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晔,文法权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1。这“三个务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风骨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和新时代十年征途中形成的政治智慧和经验,也是党的二十大重要理论创新成果。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历史起点上,深入探讨“三个务必”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及实践要求,有利于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三个务必”是一个内涵深邃、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它既与“两个务必”有着共同的基因遗传、本质特征,又结合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具有更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个务必”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在首位,深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华民族跌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万丈深渊。在民族存亡之际,一批批仁人志士在凄风苦雨中探索着救亡图存之道,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救国救民的真理伟力,纷纷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以大无畏勇气肩负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建党百年来,无论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让人民生活幸福”作为自己的追求,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熔铸于党不懈奋斗的整个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扭转了旧中国的悲惨命运,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在顺应改革开放大势中实现国家腾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越来越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站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这个关键当口,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要常以“检身若不及”的态度叩问初心和使命,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守初心、担使命贯穿于谋事创业的新实践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一脉相承。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确保百年大党长期执政、始终朝气蓬勃的重要保障。1949 年3月,在即将夺取全国政权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重要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深刻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2]为此,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不骄不躁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内存在的执政新问题,他要求全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而后,党中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作出了统一思想、整顿党风、加强纪律和强化组织的管党治党全面部署,为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夯实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总结党长期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始终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3]8他强调:“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3]8为此,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此来砥砺全体党员增强忧患意识、在取得的胜利面前戒骄戒躁,坚持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将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必须大力弘扬革命先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事求是正视自身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革除病症、自我净化,以坚如磐石的自我革命意志引领和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三个务必”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定位,它是落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行动遵循,也是践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基因、政治品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各种惊涛骇浪,在纷繁复杂局势面前赢得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锐利武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吸取右倾机会主义的惨痛教训之后,深刻认识到了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坚持“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4],牢牢把握革命的战略主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和百废待兴的现实,中国共产党敢于亮剑、勇于斗争,开展了肃清敌匪、抗美援朝等斗争,极大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西方反华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和长期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在毫不妥协地开展反颠覆、反演变、反渗透斗争的同时,在国际上积极同友好国家、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大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有效化解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潜在风险,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 世纪。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无所畏惧,发扬“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精神,敢于斗争、英勇出击、乐于奉献,彰显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斗争形势发展,灵活调整并运用各种斗争艺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赢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的关键。“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5]因此,全党同志唯有牢记“三个务必”,切实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艺术、增强斗争本领,才能准确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才能真正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战,切实在斗争中捍卫好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依靠顽强斗争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个务必”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历史根基、文化底蕴及特定的时空坐标。具体而言,它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解决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存在突出问题的深刻忧思,生发于中国共产党对践行“两个务必”的孜孜探索,滋养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优秀基因,接续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新征程。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1]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事业中对解决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存在突出问题的忧思和探索,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三个务必”的生发奠定了学理基础。一是他们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警惕。马克思、恩格斯的卓越之处就在于,他们洞悉到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到随着革命运动的不断高涨和党员队伍的逐步扩大,党组织和党员将面临着被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危险。他们在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6]二是他们对党执政后可能出现的不良作风的警觉。对于党执政后可能出现的享乐、腐败和懒政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防止出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7]。列宁更是强调党应有良好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提出“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8]。三是他们对党内一些同志斗争精神不足的警醒。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斗争有着深邃的理论思考,这些思考体现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他们矢志不渝地反对一切歪曲和篡改斗争观点的社会思潮,并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9]9“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9]272“国际的任务就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斗争”[10]等经典论述。
“任何重大政治理念的形成都必须经过较长历史时期的实践检验,方能在全党形成普遍的心理认同并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11]“三个务必”来源于历史,面向未来,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对破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上下求索中,成长于7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两个务必”的砥砺奋进中。展开中华民族5000 多年历史卷轴,许多王朝与政权的演变都躲不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因此,如何解决革命胜利后因骄傲自满导致失败的执政难题,毛泽东同志一直在苦苦思考和探寻正确的答案。1944 年11 月,毛泽东同志在读完重庆《新华日报》连续刊载的《甲申三百年祭》后立刻写信给郭沫若同志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12]1949 年3 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向全党敲响了防止思想堕落、精神懈怠、生活腐化的警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经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号召全党要传承和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强调在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共产党员“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扛住腐败现象。”[13]2002 年12 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鉴往知来、守正创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历史周期率问题,要求全党务必牢记“两个务必”,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斗争本领,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性课题。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革命旧址考察时就指出:“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14]“两个务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获得了新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1]44建党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应对各种困难险阻中坚定信念、砥砺意志、奋勇拼搏,用热血和汗水铸就了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等伟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富滋养。”[15]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的真挚爱民情怀、“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勤俭务实态度、“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斗争精神,深刻融入管党治党的理论和实践之中,催生形成了“三个务必”。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优秀基因不仅与“三个务必”核心理念高度契合,而且也为“三个务必”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三个务必”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境遇。它既生发于中国共产党践行“两个务必”的长期实践,更接续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在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时代方位,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用治国理政的出色执政业绩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中华民族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进发。然而,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绝不会是轻轻松松、顺顺利利的,前进道路上必将会遇到各种可以遇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从外部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公共性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种传统和非传统问题正在相互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威胁不断加剧,同时敌对势力对中国发展的阻扰、打压、干涉从未间断。从内部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任重道远,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意识形态领域还有短板和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等等。这些问题和挑战都是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绕不过去的坎。全党上下只有时刻牢记“三个务必”,深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继续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审慎而行、永不懈怠,才能继续擘画更新更美的时代画卷,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16]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在全面理解与把握“三个务必”内涵意蕴的基础上,着重付诸于实践,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46新时代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首先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继续发扬勤政为民的务实精神,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尽力帮助群众、服务群众,努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一是要完善分配制度。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前提下,要顺应新形势下技术、劳动力、信息、管理等要素的深刻变革,不断健全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既要把“蛋糕”做优做大,又要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防止收入悬殊、差距过大,最大限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化、正义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二是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方面,要聚焦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就业帮扶政策,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岗位,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另一方面,要完善创业帮扶体系,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着力消除市场中影响创业的不合理机制和壁垒,依靠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新就业形态。三是要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快建立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原则的全民医保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的统筹优化,及时补齐公共性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的短板和不足,努力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既有着无比绚烂的前景,又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险和阻隘。因此,需要我们牢记“三个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和坚持底线思维,并且具备消弭忧患的本领和能力,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应变,才能真正实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要对党的历史使命始终怀着敬畏之心。经过不懈奋斗和牺牲奉献,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责任艰巨,使命光荣。为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秉持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常怀远虑、力戒空谈、埋头苦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二是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两个大局”。新时代下“两个大局”交汇叠加,既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这里面既有未充分发展而长期积累的旧矛盾,也有发展以后带来的新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高度警惕和防范“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既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先手,也要有化险为夷的高招,避免使小风险变成大风险、局部风险转化为系统风险,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三是要努力提高学习本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继承与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识别、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锻造硬脊梁,练就真本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63为此,全党务必牢记“三个务必”,深刻认识到管党治党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促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而全面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一是要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以部委、地方性党内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内规范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党内法规的权威性、执行力,充分发挥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调,着力形成系统集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改进选人用人工作,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干部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在重大任务和重大斗争中做深做实对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遵循五湖四海、任人为贤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培养选拔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三是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一方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自身要有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带头弘扬和践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主动深入基层调研,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促进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分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纪法标准,不断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具体化政策化,统筹运用警示教育、政治监督、组织管理等方式,促使党员干部严以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胸怀天下、兼济苍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特质和责任担当。面向未来,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需要我们继续坚持胸怀天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一是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当前,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深刻把握人类进步发展大势,积极回应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加强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对策,进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二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携手更多爱好和平与发展的国家政党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全球治理问题,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做好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的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三是要积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以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原则促进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相互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建各领域的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民间往来、政策互通、文化交流提供良好机遇和平台,以实际行动打造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生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