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婵
⦿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数学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学科,教学中应学会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数学.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学品质.众所周知,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知识形式,它们都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预留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学生的主体价值日益凸显,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模式因其在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个性潜能、提高学生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爱[1].高中阶段,正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黄金期,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以此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发展数学综合素养.不过,虽然开放式教学模式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开放式教学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开放式教学的开放程度,切实发挥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供参考!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学中常常大包大揽,将推进教学进程的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在教师的精心“布局”下,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不过,勃勃生机中却蕴含着一些不足,因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控股权”,使得学生的个性思维难以被激发,这样表面上是顺利完成了教学计划,但是因为缺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要知道,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学中切勿“喧宾夺主”,而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有效的活动,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交流、去创造,有效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2].
其实,对于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求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有效提高解题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最优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在以上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而且提高了学生解题的信心,其教学效果远远优于教师的简单罗列.这样通过合作学习,适度开放教学,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有利于高品质数学课堂的建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通过适度开放教学内容来点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3].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不难发现,高中数学中有许多灵活开放的切入点,若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则可以让课堂灵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集合”相关知识时,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部分知识简单、易学,不需要花费时间深度探究,只要记住会用就行.基于此,教师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集合A={1,2},且集合B满足A∪B={1,2},那么符合条件的集合B有几个?该题比较基础,学生回答得又快又准.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1)已知集合A={1,2},且集合B满足A∪B=A,集合A,B是什么关系?(2)已知集合A有n个元素,那么集合A有几个子集?几个真子集?(3)已知{1,2}∪A={1,2,3},那么符合条件的集合A有几个?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探究欲被点燃,为课堂的高效生成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变式问题,学生会感悟到集合内容也有这么多灵活开放的切入点,改变了学生认为该部分内容死板的片面认识,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变式是开放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学生,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变式问题,让学生看到知识的不同侧面,充分暴露问题的本质,以此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变式问题常给人以新鲜感,易于唤醒学生的探究欲,让枯燥的课堂更具生命力.
教学中,教师应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既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教学中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借助应用将内容与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卖场家居服区域的货架分上、下两层,其中上层摆放着8套家居服,下层摆放着4套家居服,为了让货架看起来更加美观,现需要从上层货架中取2套放在下层货架上,在确保下层家居服摆放顺序不变的情况下,一共有多少种摆法?该问题以实际生活为依托,淡化了问题的抽象性,增加了问题的真实性.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深化和解题信心的提升.
其实,大多学生之所以感觉数学难学,其重要原因就是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枯燥,让学生无法获得好感,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继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突破仅有理论没有应用所带来的枯燥感,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实际问题,通过数学与生活的相互沟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这样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在开放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认识,善于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同时,通过创设变式问题、探究问题、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亲身体会发现的乐趣,增强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