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明
(上海交通大学 钱学森图书馆, 上海 200030)
“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英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要求。2017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科学精神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1]。2019年6月,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学家精神意见》),针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科学家精神意见》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争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执着的科学追求砥砺初心、以深沉的科学情怀开拓创新、以骄人的科学才智报效祖国、以无悔的科学担当勇毅前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者和自觉践行者。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新的诠释,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其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家的成长历程、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和价值追求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实现弘扬科学家精神与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互支撑、深度交融,可以为高等教育践行时代使命注入强大精神动能和宝贵核心价值。因此,学习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崇尚核心价值、塑造健全人格、传承科学文化等,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和导向价值。
近年来国内关于科学家精神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大薄弱环节。第一,当前科学家精神研究存在3块短板:一是将精神研究局限于意识和思维层面,且以群体性、整体性描述为主,内涵揭示与个体呈现不够;二是媒体驱动而非学术驱动,科学家精神重宣传轻研究,且相关宣传工作主要服务于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学术研究滞后于知识生产,社会服务力不够;三是侧重价值揭示而非路径探索,人物精神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难以充分彰显。第二,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研究主要停留在媒体报道和舆论宣传层面,研究成果有限,且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立论宏观,样本选择模糊,缺少代表性个案支撑,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操作性均不强,影响教育效果;二是释理抽象,理论深度不够,泛泛而谈,主要聚焦科学家精神内涵阐释,且以对中央文件重复叙述与延伸表达为主;三是概念纠缠,学理解释乏力,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停留在《科学家精神意见》提出的6个关键词(“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概念阐释上,科学家精神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转化力不够;四是避实就虚,实践指向不明,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度和融入性均欠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乏善可陈。
无论是科学家精神研究还是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均属中国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范畴,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外学者未进行相关研究,且没有代表性成果产出。
“科学家精神”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但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文件形式提出“科学家精神”,是2019年的《科学家精神意见》。该文件首次对科学精神内涵、价值及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路径和要求进行了制度性界定和规范化阐述。而科学家精神则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深度融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科学家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科学家身上的群体结晶,是中国当代史上的宝贵精神资源,它经历了历史和时代、理论和实践多维度综合检验。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科学家精神价值析出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功能揭示,从而更好地服务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言为心声”,讲的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个人只有把好、拧紧思想(意识)这个“总开关”,确保认识和观念源清流洁,干事创业才能方向明确、行稳致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工作,事关高等教育的成败得失。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在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事关千家万户和国家长远发展、拷问当代中国教育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根本问题。这是事关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战略性、纲领性“总命题”。回答好这一“教育时代之问”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注重思想方法,立人先立德,“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其二,要注重工作要求,既要坚持过程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又要坚持目标导向,做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其三,要注重工作方法,加强方法论探索,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方法”落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2]。
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的事业,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非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精神支点需要平衡好精神叙事与物质叙事之间的关系。发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功能,离不开作为“科学家精神载体”的科学家档案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无论是科学家纪念馆、科技类博物馆还是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其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自身拥有的科学家档案,面向公众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档案见人见物见精神,是记录科学家生平事迹、科学历程和反映其精神风范、思想境界的主要形式,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主要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科学家精神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的精神支点集中体现在科学家档案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包括科学知识教育和科技发展知识教育)提供内容基础。科学家档案是反映科学家成长历程、科学成就、精神品质的厚重教材,也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读本”[3]。科学家本身就是人才培养的成功案例,加强科学家精神的物质载体资料的采集、整理、研究与传播,可以增强科学家精神社会化服务功能,存史鉴今,资政育人。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借助档案教材等资料,将科学家精神“人格化”“教材化”,理论上,可以强化大学生们远大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献身科学事业、服务国家建设;实践上,科学家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可以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资源路径,有利于培养有理想(志向远大)、有情怀(政治合格)、有学识(知识渊博)、有担当(与国同行)的国之大才,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事业培养中坚力量。
中国科学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者,科学家精神中蕴含的“爱国”“奉献”“协同”,分别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敬业”“和谐”。科学家精神所体现的科学文化意涵在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起到提供重要价值引领的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4],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成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加强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挖掘并揭示其内在价值要素,发挥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强化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服务社会、服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是贯彻国家有关文件和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现实需要。科学家精神的社会文化价值在于“活起来”(活化),在于它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培养期、塑造期、形成期的在校大学生所利用。为此,通过开展科学家精神的载体资料(如科学家档案)的采集整理、知识管理、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丰富科学档案资源,激活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夯实科学家精神社会化服务的资源基础与文化基础,是挖掘科学家精神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家精神及其载体资料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以科学家精神的物质载体——科学家档案为例,来分析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科学家档案是科学家精神的物质载体,科学家档案彰显的科学文化则是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意涵,科学家档案因其传播媒介、教育引导和记录传承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其他传播载体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借助档案这样的物质载体,科学家们科技报国的“精神主线”得以彰显,科学家的学术经历、科学思想和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成长足迹得以保存,这些都能成为科学家精神的“物证”,成为永不磨灭的“活历史”、立德树人的“活标本”、培育时代新人的“活教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化石”,具有一般教材难以比拟的教育价值。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不断催生着个体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发展的双重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两个向度”[5]。科学家精神蕴含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深层次、最核心的体现便是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实现个体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发展的“精神纽带”,理想信念内化于心,是一种价值信仰,见诸价值追求,无声无息;外化于行,是一种职业追求,见诸精神风貌,可知可感。理想信念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指引着个体的人生志向和奋斗方向。人一旦理想信念缺失、政治立场不坚定、道德防线不牢固,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6]。将“钙”这种自然元素与人的精神状况形象化结合起来,体现了精神成长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生理上缺钙影响身体健康,精神上“缺钙”影响心理健康,理想信念因此被誉为“精神之钙”,对全体社会成员尚且如此,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使命在肩,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科学家精神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钙矿”。国家科技事业的未来系于广大在校大学生和科技青年,要引导他们坚守对以自身科学才智成就科学报国的信仰、坚持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坚定日后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在国家建设中贡献一份重要力量的时代英才之决心和信心。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历史使命落在了新时代大学生身上,他们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历程和科学研究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精神特质,代表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崇高的政治品格和无悔的科学担当”等鲜明价值底色和群体镜像[7]。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在中国科学家身上的本土化建构、时代化转型与人格化呈现的综合产物。将科学家精神的涓涓细流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血脉,汇聚成奋勇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洪流,是践行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时代需要。因而,深入揭示科学家精神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双重召唤。
1.民族特色: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往今来,崇高精神往往规划着人生的奋斗目标,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砥砺前行,使人产生无穷的奋进动力。对于科学家而言,“科学家精神”是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符号,科学家们为国家做出的科学成就源自他们内心的“精神支撑”[8]。经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进、薪火相传,我国科技事业走上了跨越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8],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品质。《科学家精神意见》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科学精神为主体、以“六大要素”(1)科学家精神“六大要素”的完整表述为: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9]。这“六大要素”或称“六种子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的群体属性和共同特质。当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仅仅依靠国家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科学家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这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赋能助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的精神支撑,高度赞许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品质,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2021年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10]。
2.谱系特征:科学家精神隶属“科学类精神”
科学类精神以整体样态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群体色彩和身份共性。如今,包括“科学家精神”在内的5种科学类精神(2)依形成时序,这5种科学类精神分别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已进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第一批)[11]。科学家精神由此具有谱系化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支脉,成为支撑国家科技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伟大精神之一。这样一种支撑关系,微观上体现了科学类精神鲜明的集体属性,宏观上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个体与群体、科学家个人特质与群体特质、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类精神、科技事业与党的事业等多重辩证关系,彰显了党对“协同创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历史进程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同时,科学类精神以领域形态具象化的形式,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集体登场”“群体涌现”,还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群体政治上的关怀、工作上的认可和事业上的期许。微观上,科学家精神作为5种科学类精神中最具包容性的“精神词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产生的“时代精神”(科学家精神因此又被称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真正属于伟大时代的伟大精神,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一方面,科学家精神体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民族前途命运休戚与共的精神品质和担当作为;另一方面,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充分尊重,凝聚着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和对科学家群体的殷切期望。
3.教育功能:弘扬并传承科学家(类)精神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遵循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框架下的一个具有系统属性和群体特征的概括性词汇,“科学家精神”是上述“五大精神”的整体描述与集中归纳,体现了科学类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色,以及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辩证关系:其一,就内在逻辑而言,“五大精神”中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科学类精神的源头,标志着“两弹一星”事业走过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工程实践到历史经验、从历史经验到时代价值的时空转化;载人航天是“两弹一星”工程的技术延伸和空间拓展,因而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升华,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精神定型”;探月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发展,标志着中国实现了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跨越。三者构成了支撑中国航天辉煌发展历程的“精神支柱”。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类精神的总纲,而新时代北斗精神则是科学类精神的当代呈现。这些伟大精神“五位一体”,构成了中国科技的“精神大厦”。其二,就时代价值而言,“五大精神”代表了当代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镜像,体现了科学类精神的时代化和中国化发展,做到了个性(不同层级、规模和性质的单一性国家大科学工程)与共性(整体性中国科技事业)的统一。
科学类精神的终极归宿和最高价值在于:微观层面,“双轮驱动”,将科技报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和智力“双支撑”;中观层面,众志成城,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学自信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宏观层面,登高望远,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自信和宏伟愿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之,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科学家精神)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很难真正实现;如果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将失去重要支撑;如果离开科技强国梦的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将失去根本动力。当代大学生身处校园、面向社会、头顶苍穹,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后备军,是中国科学家方阵的“战略储备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今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家崇高精神为指引、以科学家典型事迹为“教材”,大力营造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信念、以持久的科学热情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深厚的科学素养夯实自己远大的人生志向、勇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头,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感召后人、润养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应有之义。
1.科学家精神蕴含厚重红色基因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发端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于历史发展的滔滔洪流,流淌在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作为中华民族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挥着精神纽带和价值枢纽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名片与集体遵循。科技事业是党的事业中无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包括科学家精神在内的科学类精神从行业话语升华为公共话语,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表明科学家精神与党的事业一脉相承、同频共振。科学类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人物类精神方面的地位更为醒目。这表明了科学类精神中蕴含厚重红色基因这一鲜明特质。就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而言,科学家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成长和道德养成的典范教材:其一,科学家精神是大学生应努力学习的“红色教材”,大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科学家的价值追求、窥见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汲取中国科技发展史中的宝贵营养;其二,科学家精神是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的“红色资源”,精神可贵、润物无声,大学生们可以从中找到支撑国家发展的科学元素,将科学家卓尔不群科学事迹的自我感召与自我砥砺转化为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奋进力量;其三,科学家精神是大学生们应自觉传承的“红色基因”,他们可以从科学家杰出成就中获得日后以自身所学报效祖国的精神激励。
由此可见,科学家精神是教育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中国科技事业是一项承前启后、来者可追的光辉事业。事业相续,精神永存,要做好科学家精神的当代传承,将历史的接力棒交给即将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莘莘学子。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科学家精神为例,在“冷战”之初国际政治风谲云诡的特殊历史年代,很多科学家从远渡重洋探寻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到冲破藩篱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将掌握的科学知识付诸新中国建设。为了这份人性中最质朴的愿望,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科学家历经磨难、备受屈辱,才如愿以偿。回国后,他们很多人将革命英雄主义与满腔报国热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热血与热情交融,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郭永怀、赵九章等),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谱写了以“两弹一星”这一国家级大科学工程研制为代表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宏伟篇章,诠释了“科学家有祖国”的赤子深情,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2.弘扬科学家精神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典型诠释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确保长期执政的资源之母、力量之源,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鲜活见证和生动呈现。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本质上是一部红色资源演化史、发展史,映照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造、积聚、传承红色资源,书写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光辉历程,凝聚着一个伟大政党、古老民族、复兴大国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把红色资源保存好、整理好、传承好、利用好,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红色教材;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将凝聚奋进新时代精气神的接力棒交到一代代大学生手上;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引领广大青年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中不断升华人生境界,“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12]。大学时期既是科学家求真探索、学术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开展科学研究、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时期,大学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家精神的“发祥地”和“策源地”。
身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时代洪流的今天,我们需要培养一批批、一代代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扎实科学知识与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文化修养的当代大学生。就国家而言,红色基因凝结着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就大学而言,红色基因是学校发展的根与魂,凝聚着学校的办学传统、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并在更广泛意义上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构建,成为广大校友、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共同的身份标签和价值遵循。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的红色基因,科学家精神(包括本校科学家校友和从事科研工作教职员工的精神叙事)都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体创造并昭启来者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精神的形成、文化血脉的传承,都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科学家精神在高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作为科学家精神重要物化形式的科学家档案,具有“再现科学家科研实践活动、阐释科学家内在精神品质、书写科学家科技人生履历的鲜活价值张力”[13],这些“科研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一部分,融入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因而天然承袭了与党同行的红色基因。因此,应充分挖掘科学家馆藏的“红色因子”,深入揭示科学家精神的“红色特质”,通过馆藏科学家档案不断释放其中蕴含的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家档案的“叙事能力”,让科学家精神扎根当代大学生心灵,引导他们自觉传承科学家精神蕴含的红色基因。为此,高校应深入发掘以科学家精神尤其是以本校杰出科学家校友和载入学校校史的科学家为重要叙事对象的红色资源,应以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保持并发扬本校红色传统,自觉传承具有学校特质、彰显办学特色的本校红色基因,以开展并服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旨归,主动回答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一“根本问题”,为国家大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3.传承科学家精神是赓续红色血脉应有之义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高校思政工作意见》)提出,坚持“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为将《高校思政工作意见》精神落到实处,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文件,提出要从10个方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一般称为“十育人”工作机制)[15]。科学家精神发端于科学家从事教学科研、开展社会实践、参加科研管理、培育科学文化等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其中很多因素具有集体属性(科研团队集体),与培养人才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家精神天然蕴藏着丰富厚重的“育人因子”,是“十育人”的重要教材。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功能,有利于高校贯彻“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完善“十育人”工作机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扎紧筑牢在校大学生思想防线,有利于培养志向高远、思想纯正、知行合一、不负韶华,面对国家召唤和社会需要勇于挺身而出的时代新人。很大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在毕业后将从事科技工作,以“未来科学家”的身份走进中国科学家方阵。在校期间,他们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以文本研读、口口相传、现身说法、实地调研、亲自参与等不同形式,学习、感悟和践行科学家精神,见贤思齐,激扬科学精神、形成远大抱负、砥砺家国情怀,学习真本领、掌握真知识,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1.拓展立德树人理论内涵,强化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使命,在大学发挥“五大基本职能”方面首当其冲,可谓是首要职能。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既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知识生产的重要“车间”,大学承担着传播正确知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任务。传承红色基因离不开“红色知识”的传播和生产。只有不断将“红色知识”植根于大学生心灵,加强“红色知识”研究,丰富立德树人理论内涵,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生生不息。科学家精神作为高校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长期办学实践打下的“家业家底”方面(纵向),还是在人才荟萃的资源优势方面(横向),都蕴含丰富的“红色知识”。这些“红色知识”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其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兼备,且与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一方面,“红色知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素材和资源;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实践反过来又充实并完善学校“红色知识”体系。用科学家尤其是校友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和鲜活故事阐释科学家精神,从学校的科学文化(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视角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家精神服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性、生动性、真实性和可知度、可感度、可信度,中国科学家身上蕴含的“红色知识”、中国科技事业蕴藏的红色基因便潜移默化地植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血脉之中,于悄无声息中实现科学家精神的代际传承与时代呈现。
2.推进科学文化传承创新,提高育人质量
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科学文化很大一部分孕育于大学校园并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大学的文化建设、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支撑。“科学文化的理念和氛围、作为科学文化核心内涵的科学家精神特质与价值追求,是科技创新的必备条件。”[16]“科学文化培育效果决定青少年精神素养提升的方向和质量。”[17]没有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没有科学家精神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教育功能就无法发挥,以爱国、创新、求实、协同等精神要素为支撑的大学文化精神也将无从谈起。科学精神决定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为此,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培育,进而塑造他们的科学精神,在大学阶段铸就他们的“精神底座”。将科学家身上蕴含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文化育人的力量,“复制”到大学生身上,以“红色”孕育“红色”,让科学家精神的“红色”本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底色,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更好地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
3.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各级各类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具有思想自由、学术争鸣、文化多元、崇尚自我等特征,在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更为重要的任务。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处于基本定型的阶段,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是高校必须承担的意识形态工作任务,亦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的固本工程和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成效的铸魂工程,需要在方法论上出奇招、出实招。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若思想政治工作根基不牢,则意识形态工作大厦将倾。因此,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思想引领摆在高校各项工作“头等大事”的位置,置于高校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高度。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大学生心灵深处,既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留时间盲点,也要落实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维度,不留空间盲区。为此,学校应在如何增强教师的感染力、学生的接受力和教育的转化力方面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高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要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里,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多点发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耐心和滴水穿石、十年一剑的韧劲,耕好意识形态“责任田”,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工作不推诿、思想不懈怠。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即学生)而言,有利于增强其科学报国理想信念、树立求真务实科学精神;对教育主体(即学校)而言,有利于推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巩固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家精神传播载体之一,也是科学精神在大学这一特定场域的传播目标之一。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传播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具体而言,包括以下5个维度。
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大学生,既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硬知识),也要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软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属于人文教育范畴。科学家精神集“硬知识”(Hard Knowledge,又称显性知识)与“软知识”(Soft Knowledge,又称默性知识)于一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起到帮助大学生习得科学知识、熏陶科学精神的作用,一举两得。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苏联教育体制(凯洛夫等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家的教育思想)和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在专业设置上过于突出差异性和专业性,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不相容。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文理工各科学生的学习内容泾渭分明,专业差异分化明显,不同知识体系“井水不犯河水”,这些导致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力、岗位表现力发展较差,高校毕业生存在知识面狭窄、工作适应能力差(专业与工作难以兼容)、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不足。要开展科学家精神“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系列科普教育活动,拓展大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应组织编写科学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丰富在校大学生通识教育内容,打通他们的专业壁垒,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科学文化、科学道德等)和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使学生达到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乃至不同领域之间融会贯通、游刃有余的境界,从而助力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双轨育人”目的。
科学道理的悟达、科学精神的感知、科学创造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活动的开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活动育人(3)为区别学校组织开展、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科学家精神“三进”教育活动、科学家精神文化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此处“活动育人”专指作为课堂教育补充,以科学设施、科普基地、科学家纪念场馆等为载体,以各种文化(重在精神文化)和知识(重在生活知识)为教育对象的社会教育活动。以教育活动为载体,重在参与;以培育新人为目的,重在养成;以引导参与为方式,重在效能;以课程开发为手段,重在创新。活动育人不仅要贴合大学生思想实际、身心特征、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等个体实际(过程导向),而且要力求实现教育效果的实效性(结果导向),能够帮助大学生把社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要求,通过活动参与的形式,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开展及其价值实现途径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科学家纪念场馆、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科学基础设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科学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文化氛围[18],引导大学生走进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使之产生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对科研的探索之欲、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帮助大学生树立矢志科技报国、献身科学事业的远大理想,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其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各表一枝”,二者“一体两面”,统一于社会个体的整体素质之中。一个人如果缺少必要的科学文化素质或科学文化素质,必然影响其整体素质的提升,难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的时代要求。其二,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因果相关,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智力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科学文化本身包含科学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标准,社会个体习得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前所述,科学文化内嵌着思想道德的因子,这为规范自身道德修养、评判他人道德素质提供了价值标准。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应以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为前提,否则思想道德素质的“含金量”难免因存在瑕疵和水分而大打折扣。一个科学文化素质缺位或缺失的人,很难具有个人志向服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关联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意识,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和健全的政治人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核心归纳是“三高”:高标准——以科学家(尤其是杰出科学家)为参照系、高要求——以科学家精神(六大精神词汇)为要素系、高层次——以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功用)养成为目标系。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习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形成正反馈;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习得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此意义上,面向在校大学生组织学习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参演科学家精神主题剧目或电影、鼓励他们参加科学文化作品创作活动(电影、电视、话剧、微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不断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长久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理论和实践维度的双重合理性。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融入以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的实践育人之中。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转化,具有场景真实、注重参与及体验互动等特征,对于大学生锻炼意志品质、增强理想信念、提高道德素质等具有明显的效果。相比于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更注重结果导向,是对活动育人的深化和拓展。实践是将知识习得转化为经验总结、将道德标准内化为行为习惯、将所学所知“物化”为所行所为、实现“求真”向“务实”有效转化的重要过程,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科学实践活动是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的重要实践场景[19]。将科学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以实现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又可以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内涵。反之,脱离科学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同“空中楼阁”,难免流于形式主义的空洞说教,而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实践活动又使后者的价值输出打了折扣、得不偿失。
在实际工作中,一要注重能力培养与实践检验,做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与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突出求真意识、创新精神和核心价值引领,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前途奠定坚实基础;二要注重精神塑造和人格养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精神注入,做到真(理论素养)实(实践能力)相融、知(书本知识)行(社会实践)合一,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知识、思想理论和道德品格的相互补益与实践转化。对于大学生而言,科学家精神见诸学校开展的各种科学实践活动,是核心价值的重要内涵、科学精神的人格载体、红色资源的构成要素,不失为除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之外的一本生动而直观的德育教材。鼓励并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可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锤炼他们的科学品质,帮助大学生们在科学实践中自觉成长为不负时代的有志青年。
“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20]作为国家科技事业的接力者和后备军,当代大学生脚踏中国大地、胸怀科学理想、心有科学知识,不失为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战略储备资源”,是承担未来国家科技事业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身上实现科学家精神教育由“内化于心”向“外化于行”转化。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等教育处在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起承转合”的位置,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道“关口”。高校教学与科研并重,不但承担着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转化、确保创新型国家建设后继有人的时代重任,还承担着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践行自身教育职能的两个重要方向。
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倾向于理论化的教导(即书本知识传授)和认知的培育(即道德素质养成),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加偏向甚至偏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二者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和与实践知识整合,打破“思”与“行”、“学”与“用”之间的壁垒,让教育效果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活动安排与目标设计上,应充分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切实感悟科学家精神的内在张力。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奉献意识、协同精神等。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可以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科学家精神,从内在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认知转化为外在的精神生产与价值析出,最终成为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从而有助于实现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