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其欣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长春 130607)
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正在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资源[1],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与人才密不可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校要扩大对各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规模,全方面、多角度促进各层次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能动发展,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个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高校探索培养方法的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是被应用最多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协同育人已经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在实践和应用中也是硕果累累。如今,结合“互联网+”新业态,旧模式和新业态的碰撞会出现更完备更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呈现跨行业性、跨组织性、跨学科性的发展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广受重视[2],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协同育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由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协同育人”和“合作教育”等概念演变而来的[3]。产学研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结合,有机将科研、教育和生产的不同社会分工集成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则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结合培养人才的一种育人模式。目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我国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划分成多种类型。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方式”来看,我国的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基于科研项目的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联合基地等八种类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联合共建型等又是从“产学研协同育人主导方”的角度来划分的主要类型。在参与主体的数量上,可分为双主体联合、三主体交叉、多主体网络互动的类型。
协同育人的协同方包括了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学校和企业是可以直接对接的,也就是直接面向经济市场。企业是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选择对象。产学研协同育人结合高校和企业后,企业可以直接向高校传达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高校根据市场按需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数量,促进高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发展,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高校具有办学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灵活地转变办学模式和办学观念。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高校结合企业能够促进高校办学定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根据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并优化专业设置。各高校要对办学类型进行调整,完善专业设置,结合专业优势和本区域主导产业,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创建特色专业群[4]。产学研协同育人对提升人才质量也有重大意义,协同各方对人才的培养各有不同。高校通过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加持,可以使学生更优秀,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都比较轻实践,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提供工作环境和实践基地,能够使学生将从校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真知,夯实基础,使理论不会脱离于实践之外。科研机构的协同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研兴趣,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新局面。高校可以结合“互联网+”新业态,创新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将多方协同科技化、数字化、透明化、公开化,构建新型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对象是学生,但是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笔者发现在传统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中,参与度更高的往往是学校和教师,主体即为教师和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项目对接对象往往都是校内的教师,教师直接将任务下发或者分配给对应的学生,学生失去了自主安排的锻炼机会。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完整流程可能都不了解,不会去思考整个项目流程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在项目出现问题时,企业和科研机构也是反映给教师,教师会先分析问题后再将问题反馈给学生,学生也失去了自主分析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在传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中,企业和科研机构会开展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参与的大部分对象都是教师,学生失去了直接实践和接触项目的机会。主次没有把握清楚,发展情况可想而知,模式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就一般了。
传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有较多落后的育人理念,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在传统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下,教师多采用大课堂讲授的方法给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大多来自课本,受限较多,也缺失对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此外,企业和学校太过于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功利性太强。教师只想学生完成任务就可以,手把手教学,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有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轻教学实践、重科研论文。教师无暇思考如何完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亦不外如此,人才培养质量受限。
在传统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下,大部分高校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缺乏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多高校在寒暑假是不会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导致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差,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学校对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时间安排也不合理,很多学校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安排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十几天,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即使学校有安排专业实习,最终学生只需要上交实习报告即可。参加短期实习的同学,在学校安排的实习地点学到的内容也不多,因为实习地点的工作多而杂,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并不能涵盖实习地点完整的工作内容。因此,学生的实习内容可能比较单一,很多学生只是到实习地点参观,并没有去完成实验过程,即所谓的“走马观花”。校内的实验课虽然会给学生留做实验的时间,但是大多是夹缝选课的模式。一节实验课,教师会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讲述理论,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往往不够多。理论与实践安排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脱节的,会影响实验课的质量,也会降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目前,只有少部分企业愿意采用高校与企业师资互换和共同开发课程的形式与高校进行合作,缺乏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极易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重复建设。同时,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费用分担主体不明,导致企业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企业和高校双方的实力不均衡也会导致合作力度不够。实力较强且资金雄厚的企业,高校很难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力不足的企业又无法支撑高校的研究。部分高校的人才往往会流向待遇更好的企业,科研机构的正向反馈周期往往较长,只有一个项目完全完成了,工作人员才能得到报酬,趋利心理会影响高校和学生选择科研机构。当科研机构的人才偏少时,企业愿意投入的资金也会变少,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脱节,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渐渐走下坡。高校与地方科研机构、企业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缺失,导致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十三五”以来,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互联网+”催生出了一个个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基于传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种种弊端,笔者在“互联网+”新业态背景下,构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不同于传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选取高校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互联网+”新业态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会以学生为主体,将重点调整至学生。通过“互联网+”,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学校收集的产学研合作类别,科研机构、企业可以合理调整面向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资源分配和实习机会配置,分开培训,循环联系,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培训内容和实习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实施“互联网+”新业态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深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的合作,并统一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有效实现人才的科学培养,提高“互联网+”新业态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存在一些落后理念,会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对教育理念进行优化是重中之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永不过时的继承发展思想,高校要去掉传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中庸”方面,将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重构现有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突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要鼓励教师结合智慧课堂等形式进行知识传授,利用智慧课堂的考核反馈机制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其他方面的知识来丰富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在实践和学习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各大高校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实现高校联盟的建立。高校要开展联合办学、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加强各大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形成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探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促进产学研育人模式的发展,加大企业投资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力度。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质量的提高会吸引科研机构引进人才参与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的高含金量也会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至此,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齐头并进,可以共同发展。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可以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实现“3+1”育人模式的构建。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互换师资和共同开发课程的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合作。高校需要完善的还有其职能制组织结构,形成闭环反馈系统,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技能,使之成为综合素养良好的人才。高校要与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考核方式,通过“互联网+”信息共享更好地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与高校进行协同育人时,需要调查对方的科研实力和资金实力,双方实力不能相差太大,使协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高校要合理安排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时间,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同时,高校要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3”产学研育人模式有效发挥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创新了“互联网+”新业态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能够培养更高质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而在一定层面上推进科技实力的提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以焕发生机,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了弥补传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不足,笔者提出“互联网+”新业态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模式。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落点到位,创新育人理念,构建“1+3”育人模式。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前途不可估量,但人才培养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