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护理措施对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3-12-16 15:15:46陈淑珍胡璐涂清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盆腔炎依从性心理

陈淑珍 胡璐 涂清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为常见妇科疾病,指女性盆腔腹膜、子宫周边、生殖器官所形成的慢性炎症病变[1]。其病原体包括多种微生物成分,以其来源划分,包括外源性、内源性,其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多因急性盆腔炎迁延所致[2]。此外,女性内分泌紊乱、免疫机能下降,也会引发CPID。患者患病后,会出现反复性白带增多、腹部疼痛及月经流量、月经周期异常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3]。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饮食习惯有所改变,促使CPID 患病人数随之增长,且其在青春期、育龄期女性中十分常见[4]。因该病发作频率较高,具备迁延难愈特征,给女性生理、心理均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不利于家庭关系和谐[5]。针对CPID 者,临床多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如暴躁、忧虑、畏惧等,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6]。因此需强化患者护理干预。本研究以CPID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阶段性护理措施的具体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11 月收治的112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阶段性护理措施)56 例、对照组(常规护理)56 例。对照组年龄22~44 岁,平均年龄(32.11±1.11)岁;病程2~9 个月,平均病程(5.21±1.03)个月。观察组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2.19±1.24)岁;病程2~8 个月,平均病程(5.18±1.0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获批(审批号:2020078)。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神志清醒;可正常交流;符合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2006 版盆腔炎性疾病诊治指南解读[7]CPID 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子宫严重病变者;伴多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护理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介绍药物治疗法、饮食禁忌,遵医嘱提供抗菌治疗,协助患者定期检查身体情况,添加患者微信或手机号,便于出院后进行随访检查。(2)观察组采用阶段性护理。治疗前:观察与监测病情、各项生命体征,评估其实时心理状态,多与患者聊天,主动问询实际感受,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合理解答,邀请治疗成功者重返医院,分享成功康复历程。依据患者饮食喜好、习惯,制定饮食方案,如多食用优质蛋白、易消化食物。治疗中:直肠给药时,调节药温、药量,叮嘱患者注意外阴清洁,注意个人日常生活卫生,做好避孕措施。治疗后:待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后,为其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训练;经期勤换卫生巾,外阴处多温水清洗,一人一盆;少穿或不穿化纤维质地内裤;日常饮食中,叮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多补充优质蛋白质、植物纤维素、维生素等。

1.4 观察指标 (1)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以ESCA 量表评估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0~172分,以Morisky 量表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为8分制,两组均为分值越高,自护能力、依从性越佳。健康行为以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分,如健康责任感、心理健康、压力管理、躯体活动、营养/ 人际关系,分值为52~208 分,分越高健康行为越好。(2)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3)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评估,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4)护理满意度:应用科室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估,问卷满分100 分,评分<50 分为不满意、50~80 分为基本满意、>80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

2.2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

2.3 心理状态 护理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较对照组的89.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盆腔炎包括急性盆腔炎、CPID。急性盆腔炎,以发热、持续性下腹疼痛为主,患病后,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性交后疼痛剧烈,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高热、寒颤、食欲减退等症状[7]。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反复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8]。CPID 多发于性活跃期的女性,以女性上生殖道为主要发病位置,包含上生殖道部分的宫腔、输卵管、卵巢,牵连盆腔附近结缔组织、腹膜、泌尿系统等。影响CPID发病因素多元化,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疗所致,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盆腔腹膜等出现炎症,细菌入侵阴道、子宫、输卵管引发CPID[9]。患病后,女性会出现以下症状: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下腹坠痛、腰骶位置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精神状态不佳、低热等,尤其以患者劳累过度、性交后、月经前后疼痛感更显著[10]。同时和免疫系统联系紧密,由于炎症细胞因子间失衡,炎症因子的持续激活和炎症细胞的渗出所致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损,影响CPID的进展、预后,持续的炎症会引发瘀血;加之寒湿凝滞,积累日久会出现瘀血,因此临床上将炎症反应认为影响CPID 发病的主要因素。因CPID 病程较长,病情顽固,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心理、生理带来双重影响,因此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需强化护理干预[11]。常规护理多以患者病情为主,缺少对患者心理层面的关注,且遵医嘱为患者提供护理对策,其对应的方法比较简单、固定,护理效果一般;而阶段性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主,在患者入院-住院-离院阶段分别为其制定针对性更高的护理方案,为患者住院时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其生理、心理舒适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分析其原因为:阶段性护理为新型护理方案,以患者疾病、身心、护理需求为主要理论依据,从患者入院-住院-出院考量,结合疾病实际临床特征,针对护理方向进行调整,助力护理效果显著提高[12]。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可为患者提供合理化干预方案。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可促使患者及家属加深对CPID 的了解,纠正以往对CPID 的错误认知,提升自我认知度,确保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强化其治疗自信心,遵医行为有所改善,促使其自我护理能力提升[13]。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分析其原因为:通过心理干预,实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其内心涉及到焦虑、抑郁点全面掌握,让其面对疾病治疗时也依然乐观、自信,防止其过度焦虑、紧张,排解负性情绪[14]。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这对患者康复自信提供较大帮助,可让患者重新看待康复干预工作,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快速康复助力较大,促使患者早日离院[15]。通过针对其心理变化重点关注,促使其客观、冷静地面对疾病治疗,心理层面的不适感、不舒服感觉也随之烟消云散,防止心理应激形成[16]。此外,通过和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为其提供最大化精神鼓舞、情感支持/动力,确保患者可自我调控不良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平复其紧张恐惧感,强化其心理功能,降低其心理压力[17]。通过指导患者适当运动训练,为其提供符合其身体情况的运动方案,提升其自身抵抗力,确保身心放松[18]。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分析其原因为:通过饮食干预,以患者实际饮食喜好、习惯为主,为其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饮食干预方案,对其体内所缺少的营养成分做到及时供给,助力其膳食平衡,确保患者营养更均衡,促使其免疫力、抵抗力显著提升[19]。治疗中,直肠给药时,注意药温、药量,可助力患者不适感有效降低;通过清洁外阴,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感染[20]。月经阶段卫生巾更换次数要频繁,外阴处,经温水清洁,专人专盆,可避免交叉感染。出院时叮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重点强调患者卫生问题,强化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并叮嘱患者出院后做好护理工作,便于如实了解自身身体情况。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此模式针对性更高,可突出护理方面的细节工作,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为:此法多从治疗前、中、后入手,以患者心理需求为主,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确保患者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为其进行相关疾病科普,可强化患者对CPID 的掌握,改善其自控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行为、卫生习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凸显人文性、针对性,可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满满热情,避免引发护患、医患矛盾,减少纠纷,利于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形成。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阶段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调节其负面情绪,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促使患者树立健康行为,具有实践与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盆腔炎依从性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