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類最伟大的礼物。
在位于贵州省第一高峰韭菜坪半山腰的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有一座被称为“云上小学”的海嘎小学。全校105名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学习乐器,很多孩子都热爱歌唱。音乐化作翅膀,带着他们飞到大山以外的世界。
为他们插上翅膀的,是海嘎小学老师顾亚。成为特岗教师的他在2016年8月踏上这片热土后,就再未离开。顾亚将音乐播种在学生们的心田,让快乐和自信生根发芽。他靠着从朋友圈征集来的乐器,和大山里的孩子组建了一支支乐队。这些山里的孩子用心歌唱,用音乐敲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2023年9月,顾亚当选为“全国最美教师”。他说:“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这群孩子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能当选‘全国最美教师,这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将像张桂梅老师那样,用无私、朴实的心,帮助每一位孩子成长。”
1987年,顾亚出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伽米村,家中还有一姐一妹。顾亚说,自己“从小就很叛逆,父母说啥都不听,放了学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嬉闹”。身为农民的父母对三个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他们希望孩子们未来能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对于学习并不十分感兴趣的顾亚却对语文情有独钟。他喜欢写诗,喜欢描述自然风光的意境。他格外尊重的语文老师康老师同样喜欢写作,会逐字逐句给他修改文字。放学后,这些热爱写作的同学会在康老师的宿舍聊文学、聊名著、谈理想。虽然康老师的生活并不富足,但学生们饿了的时候,他会为大家亲自下厨。
顾亚说:“康老师对我们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直到今天,我还时常会想起第一次在老师那里吃到的黄瓜的味道,那真是舌尖上的记忆。”或许,那时候的他还没有想过自己日后会成为老师。
为顾亚播下音乐种子的是外出打工的舅舅。那一年,舅舅背着吉他回家,自弹自唱了一首《离家的孩子》。“现在想想,当时舅舅根本不会弹,只会拨拉单音,连和弦都没有,但是感觉帅呆了,那就是我想成为的样子。”顾亚说,抱着那把吉他,手指小心翼翼触摸,轻轻勾一下,琴弦颤动,发出悠长的空弦音回荡在半空,多么美妙的声音。他喜欢,对于吉他,顾亚爱不释手。
就这样,顾亚喜欢上了音乐。没有老师,他就跟着录音机里的磁带一遍遍哼唱,那时候的他总会在赶集的日子里穿得干干净净,挎着自己的小录音机,拿出积攒的零用钱,挑选一盘盘的磁带,周杰伦、零点乐队、黑豹乐队……他们的音乐,他都喜欢。
读初中的时候,顾亚有了属于自己的吉他。他开始苦苦练习,没过两年,就熟练掌握了G、D和Em三个和弦。临近毕业的时候,顾亚对父母说,自己不想读书了,想去闯荡世界,父母坚决反对,但是看着倔强的顾亚,父亲说:“你不是喜欢音乐吗?看看能不能考上音乐专业的学校。”
“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一首《童话》,让顾亚在2006年敲开了六盘水考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的大门,也让他就此走进了音乐的世界。虽然录取通知书上有着“师范”二字,但当老师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艺术系的课程让顾亚开始学习钢琴、视唱练耳、舞蹈……让他更专业,也更加全面。而最让他兴奋的就是在这里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也喜欢音乐,喜欢摇滚,有贝斯,有鼓,还有他的吉他,就这样,“迷彩”乐队诞生了,顾亚是主唱兼吉他。
“当时想买一把电吉他,硬着头皮给我爸爸打了电话,其实我知道家里没有钱,我就说是自己的专业需要,我爸爸就给我打了5000块钱,立马买了当时了‘飞儿乐队同款的匹克电琴,琴颈细细的。”顾亚说,“这是我父亲一点点借来的,好几年才还上,那时候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才300块。很感谢我的爸爸,为了我的梦想,他一直负重前行。”
在顾亚的带动下,乐队成员租了地下室,刻苦排练。虽然很辛苦,但所有人都激情澎湃。迷彩乐队的“处子秀”是在一个职业学校的校内活动上,他们表演了Beyond乐队《真的爱你》和《光辉岁月》,拿到劳务费后,算算来回打车的钱,大家笑着说赔了,但还是好幸福。
2011年,顾亚毕业了,他还是那个逐梦少年。为了音乐梦想,他发过传单,当过服务员,在街头卖唱,甚至蹲在街头兜售打火机……但是他一点不觉得辛苦,因为做着自己的原创音乐,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每天回家,还能看到那个自己喜欢的人。
2013年5月,浦东世纪公园举办了上海迷笛音乐节。当年是迷笛学校建校20周年,舞台上演了由来自中、英、美、法、丹麦、芬兰、瑞士7国组成的沪上有史以来最强悍的摇滚节目。顾亚和自己的兄弟们带着原创歌曲唱响了这个舞台。
顾亚说:“登上迷笛音乐节应该是很多乐手的梦想,当然也是我的梦想殿堂。在那里歌唱,特别享受,尤其是聚光灯照在你的身上,音乐响起,下面的观众为你的音乐欢呼的时候,感觉实在太棒了。”
聚光灯下的辉煌总是短暂的,走下舞台,所要面对的还是现实中的柴米油盐。虽然偶尔会有演出,顾亚也会做一些学生的音乐培训,但是,收入却是极不稳定的。毕业三年,顾亚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才发现周围人过得都很艰辛,父母依旧在操劳着,深爱的女朋友为了支持他,一直省吃俭用,挤出生活费让他添置装备,而自己别说化妆品,就是新衣服都没有给她买过。“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自私,我不想做一个自私的人,我要为自己爱的人考虑更多。”
2014年,顾亚报考了特岗教师,这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顾亚顺利通过招考,成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大湾镇腊寨小学的一名老师。
当老师从来不是顾亚的梦想,成为了特岗教师后,他开始焦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去面对一群山区里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能给这些孩子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他索性在学校里担任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但是对于当时的顾亚来说,这仅仅是一份工作,每天上班到学校,放学就会开上两个钟头的车回到市区,和朋友聊天、弹琴、唱歌……
不仅是同事,包括在腊寨小学的校长郑龙眼中,顾亚都是一个“不安分”的年轻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酷酷的年轻人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干上一阵就辞职回市区了?对于这个问题,当时的顾亚可能都没有答案。
工作了两个月后,冬季大湾镇气温很低。早上去教室上课的时候,顾亚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个小女孩时不时地哆嗦,时不时站起来又坐下。起初他以为孩子调皮,就没有过多理会,可是这个学生越发肆无忌惮地站起坐下,顾亚有些恼火,刚想发作,突然发现课桌下一双穿着凉鞋的小脚已经冻得发红,旁边还有一些泥巴。
顾亚说:“这个场景瞬间击中了我,因为我小时候也在冬日里穿过这样的凉鞋,那种刺骨的冷让我记忆犹新。很难想象到了2014年,还有这么贫苦的家庭,这么不容易的孩子。那一刻,我就感觉自己必须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不仅是希望冬天他们能够穿暖一些,更希望能通过教育,让孩子们拥有自己向往的生活。”
顾亚开始召集身边的朋友为村里的孩子做募捐,也不再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城市之间,看到这一切,郑龙颇为欣慰,把学校的单人宿舍让给了顾亚,自己抱着行李搬去跟别的老师挤着住。当顾亚将吉他搬进宿舍,郑龙拿起吉他弹了一段,顾亚就知道,这位皮肤黝黑、满脸褶子的中年男人是有故事的人。
在后来逐步了解中,顾亚得知,担任腊寨小学校长的郑龙还兼任着海嘎小学的校长,那里被媒体喻为“贵州最高(海拔)学府”。早在2002年,郑龙就任教海嘎小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那里建成完全小学。郑龙说的最多的就是:“都说腊寨小学艰苦,其实海嘎小学更苦。”
2016年初,郑龙有些不快乐,原来,由于师资不稳定,生源也不稳定,海嘎小学多个年级的孩子常常同时上课。区里已经开始考虑拆掉海嘎校点,将其并入到腊寨小学。这就意味着,海嘎周边的农户每家要派出一个劳动力到镇上务工,陪伴孩子念书。家里的地将会逐渐荒芜……对于海嘎有着特殊感情的郑龙自然是万分不舍。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海嘎小学工作吗?那里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孩子们需要老师,当然,你不愿意我也理解。”郑龙有些为难地征询顾亚的意见。“我愿意,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酷。”顾亚的回答有些出乎郑龙的意料。
2016年8月,郑龙辞去腊寨小学的职务后,带着顾亚在内的几个老师来到了海嘎小学。“因紧邻韭菜坪,海嘎小学被当地称为‘云上学校。第一次去的时候,天气比较糟糕,云雾缭绕,几乎看不见人,学校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就是在当时的村委会腾出了一间空房做教室,一共就12个学生。”顾亚说,“但是太阳出来后,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到处都有阳光,我喜欢温暖的味道。”
来到海嘎小学,顾亚跟郑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地动员,劝学生回来上学。乡亲们对他们保持着戒备心理:他们希望孩子去海嘎小学读书,又担心这里的老师和过去一样,来了待不了多久,又走了。不仅仅是孩子的情感接受不了,到时候转学也不是容易的事。最后,郑龙只能拍着胸脯保证:“我们既然来了,就绝对不会走,我们一定把海嘎小学办成完全小学,如果办不成,我走哪儿,就把你的孩子带到哪儿。”这样的承诺,让68个孩子回到了课堂。
顾亚说他喜欢的这里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眼神清澈透亮,内心纯净。他喜欢和这些孩子待在一起,不管是上课,还是生活,而这里的孩子也喜欢这个课余时间抱着吉他唱歌的酷酷老师。每次顾亚在寝室弹吉他,门缝和窗户总是有好几双好奇的眼睛盯着他,还有人和着他的旋律。当他打开门的时候,孩子们又一哄而散。那一刻,顾亚心中萌生一个念头,能不能教孩子们演奏乐器,组建乐队。
即使不組建乐队,顾亚也愿意带着学生们探索音乐的世界。山里的孩子们对乐器一无所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和弦,顾亚都需要反复去讲,但是孩子们听不懂,也记不住。他只能改变策略,从最简单的Em和弦教起,让孩子们以最快速度初尝成功的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再一步步进阶,教会他们学唱旋律,练习更难的和弦。除了自己手把手教,顾亚还尝试邀请音乐人好友,线上给孩子们授课,让他们了解更多元的音乐。乐器和课程类型丰富后,孩子们的兴趣更足了,不到一学期就能跟得上节拍、识得了乐谱,还能自弹自唱简单的儿歌。
顾亚又开始“做梦”了,他要组建学生乐队,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乐器。要知道,当时整个大湾镇10多所小学,只有两三所学校有乐器,郑龙从3所学校借来4件,“厚着脸皮”一再拖延归还的时间。顾亚又从朋友那里募集来几个乐器。“遇”乐队就这样诞生了,五个女孩,一名主唱、一名鼓手、一名贝斯手、两位吉他手。入选乐队的原因不是她们唱得好,也不是她们弹的好,而是因为她们学习好,即使“不务正业”,也不会拖累学习。
顾亚说:“开始真是零基础培训,吉他怎么弹,左手和右手放在什么位置,先练习半阶音……一点点去教授,除了我自己,还有很多音乐人朋友帮我一起教。”就这样,乐队有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平凡之路》。
让顾亚没有想到的是,艰难的路才刚刚开始,对山里的孩子们来说,音乐入门不是最难的,最大障碍是交流。乐队站在舞台上,最重要就是跟着音乐节奏去表演。乡村孩子受环境影响,在成长中长期缺少陪伴,普遍比较内向。别说是站上舞台,连张口说话都很拘谨,遇到问题也不会寻求外界帮助,这五个女孩也不例外,性格极为内向,每一节课都是顾亚一个人在说,得到的回答就是“嗯、哦、对。”一到做动作,所有人都放不开。
没过多久,顾亚为乐队争取到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他迫切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的时候,孩子们没有拒绝,只是点点头,丝毫没有兴奋的样子。“我感觉这次体验很重要,我告诉她们,不管你们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都希望你们在舞台上表达出来,大家愿意尝试一下吗?但是他们没有人回应我,我特别失落,就说你们自己排吧,明天演成什么样,我都能接受。”顾亚说。
当天彩排的时候,没有丝毫意外,五个女孩呆呆地在台上唱完了整首歌,顾亚的心凉透了,他能预料到当晚演出后,观众们的反应。那个冬夜的演出,五个女孩唱响《追梦赤子心》,顾亚在台下躲得远远的,甚至是背对舞台,他不敢看,但他能感觉到女孩们异于平常的歌唱。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当女孩们唱出这句的时候,顾亚听到了全场合唱,回头一看,孩子们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她们有编排动作,还有位置互换。女孩们在舞台上尽情释放,台下的顾亚泪流满面。“她们可能不会说‘老师我爱你,也不会说‘老师我愿意按你说的做,但她们用行动告诉你,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老师马修用合唱改变了一群“边缘儿童”的命运。马修说:“教育不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在顾亚看来,山里的孩子习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音乐让他们逐渐敞开心扉。课堂上,孩子们低着的头慢慢抬了起来,原来胆小怕生、不自信的样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充满阳光的笑脸,一双双闪烁着快乐光芒的眼睛。不仅如此,在互相碰撞交流中,他们不再封闭自我,学会理解包容,慢慢融入集体,敢于表达观点。
2018年,“遇”乐队收到天津卫视邀约,进行现场表演。孩子们第一次坐飞机,顾亚看到她们的眼睛里都是放光的。她们走到了大城市,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回来后,有个女孩告诉他:“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
2020年,顾亚开始利用短视频记录被音乐慢慢改变的孩子们,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些大山里孩子的“音乐梦”。这一年,某平台为孩子们在海嘎小学搭建了舞台,海嘎小学的两支摇滚乐队和知名的新裤子乐队一起,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童声、鼓声、吉他声,线上共142万人观看这场“海嘎少年的夏天”,密密麻麻的弹幕淹没了手机屏幕,有网友评论:“这是我见过最摇滚的演出。”孩子们说:“这是我们登上过最漂亮、最绚丽的舞台。”
这几年,在海嘎小学,乐队就像接力棒,“遇”、“未知少年”、“顽皮精灵”、“海嘎少年”……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了乐队中。借着演出的机会,顾亚带领孩子们,走出了海嘎村,接触更大的世界。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天安门,第一次看到了大海,第一次坐上了高铁……或许,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他们以后也許不会从事音乐事业,但是梦想已经被点燃,他们将永远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一个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追逐梦想的童年。
今天的海嘎小学已经实现了郑龙当初的承诺,学校12名老师,一年级到六年级共105名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六盘水的村小中名列第一。学生们更自信,老师们也有归属感。今天的顾亚,每周还有12节语文课,每月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他说:“我每天照顾着山里的留守儿童,可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但我不后悔,因为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这群孩子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