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滨教授“调和脾胃,心无凝滞”治疗胸痹经验*

2023-12-15 00:26杨建飞鞠斓宁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脉心脾胸痹

杨建飞 鞠斓宁 魏 来△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胸痹是指由于胸中气血痹阻、心脉瘀滞不通,经络、血脉运行不畅而导致的以胸部闷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本病于中老年患者中多发,证属本虚标实,脏腑功能亏损、阴阳气血失调谓其本虚;寒凝痰浊、气滞血瘀闭阻心脉为其标实,在治疗上注重祛邪兼顾扶正,常从益气化痰祛瘀、温阳通脉止痛等角度立论遣方用药[2]。周亚滨教授系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周师坚守临床数十载,积累了许多临床诊治经验,对胸痹的中医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胸痹的发生与五脏皆有关系,但由于心脾之间关系密切,故又尤以中焦脾胃为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其临证经验浅析如下。

1 理论依据

1.1 “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的理论释义“调和脾胃,心无凝滞”一言出自《脾胃论·卷中·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中[3]。李东垣提出“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故曰阴火太盛,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善治斯疾者,惟有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慧然如无病矣”,李东垣认为心脉凝滞会导致七情不畅,久而郁滞化火,故阴火即心火[4]。心火亢盛则乘脾土,日久损伤脾胃致使脾虚,脾虚则无力运化水谷产生的“精微之气”,不能颐养心神形成脉病。脾胃渐虚,阴火渐炽,影响脾胃升发功能而阻碍津血输布,进而生痰化瘀,更加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即成胸痹心痛[5]。因此通过调和脾胃,使气机升降顺畅,痰浊血瘀之邪得以消散,则“心无凝滞”心神得养而病愈[6]。

1.2 基于“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理论从脾胃论治胸痹依据 周师认为胸痹病位虽然在心,但其论治应着眼于五脏,尤其是心脾关系最为密切。心脾相关的论述由来已早,如《灵枢经·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胃足阳明之脉……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这里的乳内廉即心前区部位,“脾之大络名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于胸胁”,包括心前区及胸骨后,而胸痹心痛的典型部位就在心前区或胸骨后。《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曰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虚里的位置即为心尖搏动处。以上皆可证明心与脾胃经络相通,心病的发生可以由脾胃失调直接导致[7]。心与脾在五行上属于母子关系,生理状态下心阳可以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而脾胃主受纳、运化水谷,乃气血生化之源,心中脉络气血之盈亏实由脾胃功能之盛衰决定[8]。病理状态下,依据母子相及理论,心病可以传脾胃,脾胃病变也可以传心。若心气心阳亏虚,火不暖土会导致脾虚失运;若心火亢盛,犯于土位,致脾胃愈虚,即为李东垣所论“心之脾胃病”之病机,症见“其病或烦躁闷乱”,此即“母病及子”[9]。若脾胃失常,气血生化乏源,也会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或脾弱不能运化,则痰饮水湿容易积聚,痹阻于心脉则导致胸痹,此即“子病犯母”,在临床上会出现心悸、胸痛等心前区不适的症状[10]。《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灵枢经·厥病》曰“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此皆表明心与脾在病理机能上互为影响。

2 “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理论指导下对于胸痹病机的认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表明中焦阴盛影响脾胃运化,胸阳痹阻不振,痰浊血瘀内停而胸痹心痛[11]。胸痹患者大多病程较长,正如中医学中所说“痼疾多痰,久病必瘀”。周师在临床诊治中也发现现代人罹患此疾病多与痰浊、瘀血这两种病理因素关系密切,同时伴有心脾虚的一系列症状表现,所以周师认为胸痹的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虚、痰、瘀[12],即以心脾虚为本,痰瘀实为标,且三者可互相兼夹、互为因果,致气机阻滞,心脉痹阻。在治疗上重视从虚论治,兼以祛邪,运用畅中扶脾类中药使痰瘀消散,心脉得通[13]。

2.1 心脾亏虚,脉络失养 周师认为胸痹虽病位在心,但其本虚非心脏独虚,乃五脏之虚,且重在脾虚。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据此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断。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则心血充盈,心神得养。周师指出在胸痹早期,患者常因劳逸不当、饮食失节、七情不畅伤及脾胃,脾气不足,累及于心,而致心气虚衰,渐成心脾气虚之证,心脾互损,则其虚愈甚。心脾共司血液生成与运行,心脾气虚,一则生血乏源,心脉失养;二则鼓动血脉无力,久则脉络不荣,心脉不畅,心神失养。是故心脾气虚为胸痹发病的内在基础。

2.2 痰瘀互结,心脉凝滞 痰、瘀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疾病重要致病因素,其产生主要因于心脾气虚。脾为生痰之源,若脾气虚弱,一则水液运化无权,津液不得正常输布,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正如《证治汇补》言“脾虚不运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景岳全书》道“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诸病源候论》曰“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削水浆,故为痰饮也”。二则气机升降失常,脾胃失于全身枢纽之功,传输不利,致脾胃不能升清降浊而清浊相混,停积而为痰[14]。正如《医宗必读》载“惟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聚而成痰”。瘀之所生,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1)气行则血行,脾气虚一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运迟滞,留滞于心则成瘀血;二则气血生化乏源,气亏血少,脉络空虚,血滞而成瘀;2)心气不足、行血无力,脾气虚损、统摄无权,血行失常而成瘀;心气虚日久致心阳虚,阴寒内生,血脉不温,血行涩滞成瘀[15]。痰根于津,瘀本于血,所以在生理上表现为“津血同源”,病理上可表现为“痰瘀同病”[16]。由此可见,痰和瘀是互相影响,相互为病的,痰可致瘀,瘀也可化痰。正如《医学正传》中载“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血证论》言“瘀血即久,亦能化为痰水”。痰瘀常常相兼为病,如《丹溪心法》所言“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痰阻则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最终痰瘀交阻,积于血府,郁滞气机,阻塞经络,日久气血失和,痰瘀互结,血行不畅致脉道凝滞,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即为胸痹[17]。周师认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痰瘀合邪则病情缠绵难愈,治疗难度大。

3 基于“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理论从心脾论治胸痹

3.1 健脾养心,以固其本 本病以心脾虚为本,故治疗时以健脾养心为要。张仲景指出“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人参汤、橘枳姜汤等,即是从中焦脾胃论治胸痹的经典方药[18]。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全身气机升降之枢,通过调理脾胃,可以使气血充盛,枢机通畅,心脉得养,最终使心脏功能渐复。周师擅于运用药对治疗胸痹心痛,以达调理气血之功[19]。如用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若气短明显气虚甚者,可加大黄芪用量,同时配伍桔梗、升麻以益气升清;薏苡仁、山药扶正健脾;茯神、茯苓健脾宁心;麦冬、五味子益心阴;若伴有心阴不足,热扰心神所致的心悸、心烦、心神不宁等症,则可配伍焦栀子、生地黄等滋心阴,清心火;若胸阳不振,症见神倦怯寒、四肢欠温者宜加附子、桂枝温通心阳。除了健脾之外,养心安神亦是从虚论治的重要部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除了“主血脉”还有“主神志”的功能,心气亏虚患者常伴有失眠、善太息、胆怯易惊等心神失养症状,所以周师在临证时常配伍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首乌藤等药达养心安神之用[20]。

3.2 化痰祛瘀,以治其标 痰、瘀互结为胸痹标实之病机,所以在治疗上强调痰瘀同治、气血双调[21]。初期应重益气化痰,兼以活血祛瘀,后期痰瘀互结,则化痰与祛瘀并重[22]。周师常用瓜蒌、半夏、枳实、石菖蒲等药祛痰浊开胸散结,痰之所生主要因于脾虚失运,所以药物上可配伍砂仁、陈皮、白术等以健脾除湿化痰。血瘀之象较轻者,可选用三七粉、赤芍、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所以周师常用丹参、川芎、五灵脂、延胡索等行气活血药配伍以化瘀止痛;瘀血停滞、胸痛甚者,善用土鳖虫、地龙、粉水蛭等虫类药以逐瘀通络[23];因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形成会影响气机的运行,而气滞日久又反向使得痰瘀加重,留滞心脉,所以周师着重强调调畅中焦气机的重要性,适当运用行气药,如厚朴、木香、枳壳等使脾胃气机畅达,心气通顺;气滞甚者,可加青皮、香附;若病程日久,痰瘀互结化热可少佐黄芩、黄连等药清热解毒[24]。

4 验案举隅

患某,女性,76岁,于2020年8月4日就诊。主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6 年余,加重10 d。现患者阵发性胸闷痛,平均每日发作2~3 次,心慌、气短、周身乏力,活动后明显,纳差,平素脘腹胀闷不舒,夜寐不安,大便秘结,小便正常。舌暗紫,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辨证属心脾气虚,痰瘀互结。治宜补脾益气,化痰逐瘀,养心安神。选用养心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15 g,茯神15 g,茯苓20 g,丹参15 g,川芎15 g,土鳖虫10 g,地龙10 g,柏子仁15 g,法半夏15 g,远志20 g,薏苡仁20 g,山药20 g,白术15 g,瓜蒌15 g,酸枣仁30 g,厚朴10 g,木香10 g,三七粉5 g,炙甘草15 g。7 剂,每日1 剂,水煎,早晚温服。二诊(2020 年8 月11日):患者诉服药7剂后自觉胸闷痛症状稍有减轻,活动后仍自觉心慌,气短、乏力,稍有食欲,腹胀明显缓解,二便尚可,睡眠略有改善。舌淡紫,苔薄白,脉沉。守原方基础上调整黄芪用量至50 g,加桔梗10 g,升麻10 g,甘松15 g,首乌藤15 g,合欢皮15 g。10 剂,每日1 剂,水煎,早晚温服。三诊(2020年8月21日):患者胸部闷痛症状明显减轻,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较前好转,食纳正常,睡眠良好,二便通调,余无不适。为巩固疗效特守前方制成水丸供患者长期服用,且嘱患者长期服用三七粉5 g,勿劳累、情绪波动,多运动,不适随诊。

按语:本案患者为老年女性,后天之本已亏,加之罹患胸痹心痛多年,久病易耗伤气血,致使心脾两虚。脾气亏虚故可见活动后气短乏力;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故可见纳差、脘腹胀闷不舒;气机不利,上扰清窍故见夜寐不安;气虚血亏无力濡养心脉故见心慌气短、乏力。痰湿阻滞日久,滞而为瘀,痰瘀互结,壅滞胸中,则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见胸闷痛。舌紫暗,苔白腻,脉沉,均为痰瘀互结之征。故治以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养心汤加味治疗。患者首诊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乏力,故用黄芪、党参可补虚扶正益气;纳差、腹胀用薏苡仁、山药、厚朴、木香以健脾化痰,行气消胀;患者胸闷痛较严重,故用丹参、川芎、三七粉以行气活血化瘀,同时配伍土鳖虫、地龙等虫类药以通络,加大了活血力度;茯苓、茯神健脾宁心;白术可健脾祛痰;法半夏、瓜蒌宽胸祛痰散结;酸枣仁、远志、柏子仁共奏健脾养心安神之功;炙甘草补脾益气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心、化痰祛瘀之功。二诊时患者仍有活动后心慌气短乏力,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大黄芪用量至50 g以补气,加桔梗、升麻以升阳益气,甘松养心定悸,首乌藤、合欢皮以助眠安神。三诊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情好转,此时守二诊方制成水丸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

5 结 语

胸痹的发病多与痰瘀这两种病理因素有关,而痰瘀的生成主要归咎于人体脾气之亏虚,所以周师抓住了“脾虚失运”这一根本病机,在治疗本病时除了强调活血化痰,还应特别注重调护脾胃。由此可见从脾胃论治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临床上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所以笔者认为应在“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理论的指导下对由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痰浊内阻,痰瘀互结型胸痹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中医“从脾论治”胸痹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从中医方面延缓胸痹的进展并提高其治愈率。

猜你喜欢
心脉心脾胸痹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过桃花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