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影响研究

2023-12-15 13:47温桂荣周温馨黄家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税收变量企业

温桂荣,周温馨,黄家伟

(1.湖南工商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长沙 410205;2.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长沙 410081)

一、引言

在中国税法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税收规避、逃税漏税的现象在企业中广泛存在,通过税收规避以缓解税收压力是企业的常见做法,这使得研究税收规避的影响因素成为了热点之一。刘树海(2019)[1]提出融资约束是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重要动因,税收规避所得能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规避是企业应对融资约束的一种策略。广泛地看,企业进行税收规避是为了留存更多的合法利润以提升企业价值。一部分学者对企业进行税收规避持支持态度,这部分学者认为通过税收规避企业可以节省开支、增加企业利润(刘行等,2017)[2],有利于企业缓解经营风险带来的压力(魏志华和夏太彪,2020)[3]。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企业进行避税活动会降低信息透明度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田高良等,2021)[4]。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行为往往介于合法与违法之间,但最终都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出了明确部署,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自ESG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以ESG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给予了高度关注,企业ESG表现在实践中也逐渐得到重视。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规范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以促使企业提高ESG表现,加强ESG报告披露。然而,在新发展阶段,尽管政策鼓励和监管规则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但企业如何将其转化为内在动力对企业税收规避产生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更为关键。那么在此背景下,如果企业ESG表现影响税收规避,具体的影响机理是什么?提高企业ESG表现是促进还是抑制税收规避?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

目前鲜有文献关注到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影响。一般而言,进行税收规避活动会对管理层的真实目的起到遮掩作用,也会影响企业内部进行投资决策,进而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而社会责任投资、绿色投资是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绿色项目和资产越来越被重视,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时也会更多贯彻ESG理念,提高企业履责意识。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背景,选取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全面揭示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二、文献回顾

(一)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相关研究

ESG理念是指企业和投资者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非财务绩效。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下,通过提高企业的ESG表现,让企业的投资者、股东、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本质上ESG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而不只是股东价值。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发现,现有文献多从企业内部视角对企业ESG表现进行研究,而从税收角度对ESG表现的经济后果进行的相关研究并不丰富。ESG的相关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投资领域,被称为西方宗教团体的理论投资,后逐渐发展为社会责任投资(刘杰勇,2022)[5]。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组织首次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正式提出了ESG概念(潘海英等,2022)[6]。随着ESG的受关注程度日益加深,ESG评价体系的种类也开始五花八门。国内ESG评估起步较晚,国外的评估体系如MSCI、FTSE Russell等比较成熟且影响力较大。在国内,商道融绿、华证等第三方评级机构对ESG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国内外学者对ESG表现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大多从企业发展、企业价值和企业财务绩效等方面论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企业的规模、高管特征、ESG表现等都是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会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ESG表现,从而使企业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不断靠近(张小溪和马宗明,2022)[7]。同时李思慧和郑素兰(2022)[8]认为现有ESG实施并不利于企业成长,成本效应无法得到有效补偿。不同性质的ESG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外,在企业价值方面有研究表明,良好的ESG表现会增加企业价值,而当ESG表现存在问题时,企业价值就会降低(Fatemi 等2017)[9]。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对ESG和企业价值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大部分研究表明,ESG对企业财务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Gregory等,2014)[10]。Crifo等(2017)[11]利用OECD的数据研究得到ESG的良好表现能够降低政府债券收益率的息差,从而对财务绩效产生促进作用。ESG评分高的企业能够表现出优良的财务绩效(袁业虎和熊笑涵,2021)[12],但也有研究表明ESG表现会对财务绩效呈现抑制作用(Duque-Grisales等,2019)[13]。

(二)关于企业税收规避影响因素研究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支出。尽管企业进行税收规避不都是违法行为,但其结果依旧表现为实际税收支出的减少。激进的税收规避活动对公司价值和税收环境的公平都会造成损害。因此,在进行公司治理时重点关注税收规避问题成为当前的一股热潮。本文立足于创造公平税收环境的实际,梳理并总结企业税收规避的内部及外部影响因素。

现有文献多从股权、高管特质、公司治理等内部因素对企业税收规避进行研究。朱荣等(2023)[14]认为企业经理人往往会选择进行税收规避以提升企业价值,但前提是外部风险相对较弱。企业管理者拥有经管类的背景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其学历水平与企业避税也呈负相关关系(赵峰等,2022)[15]。针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放松行为,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情况十分常见,学者们普遍认为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往往税收规避程度更高(Wahab等,2017)[16]。除了高管特质以外,公司治理也会对企业的税收规避行为产生影响。公司治理并不是直接影响企业税收规避,当避税倾向较低、内部治理水平越高时,应该增加企业税收筹划,反之则减少税收筹划从而缓解代理问题,这表明了避税存在阈值(Armstrong等,2015)[17]。同时,当企业面临严重的代理问题时,“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抑制管理层自利心理,降低企业避税行为(蔡宏标和饶品贵,2015)[18]。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导致了部分地区为吸引企业入驻而放宽税收监管约束。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税收竞争会削弱税收监管以及执法力度(付朝干和方永美,2023)[19]。从外部环境来看,金融市场约束会对企业规避产生重要影响,约束并规范着企业行为。出于缓解融资约束压力的目的,企业通过税收筹划以实现税收规避的动机就愈发强烈(Alm等,2019)[20]。此外,刘笑霞和李明辉(2018)[21]指出,媒体报道尤其是负面新闻对企业管理层能起到震慑作用,能对公司起到很好的治理作用,减少出于谋取私利的动机而进行的避税活动。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外对ESG和税收规避单方面的研究都比较丰富,但鲜有从ESG角度出发,考虑企业税收规避行为对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益影响的文献。国内外学者们对ESG表现的经济后果进行公司层面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发展、企业价值、企业财务绩效等多方面论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针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多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开展研究。在既有文献中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进行研究大多站在股东、企业责任等多个角度,而ESG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与企业避税行为也存在着相关性。因此,本文将两者联系起来,探讨了企业ESG表现提高,企业税收规避是否会降低?并深入分析了外部监管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融资约束所发挥的作用机制,丰富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

企业ESG表现和税收规避都带有很强的道德约束。因为企业在承担ESG时存在自由选择和取舍的空间,外界对于企业真实承担ESG责任的自愿性与动机无法真正识别,所以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可能有所差异。一方面,出于寻租动机,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将加大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具体而言,信号传递理论表明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现行ESG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漏洞为管理者获得大量投资资金提供了可能,导致作为信息优势方的管理者以良好的表现掩盖企业伪善、政治寻租等不道德行为,进而掩盖了它进行税收规避活动的实际动机。同时,出于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企业为了配合地方政府竞争的需要,将ESG责任承担作为地方政府寻租的一种方式,从而使得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提高[22]。

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谋求自身长期持续发展的动机,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抑制效应。ESG评价体系中的公司治理维度包含企业违法违规情形,违规行为的存在会降低ESG的表现质量,这使得上市公司及管理层为避免违规事件而带来低质量的ESG评价效应及负面市场反应,会有所收敛经营活动中的寻租行为。根据声誉理论,企业声誉是企业在某一领域经过长期经营而累积获取的一项投资[23]。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向外部传达正面信息,即企业正在积极履行ESG责任,从而形成广告效应,有助于公司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24]。同时,还有利于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纽带,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支持和信任。企业在面临不利事件的威胁时往往需要进行内外融资,而此时,外部融资会更容易流入声誉较好、信任度高的企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降低不利事件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获取能力,削弱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动机。相对而言,ESG表现好的企业,其ESG信息披露制度也相对更加完善[25],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投资者的信任度,并且投资者能够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企业发展,减少投资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增强,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动机得到削弱,税收规避程度有效降低。故提出以下假设:

H1a:出于寻租动机,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税收规避。

H1b:出于谋求发展动机,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显著抑制了企业税收规避。

(二)企业ESG表现、融资约束与税收规避

税收规避能够为企业提供内源融资,因此融资约束是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原因之一[25]。在避税代理观中,避税完全是企业经理人为攫取私利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避税会带来一系列损害公司治理和长期发展的问题,其根源就是代理冲突。同时基于有效税收筹划理论,企业在进行税收决策时,要考虑最优决策,尽可能给企业增加收益、减少风险。经典融资约束理论认为,当公司的资金受到较高约束时,公司的投资决策很可能会发生偏差,导致公司的投资效率下降,从而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26],这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ESG的社会责任方面来看,企业提高社会责任绩效会使得自身融资成本降低,此时融资约束程度也相对更低。从ESG的公司治理方面来看,外部投资者往往因为企业有较高的内部治理水平而看好未来发展,进而愿对该企业进行投资,从而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从ESG的环境方面来看,在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可以提升自身的环境合规程度,降低信用风险,良好的ESG表现往往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更容易获取更大规模和更长期限的低成本外部融资,缓解融资约束[27]。另外,ESG表现具有市场信号作用,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影响[28]。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ESG表现越好的企业,更容易得到外部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最后对税收规避行为产生影响。故提出以下假设:

H2a:企业良好的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抑制税收规避。

H2b:融资约束在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由于2008年开始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因此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不能准确地反映税收规避程度。此外,中国上市公司在2007年后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核算企业所得税有一致的要求。为保证税收环境的稳定性及可比性,本文选取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进行如下筛选:剔除ST、*ST、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样本,剔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此外,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采取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相关数据来源于彭博、WIND和CSMAR数据库,最终获得7018个公司-年度观测值。

(二)变量选择和定义

1.解释变量

考虑到ESG评级的广泛性等,本文选取较权威的彭博数据库中ESG数据作为解释变量,主要原因在于该数据库以全球上市公司ESG表现为评估对象,其包含的企业样本数量较多,时间跨度长,认可度相对较高。为了使数据更加平滑,采用对ESG取对数的方式来进行度量。

2.被解释变量

参照梁日新等(2022)[29]的做法衡量被解释变量。由于中国特殊的税收制度环境和税收优惠,相区别于国外税收政策,不同公司的名义所得税税率与实际所得税税率各有不同,因此仅用实际税率衡量税收规避的方法在中国并不适用(段敏和方红星,2022)[26]。并且2008年的所得税改革使中国基准所得税税率发生了变化,因此采用企业实际税率及其变体(RATE)取对数作为企业税收规避的代理变量,以更好反映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其中,RATE=名义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息税前利润。用这一方法衡量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实际所得税税率越大,企业实际税负越高,税收规避程度越低。而RATE越大,名义所得税税率减去实际所得税税率的差额就越大,代表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刘行等(2017)[2]运用这一指标对企业避税与投资效率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3.控制变量

借鉴已有文献[30~31],引入控制变量,包括资产负债率(LEV)、股权制衡度(BALANCE)、公司上市年限(AGE)、企业规模(SIZE)、企业价值(TOBINQ)、管理费用率(MGFEE)和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同时也对年份、行业变量进行了控制,以有效避免遗漏变量偏误。本文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及测度方式

(三)模型设定

为考察ESG表现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设置式(1)回归模型。式(1)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税收规避(RATE),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ESG表现(ESG),控制变量以CONTROL表征(包含表1中列示的所有控制变量),α0为常数项,α1为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α2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RATEi,t=α0+α1ESGi,t+α2CONTROLi,t+∑YEARi,t+∑INDUSTRYi,t+εi,t

(1)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融资约束是ESG表现抑制企业税收规避的重要机制。借鉴温忠麟等(2004)[31]的研究来验证此作用机制。模型构造如下:

MMi,t=β0+β1ESGi,t+β2CONTROLi,t+∑YEARi,t+∑INDUSTRYi,t+εi,t

(2)

RATEi,t=γ0+γ1ESGi,t+γ2CONTROLi,t+∑YEARi,t+∑INDUSTRYi,t+εi,t

(3)

其中,式(2)验证了企业ESG表现对机制变量的影响,式(3)进一步验证了在控制机制变量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是否对税收规避存在影响。根据温忠麟的思路,若系数α1显著,则用式(2)检验ESG表现对机制变量的影响;若系数β1显著,则用式(3)进行分析;如果式(3)系数γ1显著不为0,且式(3)中γ1的系数绝对值小于式(1)中α1系数的绝对值,就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机制变量融资约束影响了企业税收规避程度。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样本公司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名义税率高于实际税率,说明大部分企业仍然可能存在避税行为。企业ESG均值为3.009,最大值为3.808,说明不同企业的ESG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企业价值的均值为1.899,最大值为7.458,说明企业价值会因为经营模式、企业规模等不同发生较大变化。根据公司规模来看,企业最大值为26.961,最小值为20.640,说明在整个行业中不同企业规模相差较大。其余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均处于合理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基准回归分析

表3列示了ESG表现对企业税收规避影响的回归结果,(1)列为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相关的公司特征变量,(2)列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3)列同时控制了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李井林等,2021)[32]。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此时,ESG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97、-0.080和-0.051,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呈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在客观上缩小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差,从而增强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削弱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动机,降低税收规避程度。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会较为注重承担ESG责任的战略意义,倾向于企业长期发展,因此ESG表现对企业税收规避更多起到负向影响,假设H1b得到验证。

表3 基准回归结果

(三)路径机制检验

表4是路径机制检验结果,参照温忠麟三步法原理,检验融资约束所发挥的机制效应。此时被解释变量为税收规避(RATE),解释变量同时加入企业ESG表现(ESG)和融资约束(WW)。从回归结果可知,融资约束(WW)的系数为正,说明融资约束越高,企业税收规避程度也就越高。同时,观察ESG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可以看出其系数值分别为-0.051、-0.006和-0.047,并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结合表4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降低融资约束从而减少了企业税收规避程度,即融资约束在企业ESG和企业税收规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ESG表现的提升可以向投资者和各方利益相关者传递好的信号,从而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税收规避动机,假设H2a得到验证。

表4 路径机制检验结果

为增强结论的可靠性与说服力,本文对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税收规避的机制效应进行了Sobel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Sobel检验的Z值在5%水平上显著,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融资约束确实在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税收规避二者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H2b得到验证。

(四)调节效应分析

从外部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理论界对金融监管的讨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派,他们对目前的金融监管管制能力尚存担忧,认为中国地方监管部门当前存在的诸如独立性较差、人才缺失以及职责分散等问题,使得一味增强监管力度反而适得其反。另一类是积极派,他们将金融监管视为市场调控工具。本文主要从外部监管角度,包括审计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媒体关注度来分析他们对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的调节效应,调节效果如表5所示。

表5 调节效应分析

通常而言,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会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以及更丰富的经验,因此审计师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往往意味着有较高的审计质量。本文采用审计师是否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若审计师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则取值为1,否则为0。已有研究发现,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风险往往表现得更加敏感(许汉友和李潇琦,2023)[33],更注重其自身品牌及声誉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本文认为,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抑制作用在审计质量相对较差的样本中会表现出更显著的效果。这是因为ESG表现较好的企业,税务部门对公司涉税信息管控更加严格,同时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异常财务信息非常敏感,能够进行有效识别,这使得公司的税收规避行为更容易被发现,进而导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性地放弃部分风险较大的公司。另外,公司出于机会主义动机,为了规避高质量审计同样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会更具策略性和目的性。通常,良好的ESG表现向外界传递着企业环境友好、产品高质量、内部治理完善、治理水平较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信号,因此当外部审计质量水平不高、治理效应有限时,企业会依赖其良好的治理能力和社会责任形象更好地对管理层和主要股东实施监督,弥补外部审计质量造成的有限公司治理作用,以审计质量负向调节ESG表现与企业税收规避两者之间的关系。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具有专业知识扎实、资金规模庞大以及投资策略丰富的优势。本文运用企业内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总和来衡量机构投资者持股,其中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社保基金、QFII、券商及其理财产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八大类别。通常而言,机构投资者短视也是管理层短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构投资者出于避免套利往往会造成对长期资产的错误定价,企业价值被低估,管理层为维护自身利益,会带来管理层短视的结果。在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监管制度尚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容易忽略所掌握的信息。基于以上考虑,认为中国机构投资者有可能会造成管理层的短视,短视的投资行为会导致企业过于看重短期利益,忽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侵害股东长期利益,促使企业通过增加税收规避行为来增加企业价值。李学峰和蔡新怡(2023)[34]的观点也表明,机构投资者在中国更多扮演着“崩盘加速器”的角色。故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负向调节ESG表现与企业税收规避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出现该公司内容的新闻总数来衡量媒体关注度,其总数越多说明媒体对该上市企业的关注度就越高。由于中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导致媒体治理的直接作用需要行政机构的干预[35]。ESG表现越好的企业往往意味着自身的监督机制相对完善,因此在单纯依靠市场的媒体监督机制失效时,媒体关注度越高对ESG表现与税收规避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就越弱。所以,媒体关注度负向调节ESG表现与企业税收规避两者之间的关系。

基于全样本对外部监管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见表5。其中ESG×BIG4为企业ESG与审计师是否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变量的交互项,ESG×INST为企业ESG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量的交互项,ESG×MEDIA为企业ESG与媒体关注度变量的交互项。列(1)至列(3)中,交互项系数分别为0.065、0.002、0.022,ESG系数分别为-0.072、-0.153、-0.051,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交互项系数与ESG系数相反,显著为负,均支持检验结果,这表明外部监管负向调节ESG表现与企业税收规避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外部监管会弱化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抑制作用。

(五)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1.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控制遗漏变量问题

本文在主检验中控制年度固定效应以及行业固定效应,为进一步控制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导致企业ESG与税收规避之间的虚假关联可能对结论产生的影响,故采用高维固定效应进行内生性检验,证明潜在遗漏变量所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不会影响上述结论。加入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即采用“时间+行业+行业×年份”三维固定效应模型重新进行回归检验。表6列(1)列示了相关回归结果。研究发现ESG系数依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增加其他可能遗漏的控制变量并没有对本文结论造成根本性的冲击。

表6 内生性分析结果

2.工具变量回归

尽管排除了遗漏变量可能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但研究结论还是可能会受到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困扰。如ESG表现好会影响企业税收规避,同时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高低也会反向影响ESG的表现与得分。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国际上首个政府层面全面规划及推动绿色金融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借鉴申广军等(2016)[36]的做法,在时间维度上,2016年以后设定为1,2016年以前设定为0作为政策冲击这一工具变量(IV)的代理变量,其思路是ESG的政策文件的发布与当期ESG变量相关,但与当期扰动项不相关,这样就可以使用该变量作为工具变量,从而排除内生性。在进行工具变量回归前,表6列(2)列示了第一阶段回归中,工具变量IV在1%水平上显著影响企业当期ESG表现,且进一步对IV这一工具变量进行有效性检验,F statistic经验值大于10,说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因此本文选择的工具变量满足相关性和外生性。第二阶段回归结果如表6列(3)所示,ESG显著性虽然有所下降,但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符合基准回归结论,说明良好的ESG表现会对税收规避具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3.倾向得分匹配法

由于企业披露ESG信息可能不是随机分配或外生决定的,为排除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差所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因果识别,估计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处理效应,以验证基准回归结论的可靠性。参照贺家琼和杨明高(2021)[37]提出的方法对样本进行1:1最近邻匹配,以文中使用的控制变量作为协变量,确保控制组和处理组没有系统性差异。基本思路是依据ESG评级高低对原始样本进行分组,ESG评分高于中位数为处理组,反之为对照组,使用匹配成功后的样本进行回归,PSM检验结果如表6列(4)所示,上述匹配方法所对应的ATT对应的t值为-3.830,匹配方法满足显著性要求。且该结果表明,ESG依旧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即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后,本文基准回归结论依旧稳健。

4.替换解释变量

对于解释变量ESG表现学术界都有不同的度量方法,参照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选择的衡量方式不同也会导致研究结论差异化。因此,本文通过改变解释变量ESG表现指标的衡量方式,以检验研究结论是否可靠且稳健,故对解释变量的替换借鉴高杰英等(2021)[38]的做法,选取华证ESG评级数据来衡量企业ESG表现。按照前文所述研究模型,采取相同方法,对解释变量ESG表现的衡量指标进行替换后再次回归,重新回归结果如表6列(5)所示,企业ESG表现系数为-0.054,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再次印证了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程度产生负向影响的结论,说明基本回归结果稳健。

六、异质性分析

前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此种关系是否存在异质性。由于企业自身的监管力度及环境规制会因行业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这使得企业对高管的思维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求不同,对ESG理念的履行与否也会有所差异。此外,企业市场化程度这一正式制度的差异也会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为了观测不同市场化程度和行业性质的企业样本是否会对税收规避产生不同的效应,故进行分样本处理。

(一)基于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检验

政府对于企业的监管力度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存在显著差异性,对企业管理效率与规范性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要求也会更高。一般而言,企业税收规避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制度环境。依据王小鲁等2019年[39]出版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的地区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市场化程度。由表7列(1)至列(2)结果可知,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组中,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在1%水平上负向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组中,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不显著。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平时对于税收监管较为规范、严格,因此良好的ESG表现并未对税收规避产生显著影响。而市场化程度较低时,制度质量往往较差,政府对于企业的监管力度也相对较低,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动机也就越强,此时良好的ESG表现更能在其中发挥显著作用。

表7 异质性分析结果

(二)基于不同行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

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作用可能受到行业性质的影响,相比较而言,重污染行业企业受到的环境规制更加严格(席龙胜和赵辉,2022)[40]。对于行业性质的划分,主要参照2012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进行分组,将煤炭、化工、冶金、采矿等16个行业确认为重污染行业。表7列(3)至列(4)结果显示,在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在1%水平上呈负相关,且显著性优于重污染行业企业,说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在ESG表现上与重污染行业企业相比存在优势,更有利于增强其对税收规避的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在于重污染行业企业本身给人们造成的普遍认知和印象会对投资者的选择造成影响,例如存在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往往更受投资者重视,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推崇的观点,且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以及环境规制压力也相对较小,获取资金的能力更强,相对应的税收规避程度也更低。

七、结论与启示

企业强化ESG理念与国家提倡“碳中和、碳达标”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吻合。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上市企业为尽可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往往会采取税收规避的手段,而税收规避通常介于合法与违法之间,“形式合法、实质违法”的特性让税收规避成为各方利益者所关注的焦点。立足于创造公平税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背景,基于信息不对称、经典融资约束、有效税收筹划等理论,本文选取2008—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越低。第二,路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税收规避。第三,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外部监管均会弱化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的负向关系。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企业税收规避的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更低以及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

根据研究结论,得到如下启示:第一,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部门应该对ESG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完善,奖惩分明,引导企业自觉进行信息披露。如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政策激励企业提升ESG表现,并且可以针对ESG表现较差的企业给予降低贷款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等一定程度的惩罚。同时政府应该协助外部监管部门突破自身局限性、健全监管制度,对投资短视等行为加以重视,健全外部监管者责任约束机制。此外,立法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深化税制改革,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从根源上缩小企业税收规避的操作空间。第二,从企业角度而言,应加强ESG责任意识,推进ESG履行措施,响应国家战略号召,提升自身ESG表现,增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应该积极主动进行信息披露,缩小企业与各类投资者的信息鸿沟,使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第三,从投资者角度而言,ESG表现良好的企业其税收规避程度低,制度环境优良,长期来看这种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更多关注企业的ESG表现,通过ESG信息披露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以及税收规避的可能性,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充分发挥投资者的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税收变量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抓住不变量解题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也谈分离变量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