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互证”视阈下的保定风物

2023-12-16 16:34:22陆力
关键词:白沟荆轲

陆力

摘 要:保定风物体现着保定地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极具燕赵文化特色。明清保定府志的“艺文类”史料中,载录了大量关于保定地区重要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诗辞文赋。其中,载录篇目最多、最负盛名者为金元之际的诗人、理学家刘因。他对大慈阁和横翠楼辉煌景象的描述,保留了有关保定古城的历史记忆;而对有关白沟河、易台、荆轲塔、狼牙山、雷溪等保定境内风物的歌咏,则不仅展现了其地自然风光的雄奇壮美,还揭示了历史上曾经的风云激荡。

关键词:保定风物;地方志;艺文志;刘因

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23)01-0062-08

保定风物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着燕赵大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及雄奇壮美的山川风光,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保定府志的“艺文类”史料中,载录了大量关于保定地区重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诗辞文赋。其作者中,既有出生于保定的官员、士绅、学者,又有曾在本地留下显著政绩或游历足迹的名儒重臣、文人墨客。在这些人中,载录篇目最多、最负盛名者,为金元之际的诗人、理学家刘因。他以文名盛于当世,其诗歌成就更高,是历代保定地区著作最多、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刘因平生创作了大量以河北地区历史人物、事件、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为主题的诗文,尤以记叙其游览保定山水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篇章为最多。在明弘治《保定郡志》、明万历《保定府志》、清康熙《保定府志》和清光绪《保定府志》中,共收录刘因诗文著作计49篇。前贤关于刘因的研究多在理学和文学方面,而在有关刘因诗歌的研究成果中,涉及其诗歌特色、诗歌与个人品性、理学对诗歌的影响、历史叙事、诗歌创作方法与理念等方面,其中不乏对刘因有关保定诗歌的分析,但对刘因保定诗歌的叙事及历史价值的深入探讨还相对不足,对刘因诗歌中保定风物的专题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有鉴于此,本文拟从“诗史互证”的视角,梳理刘因笔下呈现的大慈阁、横翠楼、白沟河、易台、荆轲塔、狼牙山、雷溪等保定古城及保定境内风物,以期增强保定的知名度,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并为保定旅游文创提供素材和灵感,带动地区经济文化的联动发展。

一、大慈阁与横翠楼

大慈阁与横翠楼是原保定古城中最著名的两处古代建筑,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刘因詩歌中亦多有展现。

(一)大慈阁

大慈阁原名大悲阁,是保定最高的古代建筑,顶高23米,形制为三层重檐、歇山顶式,位于保定古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明弘治《保定郡志》卷十八载:“大悲阁,在郡治东二里许,高九丈,两掖房各二间。中有观音像,高三丈许。元庚戌岁,元帅都总管张柔斩湖襄良材归,以肯构重檐黝垩,光彩耀目,诚一方之胜概也。” 大慈阁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包括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在张柔修建的15个庙宇之中,大慈阁以其“金碧烂然,高出空际”而最负盛名,“市阁凌霄”亦被列为“上谷八景”之首。

数百年来,作为古城的制高点,大慈阁始终是冠冕全城的中心景观,民间向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将大慈阁视为古城保定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到此多有题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刘因所作五言律诗《登保定府市阁》:

十载鸡泉隐,今朝市阁晴。

民谣混诸国,里号带军营。

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

怀仙与思古,独立若为情。

诗中所称“鸡泉”,是指鸡距泉,《明一统志》载鸡距泉“在府城西三十里。泉水喷流,状如鸡距,与一亩泉合流,由城外濠出为减水口。元张柔又作新渠,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东行转北,别为东流,垂及东城,又折而西,双流交贯, 由北水门而出”。保定城建成之初,城市水系已基本定形。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950—1013)任保州知州,疏浚一亩泉河,沿城外围浚壕。元代张柔重建保定城,将鸡距泉和一亩泉水引入城中,后绕过东城变成两支,便有了“双流交贯,由北水门而出”的景象。其时水量充沛,整个水域占据城中陆地面积约3/10,在解决了居民吃水问题的同时,亦有助于城市环境的美化,由此奠定了保定“鸡水环清”的基本水系格局。

诗人在天气晴好之日登大悲阁,远处依依可见的是位于唐县、完县、望都县境内的尧山,此为传说中帝尧的故乡。《汉书·地理志》“望都”下注:“张晏曰: 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亦曰:“(唐山)县北八里。一名唐岩,亦名尧山。又县东北十五里有孤山,四面平坦,不与他山相接。一名都山,亦名亘山,又谓之望都山。张晏曰:‘都山在望都县南,尧母庆都所居,尧山在其北,登尧山望都山,故以望都为名,即此二山也。”极目更远之处,“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古人向有渡海求仙之说,诗人在大悲阁之上,观海望山,不由发出了“怀仙与思古,独立若为情”的感叹。

如今大慈阁依然矗立在保定老城中,虽然周围依稀保留着古城的风貌,但不远处现代的高楼大厦使其失去了最高的位置,“市阁凌霄”也不再明显,往日登楼远眺所能见的美景已不复存在。刘因的诗文多少弥补了这个遗憾,让我们在登上大慈阁后,可以遥想当年的美景,在眼前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中找到一丝慰藉。

(二)横翠楼

横翠楼相传始建于北宋年间,元代张柔重建。初名为横翠楼,后更名为鼓楼、丛胜楼。弘治《保定郡志》卷十八“宫室”条载:“横翠楼,在郡治东一里许。元万户张柔创建,楼制雄观,山川景物,乾坤爽气,登眺之间,一览在目。赞善大夫刘因作赋以美之。”万历《保定府志》卷二“横翠朝晖”条曰:“横翠楼,相传为盛国张平章花楼,日华东上,紫翠交辉,刘静修有赋。我明建府治于右,改为丽谯,仍匾曰横翠,未审是否。今又更题丛胜云。”光绪《保定府志》卷四十一《古迹录》载:“在府治东,元万户张柔建,楼制雄耸,横跨街市,山川景物,一览在目,后为谯楼,改曰丛胜楼。光绪八年知县何庚生重修。”

诚如明人诗云“横翠楼头驻晓霞,当年曾此竞豪奢” ,宏伟壮丽的横翠楼,以“横翠朝晖”名列“上谷八景”之一,“燕赵诸公多以歌诗道其美” 。横翠楼自建成后即成为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宴乐歌咏之地,明清保定方志中载录了多篇前人登臨所作的诗赋,其中最脍炙人口者即为刘因所作《横翠楼赋》。

《横翠楼赋》作于元至元三年(1266)七月,系刘因应横翠楼主人之请而作。在正文之前,作者首先以一篇洋洋洒洒的长序说明横翠楼周边的环境与建筑之美(按,《横翠楼赋》正文计405字,而序文却有470字,足见作者对序文的重视)。开篇说明横翠楼的位置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赞美楼主的匠心独具与高雅情趣,最后说明自己作赋的原由:

金台雄壮甲天下,而山水人物为最也。其西北有峰,望之嶻然而立,巍然而高,琅然而秀者,郎山也。其西四十里有泉,穴城而来,流分而泒衍,环乎市井之间,为一时之伟观者,鸡水也。水之上又楼亭台榭之美,而宏丽特出。俯瞰闾阎,骋怀游目,足以极登临之胜慨者,横翠楼也。楼之上,飘轻裾,曳长袖,解剑指廪,酾酒临江,养胸中之天地,游物外之文章,为燕南文物之冠冕者,楼之主人也。主人觞于斯,咏于此,会宾客于斯。见千岩万壑,盘纡拂郁而坐,致乎几案间,故乐而名之曰横翠也。然而乐其所以乐者,非直景物役也。将以取山水之秀而助其气也。

开篇总起山水人物,由远及近、突出景物,再由郎山、鸡水而至横翠楼,最后写楼主及其对楼的命名,层次清晰、中心明确。文中“者……也”之句,显系模仿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写法。之后层层设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以四时之气赞美横翠楼主人的巍然气象、磊落胸襟。

此后正文,描述刘因与主人登横翠楼所见之景,赞美保定的地形之胜:“地连西鄙,雄冠中州,星分箕尾,州别冀幽,控雁门之右塞,引鸡距之清流,倚太行之宕观,接易水之长洲。”继而效法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备述横翠楼一年四季的美景:

阴云惨惨,晦日冥冥,林峦失色,岩壑潜形。或风雨骤至,汹然如半夜之潮生;或波涛怒捲,涌然如万马之军声。使人魂飞胆栗,心折骨惊,怅然失视,悚然忘形,怛恻于憭慓兮而若有远行者乎?又如云开山色,雨沐秋容,天光接塞,水影涵空,浮一天之灏气,快千里之雄风。使人湍飞逸兴,浩发吟魂,如登泰山,漂昆仑,有可挟日月而薄风云者乎?

篇末,刘因畅想与主人“咏春风于舞雩,濯尘缨于沧浪。来登斯楼,终日徜徉,歌紫芝之曲,酌明月之觞”,从而在“渺天地于一粒,随造化而翱翔,睹万代于咫尺,顺四时而行藏,下视万物杳焉,如千里之毫芒”的精神愉悦中,达到“嚣嚣然,洋洋然,庶乎可以与天下倶忘者矣”的至高境界。这一玄幻传神之笔,堪比苏轼名篇《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之气象神韵。

此后数百年间,横翠楼均为保定古城的风景名胜之一。1951年2月,在政府修建裕华路时,横翠楼被拆除。刘因的《横翠楼赋》从而成为人们追忆“横翠朝晖”盛景的经典文本,保存了古城保定最辉煌壮美的历史记忆。

二、白沟河

白沟河发源于保定境内的涞源县,经涞水、房山,至涿州称白沟河,向南流经高碑店,与南拒马河会合后,称大清河。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二曰:“白沟河,去郡北一百一十里,属定兴县。宋与辽人分界于此。其源发自代郡,经易州,过县南,入直沽,达于海。今置巡检司。”万历《保定府志》卷三亦曰:“白沟水西受拒马河,东出为枝沟,又东注白沟,又南入于拒马河。《一统志》云白沟河在新城县南三十五里,拒马河下流,宋与辽分界之处。”

白沟河为宋辽界河,明清保定方志中多有历代史家文人以此为题所作的诗文,如文天祥的五言长诗《白沟河》等。生长于本地的刘因亦有多首以白沟为题的诗文,其中的一些经典篇章不在前贤之下。例如七律《渡白沟》: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为谁投。

此诗创作时间无从考证,内容描写了深秋之际,诗人由蓟门返乡途中,只身单骑渡过白沟时的景物与心境。“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唐时设军事地理单位称“镇”,以驻守人员之多寡分为上、中、下三镇,此处以“上镇”泛指边界。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至汉唐两宋,此地一直是北方军事重镇。汉将李广、晋人刘琨、唐人张守珪、后周郭荣等,均在此抵御过匈奴、奚、契丹等外族入侵,保家卫国,创下了骄人的战绩。北宋军事、外交孱弱,不惜以割地输财换得苟安,此地又成为宋、辽对峙的边境地区,以及隔绝华夏农耕民族与契丹等游牧民族两种异质文化的分水岭。至刘因生活的年代,此地成为元朝的畿辅重地,不要说汉族建立的宋朝,就连盛极一时的金亦为蒙古铁骑所灭,因此诗人到此,面对黄云、落日、西风、古戍、孤城、哀雁,伤今悼古之际,发出了“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的感慨。

这种对于江山易代、沧桑巨变的兴亡之叹,也见于刘因的另一首同名诗作《渡白沟》。诗人在“一声霜雁界河秋,感慨孤怀几千古”的同时,尖锐地批判了宋朝君臣贪图苟安,丧权辱国,致使北方大好河山沦于敌手:“只知南北限长江,谁割鸿沟来此处……当时一失榆关路,便觉燕云非我土。”此外,在七律《白沟》中,作者还回顾了自北宋建国至“澶渊之盟”签订时期的宋辽形势,揭露了“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的史实,以高屋建瓴之史识,批评了北宋君臣“虚外实内”政策之失,赞美了寇准力排众议、坚决抵抗的功绩,对此后使臣屈辱求和给予了尖锐的讥讽。

在刘因的诗中,白沟不仅是一条自然状态下的河流,还是象征着边地激荡的历史长河。诗人在观赏白沟风光的同时回顾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叙事与景观合二为一,使游览者虽不见古迹,却已身临其境。

三、易台与荆轲塔

(一)易台

易台即战国中期燕国下都的古城遗址,在易县县城东南4公里处,处在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古时多以夯土为台基,将宫殿建在高台之上,但随着岁月流逝,建筑的地面部分已大多毀损,仅有高台遗迹可见。刘因一生多次游览、途经或夜宿于燕下都附近,创作了多首诗作,如《易台》《晚上易台》《武阳故台》等。他的诗作也与这些饱经沧桑的遗址文物一样,成为了值得后人反复鉴赏、咏诵、纪念的文化符号。如五律《晚上易台》:

遗台连废垒,落日展遥岭。

海岳天东北,燕辽世古今。

每当多感慨,直欲罢登临。

莫更留尘迹,千年不易禁。

在落日余晖之中,登上易台,面对千年以来的遗台废垒,亲身经历宋、金、元政权鼎革的诗人,不由得思绪万千:这里有燕昭王招贤纳士的黄金台,此后成为历代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之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公孙瓒在此地修筑楼观,驻军屯粮,谓之“易京”。之后,公孙瓒曾与袁绍在此地交战。西晋时幽州都督王浚率领鲜卑军队在此抢掠妇女,曾将

8 000人沉入易水。唐代“安史之乱”后,燕赵大地兵燹不断;五代乱世,中原藩镇的军阀与契丹角逐纷争不断,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巩固自身统治,竟然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中原政权从此丧失了大片领土和坚实稳固的北部边防。金代崇庆至贞祐初,面对蒙古军队的进攻,金宣宗决意南迁,“河朔大乱凡廿余年,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以户口计,千百不一余……”,全诗风格苍凉悲壮,极富杜诗的沉郁顿挫之美。

回顾历史,一向崇尚仁义和平、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在《望易京》诗中,他按捺不住金刚怒目式的愤怒:“谁教神器归群盗,只见今人泣本朝。莫怪风雷有余怒,田畴英烈未全消!”为此,诗人在易台之上流连徘徊,发出了“每当多感慨,直欲罢登临。莫更留尘迹,千年不易禁”的感叹,将满怀悲凉、一腔血泪归结于一片“欲说还休”的故国之悲、兴亡之叹。

(二)荆轲塔

荆轲塔,即荆轲山院塔,又名圣塔院塔,位于易县城南1.5公里,在易水北岸。始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明万历六年(1578年)重修。因建在荆轲的衣冠冢之上,故名荆轲塔。此塔高25.36米,为砖石结构,八角十三层。今存有塔、明代重修塔碑、《古义士荆轲里碑》及清代《重修圣塔院塔碑记》。2006年,荆轲塔成为全国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历《保定府志·古迹志》“荆轲山塔条”记载有刘因诗,曰:“荆轲一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落日萧萧蓟城北,黄沙漠漠任风吹。”刘因所见的荆轲塔当为辽代的原塔,经过百年的风霜,不免沧桑,这也触发了刘因的怀古之情。诗中追忆荆轲接受燕太子丹之命,赴咸阳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有关此事,在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详细记载,此后成为历代史家文人吟咏的题材。易县有多处与荆轲相关的自然、人文景观,除了荆轲塔之外,还有荆轲山、荆轲城和荆轲馆。刘因诗文中亦有多篇以荆轲刺秦故事为题的作品,如《和咏荆轲》《登荆轲山》《吊荆轲文》等。然而,他对荆轲、燕太子丹等人的评价却不同流俗,令人叫绝。

例如,刘因17岁即作《吊荆轲文》,认为荆轲“惭一时之豢养兮,遗千古之盗名。逞匹夫之暴勇兮,激万乘之雄兵。挟尺八之匕首兮,排九鼎之威灵。死而伤勇兮,虽死何成。呜呼吾子,其愚也”。他批评荆轲不识时务、不讲策略,对当时天下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致铤而走险,招来杀身之祸。荆轲刺秦之举,体现了战国时代侠士重然诺、讲义气,临危不惧、慷慨赴死的品格,千载以下仍令人钦敬,刺秦故事也因而具有了永久的魅力。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荆轲此举是否明智,答案则是见仁见智、难以统一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战国末年天下一统已成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燕太子丹供养荆轲,而荆轲则为其入秦刺杀秦王,逆流而动,其失败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所以,作者对燕太子丹的短视无谋之举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尖锐批评:

呜呼太子兮,岂无良谋?招贤养士兮,信义是求。

胡为嗾猲骄搏于兔兮,不顾吞噬之忧。召公之庙不祀兮,将谁之尤?

损燕士之奇节兮,吾为子羞。感霸业之遂墟兮,悼昭王之不留。

仰苍天之茫茫兮,写我心之悠悠。

燕国初为西周王朝的缔造者之一武王之弟召公奭的封地,其国力虽不甚强盛,但却是春秋战国时代立国最久、疆域最广的国家之一。燕昭王时,燕国一度达到鼎盛,列为“战国七雄”之一。史载燕太子丹曾向太傅鞠武询问抗秦之计,鞠武认为秦国强大,不可“批其逆鳞”,建议“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然而,鞠武这一富于远见的战略却没有被燕太子丹采纳。他认为此计“旷日弥久”,只想走捷径、出“奇谋”,于是派刺客入秦行刺。结果,所谓的“奇谋”,不过是自速其祸之举。行刺失败后,燕国首先遭到了秦国的报复,燕王喜在秦兵逼迫下斩太子丹以献,但最终还是未能免于身俘国亡的命运。

在另一首五言长诗《和咏荆轲》中,刘因记述了燕太子丹与秦王嬴政之间的恩怨:“两儿戏邯郸,六国朝秦嬴。秦王挚鸟姿,得饱肯顾卿?燕丹一何浅,结客报咸京……”据《史记·刺客列传》载:“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燕太子丹由于自幼与秦王嬴政友善,后来结怨,而怀报复之念,促使其归国后决定派荆轲行刺。这种行为实为鲁莽无谋之举,因此刘因通过回顾史实,得出了“当时势已危,奇谋不及行。政使无此举,宁免系颈缨。如丹不足论,世岂无豪英”的结论。就当时已经形成的局势而言,即便没有刺秦,燕国也不可能保全。是以诗人在批评燕丹的同时,也批判了山东六国的不思奋进、坐等灭亡,这是很有见地的。

除了对历史风云人物的批评和对兴亡得失的反思外,在另一首七言长诗《登荆轲山》中,刘因对于史家司马迁也不无微辞。他认为太史公在《史记》中设《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是违背“春秋大义”的:

马迁尚侠非史才,渊明愤世伤幽怀。

春秋盗例久不举,紫阳老笔生风雷。

作者秉持儒家正统学说,继承朱熹《通鉴纲目》中的观点,将荆轲的行刺之举视为大逆不道之“盗”行,认为“燕太子丹使盗劫秦王,不克”,“秦灭六国,皆无罪,独燕有盗劫之举。丹不惟不能制秦,而反以速祸,为计亦左矣”。此论有偏颇之处,但其诗文一改历代文人史家对于荆轲“一边倒”式的颂扬和推崇,从燕丹和荆轲刺秦导致燕国速亡的严重后果以及违背天下统一大势的角度来提出批评,认为英雄侠士的所谓惊世之举,在特定的情境下也可能变成轻率、盲目甚至愚蠢之举。即便对被后世奉为“史界鼻祖”的司马迁,也不盲从,而是坚持对历史作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

易县的风物拥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刘因诉说了历史上家乡的战乱,批评燕丹和荆轲的鲁莽,将情景与史事结合,使这些被遗忘的历史遗迹及故事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四、狼牙山与雷溪

刘因曾在易县、满城两地坐馆教书,这两地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历代文物古迹不胜枚举。这些风物吸引了刘因前往游览,其诗作中涉及两地历史、风物者尤多。两地之交的狼牙山和漕河便是其代表,刘因为此写有古体长诗《游郎山》和《观雷溪》。

(一)狼牙山

狼牙山本名“郎山”,万历《保定府志·山川志》曰:“郎山,按《水經注》徐水屈东北,径郎山,又屈径其山南岭,山岭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岩,亦如剑杪,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其子远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名。山内有郎山碑,又曰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岫壑冲深,合烟罩雾,耆旧言燕昭王求仙处。”相传西汉武帝因巫蛊案诛杀太子,太子之子曾逃入此山避难,因而称“郎山”,此后被当地民众讹称为“狼山”“狼牙山”。《游郎山》开篇,刘因先以自注方式缅怀同郡名人、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郦道元著《水经》,说郎山形势最真”。继而描写狼牙山的山势之奇美,“忽然长啸得石顶,痛快如御骏马蹄。万里来长风,五色开晴霓。长剑倚天立,皎洁莹鹈。平地拔起不倾侧,物外想有神物提”,气魄宏大,充满奇幻色彩。

(二)雷溪

雷溪,即漕河上游易县至满城县的一段。溪水自两山之间而出,因落差大、水声急而得名“雷溪春涛”。诗人描写了雷溪的壮丽景观:

三江泻天怒,合为一水东南来。

此势不杀令人愁,石门喜见西山开。

奇声猛状轰万古,山根几许犹崔嵬。

两山倒倾澜,百丈逢巅崖。

先声动毛发,余爽开襟怀。

初疑万壑列缺转,意象仿佛坤轴摧。

又疑鼓角鸣地穴,百步未到仍徘徊

……

《观雷溪》系山水诗中的佳作,诗人对于“穿石谁能穷窟宅,流沫势欲浮蓬莱”的雄奇景观极尽描摹之能事,抒发了“春风不到太古雪,今日乃得胸中雷”的情怀。

易县、满城之交的狼牙山和雷溪这一山一水,因刘因的诗作而令人神往,燕赵大地的山川壮美也因诗人的歌咏体现得淋漓尽致。

结 语

拥有3 000年建城史的古城保定,系国内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了数量充沛的诗文经典。这些精彩纷呈的诗文经典,与面貌多样的物质遗存一道,成为这座古城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意蕴的源泉。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基因,可以有效地追溯并重构保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表景观和文化映像,助力保定文化影响力的整体提升。

The Scenery of Bao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tual Support of Poetry and History": Centered on Liu Yin's Poetic Prose Contained in Baoding Record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U Li

(School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Abstract: The scenery of Baoding reflects the cultural history and natural scenery of the Baoding area. It has a characteristic of Yanzhao culture.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art and literature" sector in the chronicles of Baoding prefec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tain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ant scenic spots, cultural relics and monuments, poems and articles about the Baoding area. Among them, the poems by the poet and neo-Confucianist Liu Yin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were recorded the most. His descriptions of the glorious scenes of Daci Pavilion and Hengcui Tower retain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Baoding, while his poetic singing about the scenery in Baoding,such as Baigou River,Yitai,Jingke Pagoda,Mount Langya and Leixi, not only shows the majesty of their natural scenery, but also reveals the turbulence of history.

Key words: Scenery of Baoding;local record;art and literary record;Liu Yin

猜你喜欢
白沟荆轲
荆轲刺秦
数字同频同播技术在白沟河(高碑店段)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河北水利(2022年4期)2022-05-17 05:42:46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杜同合秘书长出席2017中国•白沟国际箱包博览会
——暨“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合作(白沟)峰会开幕式活动
消费导刊(2017年18期)2017-12-06 05:53:43
河北省淘宝村淘宝镇发展现状及价值分析
失败的英雄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
小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5-14 14:55:31
白沟地区市场畅销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