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安石油大学 李奎
近年来,随着很多高校新校区的扩建,学生人数增加,校园稳定安全工作出现新问题、新矛盾,面对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这些挑战更加艰巨。围绕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的总体要求,强化措施,维护学校及校园周边的安全稳定,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是高校的重点工作。
校园安全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实现“平安教育”着力打造的目标,平安校园的建设需要教育部门重视、学校着力、社会支持。校园安全稳定管理与建设需要顶层设计,构建安全稳定的工作网络体系,创新平台、开发渠道,吸纳高科技技术,体现以人为本,及时关爱师生的新理念。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网络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加强学校稳定,保障师生安全,设置预警,提升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效率,有利于及时反映学校发生的各种问题,实现各种政策、精神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高效传达。
(一)保证师生在校园内的人身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有基础。如果学生的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的学习、理想、品德,都是空谈。所以学校首先要保证学生、老师的生命权。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平安的校园,优美的环境,陶冶情操,滋养心灵,催人奋进,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受益一生!
(二)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校园平安,宁静和谐,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老师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反之,如果学校的纪律秩序混乱,那么老师无法实施教学,学生也无法学到知识。
(三)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高校是教学科研机构,稳定的工作可以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出高校科研质量。
(四)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幸福校园的基础。大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学习环境。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幸福校园的基础。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圈,建设文明校园,让师生获得幸福感。
(五)培养学生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平安。校园联系千千万万的家庭,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我们这个社会。平安校园营造了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生活在里面的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走出校园也能遵纪守法,建设平安社会。
平安校园建设可以提高高校社会信誉和影响力,增强社会影响力,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师生安全,促进校园环境安全。防止发生校园意外、校园食品中毒、校园霸凌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危害层出不穷,针对此类危害校园安全的问题,在管理和应对上有如下问题:
(一)人员配备不足及缺乏专业背景。一些高校在安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方面的配备不足,影响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校园安全稳定团队专职人员数量不够,辅助人员通常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差距较大,影响到工作的协作性和专业性。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人员首先应具备政治意识,安全稳定工作网络体系负责人既要掌握智慧安全稳定校园建设理论,又要了解智慧校园建设技术,团队成员能针对各自专业领域特点,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组织开展师生参与度高、应急联动强、形式多样、快速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利用数字技术与新媒体技术分析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及时关注热点问题,准确把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风险,对智慧校园安全稳定做好规划、设计,解决安全稳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建设团队要深刻认识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对建设智慧校园的内涵、功能和作用达成共识,创新性地把校园安全稳定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突出本校特色。
(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受到非法侵害,成为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学生成长环境相对单一,对陌生人缺乏警惕,容易相信陌生人,从而被骗;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和被盗缺乏足够的警惕,如在公共场所随意连接无线网络、泄露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等,不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网络上的诈骗、病毒、钓鱼网站等网络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容易上当受骗;不会应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当突发地震、火灾等,容易出现慌乱、逃生不当等情况;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如对于校园暴力、欺凌等行为因为事不关己则不予理会;很多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于安全防范的工作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如不锁门、不关窗户等,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对于危险场所和危险行为的认识不足,如独自去偏僻地方或者夜间出行等。诸如此类问题,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1]。
(三)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面对突发事件,高等学校校园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预案不完善,直接影响到稳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是缺乏校园处置突发应急响应机制。此外,校园突发应急处置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应急演练不够。学校在应急装备上的缺乏也影响到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防火、防震的预演练不够,当突然发生意外时,学生和老师缺乏防护、逃生知识与经验,往往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技术防范工作不到位,管理方式落后。如今,科技发展使校园管理更具信息化和智能化,校园安全稳定有了科技的支撑。但对技术重视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对软件更新不够重视以及对网络诈骗警惕性预警不足。从技术上来解决校园安全稳定的高科技手段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目前,由于管理方式依旧没有太大改进,管理理念落伍,很多高校只建立了部分技术防范系统,技术上缺乏防范力量,从而导致校园安全稳定留有隐患。
高校安全隐患排查可防患于未然,保证校园安全,清醒认识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结合校园安全生活的实际情况,全覆盖、零遗漏、无死角进行校园安全大检查。要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强化责任意识,抓好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安全等各项工作,把安全稳定责任传导到位;要主动化解风险,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同时由各区域安全负责人签订排查登记表,确保学校无安全隐患。学生各班班会围绕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开展系列讲座、研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化解突出风险,统筹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
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要及时发现风险。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安全稳定问题,必须针对具体问题,构建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在网络体系中,沟通、反应、策略、措施等一体化建设,能保证应急处理以及防范风险、普及安全稳定知识、经验总结交流迅速[2]。
(一)关注学生安全,从思想和制度上入手,做好相关工作。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要重视和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打架斗殴现象,更要防止校园霸凌。校园欺凌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缺失,主动欺凌者的行为表现为高度的侵略性、霸道、暴力、缺乏同情心等,对欺凌行为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置若罔闻,自我道德意识减弱,道德标准降低,这是道德推脱和品格缺陷的表现。防治校园欺凌应以立德树人立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重在立心,学会善待他人、学会关心他人,重视同理心的培育。所以,杜绝校园欺凌不仅仅以法制教育为主,还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培育学生的社交技能、情绪控制能力,以抵抗消极的群体压力,积极地取悦和接纳自己,倡导建立尊重、合作、信任的人际关系。学校要坚决反对欺凌行为,发现欺凌现象要立刻干预,鼓励欺凌者多参与社会行为,帮助他们通过安全、可接受的方式寻求力量发泄与情绪控制,培养其同理心和责任心。同时,对被欺凌者赋权,重视抗逆力和自我防御能力的培养。被欺凌者通常表现为性格内向、羞怯、怕事、焦虑、无安全感、低自尊、缺乏与同学相处的交往技巧,有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等,迫切需要培养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杜绝校园霸凌以及在实践中切实帮助学生,除了辅导员、教师、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网络救助。设置网络救助平台,普及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培养学生的自我防御能力,同时提供网络心理救助,使校园欺凌通过安全网络体系得到及时预防、发现和解决。
(二)净化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环境,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了保障师生的稳定和健康,高校学校餐厅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原料、生产、库存、加工、配送等环节严格按卫生标志。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安全监控,建立食品抽检制度,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和监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联合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将校园周边作为重点区域,创新监管模式,扎实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净化,对学生健康负责,建立一个放心的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环境。
利用网络对校园经营业户开展专题讲座,随时掌握个人及企业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严格管理校园周边的临时食品摊位。将校园食品经营纳入电子监管范围,可以安装摄像头,终端接入市场监管所或者学校,工作人员可以实时通过网络掌握校园及周边食品店的经营环境,建立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经营户、企业、个人首先对食品负责,保证供给安全,在采购环节首先把好质量关,制作环节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保存和制作。建立监督、监管机制,保证食品从采购到入口的全链条上卫生合格。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的校长连带责任制。学校供餐要比社会供餐更严格,更不能出现食物中毒、不合格食品流入学生餐桌等情况,所以,建立多元监管体系,如从供货企业到学校,从学校到政府有效的监管会让师生餐桌更为放心[3]。
(三)保障高校安全稳定,加大校园安全稳定经费投入。安全防范包括安装摄像头、门禁,加强网络防控,筑牢加强高校与当地政府机关、消防机关等部门合作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非法分子将目标瞄准学生,网络诈骗、校园持刀伤害案、入室盗窃等时有发生。学校依然存在很多不安全的方面,例如社会闲杂人员流入校园实施偷盗,学校贵重物品和多媒体设备、实验设备等遭受损失,对此,学校要做好日常巡查和入校登记,特别是节假日和寒暑假学生离校时的管理工作,以防止不法分子乘机进入学校实施犯罪。为了防范不法分子潜入学校实施犯罪,充分发挥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的作用,可以打破以人力防护的基本手段,运用创新信息技术手段,把先进的预警机制引入学校周界防御系统,采用有形阻挡,监控联动,防盗报警等措施,实施校园周界全面化管理,让校园园区全方位覆盖在智慧校园网络监控之下,逐步构建起以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的新安全防护理念。校园周界防御网络系统设计要求在校园周界防御系统引入先进的预警理念,联网联防提高技术升级,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管理者要引起重视,加大经费投入、高科技投入,解决好人力、物力不足问题,真正维护好校园的安全稳定。
(四)建立校园安全稳定的管理机制,打造良好的工作团队。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建设校园安全固定工作小组,明确校园安全固定工作职责和任务、校园安全稳定管理要求和标准。建设校园安全稳定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安全稳定事件。一旦确认发生了网络安全事件,需要立即阻断事件的发展,并且阻断受到影响的设备或系统。加强校园安全稳定教育,提供学生和教师安全意识和技能。建设校园安全固定防护措施,包括安全设施、巡视警务、消防安全等。建设校园安全稳定紧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校园安全稳定事件,阻止事件扩大。高等校园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需要制定应急方案,做好应对处置。校园内存在的建筑安全问题,如旧建筑、学生宿舍、教学楼等,需要加强建筑检查和维修工作[4]。
(五)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构建,有利于建设智慧校园。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网络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收集学校各项数据,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支持。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意义重大,它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迅速传递以及资料、文件等的共享,也提高了工作人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校园安全稳定网络体系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校园安全稳定事关学校长远发展,需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忽视细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安全稳定的校园建设既可以积聚学校的文化底蕴,又可以开创学校内涵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