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杰贤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深入应用正在重构各行各业的竞争模式和态势。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客观选择,也是提升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等多重目标,也能帮助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扩面、提质、增效,将会成为政府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从顶层设计层面规划布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试点城市选择重点行业和相关中小企业,梳理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采取市场化手段公开遴选数字化服务商,支持数字化服务商为被改造企业提供诊断、咨询等服务,开发集成“小快轻准”的数字化服务和产品,供企业自愿选择,开展数字化改造。同时,总结集成通用性强、效果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跨区域复制推广,放大政策效果。在通用制造、汽车制造和医药制造等16个重点领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
《通知》特别指出,各试点城市应将制造业关键领域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重点向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和化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和通信电子等行业中小企业倾斜。各有关城市可在重点行业领域中进一步确定具体细分行业开展试点,选取的细分行业应符合国家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和产业导向,体现自身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具有产值规模较大、中小企业集聚度较高的特征,避免分散。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0个城市纳入第一批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范围,20多个省份制定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多地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小快轻准”数字化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一批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典型模式和解决方案,涌现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壮大。
根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超七成受访企业数字化水平进入局部优化及以上阶段,半数以上关键业务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和精益管理的企业占比已超过60%,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主观意愿、基础条件、能力水平持续向好。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局部优化及以上阶段的占比接近80%,高于全国中小企业平均水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转型深度和广度均有明显领先优势,特别是在研发设计、质量管控、产品服务等重点环节,数字化水平更是显著高于其他中小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日前在2023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上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是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从政策支持、路径引导、服务支撑3方面发力,进一步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强化政策支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大力推广、持续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打造更多符合地方实际的经验模式和典型做法。
促进供需匹配——发挥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作用,培育一批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集成一批“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打造满足行业共性需求和中小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资源池”“工具箱”。
夯实基础保障——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的标准规范和标杆引领,增强中小企业网络安全、数据安全。
打造良好生态——支持大企业建云建平台、中小企业用云用平台,引导大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组织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等活动,持续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徐晓兰强调,要深刻认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重点环节和痛点难点、重点城市、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融合发展,以城市试点工作为契机,助力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