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优化路径研究

2023-12-15 07:18:19王曼华
中国市场 2023年36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河南省养老

王曼华

摘 要:近年来,河南省在智慧养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建设试点工作,在政策体系建设、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智慧养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如顶层设计统筹不足、相关标准未统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未形成、智慧健康养老社会基础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等,需要不断优化。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优化应从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核心作用、制定完善统一标准、推进智慧养老行业协会建设、加强智慧养老产业体系建设、加大智慧健康养老推广宣传、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完善,充分整合养老资源,最终构建高效、优化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6-006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6.062

2022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4.2%[1]。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中提出强化信息技术支撑等六大重点工作任务及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等三个专项工程,智慧健康养老领域发展成为养老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8.9%,与2021年年末相比,增加了79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5%[3]。为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河南省相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鼓励及保障性文件。其中,202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养老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覆盖城乡、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河南省在智慧养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建设试点工作,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地图、引进和培育智慧养老龙头企业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优化。

1 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1.1 政策体系方面

《河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养老相关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等,对养老的服务内容、服务机构、人员要求和设施条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积极保障人才培养、设施规划建设、税费优惠等方面,一系列政策支持极大鼓励了养老产业的发展。2021年12月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数字化改造,提高数字化公共服务效能,引进培育智慧养老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省级养老服务“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产业协同发展”的智慧养老新生态[4]。2022年,河南省财政积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市县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县级敬老院、医养结合项目、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平台等项目的建设。2022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民政厅、自然资源厅共同印发《全省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工作方案》,累计排查新建住宅小区4155个,通过专项清理,2022年度全省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平均达标率77.52%。

1.2 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河南省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157个县(市、区)、673个街道、733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率达到100%,智慧养老平台入网老年人1718万,累计实施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3.3万户[5]。从2017年起,河南省开始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8年至2020年,分别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0家、1039家及1011家,截至2021年4月月底,全省日间照料中心共有3371家,增长趋势明显,基本实现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6]。

1.3 服务模式方面

近些年,河南省内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2025年年底前实现郑州市城市“一刻钟”、农村“1000米”居家养老服务圈;洛阳市以全覆盖为目标,探索构建城市“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建设体系、农村四类养老服务设施;南阳市立足“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养老服务格局,形成市、县、街道、居委会四级党委书记抓养老,相关职能部门齐配合的工作格局。

1.4 人才培养方面

2022年12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十四五”期间全省要培养培训养老服务技能人才15万人次以上,养老服务机构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上岗率要达到100%[7]。2023年4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河南护工”人力资源品牌建设方案(2023—2025年)》,“十四五”期间实施“河南护工”百万培训行动,新培养一批技能人才,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和技能人才梯次结构,推动“河南护工”成长为全国知名人力资源品牌。

1.5 智慧养老建设方面

在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智慧养老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河南省分两批将郑州、长垣、鹤壁等17个城市确定为省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计划用三年时间支持试点地区探索创新社区养老服务高效智能化模式。洛阳市基于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积极探索建设了集养老大数据、综合监管、养老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该平台陆续采集并录入137万余名老年人信息,同时录入养老机构238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766个、农村老年人幸福院1449个,实现洛阳市老年人信息入网全覆盖[8]。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加强智慧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和《郑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技术规范(第一版)》,探索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創新性发展,建设市域内统一的智慧养老平台,将智慧养老融入“数字郑州”整体规划。截至目前,河南省被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共5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共23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共5个。河南省民政厅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探索“订单养老”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地图,运用平台连接服务资源,所有省辖市全部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2 当前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顶层设计统筹不足

健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是智慧养老服务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国家和地方多项政策法规引领着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但在顶层设计统筹不足,如政出多门、缺乏监管等问题会造成企业市场拓展等发展受限,同时政出多门导致的多部门之间也会缺乏监督。另外,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文件会致使相关政府部门权责不清、利益冲突,相关部门之间或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出现信息误差等,最终均会导致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或浪费。

2.2 相关标准未统一

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河南省于2022年8月发布了《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有利于规范养老服务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受地域限制,智慧养老相关的配套执行标准和规范尚不统一,相关监管机制尚未完善,智慧养老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智慧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受到影响。信息化标准缺失,也影响了不同企业搭建的养老信息平台间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对智慧健康产品的研发、反馈、改进、推广等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目前多数智慧养老相关产业更加注重硬件设备或软件的销售,较少关注智慧养老服务质量及监管,导致智慧养老线下服务质量不高。

2.3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未形成

目前,河南省内智慧健康养老相关企业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缺乏发挥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是从事智慧养老相关产品销售的企业,难以带动产业发展,也不能形成系统性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模式。另外,企业运营模式单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未能实现集约化发展,服务成本高,也会导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难以形成,进而无法形成有效的价值机制,产业发展成熟相对困难。

2.4 智慧健康养老社会基础不足

杨红霞等调查发现,中老年人选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较高,且主要是基础需求(包括安全健康服务、生活服务及安全便利服务),高层需要较弱(包括心理慰藉服务、养老敬老政策、网上继续学习及个人经验分享等),但在调查中发现中老年人对智慧居家养老环境的满意度整体较低。该项研究表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较为旺盛,但产业发展的内容及适老性不能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老年人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较低,也没有足够兴趣学习,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是智慧养老服务不可逾越的一道难题,2020年11月和12月国家分别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但目前尚缺乏具体实施路径和支持。另外,河南省内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活在城郊或乡村,受地域、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情况等的影响,对智慧健康养老相关政策及服务了解很少,也不能通过相关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获得帮助。

2.5 人力资源短缺

当前,河南省养老服务人员短缺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养老队伍总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如果按照3%老年人的入住比例,应有54万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但河南省仅有3万多名养老服务人员[10]。养老护理行业工作较为辛苦、压力大、工资不高,导致养老服务行业对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低。当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较为缺乏,且从业人员主体主要为“4050”人员,年龄偏大已经成为养老行业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还存在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现象。有调查显示,养老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比例较低,到岗第一年的流失率达到30%,第二年达到50%,第三年达到70%甚至更高。由此导致护理人员缺口较大,且整体专业素养不高。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需同时具备线上和线下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于传统养老服务人才而言,培养难度更大。且受限于当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数量及文化程度等因素,智慧健康养老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将更加困难。

3 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优化路径

3.1 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核心作用

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构架中,加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国家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地方行动方案,明确政府与社会力量在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分工,从资源投入及配套政策等方面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并将智慧健康养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随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调整。另外,在城市中继续增加完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政策及财政支持,形成“9073”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及家属对适老化改造的认识,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广泛覆盖;在农村中大力推进乡镇一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一级养老互助点的建设,及时掌握农村空巢、留守老人信息,建立定期探访制度,实现精准识别和有效供给。

3.2 制定完善统一标准

根据省委省政府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出台的规划,明确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中各个主体的责任分工,完善协调和沟通机制,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强化主体责任,从而形成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体系发展的合力。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制定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要求、器械药物标准等产业标准,并在专家指导下不断细化产业标准。提炼地方试点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规范更加科学、完善、有针对性的行业产业标准。

3.3 推进智慧养老行业协会建设

以河南省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建设为契机,成立非营利性的智慧健康养老行业协会,主要由智慧养老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组建而成,与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协作关系,参与到智慧养老相关政策、标准制定、信息数据收集分析、行业企业监督管理等事项中,加快促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3.4 加强智慧养老产业体系建设

智慧养老服务涵盖面广泛,包括衣、食、住、行、医、养等多个方面,可以通过与相关服务产业开展合作,促进完善养老产业体系的建设。如开发智能穿戴设备,利于身體运动状态、健康状况和周围环境的监测;根据身体数据智能制定膳食方案并动态调整,提供定位数据以方便寻找;开发智能轮椅,提供路线指引和导航服务,辅助出行。另外,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加入智慧养老服务领域中,在建设用地、税费、拨款等方面给予入驻企业优惠政策,提高参与积极性,协同构建政府、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配合协作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促使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完善。

3.5 加大智慧健康养老的推广宣传

通过对智慧健康养老的大力推广宣传,使民众逐渐接受智慧养老的理念,并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用宣讲、发放传单、直播、短视频、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知识,提高老年人积极性。在老年人聚集的社区开设体验服务点,向老年人介绍智慧养老产品或软件的操作方法,让老年人体验快捷使用医疗、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便利性,真实感受智慧养老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服务体验氛围。

3.6 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人才培养

培育专业化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解决智慧养老发展困境的关键环节。目前河南省部分高校已陆续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各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并广泛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研,掌握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及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培育市场紧缺的复合型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设置智慧养老服务专业资格认定标准,并制定相应补贴政策,促使更多人积极加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行列,逐步组建起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好地实现智慧养老的目的。

4 结论

河南省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发展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还需从本身出发,充分整合养老资源,与其他服务业合作,应用新兴科学技术,引入各层次人才,构建出高效、集约化、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的老年群体受益。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J].上海护理,2022,22(11):11.

[2]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10-20)[2023-07-3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3/content_5644434.html.

[3]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2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報[N].河南日报,2023-03-23(6).

[4]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31)[2023-02-16].https://www.henan.gov.cn/2022/02-16/2399852.html.

[5]王向前.河南实现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场所全覆盖[EB/OL].(2023-02-14)[2023-07-3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735704540055369&wfr=spider&for=pc.

[6]邓欢.河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完善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7]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EB/OL].(2022-12-17).https://www.henan.gov.cn/2022/12-27/2662809.html.

[8]洛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采集并录入137万余名老年人信息[EB/OL].(2022-05-10)[2023-07-31].https://www.henan.gov.cn/2022/05-10/2446277.html.

[9]杨红霞,阴其谱,伊若男,等.中老年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23,37(6):1077-1082.

[10]王向前.有岗无人,养老护理谁在干——“养老护理供需瓶颈如何破解”系列观察[N].河南日报,2022-01-24(3).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河南省养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