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杂多支教专项:在高原绽放青春之花

2023-12-14 03:00赵汉琪
中华儿女 2023年12期
关键词:支教基层孩子

赵汉琪

“杂多”在藏语中意为扎曲河源头。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扎曲河为澜沧江正源,杂多县因此享有“澜沧江源第一县”的美誉。三江源国家公园、中国虫草第一县、中国雪豹之乡、中国藏族山歌之乡……这些都是杂多的关键词。与此同时,杂多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曾是青海省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杂多支教专项,是目前西部计划中唯一向高寒高海拔地区规模化持续接力派遣支教团队的项目。自2019年9月启动以来,已派遣128人次志愿者到当地2所中学、3所小学和1所福利学校开展服务,在当地及支教志愿服务工作中产生较大影响,社会效益显著。2022年,该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到“老西藏精神”。在海拔4200多米的杂多,这样的精神同样重要。每年,都会有一批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奔赴这片高原,这并不是偶然,因为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的梦。

李晓珍 “我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毕业后去西部志愿服务,是一个需要下很大决心做出的选择。但于李晓珍而言,这一切好像都顺其自然。

李晓珍的家乡在青海海东民和县,出生在教师家庭的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后,她也曾参加学校组织的宁夏支教活动,对支教产生了向往之情。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西部计划。2019年4月,杂多支教专项正式启动,第一批志愿者有四人。去西宁培训时,李晓珍见到了其他三位伙伴。当时的情形,她还历历在目,“时任杂多团县委书记不辞辛苦,从1000多公里之外专程来迎接我们,为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培训结束后,我们飞往海拔近4000米的玉树。团县委的几位同志为我们准备了欢迎仪式,一条条代表吉祥与祝福的哈达又一次献给了我们。”

志愿者们被热情、淳朴汇成的暖流包围着,兴奋和激动仿佛也帮助他们减轻了高原反应。玉树到杂多的距离有200多公里,要驱车三个多小时,沿途连片的雪山让李晓珍对杂多充满了憧憬。穿过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长拉山隧道,跨过海拔4750米的查乃拉卡山垭口,志愿者一行来到了杂多,来到了服务的学校——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

列队欢迎的老师和学生们,再次让李晓珍感到扑面而来的热情。孩子们穿着校服,男孩留着平头,女孩大多梳着及腰的粗辫子,对视的目光撞上的都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他们总是很害羞,问什么答什么,声音很小,但是非常热情,会抢着帮忙干各种事情”。“美好”是她对孩子们的第一印象。熟悉一些之后,孩子们也跟老师开起了玩笑。李晓珍个子很高,有一米八左右,有时孩子们会喊她“姚明”。她将这视作孩子们对自己的喜爱,总是笑着回应。

起初,李晓珍担任的是初一一个班的英语老师和两个班的政治老师。由于当地师资缺乏,代课老师时常调动,几乎每个学期她教的课都会有变动。第二个学期,她又带上了语文课,后来还带过历史课。诚然孩子们的基础相对薄弱,但不管教什么课,她都能感受到孩子们对学习的投入,对知识的渴求。“虽然学习习惯和成绩都有待提升,但看着他们努力的身影,灿烂的笑脸,我时刻告诉自己要担起一名园丁的责任。”她希望学生们能欣欣向荣,蓬勃生长。

一次,她给学生听写生字,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上黑板来写,甚至有人站到了凳子上。有个学生写到黑板靠下的位置时,跪了下来,歪歪扭扭的姿势有点滑稽,但他一直心无旁骛地写着。班里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嘲笑他的动作,都在专注地检查黑板上有没有错别字。“这一幕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感到虽然海拔很高,孩子们的心是非常圣洁和美好的,他们是有希望的。”李晓珍说。

因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条件,这里的寒暑假和别处不同。杂多县盛产虫草,在每年的五六月份都会放“虫草假”。家长和孩子们都要上山采虫草。别的地方孩子一到假期,或者和伙伴肆意玩耍,或者跟家人在各个景点游玩打卡,而这里的孩子要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上“安营扎寨”一个月。李晓珍眼中的孩子,也早已成为家中的“小大人”“顶梁柱”。

两年时光倏忽而过,离别时,一条条哈达,一声声感谢,一首首歌曲,一幕幕回忆,组成了告别的画面。回忆两年前来支教的期待——全力以赴、用心陪伴、给孩子们带去希望、为他们树立起奋斗的目标,她觉得自己做到了。

“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两年的时间,让李晓珍对人生有了重新的思考,明确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事业。现在,她是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一名乡村教师。“我觉得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虽然我现在工资没有那么高,所处的地域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我觉得生活是非常充实的。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看到家长的认可,都会有真实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是物质无法带来的。”李晓珍言语间,充满着从容与坚定。

杨煜琳 将最清澈的爱留在杂多

从云南到青海,从彩云之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到西北苍茫浩渺的三江源,彝族姑娘杨煜琳在杂多书写着别样精彩的人生。

杨煜琳就读于云南省保山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大四那年,学校召开了西部计划动员大会,会上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她感到热血沸腾,在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临近毕业的杨煜琳而言,未来有些迷茫和不确定性,但是这句话,仿佛为她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她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背上行囊和理想,到西部去。

2021年9月,杨煜琳来到了服务的学校——杂多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学校(原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成为一名初一语文老师。在孩子们眼中,语文有时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讲到古诗文章节,学生们经常如听“天书”一般,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窃窃私语,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尽如人意,这一度使杨煜琳感到十分苦恼,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失去了信心。

经过更加认真的备课,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杨煜琳想到运用自己的美术专长,将绘画融入语文教学中,也许学生会对语文课堂更有兴趣。于是,学习“未若柳絮因风起”时,她让学生们画柳絮纷飞;学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她让学生们画莲花;“对镜贴花黄”的木兰,“独坐幽篁里”的王维,“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自此,古诗文的课堂逐渐变得生动活跃起来,学生们对古诗文的学习热情也逐渐高涨,杨煜琳也重拾了对语文教学的信心。

除了学习,杨煜琳也在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班上有个男孩叫才仁拉加,他的父亲去世,母亲又常年生病,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家里的活都是他一个人来干。一次语文课,他上课不专心,杨煜琳发现他在画画,就把他的画没收了。课后找他谈心时,他说自己梦想成为一名画家,美术生出身的杨煜琳看到了他的潜力,就鼓励他到兴趣班去学画画。一段时间后,学校举办黑板报比赛,才仁拉加画的板报获得了全校第一名。从那之后,他慢慢变得自信、开朗起来。

“我全心全意对待学生,学生也在用温暖和爱回报我。”到杂多第一个月时,第一次讲授公开课,杨煜琳站在讲台上战战兢兢,手足无措,校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总共来了20多人。她准备拿起粉笔写板书时,看到学生们在粉笔盒下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语文老师加油”,孩子的话语鼓励她顺利完成了讲课。南方姑娘没见过雪,第一次感受北方的大雪纷飞时,杨煜琳在操场冒着严寒在雪地里画画、堆雪人。学生们看到后跑过来跟她一起画画,当时临近元旦,学生们教她在雪地里写下藏文的“新年好”,让她在寒冬中感到格外温暖。

两年服务期间,杨煜琳尽己所能地作出自己的贡献。除语文教学外,她主动承担学校美术社团的助教工作,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们。课余之时,她努力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学校及团县委组织的各类活动,组建广播站、组织各类比赛、担任活动主持等等,将自身融入了学校,融入了杂多。

转眼间,两年的服务期已结束。眼看着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班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杨煜琳打心里觉得值得。“可能没办法让他们的梦想很快开花结果,但我觉得也点燃了他们希望的火苗。”离别那天,学生们瞒着她给了她一个惊喜,在黑板上写满了祝福语。看到黑板的一瞬间,杨煜琳的眼泪就止不住了。“这几个错别字是谁写的?”笑中带泪的她一边说,一边哽咽,那堂课的内容最终也没有讲完。

现在回到云南的杨煜琳时常会翻看在杂多的照片,和孩子们写给她的信,“这两年的支教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真的一点也不后悔去杂多支教。”青春无悔,志愿西部,她把自己最清澈的爱,留在了杂多。

杨锦洋 奔赴基层躬身实践

杂多县城以西的瓦里神山脚下,坐落着瓦里滩小学。2021年,来自广西贵港的年轻人杨锦洋,在这里度过了终身难忘的两年,完成了青春的约定。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为西部的发展、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抱着这样的西部情怀,毕业前夕,杨锦洋毅然参加了西部计划招录,从了解西部的地域环境和生活环境,到笔试、面试、体检,一步一步都在坚定着他的选择。

虽是南方人,在青海民族大学就读四年的杨锦洋对西北的气候也早已适应。可初到瓦里滩小学,还是被这里的大风吹“服”了。学校建在山脚下的风口处,一起风,山林摇曳,泥土路上的沙尘漫天飞舞。夜间,在宿舍偶尔能听到狼叫,据说附近的山沟里还有棕熊徘徊,“我能扛得住吗?”杨锦洋不禁在心中问自己。

2021年来杂多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中,被分配到瓦里滩小学的只有杨锦洋一人。熬过了前两周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疼,克服了去校外打山泉水的不便,杨锦洋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也开始慢慢进入角色。

瓦里滩小学是一所全寄宿制小学,设有6个年级,有近500名学生,其中多数都来自牧区贫困家庭。但令杨锦洋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像正午太阳下的花朵一般热烈、阳光,“他们的眼神特别澄澈、纯真,对我也很热情。”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孩子们,自我介绍后,孩子们上来牵着他的手问长问短,一下子就消融了彼此的距离感。

由于教师不足,杨锦洋除了要教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还要兼顾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等科目。相比起语文课上学习拼音、笔画的枯燥,孩子们更喜欢上科学课。“水为什么会蒸发”“一年为什么有四季”“磁铁为什么能把东西吸起来”,面对孩子们感兴趣的“十万个为什么”,杨锦洋总是耐心地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讲给他们听。

作为支教老师,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杨锦洋觉得,既然去支教,那就不仅仅是个过程,还要有实际的教学成果。成绩提升只是一方面,据他观察,这所学校的学生们普遍缺乏自信、羞于表达,他更想帮助他们在心态上成长。“每次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哪怕说错了,我也会让全班集体为他鼓掌,鼓励他的勇气。”每当看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他都及时加以表扬,增添他们的自信。

一段时间后,班上几名相对落后的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成绩也有了提高。学期结束时,杨锦洋带的班不但语文成绩总体大幅提升,孩子们在能力上、方法上也有了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令他很有成就感。他用自己的探索和付出,树立起了支教老师良好的形象。

与学生的感情、与西部的羁绊,就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慢慢建立起来。有一次和学生们聊天时,有同学问杨锦洋,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从小吃到大的米饼,那是家的味道。自幼吃馍馍、糌粑、青稞长大的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致:“是大米做的吗”“软的还是硬的”“怎么做出来的”……假期回家,杨锦洋从广西背了两大袋米饼回来,看着学生们品尝得津津有味,他心中颇有些满足感。

回顾这两年的支教经历,付出与收获,感动与温情萦绕心间。尽管日子是艰苦的,但杨锦洋却怡然自得。他终于走上了讲台,当了一回真正的老师,一心一意地教书,一心一意地和孩子们相处。那些质朴的山区孩子,和当地老师的友谊,都让他真切体会到支教的意义。

离开杂多,杨锦洋回到了家乡桂平县旺龙村,奔赴基层,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的补充。他成为一名村干部,负责村史整理和防溺水、防返贫等宣传工作。在他看来,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是一个实践育人的过程,通过西部计划能让更多的大学生懂得基层,敢于奔赴基层。他意识到,基层是非常锻炼人的平台,未来,他想扎根故乡沃土,继续在基层的土地上挥洒青春的汗水,播种希望。

接力实现同一个青春梦想

今年9月,杂多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志愿者。28名青年怀揣梦想,整装待发,继续这场青春接力。

来自青海海南的回族小伙马永军,差点和今年的西部之行“擦肩而过”。从小在牧区长大的他,在青海民族大学就读期间就热心公益。他本想像哥哥一样去参军,保家卫国、奉献青春。但遗传的气管炎让他与军营失之交臂。大四那年,他通过学校的活动解到了西部计划,“运用自己的所学,服务基层,给自己的青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這便是他来杂多的初心。按照考试成绩排名,马永军差了几分,本无缘西部之行,后来之前的志愿者因故无法前往,这才让他得偿所愿。

在杂多县实验学校,马永军成为一名初一数学老师。在逐渐克服高原缺氧、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等重重困难后,马永军已经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能上好一堂课就上好一堂课,能改变一个孩子就尽力去改变”,这是马永军朴素而又真诚的想法。前段时间举行的篮球比赛,让他看到了当地孩子们身上的那股团结和拼劲。和孩子们谈心时,他借此鼓励他们将这种拼劲用在学习上,将来努力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从西宁到杂多,25个小时的大巴旅程,席田宏坐在车窗边,看着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从未感受到星星如此之近。他的家乡在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杂多。一路上,他满怀期待,也充满忐忑。席田宏的个性有些腼腆,不善交际,来到第一民族完全小学后,是孩子们的热情、老师们的亲切,帮他逐渐摆脱“社恐”的焦虑。

席田宏任教六年级数学,他很快进入了教师角色,备课、讲课、课后辅导各环节一个不落。他发现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帮助基础好的提高成绩,给基础差的补课,就成为他全力以赴的教学目标。他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程内容处理、课堂组织技巧,尽力让数学变得有趣。短短两个多月支教经历,让席田宏感受到了高原生活的艰苦,看到西部尤其是高寒、高海拔地区教师资源的紧张,看到藏族孩子对知识的向往。他深深地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杂多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这是白玉芬在杂多待了三个多月的真实感受。白玉芬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和众多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一样,她也是被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所打动,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来到这里。得知通过选拔的她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担心能否适应那边的气候和生活,兴奋的是她可以利用自己师范生的专长,为当地孩子们带去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白玉芬在第二民族中学教初一历史,科目的分配令她有些意外,但她很快调整过来,“学校缺什么老师,就要顶得上去,这才是支教的意义所在。如果能用两年的时光帮助、成就这些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她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记忆,她让学生们用历史短剧的形式,演绎历史小故事。“既可以帮他们学习知识点,又能练习普通话,一举两得。”展望未来两年,她说:“学习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想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让他们勇敢逐梦。”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如今,杂多县正在全力夯实义务教育发展根基,努力让藏区孩子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改变。西部计划“杂多专项”开展五年来,以支教志愿服务为核心,助力补齐当地教育师资短板,引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杂多县提供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人才,是助力杂多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扶智”“扶志”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人发出的号召。通过项目实施,支教志愿者们在服务期间的各项培训和艰苦环境下的实践锻炼,让他们感知基层、熟悉基层,进而热爱基层,逐渐坚定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在西部基层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支教基层孩子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走基层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