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ecilia 图:工作室画廊
画廊空间内“落穴”展览现场
一个学过书法、国画、油画、雕塑,最终却没有选择成为职业艺术家的画廊主——庄彬运营的画廊会是怎样的?7年来,“工作室画廊”从愚园路到兴国路,再到长乐路,辗转多次,面积不断扩大,如今的画廊空间近300平方米。“工作室画廊”分为画廊空间和工作室空间:画廊空间设计先锋而大胆;而工作室空间作为画廊的学术引擎,则聚焦于非营利性的艺术项目与研究记录。这两个空间双管齐下,见证着“工作室画廊”作为上海第一个做艺术家驻地项目的本土中小型画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的艰辛历程。
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的庄彬,从求学到工作至今,一直在艺术行业里打转,从未离开过艺术。以前学习雕塑专业拿奖学金拿到“手软”的她,毕业后在阿拉里奥画廊成为金牌销售,再到之后与西方蓝筹画廊合作与运营自己的画廊空间“双向并行”,这18 年,也同时是市场将她“千锤百炼”的18 年。
上学期间,她不甘愿在“象牙塔”里裹足不前,于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基金会合作办展,做艺术家助理,参加各种各样的交流项目等。虽然这些事情与艺术市场的关联性相对较弱,但是这些经历不仅开拓了她的眼界,而且让她积累了许多经验,更让她明白“技术不等于艺术”,要追寻自己想要的未来,就必须“投身市场”“进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世界是艺术价值的度量衡。她的能力在哪里,她该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画廊作为一个“非常具体的地方”,可以有效地帮她找到答案。
在工作室画廊成立的初期,庄彬总会不自觉地想要模仿超级画廊,试图让自己的画廊看起来“很大”,但随着工作的推进,现在她已“不怕小”,反而觉得这恰恰是她的优势。在有限的资源内,她充满干劲地亲力亲为,其间经历的一切,都很珍贵。这间自2006 年在上海创办的画廊,不是一个空壳,它一直在茁壮成长,“我们所做的所有内容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人和原动力在推动,以真实的价值观作为支撑”。
庄彬大概是为数不多在小红书上十分活跃的画廊创始人之一,且以一系列致力于揭开艺术行业神秘面纱的“干货”视频为主:“展览文字本来该是怎样的?”“展览真实呈现的过程”“艺术家如何整理一份专业的简历?”“如何给画廊投稿才是有效的?”等。
有这么热爱记录的画廊主,有关画廊的记录自然不会少。庄彬的个人小红书账号除了“干货”,还会有办展的小花絮,B 站上传的视频分为“关于我们”“艺术现场”“驻地纪实”“艺术家说”四个栏目,用心维护的官方网站检索指引清晰,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工作的价值”。
除了举办专业展览,画廊还发起过多个别出心裁的艺术项目:基于艺术家工作过程记录的《艺术家讨论》;基于艺术家驻留工作汇报的《OpenStudio》;基于艺术家创作交流以及评论的《艺术现场》和《Critique Room》。
虽然中国人更习惯于阅读公众号,但庄彬希望打造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准确地搜索到“工作室画廊”,“很多今天看起来没有价值的东西,只要我觉得应该这么做,我就会这么做。多一个西方观众了解我们,可能就会多一分中国艺术家‘走出去’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庄彬及其团队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倾力打造出一座关于工作室画廊的“档案图书馆”,留下了许多影视和文字资料,涉及艺术家对谈、空间改造、会员活动等,将记录贯穿线上和线下。
在不断地摸爬滚打中,工作室画廊奠定了现在的运营模式,两个空间各司其职,其中的工作室空间还承担起非营利性机构的部分职能,驻地项目成了画廊的“核心产品”。这种做法,在无形中重新定义了画廊的存在功能与艺术价值。“画廊的两个空间,一个负责触达市场端,另一个更面向学术端。两个空间激发的资源和运作方式、管理模式也全然不同”。
“工作室画廊”迁址在长乐路后的画廊空间
《拼补练习3》王玉钰 32cm×42cm 综合材料 2017 年
【王玉钰】
王玉钰的创作实践以雕塑为核心,围绕身体与物体“运动”的阈限状态而展开。艺术家以身体为主要线索,去寻找并捕捉人类肉身所散发出的那些迷惑而混沌的气息;通过硅胶、布料、金属等材料去构建脱离于身体的另一个框架,把观者带入具体现实中;不同的材质蕴含了不同的个体情感,唤起的是更为亲密的观察与思考。
《聚会》欧鸣 32cm×42cm 石膏、陶瓷、水性色浆 2022 年
【欧鸣】
石膏如同花卉一般被养植在陶瓷容器中,表面的颜色和肌理在反复湿润、干燥的过程中,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变化和流动感。欧鸣的作品被瑞士斯沃琪集团、艺术8 等众多个人、机构及企业收藏。
《屏幕里有桃花源》 周周 100cm×100cm 2023 年
【周周】
艺术家选择中国画独有的缩微景观式的图像语言来构建画面。周周在二维的绘画中加入手工刺绣和立体面料的拼贴,利用刺绣的肌理补充了画笔不能达到的触觉层面,创造出一种能够启动通感的视觉语言。绸缎和锈线的光泽给人华美绚丽的视觉联想,而裸露出的线头和大头针赋予了作品颓败感,表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观之下暗流涌动的危机感。
《IMG532》江立宁 80cm×60cm 2023 年
【江立宁】
江立宁的作品借助日常经验中对空间的注视与捕捉,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被忽视的边缘和情感进行不断地剥离、隐藏和重现,转化出一种克制且隐秘的图像结果,试图将不确定的微妙状态与情感视觉化。
工作室画廊不再是大部分人固有认知里的“一种华丽的场景”,它强调工作室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从艺术家的角度告诉你,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每个人背后工作机制里那些重要的、珍贵的经历与思考过程。
因此,工作室画廊一开始运营的时候,就把讨论活动列入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中,这些讨论关于教育、文化和艺术生态。在思考通过什么项目能让人了解艺术家的工作价值时,“驻地”二字在庄彬的脑海中蹦出。当艺术家切身处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可以不断地给人们提供真实的信息,人们也得以与艺术家不断地产生对话。因此,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助于令其了解到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家工作的价值。
参加驻地项目的艺术家,需在8 周内,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且每一周都会在现场进行采访和做相应的文字、视频、图片的记录,记录到的信息会汇编成一份报纸,并且在最后一周的展览现场进行公开讨论。这些内容都会在每两周一次的周日会员活动中一一呈现。现在每次大约有30 人参加会员活动,几乎是画廊空间所能承载的最大数量,这也成了业界认识工作室画廊的重要方式之一。
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工作室画廊在这几年有了不少突破性进展。首次参加艺博会便能将带去的作品悉数售罄。未来,也仍将尽全力让世界看到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