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竞芳
我的家乡在吉安市,中国古代名窑之一的吉州窑就在这里。
“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吉州窑陶瓷协会会长罗仲华,小时候就天天跑進窑口玩泥巴,爱不释手。十多岁时,他只身前往深圳,闯荡学艺。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制作瓷器的技艺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练泥、拉坯、蘸釉等72道制瓷工序,他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平凡的泥土赋予艺术的生命,变成精美的瓷器,送往世界各地。”这是他的毕生追求。
我常同家人在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散步。有一次,我体验了如何制瓷。师傅教我如何运用压、捏、拉等手法制作瓷器。瞧他制瓷一气呵成,我也跃跃欲试。我坐上坯车架,学着制瓷。起初我还神采奕奕,可耗费了一下午拉坯,即将成功时,手指按重了一些,那只碗竟裂开了,我沮丧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师傅安慰我说:“技艺练成绝非一日之功,各种技巧全凭手感力道,方能运用自如、意到形随。”由此我深感陶艺的精妙,一件件精致的瓷器背后,是无数次磨炼和重造。匠人们别具一格的匠心倾注,赋予的不只有观赏意趣和实用属性,还有了深邃的文化。
我并非制瓷者,但学习中很多道理与制瓷相通。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让我进一步懂得了锻造成才的道理。为了记住中英文理论知识,晨光微亮,我便开始大声诵读,恨不能将一字一句刻入脑中。为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整张桌子的中式摆台任务,到了晚上我仍不断练习,摆台时一毫一厘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且每一步环环相扣,我只能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做到了然于胸。匠人般的锲而不舍使我获得了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原来只要守信念于心底,付匠心于行动,就能为学校争光、为社会添彩。
吉州窑技艺的传承、酒店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努力。现在的我们可能微不足道,但十年后的我们就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我们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喊出“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响亮口号。
我欲成才求创新,投身建设报祖国。这是我们青年学子应有的理想。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家乡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独特性,我们现在处于新时代,要有新时代人才的理想与担当。
我欲成才求创新,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唱高调,而是要理性客观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科学的规划。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特长都不一样,要相信总有一个领域属于你,只要不断努力,总有一片天空能任你飞翔,让你达到高峰。
我将放下无知,迎来属于自己的使命与任务。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息,我们要走好自己的奋斗之路。不管是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南仁东,还是拥有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都告诉我们,在坚守初心的道路上,一定有刻骨铭心的打磨,一定有数不胜数的磨难。而真正成事者必然具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毅力和能力。害怕苦难的人总是浅尝辄止,持初心者,有着自己的光亮,他们总是在黑暗中坚定地向前,从不在跌倒时退缩。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能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要像焊接技工胡双钱一样,勇于打拼、刻苦钻研;要像大国工匠李宝生一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要像与车共舞的敬博家一样,训练不止、竞赛不息。
重匠心强技艺,锻造力量筑中国,少年工匠心向党,矢志奋斗新征程。我将擦亮青春的底色,用青春的凌云壮志奋楫逐浪,与祖国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