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道路自信

2023-12-18 13:43:33梁娟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梁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中国独特国情、着眼解决中国问题而内生出来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强调“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增强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选择中国道路的前提条件。恩格斯曾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提到的前提和条件,就包括了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前提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尤其依赖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朱熹园时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中国道路的历史依据。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它是在吸收、融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拓展中国道路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而来,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以古人之规矩,開自己之生面”,把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与升华中华文化之精髓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拓展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20 22:54:59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 06:21:30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