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琦,李宏伟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是各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议题。长期以来,城乡二分范式使得乡村地区发展长期受到忽视,城乡差距日益严重[1],出现了很多“城乡病”。“城乡融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解决城乡现实问题提出的城乡关系新范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城乡关系,转变了城市偏向观念,反映出基于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的一种“有差异、无差距;可流动、无障碍”的城乡关系[2]。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从党的十九大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到党的二十大继续强调“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对城乡融合研究的内容在不断深化与推进。目前,我国正处在城乡关系演变与乡村合理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方向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关于城乡融合的理论阐述最早出现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三阶段论述中[3]。这一理论的提出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视角揭示了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城乡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4],是新时代重塑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此后,在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的影响下,多个国家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衍生理论,并结合时代议题不断丰富城乡融合理论内涵,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城乡融合理论体系(见图1)。
从时间线梳理可知,城乡融合理论早先在西方国家得以发展演进。在经历了城市和乡村单一偏向后,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城乡之间的关系,各种理论流派纷纷涌出。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与大数据发展使得城乡之间的联系与要素流动日益紧密。不同于前期关注城乡差距的理论,新的发展理论更加关注城乡动态融合,研究更加侧重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与联系。我国现阶段构建的城乡融合理论体系是建立在院士吴传钧[11]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城乡二元结构论[1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3]、空间均衡理论[14]、等值化理论[15]和流空间理论[16]等基础理论,后继延展出一系列城乡融合系统理论[17]、城乡融合发展动力学[18]等新兴理论。
城乡融合的本质是在城乡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与共享基础上实现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19]。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经济、政策导向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特点、机制、规律及模式都各有不同,因此要想深入剖析城乡融合科学内涵,就要将其带入到不同历史阶段下去辩证分析。
从时间谱系上看,我国城乡关系主要经历了从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的转变[20]:(1)新中国成立至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1949—2002 年),这一时期内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了城镇经济增长,城市的快速崛起伴随着乡村地区活力丧失,“城乡兼顾、工业反哺农业”的呼声日益强烈。“城乡一体化”“城乡联系”“城市化”成为学术界城乡关系研究的热点领域。(2)十六大至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2002—2007年),这一时期中国加入WTO后共享国际化发展红利,推动国家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三农”问题相关政策的陆续颁布促使学术界就“城乡互动”“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探索。(3)十七大至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2007—2017 年),这一时期开始从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视角考虑城乡一体化战略。“城乡发展水平评价”“城乡要素流动与空间融合路径”等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4)党的十九大至党的二十大继续强调“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2017—2023年),这一时期政策上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城乡关系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多领域的新变化[21]。“新型城乡关系”“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在四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但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政策、经济和学术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带来了城乡发展新课题,少数学者率先研究发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进一步综合多重因素颁布适应当下形势的新政策,新政策的下达也会进一步引导学界将研究焦点转移,从而使得城乡关系整体呈现出阶段性、复杂性的特点。
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的最新提法,这一过程的转变是在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在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影响下的重要创新。城乡融合的提出,弥补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术语表达的不足,转变了传统片面的“城市偏向”城乡发展观[22]。
新时期城乡融合是一个多尺度、多维度、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尺度的多元性体现在研究对象多元,可分为国家、区域、县域三个主要研究尺度;维度的多元性体现在研究视角多元,可分为城乡经济、空间、社会的三大系统融合;要素的多元性体现在城乡要素流动多元,可分为人口、土地、资本、信息、技术、生态等要素的流动。总结来说,城乡融合的内涵是建立在城乡地位平等与优势互促的基础上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以期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23]。新时期的中国城乡融合,是基于城乡平等关系新认知,立足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以解决新时期城乡发展,尤其是乡村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为目标,旨在实现城乡间多尺度、多维度的要素深度融合。
城乡关系是我国学术研究中的长期议题,自提出后相继引发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跨界研究,相关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整体研究趋势呈现出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综合交叉的转变。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以CNKI数据库中关于城乡融合研究的文献为基础数据,用“城乡融合”作为主题词进行期刊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从1990—2023年,文献来源设置为“核心期刊”“CSSCI期刊”“CSCD 期刊”“EI 期刊”“SCI 期刊”,分别筛选出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三大领域的相关文献,以CiteSpace6.2软件为辅助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梳理该研究领域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根据上述文献筛选要求得到社会学领域城乡融合研究文献共124篇,通过软件分析获得社会学城乡融合研究的信息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见图2、3)。
图2 CNKI数据库中社会学领域城乡融合文献关键词共现视图
图3 CNKI数据库中社会学领域城乡融合文献聚类时间线图谱
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得出:“城乡融合”“城乡关系”“乡村振兴”“马克思、恩格斯”四个关键词节点构成图谱主要部分,出现频次较高。从时间图谱来看,社会学领域城乡融合研究主要呈现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8—2016 年),学者主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理论进行深入探析。如汪巽人[24]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里的城乡关系内容,进而提出了必要措施;韩文龙、吴丰华[25]认为马克思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形成了新时期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2)第二阶段(2016—2023 年),学者则是在分析城乡融合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的科学内涵及内在机理。如温惠淇[26]指出系统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城乡融合的着力点在于破除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构建城乡产业共同体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时代城乡高度融合。
地理学研究是从人地关系视角切入认知城乡融合,旨在实现乡村人地系统要素耦与结构优化[17]。根据上述文献筛选要求得到地理学领域城乡融合研究文献共85篇,通过软件分析获得地理学城乡融合研究的信息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见图4)。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得出:“城乡融合”“城乡关系”“乡村振兴”“空间治理”四个关键词节点构成图谱主要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指标体系”“实施路径”“时空特征”“要素流动”“影响因素”等高频关键词。
图4 CNKI数据库中地理学领域城乡融合文献关键词共现视图
总体来看,地理学城乡融合研究主要聚焦于两方面:(1)基于人地关系解读城乡融合内在逻辑。即从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作用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母子关系,探究城乡要素互动过程、机理与格局,深入解析乡村地域多要素作用机制和区域性分异规律。如刘彦随[19]认为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主要由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四体系统”组成。(2)探索城乡融合空间逻辑,研究趋势从宏观向微观层级拓展。①宏观尺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通过城乡联系测度,科学度量乡村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状况,进而提出城乡空间组织与发展模式。周佳宁等[27]从要素流动视角多维重构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评价体系,以“流空间”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张海朋等[28]构建了城乡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定量测度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②微观尺度的研究则主要聚焦于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与村镇地域格局。包雪艳等[29]以福州东部片区为研究区,基于乡镇域尺度分析研究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规律与特征;李玉恒等[30]基于河北省景县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传统农区县的乡村经济韧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旨在推进传统农区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
根据上述文献筛选要求得到城乡规划学领域城乡融合研究文献共78篇,通过软件分析获得规划学城乡融合研究的信息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见图5、6)。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得出:“乡村规划”“发展模式”“动力、影响机制”“实现路径”“规划策略”等是城乡规划学科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图5 CNKI数据库中城乡规划学领域城乡融合文献关键词共现视图
图6 CNKI数据库中城乡规划学领域城乡融合文献聚类时间线图谱
结合可视化图形分析,国内城乡规划学科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重点有三个方面:(1)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构建研究。规划学现阶段对于城乡融合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乡村地理学基础之上,融合城乡要素流动发展的“流空间”理论形成了城乡融合理论研究体系。受近五年经济、政策影响,研究一方面聚焦于乡村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主动融入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时代前沿语境。(2)关于城乡融合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学者主要通过构建评价体系与测度模型来探讨影响与驱动机制。如周佳宁等[31]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环境”多维视角出发构建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以往中国城乡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规律进行重新审视,来探索城乡融合影响机制;谢鑫等[32]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共72个典型区县的城乡融合发展动力进行识别,总结出不同地区区县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3)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及实践路径研究。学者从不同尺度出发选取某一区域进行发展模式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城乡融合进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张伟等[33]针对省域层面通过回顾总结江苏区域城乡融合、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乡村价值挖掘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区域联动、差异引导、特色优先、政策赋能”的新时代省域层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极少数学者在县域尺度研究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难点问题与对策路径,在促进县域产业融合、空间融合、社会融合三个方面展开探索。
从当前研究总体进展来看,我国的城乡融合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在城乡融合发展概念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已有了较多探索,但仍存在一些研究不足。已有研究更多偏重宏观尺度,针对县域层面城乡融合的具体实现形式与要点缺少深入解析,也缺乏差异化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同时,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单一要素的单向、静态的城乡流动理论探索,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城乡平等基础上的动态要素流动、共享基础上的城乡关系变化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关于城乡融合领域的研究要进一步聚焦问题识别与策略研究层面,从多元要素流动视角出发,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更加综合、科学的城乡关系研究方法体系,进而指导中国新时代不同区域类型的特色城乡关系的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