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卫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山东省烟台市着眼于厚植农业特色优势,加快智慧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使农业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并用智慧农业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跨越。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是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关键,同时可为烟台市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智慧农业是指以客观实际内容或实际操作场景为基础,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可以智能控制其生产模式,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新型农业,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自然因素的影响,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智慧化,从而不断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一是智慧农业生产。我国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标准化、集约化的智慧农业,形成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智慧农业管理。智慧农业可借助智能设备等为农业经营和管理提供支持,可通过智慧规划和资源管理,大幅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智慧农业决策。智慧农业能够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智慧决策,有利于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智能化决策可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报告,其内容涵盖农作物种植、农业管理、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需、农业产业链等方面,不仅可保障农业决策的精准性与时效性,而且能促进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发展[2]。
1.3.1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智慧农业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智慧农业智能设备与系统的推广应用可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与集约化,进而可不断拓展农业经营范围,增加农民经济收益[3]。
1.3.2 提升劳动生产率
传统农业以粗放型生产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智慧农业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模拟机械和云计算等技术,将农业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转化为相应的生产和管理命令。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智慧农业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品质,有助于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产业,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1.3.3 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农业生产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等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在智慧农业生产过程中,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可精准捕捉农业生产的动态数据,科学控制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能有效解决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烟台市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政府部门立足这一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农业智慧化建设,打造涵盖数字化种植、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新型智慧农业体系。首先,烟台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将现代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发展的各环节,在农业生产环节培育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智慧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智慧技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其次,烟台市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农业云计算中心,推动农业决策和管理智能化,为烟台市农产品增添智慧化和标准化标签。最后,烟台市政府建立县、镇(乡)、村三级农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农村三资管理服务综合平台、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烟台特色农产品互联网商城、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追溯平台六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共享式发展,完善农产品数据安全与质量监管体系,推动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每一个烟台的农产品品牌,都是烟台市农业由“智变”到“质变”的突破与创新[5]。在果蔬业方面,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选准果蔬品种,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通过建设果蔬业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产销对接中心,让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切实联动起来,促进“智慧果蔬”品牌高质量建设,同时培育了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蔬菜等众多果蔬品牌。在葡萄酒业方面,烟台市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充分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已形成涵盖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贸易等流程的全产业智慧化链条,培育出张裕、长城、君顶等知名烟台葡萄酒品牌。此外,烟台市将智慧农业与乡村旅游巧妙融合,通过组织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主题活动,营造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氛围,打造“智慧农业+旅游”产业融合新典范。
“互联网+直播”已经成为烟台市农产品产销的重要渠道。烟台市政府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大数据优势,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整合各类农业企业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推进产销信息对接,尽可能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积极打造农村电商优势产业链。同时,烟台市政府通过利用区块链及大数据技术手段,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业主体发展信息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合作有序、收益共享的产供销体系。此外,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农产品选品会,邀请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团购平台,振华、家家悦、盒马等连锁农产品零售企业,市内外直播电商企业、网红直播等机构,进行优质农产品选品直播,不断利用“互联网+直播”优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当前,烟台市智慧农业主要是政府主导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有些县、乡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智慧农业基础建设不完善。一方面,虽然烟台市多次发布地方智慧农业发展规划,但地方智慧农业在农产品供求、价格和竞争等方面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能力有限,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智慧农业发展规划难以落实。另一方面,烟台市智慧农业政策的衔接性与联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在因地制宜、经验借鉴等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难以促进烟台市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推动产业振兴,依靠单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6]。当前,烟台市发展智慧农业主要依靠政府为主、大型龙头企业为辅的传统参与模式,导致智慧农业参与主体单一。同时,智慧农业产业制度体系不完善,有关部门对各类参与主体在技术、市场、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难以调动各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烟台市是农业大市,各类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需信息繁杂,处理这些农业数据信息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烟台市农业数据处理却存在数据收集不完整、数据分析不高效、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数据收集上,存在数据收集效率低、部分数据来源不准确、数据涵盖不全等问题。数据分析上,由于农业生产经常受自然生态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农业数据分析不及时、准确率和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例如,烟台市海洋牧场的生态系统较为复杂,数据动态更新导致数据分析与管理十分困难,无法实现牧场数据的及时处理和保障数据分析的高效准确。在数据共享与管理体系上,受制度体系约束、技术标准缺乏和法律法规滞后等影响,现有的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整合不够完善,部分主要农业产业缺少相应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再如,虽然果蔬业是烟台市的支柱产业,但没有形成完善的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体系,并存在农业数据共享不深入、责任落实不到位和信息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农业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共享,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各类主体共同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建设[7]。
人才是促进智慧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农业不同,智慧农业需要高素质应用型的技术人才。烟台市智慧农业人才匮乏且劳动者参与不足,使得其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集成应用能力偏低,导致智慧农业进一步发展受限[8]。一方面,烟台市农业经营管理中可操作智能设备的农业技术人才十分短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受到人才的限制。另一方面,智慧农业对技术要求较高,而大部分农民技术知识欠缺,对智慧农业的接受能力较弱,加之前期智慧化建设和后期维护所需资金较多,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仅是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作为主力军,多数农民只能望而却步,导致智慧农业应用转化能力较低。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资金充足,产业培育更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智慧农业是研发时间长、前期投资大、效益获得慢的产业,是需要政府政策扶持、地方财政补贴、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农户积极参与的多元共建产业[9]。目前,烟台市智慧农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资金扶持较少和金融体系不完善。各县(市、区)智慧农业的发展多是依靠政府的专项资金,各政府部门的资金覆盖面和地方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对发展智慧农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智慧农机等补贴力度不够。此外,许多金融机构考虑到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市场经营风险较高等问题,很少为农业企业、农民提供大额投资,导致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从根本上制约了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制订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可以更加高效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10]。首先,烟台市政府应根据市场导向,建立健全智慧农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制定乡村产业振兴的整体发展策略。地方政府应在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农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实施关键及所需各类保障措施等,使整个赋能过程提质增效。其次,注重政策的有效衔接,保障产业发展规划的联动性和协调性。例如,烟台市可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决策和协调机制,对县(区)政府提供针对性、差异性引导,形成市统筹规划、县镇(乡)联动落实、地方分类指导的智慧农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
智慧农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容多、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11]。因此,烟台市需要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进来,形成合力,从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烟台市要积极培育新型智慧农业经营主体。这是因为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投资意识及智慧农业发展意愿。例如,烟台市可通过建立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发展智慧农业,通过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一方、带动一方的模范扩散效应和联农带农机制,有效提高小农户对智慧农业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不断推动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烟台市需要整合现有的各类农业数据资源,加快建设包括智能设备、经营管理、农产品生产等信息的农业数据库,提高数据收集效率,细化数据分类和深入整合,并保障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其次,烟台市应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数据科学分析利用效率,保障数据分析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例如,可以采用补偿或激励等方法促进地区与行业间的学习交流、借鉴合作,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的农业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从而加强物联网信息服务。最后,烟台市应对已有的智慧农业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构建现代化的农业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例如,针对果蔬业,应建立一套从采集到发布再到使用的数据信息管理制度体系和责任落实机制,保障数据采集利用的精确性和完整性;针对海洋牧场数据信息来源复杂、管理波动性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可在海洋牧场发展过程中采用智能感知—智能作业—智能管控的新模式,搭建现代化海洋牧场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牧场数据云服务、预警预报与应急管控的技术体系,从而实现牧场信息系统的动态综合管理。
烟台市应培养复合型农业技术应用人才,夯实智慧农业发展的智力基础[12]。针对当地农业复合型人才欠缺、职业农民技术素养不高和应用转化能力不高及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特点,烟台市在发展智慧农业时应做好以下3 点。一是可以由当地政府主导,推动烟台大学、鲁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课程和建立实习中心,加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复合型智慧农业人才。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应用人才专项提升计划。突出“产业为主、专项服务”的培训宗旨,借助现有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着重围绕农作物生产基地数字化改造、智慧农机装备操作与管控、智慧管理系统与平台使用及后期维护等方面,加强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训,快速形成人才规模优势,为智慧农业的应用推广、提质增效提供智力保障。三是加快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烟台市要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智慧农业核心技术突破,强化集成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智慧农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应用场景,打造种类多样、形式多元的服务产品,将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转化为实际效益。
烟台市应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当地农村延伸、向农业拓展,以有效解决各类主体发展智慧农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以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政策实施的关键,拓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改善智慧农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从而扶持智慧农业发展。同时,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对还款快、信用等级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相应的低息大额贷款,提升信贷通过率,增强农业主体发展智慧农业的信心。二是加强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等信贷业务。同时,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涉农信贷风险的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水平。此外,烟台市应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革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突出重点支持领域,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综合化、特色化乡村产业振兴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加大补贴力度。在智慧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烟台市要加大补贴力度,尤其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增加对智慧生产、智慧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设备购置的财政补贴。同时,可采用先发展后补贴的形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智慧农业,并为其提供用地指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先富带后富,带动农户发展智慧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来看,从传统农业过渡到智慧农业,需要凝聚政、企、学、研等各方力量,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烟台市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需要持续发挥智慧农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从政策、管理、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积极探寻智慧农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