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校园文化载体与思政教育探析

2023-12-18 14:29:04李祥祥赵笃华
科学咨询 2023年2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大学生

李祥祥,赵笃华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一、融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点

融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撑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通常以人民大众生活中广泛接触的电脑、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等为载体,是人们表达个性化观点的重要媒介。

(一)信息传播迅速

融媒体不仅涵盖了电视、广播、互联网,而且包括媒体平台、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等,使信息的收发更加快速、迅捷和便利。人们能够及时关注信息传播,获得的信息更具时效性、便捷性、广泛性。

(二)交流渠道广泛

融媒体的出现为更多人搭建了重要的沟通交流桥梁,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信息传播通过即时聊天、评论、回复、信息发送和接收等手段,实现了语音、视频和文字的双向交互,体现了交流方式灵活多样、渠道广泛的显著特点。

(三)呈现形式多样

融媒体极大地促进个体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多元化的媒介实现了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各类形式获取信息,且信息传播得以以多种形式呈现。融媒体既实现了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又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的个性化需求。

二、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扩大高校校园文化开放空间

融媒体以多维方式增加了学生的社交方式,扩大了交际范围,提供多样化的平台。高校通过开设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进行相关信息推送、发布等,还将社会新闻时事的热门话题、正面的宣传人物、新闻报道进行展示,让大学生更广泛地接触时事政治,进而推动他们利用学校贴吧、交流园地、广播、短视频等方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这些举措一是有利于高校有效地传递优秀的文化成果,二是能够加强高校与内外部之间的联系,使高校深刻理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三是有利于高校针对不当言论的舆情,对学生积极进行引导教育。

(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多样化

融媒体作为外显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蕴含了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以形式要素积极推动内容的发展和建设。融媒体兼具视、听、说、写、读等多种功能,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日常,而且能够凸显大学生的个性和个体意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正视融媒体时代的各种陷阱。

(三)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百花齐放”

融媒体具有双向交互性的特点,既是信息参与者,也是信息发布者,提升了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让不同的思维认知碰撞互动,以更活跃的校园文化载体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创造能力,助推校园文化的“百花齐放”。然而,高校也需要关注那些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避免他们陷入网络陷阱和思维认知误区,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理论和实际,避免他们成为精神世界中的网络迷失者和违法犯罪分子的网络帮凶。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历史积淀和育人特色,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精神资源,是在校园环境中产生、传承的规律和准则等系统文化现象。它不仅包括学风、教风、校风,而且包括规章制度、办学理念、校本精神、道德规范等方面,能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1]。

(一)校园文化全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园文化活动既是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一种生产形式,包含比赛、社团活动、节目观看、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高校只有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大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兼容、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是自我探索式学习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

(二)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实现美育育人目的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向[3]。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众乐乐”的过程,每个人的参与都能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进一步为大学生开辟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新场域。这使得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明灯”,展示了浸润心灵、凝聚共识、引领风尚的功能,有助于有效实现美育育人的目标。

(三)校园文化积极营造和谐美丽校园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集中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特点、道德品质,使大学生融入其中更具趣味和丰富性,同时结合学科专业,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爱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校的意识,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校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营造绿色、奋进的学习环境,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积极建设和谐美丽的校园。

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具备新知识、新理念和新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引导学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教师应善用融媒体手段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思想进步规律和个性发展特点,在课堂或实践中,教师应利用不同手段和方式的融媒体技术,立体化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思想教育由情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真理的主动融入。教师应与大学生多交流谈心,通过融媒体方式,在情感、认知和心灵结构方面形成宽维度、广深度的价值引导,积极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4]。

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他们不仅要构建“四史”知识体系,在融媒体环境下坚守公序良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应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知晓荣辱,在校园文化中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别有企图、险恶用心的舆论和事件,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甄别和抵制,自觉树立“天下之本在于国”的价值观念,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以融媒体新技术为载体,开展多种文体活动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具热情活力、最具传播力量、最具创新意识的主体,也是融媒体互动性的主体。高校将大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的阵地性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性有机结合,搭建融媒体话语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互动设计开展交互性活动,以融媒体新技术为载体,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感悟—判断”。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专业特点和心理需求,利用融媒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和多层面的正面指导,帮助学生从理论课程走向实践课程,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积极转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也帮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领会时代精神,谱写青春乐章,使学生内化知识于行动,实现知行合一。

学生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主动利用融媒体平台,与学生社团、学生会、自管会等学生组织合作,开展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多种活动。大型演出可以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分享,学术讲座可以通过云端参与进行学习和探讨,国际国内时事热点新闻可以通过广播或互联网了解和关注,创新创业大赛可以通过电子方案或电子设计提交参赛作品等。

(三)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借助融媒体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为专业和实践学习提供有利的正面宣传和展示空间,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好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走出宿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街道,走进基层,开展公益性活动、学雷锋活动、进社区慰问活动、进小学帮扶活动、进基层三下乡活动等。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打造社会课堂和第二课堂提供有利条件,积极培养时代新人。

教师通过课堂向大学生进行专业理论教学,鼓励大学生开展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指导,帮助大学生从理论中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综合能力,得到思想启迪和洗礼。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大学生从理论课堂走向实践课堂,从实践课堂走向流动课堂,从流动课堂走向社会课堂,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基础,在学习、思考、实践、感悟中不断成长,强化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群获取有效信息,参与校内外的文化活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可以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学生应在专业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拼搏进取,勇于超越自我。大学生通过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所学所想所感,学习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感悟,以专业实践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在专业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四)抓好高校大学生教育主体,做好德育工作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建设者、组织者、创造者,大学生是校园文化主要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学校要大力强化融媒体基础建设,配齐、配全、配强融媒体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人才,积极利用融媒体平台,抓住新时代中大学生的聚焦问题,行之有效解决大学生所想所问,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风气。针对学生参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接触个体,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跟踪反馈。在激发学生产生自我主导意识的同时,教师引导大学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校园文化的绿色风气、良好环境、美丽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作用,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引领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利用一切融媒体平台资源,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效结合,制定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的课程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直接参与,及时准确地进行线上指导,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和整体能力,促进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习感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美育的“三效合一”。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大学生把专业学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主业也是主责。学生要积极利用融媒体平台和技术,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实践中,促进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成长。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班级群、学校官网、学习平台、校园网络等资源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在文化活动中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主力军,是社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灵结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和“冒热气”,以融媒体为媒介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建立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实现德育育人的教学目标。高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形成以积极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以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新特色、新方法、新路径。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