如何找回“声音的主权”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唯有找回主权,方能找回演奏者的主体性、多样性。邹彦教授则立足于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哲学理论,以肖邦《B小调玛祖卡》与华彦钧的《大浪淘沙》为例阐述中西音乐表演中显现的多元化音乐表演现象,进而提出近十年来西方音乐表演艺术呈现出的一些趋势与中国传统音乐思维极为相似。

其四,以作曲家的视角解读作品,深化对音乐创作手法及思路的认知与理解。作曲家顾冠仁先生和上海音乐学院刘灏教授从创作者身份出发,分别就琵琶协奏曲《花木兰》《王昭君》的创作,以及运用多种音乐科技手段推进传统音乐制作的方法及感悟进行分享。例如刘灏教授提到通过AI改良乐器振频、频质,丰富并完善乐器音色;通过音乐科技让生物进行即兴的音乐创作;利用AR虚拟影像,创造了目前国际上第一个非遗传承乐器音色库的建设;利用云技术传输的形式,让演奏家实现线上合奏等多种形式。这一角度的讲授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与研究视野的开拓。

以物为体,四弦一声如裂帛

自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后,西亚的四弦曲项琵琶、南亚的五弦直项琵琶传入中国,经过两千年中国文化的洗礼和融合,现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中国本土乐器,并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邢媛博士在题为《古代琵琶的文&物》的讲座中依据丰富的史料、图像和音像资料,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验,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历时”与“共时”两个方面,带领学员再识琵琶的形态与音色。沈正国在题为《明清以来传统琵琶流变案例赏析》的讲座中同样以图片与史料结合的形式展现了明代十品琵琶、明代蝙蝠首琵琶、“张伯年”琵琶等众多琵琶珍品。

为加强学员对琵琶“音响传统”切身的体验和体悟,项目组与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了名为“明清琵琶遗存展”的展览,展出包括明末清初翁朝佶琵琶、清“天华斋”琵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傅立山所制琵琶、民国晚期陈天乐所用琵琶、民国晚期琵琶、仿民国琵琶、民国遗存琵琶、仿民国金祖礼遗存琵琶、民国平湖派遗存琵琶、复原清外流琵琶等多件琵琶珍品。学员抱起凝结了中国近四百年琵琶文化的丝弦琵琶进行试奏时,历史通过指尖传达给他们的感受震撼非凡。田甜感受到弦太软,音准不稳定,推拉弦不好控制,余音短,对双手指力要求高;“仿民国金祖礼琵琶”的外形、尺寸和手感与当代琴没有明显差异,演奏舒适度较好,琴的厚度比当代琴略薄;但当听自己用丝弦琵琶演奏《陈隋》之后,竟产生了别样的感受。徐贺认为丝弦在审美表达上与钢弦不同,演奏传统作品时,其音色更符合传统意蕴,且演奏者会更深刻地体验到丝竹韵味的特征。童莹指出年代久远的丝弦琵琶音色醇厚,演奏时自己更能沉浸在内心深处进行“内观”“自省”,摆脱现下容易出现的为演而奏的浮躁状态,回归到纯粹为自我而奏的状态。王琛在合弹《虚籁》时感受到丝弦的音量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穿透力也在增强。汤晓风认为自身在钢丝弦上训练、演奏长期建立起来的敏锐性、力度感,在丝弦上突然毫无“用武之地”,正因丝弦具有“不易”控制的特点,当代演奏者才有了对于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思考。

对于当代青年琵琶演奏家而言,接触到丝弦演奏无疑是一次兴奋且令人惊叹的体验。回望此次“明清琵琶遗存展”展品中的十把琵琶,明代以来近四百年的琵琶文化发展线索可略知一二。或许,这些展品及其饱含着历史印记的音响能带领我们再度认识传统琵琶文化,唤起学界对当代琵琶演奏艺术的审视与再认识,对继承和发展琵琶艺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以人为本,重塑流派传承文化

近代琵琶流派历经变迁,在明清时期形成南北两派,随后呈现出北派致落、南派逐步繁荣发展的趋势,至清末形成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为主要区域的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无锡派、汪派等。由此可见,流派传承是中国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途径,而归根结底这一途径的核心要义便是用中国的语言诉说音乐。因此,这种传承在如今看来,既是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也是对传统音乐的再次领悟与学习,对青年一代演奏家研习传统音乐意义深远。

在中央音乐学院谈龙建教授的主持下,三十名来自全国专业乐团的青年琵琶演奏人才和高校青年琵琶教师学员,对为期三十天的集中授课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施劝耕谈到学院派的兴起造成了琵琶演奏审美趋向单一,技术训練成为学习乐器的主要目标,耳朵不再能接受超出十二平均律以外的音律,也无法适应脱离义甲在丝弦上演奏的音色等问题;王一平难以忘却的是怀抱清代琵琶弹奏的那一刻,深刻体悟到刘德海先生所讲的与古人对话的感觉;童莹、朱宏伟、王佐伊相继就琵琶记谱与演奏之间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李艺以静态管理、动态传承、活态演奏三点总结自己的体会,认为传世的琴和乐谱极为珍贵,因此需要静态去管理(动态传承是针对流派而言的,虽是同派但演奏出来的效果仍是不同的,活态演奏则是因不同人的演奏造就舞台的多样性而显现出活态);张帆从守正和创新角度谈及师承、作品、乐器、即兴、创造性解读乐谱等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阐释,认为作为教育者和演奏者,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

站在当下,回望过去。百年汪派琵琶自形成起,便秉承着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特点。汪昱庭虚心好学,兼收并蓄,不拘泥旧谱与一派之长。他主张“学艺皆具两方面,一方面求其普遍,另一方面则需求深造,音乐何独不然?顾求普遍提倡尚矣,若顾深造则非古谱入手不为功。是则欧洲古学复兴后方有近世文化之进步”。

在汪昱庭的带领下,汪派传人秉承着这一精神迈入全新的时代。守正、创新、继承、发展这些字眼似乎都与当下传承琵琶汪派,甚至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中流派文化中的问题相互关联。而追根溯源之后会发现,这些问题的核心要点其实是我们自己,每个活在属于自己时代的人。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曾言:“寻人先寻自己,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两相交叉,是我当下。当下立足点即时空转换点,历史时空观,琵琶人必备之功力。”在当下多元文化交融的语境下,重塑流派传承文化显得尤为可贵,但找到自己更为珍贵。唯有寻回自己,方能勾连传统与当代,画出属于自己的“逃逸线”。

二十一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何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建构既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又融入世界音乐文化教育体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方案,是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方式。此次琵琶汪派人才培养项目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以继承民族音乐优秀传统,推动民族器乐创新发展为己任,着力于开拓弘扬传统与文艺创新并行的民族音乐发展道路的成果。项目秉持以“民理、民作、民器”为核心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发挥名家引领作用,提供传承及研究琵琶流派艺术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激发当代琵琶演奏、教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引发他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传播、发展、创新的反思。这也是提高民族器乐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上海音乐学院“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展示新时代上海音乐学院在民族音乐领域重要创作和人才培养的又一成果体现。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民乐创作,推动民乐创新,以器传艺,以艺弘文,立足时代,展望未来。

猜你喜欢
琵琶传统音乐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