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咨询、文献检索、阅览等需求与行为的個性化,在资源管理中合理运用大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管理中应用大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图书馆资源获取更为多样化的渠道,为其精准、高效地提炼信息提供参考。同时帮助高校图书馆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的服务体系,帮助其优化资源结构,创新服务模式,使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高品质的学习与教学资料,以满足用户的学术研究与教学需求。
鉴于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馆藏资源结构及服务模式管理方法进行优化,使之契合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并充分发挥出高校特色馆藏资源的优势,加大馆藏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应用信息采集渠道,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资源的利用率。
一、大数据的概念
人们一般将大数据界定为资料量规模巨大的数据,这些数据很难在一定时间内用普通的软件捕捉、存储、处理和分析。大数据有四项重要的特性,即数据规模相对较大,数据种类包含较多,数据生成速度相对较快,价值密度较低。
大数据既是对大量数据的一种泛化,也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探索事物本源的思维方式,人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对此进行解读。从数据层面看,大数据表现为一个规模庞大、多元、异构、动态的数据集,其价值密度比较低,需要运用相应的分析工具,才能够使之作用被挖掘出来形成价值。从技术层面看,存储、计算与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概念被提出以后,给海量数据的存储带来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变得可行。从思维角度看,在大数据时代,人类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一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人类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样本数据转化为完整数据;二是人类必须面对大数据的复杂性,从而抛弃对准确性的要求。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将逐渐从“因果”转向“关联”。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社会信息和知识存储的中心,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从数据角度全力挖掘用户潜力,从而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
二、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无论是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还是从优化服务模式的角度上,高校图书馆都有必要运用大数据,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处理,构建资源数据库,实现对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一)有利于预测用户需求
当前,大数据泛指通过互联网产生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含可依赖于传统数据进行分析的和不可量化的两方面信息。运用大数据从不同的角度,提取这些信息中的价值,使信息的使用者能够从决策与创新的角度,探寻到全新的切入点。这一理念早已被应用于我国商业领域,其被运用于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及行为之上,使之成为电商与服务业掌握市场动向、提高运作效能的有力手段。同时,为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服务质量,了解其需求,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找寻现有高校图书馆服务之中的问题,通过对用户注册、登记等信息,准确判断用户的潜在需求,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整理与加工,为用户推送契合其需求的资源。
(二)有利于分析资源结构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重点应放在优化资源结构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形成相互补充的特色图书馆资源。在此过程中,大数据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资源结构进行动态分析,再结合各个学科的科研动态以及学术期刊的发行情况,对有关文献材料的馆藏状况进行分析,为资源采购和数据库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样就可以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改善,并将其在特殊学科方面的优势凸显出来,使高校图书馆的资金及设施能够得到高效利用。
(三)有利于优化资源建设
过去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图书的选取上,更多地依靠图书购买,对特定图书的选取则主要依靠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个人经验进行,存在着一些局限。而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让信息资源的来源、征集、采购渠道变得更为多元化,可以准确地掌握用户的需求,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运营资金及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首先,通过大数据,可以对高校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资源采购的方向,提高资金与资源的利用率,挖掘用户的潜力。其次,可以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对图书馆的内部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从而提高整个图书馆的使用率。
三、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大数据运用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中,能够对用户的阅读兴趣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书籍,显著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进而使图书馆得到用户的认可。
(一)掌握资源管理技术
在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时,从数据分析的层面看,海量数据就是那些用户所感兴趣的书籍。利用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探寻出单一数据的利用频率,能够利用数据展现出书籍本身的价值,得到更为客观且全面的数据,为资源管理提供有利条件。但运用大数据在为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于大数据本身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其中既包含着有用信息,也包含着无用信息,这给相关人员的信息区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很多数据并非直接呈现在相关人员的面前,而是需要运用特定的计算方法,如模型推算,才能使之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就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总而言之,大数据背景下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时,相关人员的核心任务不仅在于挖掘用户的需求,提升资源管理效率,还要掌握资源管理技术。
1.数据采集
用户的信息数据拥有广泛的分布空间,相关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能够真实反馈用户的阅读兴趣,获取用户的需求数据,得到更为准确且可靠的数据分析结果。其中包含图书馆资源管理中的图书流通数据、文献传递顺序、馆际互借数据、图书馆官博及社交平台中用户的评价与推荐数据、书店及出版社等图书馆上游产业链中的用户浏览、传播与收藏数据等。
2.数据处理
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都有其本身的特征,在内容、体积以及格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相关人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这些数据的特征,比如图形、文本、视频等,选择合适的处理工具,对这些数据加以处理。
3.数据挖掘
相关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要依据数据实际情况,构建分析模型,区分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区分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差异化的专业,明确其中关联,实施聚类分析。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大数据魔镜等相关工具,提升分析效率,提升数据选用的灵活度,并结合当下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及馆藏情况,制定更优化的资源管理方案。
(二)升级管理系统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应该具备相应的软硬件基础,以便相关人员能够针对具体信息进行资源挖掘,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汇总并加以利用。因此,高校在应用大数据进行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升级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使之能够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并且在升级该系统的过程中,要为其赋予大数据分析功能。其次,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整合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需求,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实时更新源于管理系统内部及广域互联网中的相关数据信息。
(三)构建数据模型
构建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的关键,相关人员必须基于此进行逐步完善。首先,建立一个包括使用者资料的资料库,有关人士应根据高校图书馆的资料架构和所提供的资料,搜集有关各学科、各专业、各研究单位、个体的资料,包含文件搜索、论文发布等信息。同时,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生成,从而为分析现有用户的特点以及挖掘用户的需求提供支持。其次,要依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优化需要,在对已有的学科知识资源进行科学归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学科知识管理库。同时,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掌握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需求。
(四)变革管理机制
虽然运用大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但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结构的调整、渠道的开拓与采购,仍然需要依托线下管理机制的运行。所以,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应用大数据,还要积极优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人才结构及馆藏资源建设形式,让大数据的作用能够得以有效发挥。
首先,高校要开展相应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掌握运用数据分析模型的能力,适应应用大数据之后的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其次,要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从管理体制层面保证大数据的使用,以用户需求预测、馆藏资源的合理性分析等结果为主要的决策基础,进行馆藏资源的优化与采购。最后,要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与馆藏资源具有互补关系的其他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并根据使用者的教育与研究需要,通过学术研讨的方式,建立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选择适宜工具
当高校图书馆将大数据用于资源管理时,为能够获得、存储和处理大量复杂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必须有一个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工具作为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发展或引入各种信息处理工具,如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资源的管理、发现与获取系统等,已经有一些基本的资源搜集与存储能力。但是,在资源的统计与处理方面,仍然以使用传统的资源处理方式为主,无法适应当下对资源的深度发掘与处理需求。Hadoop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分布式系统架构,其特点是在计算机集群上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具有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运行速度快等优点。Hadoop已经在图书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其为基本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的储存和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NLB基于文字解析、合作筛选等技术,对用户的阅读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用户的阅读要求进行预测,进而对图书馆的馆藏进行规划。在此背景下,中国高校图书馆可以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积极寻求科技公司的帮助,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选取合适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工具,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将大数据用于资源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六)完善数据应用和保护机制
高校在应用大数据进行图书馆資源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是一种新尝试,所以需要基于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指导。具体实践中要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现实需要,并对资源选择、评估等各个工作步骤进行完善,形成大数据搜集、存储、挖掘的业务标准。同时,高校在图书馆资源管理当中应用大数据,会涉及诸多用户数据,并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这就可能会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因而,需要完善对用户数据的保护机制,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恶意盗窃、利用。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使之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管理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高校在图书馆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能够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以及对用户需求的预测,使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其服务价值,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婷婷.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研究[J].兰台内外,2022(11):55-57.
[2]纪玉忠.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创新途径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1):193-195.
[3]陈美娜,丁宪成.基于大数据的图书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0):70-72.
[4]王陈东.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方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4):52-53.
[5]张双双.高校图书馆数据管理的优化路径[J].品牌与标准化,2021(01):118-120.
[6]胡献慧.5G背景下图书馆大数据管理与服务趋势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12):120-121.
[7]周海澎.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6):41-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020303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白静,女,硕士研究生,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管理)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