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性

2023-12-16 22:38:40周月梅
艺术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苏绣美术创作

□周月梅

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因此,一定要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目前,美术活动与群众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可以充实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群众美术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对促进群众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有重要作用。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群众可以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水平。在新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艺术在人民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大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活动的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当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艺术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艺术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且每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所以不同地区的人在生活方式和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美术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但是,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亟待解决。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条件比较差,没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做好公共文化的建设。二是各部门对文化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所举办的活动过于陈旧。三是没有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举办能够体现本区域特点的文化活动。四是我国文化工业的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与市场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艺术也逐渐走向大众生活。它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拓宽人类文化眼界的主要方式。随着美术与大众生活的不断融合,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态也越来越具有多样性。例如,除中外画派之外,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木雕等,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草编、竹编、玉石雕刻、象牙雕刻等美术活动,是传统的手工艺术,被广泛应用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有深远的影响。这些美术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通过手工艺术的方式,人们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实用的物品,如草编的宣纸盒、竹编的花篮、玉石雕刻的印章等。这些物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还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更有趣。

(二)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审美品位

将美术逐渐融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不仅能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还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美术鉴赏是个人在感受、鉴赏、分析某一类别的美术作品或在某种特定种类的工作中引发的一种创新思想。欣赏的过程不仅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更是对人自身的一种提升。艺术欣赏水平与人们的审美品位有紧密的联系,将美术融入大众的文化生活之中,能够使人们对美术创作题材、创作手法等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到它们在情绪的表现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美术作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精髓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艺术特点和审美取向,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背景,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丰富。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反映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可以传达民族情感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学习,群众可以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美术创作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有利于创作推动大众艺术发展的精品

美术是不朽的艺术之一,长期存在于大众的文化建设中,人民大众艺术的创造和表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例如,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源于明代,是一种北方的民间民俗,其精品被国内外观众青睐。杨柳青木版年画在主题、构图、笔法和颜色等方面有很大特点。天津的泥塑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这种艺术作品最能体现淳厚与趣味。由此可见,美术创作在大众文化建设中有巨大的优势,能够推动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促进艺术精品的产生。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加强美术活动宣传,激发群众文化自觉

在开展美术活动之前,需要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吸引他们参与。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制作海报、宣传单、广告等,或者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同时,可以挖掘和宣传一些美术活动成功案例,引导更多人参与,产生美术活动的正面影响。为了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美术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包括舞台演出、美术比赛、走进社区等,既可以举办大型展览,也可以安排小规模的互动活动。在活动策划过程中,相关机构应该注重考虑活动的专业性、观众互动性和趣味性,使活动更具吸引力。专业带队是美术活动开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确保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相关机构需要与专业美术教师和艺术家合作,引导参与者发掘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和水平,并在活动现场为群众提供指导和服务。美术活动应该以社会公益为目的,围绕促进公众美育意识的提高展开。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中,相关机构应该注重对公众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群众对美术活动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同时,也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和贫困家庭,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二)培养美术创作人才,打造群众文化队伍

为了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发展,相关机构应该注重培养美术创作人才,建立起群众文艺队伍。在寻找专业或业余的美术爱好者方面应该深入群众,开展辅导培训工作,加强对美术人才的培训,训练他们的基本功,并与专业院校建立联系,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保证群众美术创作的质量。例如,济宁市任城区邀请了国画大师开展全民美育国画公益培训活动,让参与者学习国画技巧,创造了融洽的艺术创作氛围。同时,某地文化馆为扩大群众美术活动的影响,提升工作者的美育素质,开展了书法、美术工作者的培训课程,由著名书法家和画家授课,并通过集中授课、现场示范教学、现场指导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者的艺术素养。

总的来说,加强美术活动宣传,激发群众文化自觉,培养美术创作人才,打造群众文化队伍,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挖掘美术文化资源,丰富美术创作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积极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深厚的美术文化底蕴,能够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艺繁荣发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丰富和推广美术创作方面,各地区应当积极挖掘当地的美术资源,鼓励群众参与,展现美术特色。

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其独特性广受关注。苏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在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方面有极高的地位。苏绣以细腻、精美、工艺精湛的特点而著名,不仅体现了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创造性文化的象征之一。挖掘苏绣资源,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丰富美术创作。我们可以通过对苏绣艺术品进行研究和挖掘,开发苏绣元素的多种运用方式,使之成为现代美术作品的重要设计因素;通过整合和利用苏绣的色彩、线条、图案等元素,为美术创作注入新的灵感和生机;同时,还可以通过苏绣文化的展览、推广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苏绣文化的价值及美学魅力,推动苏绣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并对当代艺术产生新的影响。为继承和传扬这项精湛的技艺,苏州某地围绕苏绣组织了技艺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群众近距离感受苏绣。活动组织机构还邀请了专家演示刺绣技艺,讲解其历史和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体验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扩大美术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个环境下,加强美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发展美术创作,提高美术的社会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美术激励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相关机构应该积极调研,了解群众对美术的需求和期望,形成畅通的信息收集机制,为开展群众美术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加大对群众美术创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良好的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美术创作进步。这种机制不仅可以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对美术工作者予以支持,还可以鼓励群众美术工作者在持续创新和探索中增强创作热情和能力。此外,为了确保美术创作的持续发展,相关机构应该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这种机制旨在提高优秀美术作品的制作能力和美术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并使大众更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同时,这种机制还可以逐渐培养新一代艺术家,并为主流美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正确的奖励机制应该是在政府主导下、体现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合理的评审标准和激励措施,实现科学内部管理和公平公正的外部竞争。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美术奖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发群众创造美术精品的潜力和决心,从而实现美术事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

(五)搭建大众艺术创作的展览平台

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大众认识艺术的途径越来越多,如去看艺术展览、去参加艺术培训、参加一些有创意的活动等。同时,人们也可以借助网络与广大美术工作者沟通,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大众美术创作日益兴盛的当下,广大人民群众也更愿意借此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别人进行艺术沟通。所以,在大众文化的构建中,要注重艺术展览的搭建,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展示和推广的舞台,让更多的好作品被发现和认可,从而推动大众艺术蓬勃发展。

例如,某县文化站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群众文艺会演,旨在吸引广大民众参与,表达与人们的紧密关系。汇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形式上的革新,从多个方面呈现了党的光辉历史,表现了党和人民之间的感情,同时也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艺术作品的舞台。

又如,为了进一步激活济宁市的群像工作,促进宣传和推广,当地人民艺术馆艺术云工作室联合有关公司继续开展群众摄影展览线上系列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云展厅平台,能将传统的静态展会与现场导览直播相结合,将线下的单向观赏与线上双向互动相结合,并积极构建云展厅、云直播、云导览为一体的全新展览服务新模式,呈现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大众文化就是以人民为对象,以人民的需求为主体,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在广大群众中进行艺术实践,既能够充实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又能够提高人们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不仅限于满足温饱,而是开始注重提高自己的精神和文化素质。美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广大群众进行艺术创作,既能丰富生活,又能提高审美情趣,还能增强群众之间的信任感,加深群众的联系,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发展。

猜你喜欢
苏绣美术创作
苏绣咖啡:可以“喝”的苏绣,可以“赏”的咖啡
华人时刊(2023年9期)2023-06-20 08:31:30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6:44
苏绣,“秀”出奇迹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18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