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2023-12-18 11:41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立峰王树鹏贾燕丹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8期
关键词:绥化市保护性耕作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祖 丽 王立峰 王树鹏 贾燕丹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少耕播种为主的现代耕作技术,具有防止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的黑土核心区,自2006年就开始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已经形成了适合本区域推广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绥化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1.技术模式。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选择有深松基础的地块,采取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全量(部分)覆盖还田和免耕(少耕)播种。

2.地块的选择。易发生春旱影响播种且耕层厚度适宜深松作业的地块。

3.深松作业。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备复式作业机具进行全方位深松,达到深、平、细、严、实。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明显大土块和沟痕,无重松、漏松和地表残茬堆积现象。深松深度一般在30厘米以上。

4.秸秆粉碎覆盖。秋收时采用配备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将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留茬高度10厘米,粉碎秸秆长度为10厘米,成撕裂状。

5.免(少)耕播种。在上年秸秆粉碎还田后,一种方法是采取全量还田,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另一种方法是采取秋季打包离田或春季播种前使用少耕整地机对垄体种床上面的秸秆(根茬)进行简单处理,然后进行等离子种子处理,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免耕播种机作业速度6—8千米/小时,播种深度为镇压后3厘米,施肥深度为8—10厘米,亩播种量为4100—4600粒。

6.除草。采用喷杆式喷雾机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如果遇到封闭除草效果不好的情况,可以在玉米出苗后3—5叶期进行苗后除草。

7.中耕。玉米拔节期前后,使用带旋耕机的中耕机进行中耕追肥作业,耕深达到25厘米。

8.机械收获。玉米完熟后,采用配备秸秆粉碎装置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速度在5—8千米/小时。遇到倒伏地块,在收获机割台上加长扶禾尖,适当降低收割速度。

二、田间应用情况

1.出苗率。绥化市玉米播种适宜时期在每年的4月25日至5月5日,每年因气象条件有所变化。据调查,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因秸秆覆盖,地温回升慢,从而影响播种时间,一般会较传统耕作期延后一周或更长时间。保护性耕作区玉米亩播种粒数在4100—4600粒的条件下,出苗4000—4380株,亩保苗率在95%以上。

2.地温。地温是保证玉米适时播种顺利出苗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护性耕作区重点监测指标之一。据调查,在播种期,保护性耕作区与传统耕作区相比,地温偏低4—6摄氏度。播种后,保护性耕作区地温回升也会较传统耕作区慢,一般到了6月中下旬,进行中耕以后,地温会逐渐与传统耕作区持平。

3.土壤含水率。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调查显示,播种前后,保护性耕作区土壤含水率高于传统耕作区3%—4%。

4.玉米长势。玉米从出苗开始,长势较传统耕作区慢,一般会少1—1.5片叶,茎粗细0.4厘米。到了6月中旬,保护性耕作区采取中耕追肥作业,中耕深度达25厘米后,地温升温较快,玉米长势后劲十足,6月下旬会达到与传统耕作区一致的长势状况。

5.秸秆腐烂程度。保护性耕作区还田秸秆腐烂后会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在监测调查中发现,6月末,秸秆腐烂一般会达到30%。绥化市年降水集中在7至8月,9月因气温高,雨水充足,保护性耕作区表层露天秸秆已趋于纤维化,与土壤接触部分秸秆颜色变黑,质地柔软,秸秆已全部与土壤融合。据测算,此时秸秆腐烂程度约80%。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10月中旬,保护性耕作区玉米达到完熟。测产结果显示,保护性耕作区玉米与传统耕作区相比亩增产34.3公斤,增产率4.2%。同时,采取免(少)耕播种、3年轮耕和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了灌溉费用,降低了作业量,亩节约作业成本81.7元。

2.生态效益。通过以3年为周期的循环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绥化市西部部分地区地表水土流失情况得到缓解,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效益显著。

3.社会效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机械粉碎秸秆还田,解决了秸秆大量焚烧问题,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绥化市保护性耕作
“我”的说明书
童年趣事
夜空
绥化市粮食局 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