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环境下钧瓷艺术审美的转向及趋势

2023-12-14 07:50:53汪佳佳
理财·收藏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钧窑钧瓷艺术创作

汪佳佳

近年来,随着经济周期曲线的低落,钧瓷艺术的困境也逐渐浮现。人们在思考困境成因的同时,也在寻求着对现实问题的不同解答,其中既有市场化的解答,也有社会大众的解答,更重要的是应当从钧瓷艺术本身去寻求解答。诸多变量的叠加对钧瓷艺术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经历了新世纪前后三十年繁荣的积累和沉淀,钧瓷艺术如何突破自身先天的束缚,更好地发扬传承,守正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钧窑的特点

当代钧窑更加多元包容,不斷地求新、求异、求变。“变”是钧窑的标志符号,求“变”之基础应是“共促”,即“竞争中学习,学习中竞争”。

钧窑有两大体系,即官钧与民钧。官钧的产品做工细致,形制严谨,产品种类多,主要满足宫廷的陈设需求,如花盆类、盆托、出戟尊等。民钧则以炉、盘、碗、洗为主流造型,做工水准参差不齐,主要满足当时社会使用需求。钧窑之所以能在名窑辈出的宋代脱颖而出,并被明清文人推崇,正是基于官民二元的格局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社会认知。说钧瓷雅,是因为它可以登堂入室,莳花暖阁。清宫收藏钧窑陈设器皿底部的铭文,如“养心殿”“建福宫”“漱芳斋”“瀛台”等,证明了它们是作为宫廷常用陈设,有专门指定的陈设位置。说钧瓷俗,则是因为它深入市井,酒器、饮食器也司空见惯,尤其是部分元钧,胎质粗疏,釉色流淌肆意,造型粗笨喜堆饰,看上去不是那么精致。当然,钧瓷的“俗”,是通俗,而非庸俗。一部分民钧的“俗”,恰恰证明了钧窑包容博大、雅俗共赏的魅力。

二、钧瓷的创作要素

1.钧瓷艺术创作应以人为本

首先,钧瓷艺术创作以人为本所强调的“人”是指人民,要满足当今社会对钧瓷艺术品的需求与期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不同的时代审美各有其共通特征,并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周期等大因素而变化。不管是纯艺术的钧瓷陶艺创作,还是一般的工艺品制作,都应以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根本,都需要把握时代审美的主流脉搏。其次,钧瓷艺术创作以人为本所强调的“人”着重于钧瓷创作者,作为艺术品的出产者,应当不断地学习,磨炼精湛的技艺,提升自己的内涵,提高艺术水准。最后,钧瓷艺术创作以人为本所强调的“人”是指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夯实钧瓷产业的人才储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钧瓷艺术,使钧瓷艺术更加富有活力、健康发展。

2.钧瓷艺术创作的平衡点

从创作者的经验出发,任何一个陶瓷艺术品都会有一个平衡点。就钧瓷艺术而言,雅俗共赏就是诸多平衡点中相对重要的一个;另外还有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既不因循守旧,也不跳脱臆造;审美与功能的平衡,既要好看新奇又要得用;装饰与釉彩的平衡,堆砌繁缛的造型会导致钧釉独特的质感与色彩失去表现空间;技术与思想的平衡,通过技术、设备的迭代更新或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后人可以制造出很多以前人力所不能及的产品,但通常这些产品会忽略人的感知,牺牲了艺术性,脱离了技术服务于人的创作的目的,比如号称“瓷母”的乾隆釉彩大瓶艺术上的败笔就在于此,仅剩下热闹和炫技为人批评。再比如,在AI绘画所产出的大量的绚烂图片,数量和效率人力所不及,却仍在结构形态、整体观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属于数字臆造。这侧面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仍需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仍需提升。

钧瓷艺术创作追求平衡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器物、器物与环境的和谐相融,钧瓷艺术品只有为人所用、为人所赏,才能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三、钧瓷艺术审美的转向及趋势

有人说现当代艺术是极致的表现,只有达到极致,才能体现艺术的本质。但是笔者认为钧瓷介入现当代化的陶瓷艺术,必然借重于材料的理化性能,也必然根植于工艺的方法门户,更须兼容瓷种本身的文化与认知承载。

钧瓷艺术品作为偏传统的艺术品种,如何创作出被当代大众认知、社会认同、学术推崇的作品是横亘在钧瓷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钧瓷艺术如何融入现代社会,再仔细分解这个问题:其一,在现代的工艺技术和一定设备辅助创作的环境下,钧瓷作品能实现什么样的变化?其二,近三十年内或未来十年,钧瓷作品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雅俗共赏?其三,钧瓷艺术品和现代艺术雅俗共赏的重合点又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作品类型,题材会取得较大的突破。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例如可塑性、结合收缩、烧结度更优良的瓷泥或陶泥;膨胀系数区间大、烧成范围广、高温流动适中的釉;3D打印造型或成型技术的软硬件系统化应用等,使钧瓷工艺系统抬高上限,拓宽边界。在结构上过于大胆的想法或以往受材料技法限制的题材,转变后就能呈现出来。如钢化胎釉钧瓷用来构造大型的公共装饰、地标,如透光脱胎的窑变釉做巨幅光影造景等。钧瓷艺术向现代化转变依赖的是工艺系统的革新,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

第二个问题,钧瓷艺术具有独特的窑变色彩肌理,如果某种肌理有着相对稳定的工艺制度,再结合艺术家风格化的造型是可以造就易于传播的视觉符号的。在形成传播度和影响力之后,就归属艺术家个人经营的范畴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应当有着创新和超感认知形成的视觉特征,由此产生长期而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甚至被归纳为艺术符号的,如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草间弥生的“点”,安迪·沃霍尔的“波普画”等。

如果钧瓷在成为现代化艺术品的过程中,抛弃某部分传统的文化荷载或者钧瓷的固有概念被模糊,又或者钧瓷作为艺术品中“强扭喝水”的附庸元素,那是否可以让社会认同此类作品仍然归属于钧瓷艺术呢?如果在短周期内,既有的社会认知结构不接受钧瓷艺术的新变化,在破与立皆失据的局面下,传统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家或者创作者将会陷入极大的窘境。继而会产生一味地强调钧瓷的既有内涵,一味地推崇传统的氛围,囿于钧瓷传统工艺技术的格局,导致钧瓷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沉寂落寞。

四、结 语

传承不易,创新更难,不传承易失根本,不创新难以生存。就钧瓷艺术的现状而言,钧瓷的传承已经有着较大的成就,但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以下现状: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维权成本高,跟风模仿者众,创新者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极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创作环境。钧瓷艺术的大众传播渠道、专业展示平台及艺术经纪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成体系的,缺乏有效的市场衔接,研发应用—创作—传播—市场—消费者的传动闭环仍大有可为。钧瓷艺术呼唤具备“国民级”影响力的艺术品或艺术家的横空出世,打破传统而小众的“自嗨圈”,闯出一般产品和工艺品的低层次内卷,形成现代化、艺术化、创意产业化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钧窑钧瓷艺术创作
蝶恋花 刘红生 钧窑 43cm x 31cm 2023年
写意泥性·黄河印迹·钧窑瓷板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44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