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民族科普创作 提升学会科普能力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志愿队科技志愿服务案例

2023-12-15 00:16:40李媛
学会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普协会广西

李媛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持续提高公众基本科学素质。广泛开展科技志愿者服务是普及科学知识、快速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志愿队通过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出版机构的资源,打通瓶颈加强合作,服务科普创作各个环节,推出了一批品牌活动,在提升广西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富有成效,推动民族科普志愿事业再上新台阶。

整合科普资源构建“内外循环”

科普作品是科普创作的成果,是科普创作的核心。当前,科普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全方位、高层次,为繁荣科普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普创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跨界联动,树立大科普理念。广西科普作家协会志愿队积极落实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积极整合科普资源,与上级主管单位广西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广西生态学会、广西环境科学学会、广西医学会等联动,构建“内外循环”体系,形成多层级科普单位联动借力发展、跨领域整合发展新格局,共同为繁荣广西民族科普创作出谋划策。

组建团队,搭建平台促成长。科技志愿活动要达到预期效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规划。为了提升各项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协会科技志愿者团队依托广西区位优势,致力科普教育与公益服务的结合,高水平策划重大志愿者活动。比如,与新华网、光明网、广西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为加大优质民族科普资源供给,推行民族科普创作行动计划,为搞好活动宣传打好基础。在承接科普中国、八桂科普大讲堂活动时,志愿者团队提前制作活动海报,上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为广西活动造势,并及时做好新闻宣传,收到双向互动的良好效果。

立足本土特色深挖传播价值

立足本土特色,结合时代热点,做出差异化内容,才能打造出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科普“爆款”。近年来,协会科技志愿者团队针对不同群体,打造科普创作平台,借助这些平台,举办各类讲座、论坛,深挖传播价值,方便受众参与活动,并从科普宣传中获益。

(一)打造科普创作平台,服务科普作者

着重打造科普创作平台,让科普创作爱好者广泛参与其中,自觉成为民族科普传播的践行者。

广西民族医药、六堡茶等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有着鲜明的特点,接地气,有人缘,与广西民众生活息息相关。2022 年,协会创办首届广西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充分考虑民族特色科普,面向科普创作爱好者广泛征集这方面的作品,共收到作品1164 件,内容涉及民族医药、广西特有动植物、乡村振兴等。科普文章《石山精灵——白头叶猴》、科普微视频《跟小山小水一起保护好八桂大地生物多样性》、科普主题课件《广西火桐》等作品纷纷获奖,充分展示了广西民族特色,达到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这是广西首次借助网络开展的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首次将主题课件作为一个比赛类别,得到了来自广大科普创作者的支持。

同年,协会联合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2022 年百姓喜爱的科普作品”评选活动。本次活动以百姓喜爱为出发点,并把内部资料作为一个比赛类别,得到广西各市县以及北京、山东、宁夏等地部分出版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支持,参与踊跃。在征集的610 件作品中,科普图书《二十四节气壮医养生》、内部资料《六堡茶古法制作工艺》、科普微视频《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等民族科普创作作品脱颖而出,为普及民族科普贡献力量。

培育和打造科普创作平台是协会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优势,主动作为,努力提升民族科普创作水平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浓、权威性高、贴近性强、趣味性足等特点,更能吸引读者阅读,让读者在学习中了解、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举办科普传播讲座,服务社会公众

着重打造科普传播讲座,让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其中,自觉成为民族科普传播的推动者。

广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态优势金不换”已经成为它的金字招牌。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协会联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广西生态学会等6 家单位和自治区级学会开展“八桂科普大讲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活动,邀请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做专题科普讲座。潘教授分享他在广西开展白头叶猴、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实践案例及研究成果,活动全程进行网络直播,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走进大众。此外,协会与广西科技出版社共建广西科普创作基地,携手前行,优势互补,为壮乡热土注入更多文化力量,为培育本土科普作家,并尽早推出桂版科普图书等牵线搭桥。

科普传播讲座要有连续性,主题突出,触达受众,进而增强“黏性”,广西科普创作论坛的举办就是互动传播的生动实践。2023 年,协会联合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等4 家单位主办广西科普创作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汤书昆教授、邱成利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袁岚峰副主任等国内业界科普大咖就如何做好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做报告,向广西民族大学近300 名学生传经送宝。汤书昆教授指出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差别,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驱动科学新文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重点讲解科学传播与创新的联系互动及科普的新要求。邱成利研究员从科普图书定义、现状、创作核心、优秀科普作品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科普作品的关键要义。袁岚峰副主任通过量子信息、核聚变、引力波等科学领域知识的科普讲座,对中国科技的地位进行了宏观分析。这场高规格、高水准的论坛选址广西民族大学,通过对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科普创作启蒙,对广西民族科普创作怎么做和如何繁荣科普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举办科普创作论坛,服务青少群体

着重提升青少年科普素质,让科普作家广泛参与其中,自觉成为民族科普传播的传承者。

2022 年,协会联合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承办科普中国专家沙龙系列活动广西青少年科普创作专题论坛,特邀5 位专家以“深挖地方特色资源”“广西元素”等为主题,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普创作各抒己见,“辐射”协会作家代表及广西民族大学学生代表近百人。接力出版社原社长李元君认为,广西是生物多样性在全国排列第三位的省区,有众多令人骄傲的东西,应该深挖身边的资源,选择适合青少年的角度,运用吸引青少年阅读的写作方式,创作出青少年愿意看、喜欢看的科普作品。广西科普传播中心副总编吴晓文从“青少年报刊科普作品的‘广西元素’”角度出发,鼓励大家多利用“广西元素”进行创作,讲好广西故事。本次论坛让受众进一步感受到了科普创作的魅力,并从中学习到科普创作的一些技巧,更加坚定搞好科普创作的决心。此外,协会还与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进行资源整合,共建“青少年科普创作研究基地”,加强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普创作研究,推动广西青少年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

群策群力开拓共赢局面

随着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与广西民族科普工作相互依托关系日渐紧密,协会凝共识、聚群力,不断提升科普示范能力,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影响力不断增强。

打造品牌,共同致力民族科普创作。协会开展自治区级各类科普创作赛事,参赛人数多,作品来源广、质量高,逐渐形成品牌活动;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各项科普讲座,专家资历深、涉及行业多、参与人群广,协会声名远播。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创作爱好者等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繁荣广西民族科普创作,传播科学思想,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上下联动,有效提升科普工作效率。在上级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协会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自治区全民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科协等的专家们沟通互动,建立平台,整合资源,不断壮大科普创作队伍,激发科普创作活力,切实增强广大科普创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广西民族科普工作健康发展。

合作共赢,推动科普活动走深走实。众人拾柴火焰高,思路转变天地宽。在举办的各类科普讲座、论坛等活动中,协会助力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推进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积极对标自治区级优秀学会,与十多家兄弟协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活动辐射面和影响力,提升合作实效,为厚植创新土壤、增强创新后劲、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作出新贡献。

示范引领,多措并举开展科普宣传。协会充分利用自身微信公众号和主管单位报纸、公众号等宣传阵地,扎实做好民族科普宣传,全年发布文章上百篇,包括协会动态、志愿者活动等,并通过党建群、协会群等传播出去,在兼具科学性与传播性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公众树立科学意识,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做出突出贡献,为助力新时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良好局面的形成添砖加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创新能力还未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做强科普“软实力”,以此为战略支撑,更好地支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向未来,志愿添光彩。协会志愿队将固化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已有成果,稳扎稳打,继往开来,为繁荣民族科普创作赋能,为切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助力。

猜你喜欢
科普协会广西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协会 通联站
中华奇石(2015年11期)2015-07-09 18:34:16
协会 通联站
中华奇石(2015年5期)2015-07-09 18:31:07
协会 通联站
中华奇石(2015年1期)2015-07-09 18:30:31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