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丞
新时代,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是各级党政干部的必修课。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升级和新兴媒体的加速崛起,舆论场从论坛到微博、微信再到当前的客户端和各类短视频平台,网络触角不断向基层民众延伸。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1个小时。
网络舆论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已经成为社会公共事件中不容忽视的力量。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拿着“麦克风”,网络生态越发复杂,网络舆情与社会热点事件联系越来越密切。能否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挑战已成為考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既是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对各级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大增量”的期许,又是站在我们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
然而,从当前重大舆情应对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实践来看,很多地方和领导干部面对网络舆情的突如其来、瞬息万变和纷繁复杂,还存在猝不及防“怕应对”,经验不足“躲应对”,本领恐慌“拖应对”的现象,因舆情应对不及时、不当,有时升级演变成舆情危机。也有的地方,虽重视舆情应对,但将功夫用在了“删堵”上,不思考主动引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一删了之”“一堵了之”,企图让舆情熄火。结果事与愿违,“你越删,他越搜”,小事件搞成大舆情,不仅主动放弃了这条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渠道,还伤害了群众情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百堵不如一疏”。应对舆情危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握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在练好“引”和“导”的基本功上下功夫、求实效。引,强调指引、带领。既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将目光聚焦公众表达意见、反映诉求的发声平台,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