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振兴发展中彰显新区担当

2023-12-18 22:44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
奋斗 2023年22期
关键词:哈尔滨黑龙江冰雪

■ 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 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黑龙江视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东北要牢牢把握“一个重要使命”“两个任务”,坚持“三个结合”,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强调黑龙江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三个基地、一个屏障、一个高地”,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和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指引。哈尔滨新区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精准选取转化赋能路径,在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中感恩奋进,展现新区更大担当,做出新区更大贡献。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新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哈尔滨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上担当作为。一是做优做实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中电科四十九所黑龙江省传感器创新中心、华大集团农业基因等“1+N”平台体系落地哈尔滨新区。完善哈尔滨新区的孵化经济集群,促成更多的在孵企业、专利技术、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养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壮大哈尔滨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加大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的根本主体是人才,要落实好《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 条》和哈尔滨市《人才新政30 条》,多措并举留住各类人才,提高哈尔滨新区人口整体素质。

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区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省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黑龙江的农业发展,在2016年、2018年考察黑龙江时就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近年来,哈尔滨立足资源优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取得大幅提升,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市”。新征程上,哈尔滨新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发挥好黑土资源优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哈尔滨新区实践。一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坚决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担当,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把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基地发挥重要作用。坚持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冷水鱼产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实践地。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充分发挥哈尔滨新区自身的科技优势、开放优势,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开放农业,让哈尔滨新区更多农产品成为“黑土优品”,实现优质优价。力争到2026 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农业总部经济和进出口等贸易平台10个,构建科技农业产业链10 条,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特色产业村10 个,推动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贸易总额实现“双倍增”。

三、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新区绿色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这是将哈尔滨市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具体路径,也是推动哈尔滨新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增绿就是增优势”,绿水青山、冰雪资源、冰雪文化都是哈尔滨市的宝贵财富,哈尔滨新区要充分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哈尔滨新区绿色发展新优势。一是把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哈尔滨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作为根本优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放大生态经济效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搞破坏式开发、粗放型经营,满腔热情守护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二是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丰富冰雪美食节特色,促进冰雪大世界等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壮大冰雪装备产业园规模,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力争到2026 年,整合全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地、国际特色文化旅游的聚集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总规模突破300 亿元,文旅产业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倍增”。

四、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哈尔滨区位优势独特,地处中国的东北“末梢”,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期间强调:“更好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和平台建设,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并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作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片区,要站排头、当先锋、作表率,紧紧围绕省(市)加快建设开放龙江和打造向北开放之都的工作部署,在对外开放上当好全省的主力军。一是深入实施自贸区跃升计划。创新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做到“八个再提升”,打造“八个新优势”,全力构建黑龙江自贸区2.0 版的核心承载区。二是加快发展跨境产业。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集散基地。探索“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交易新模式。对接跨境物流服务头部企业,做大做强俄罗斯进口保税商品集散地。三是拓展多元化国际经贸合作。打响“中国最北自贸区”“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等独特品牌,对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金融企业进行定点招商。四是加强平台通道建设。推进哈俄班列常态化稳定运营,提高哈俄国际班列品牌效应,提高跨境运营效益。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通对俄陆海联运大通道。

五、更深层次全面深化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黑龙江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当前,哈尔滨新区还存在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难题,比如,如何释放“五区叠加、双自联动”的制度优势,如何盘活全区国有资产、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如何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地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哈尔滨新区将结合黑龙江定位和哈尔滨新区重任,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改革上当好全省的先行者。一是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聚焦“放管服”改革,重点在“管”和“服”上下功夫,特别是服务上要达到政策供给精准,科技赋能及时,市场开拓有效,人才引进到位。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根据新组建集团功能板块,推进产业链创新,做优做强做大区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三是持续壮大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促进条例》,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七大都市”建设的主引擎。着力营造精准有利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五个环境”,推动哈尔滨新区民营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猜你喜欢
哈尔滨黑龙江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Write a caption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黑龙江弃风博弈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