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

2023-12-14 19:17张金龙方玉兰
新农民 2023年33期
关键词:高素质新时期培育

张金龙 方玉兰

摘要:本文以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内涵为切入点,总结了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所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具體解决方案,同时对新时期高素质农民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献计献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农村的发展与农民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村发展的人才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改革的深化、乡村治理的完善,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农民。近几年来,农村以农业工作为中心,着力打造一支适合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所需的高素质农民,为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1 新时期高素质农民的含义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中对“高素质农民”这一称谓作出了十分清楚的表述。在2020年度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农业广播学校和农业研究所的作用,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新时期高素质农民是指,具备文化、掌握技术、善于经营的农业工作者,可以为农业现代化而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例如,各类新型农业技术带头人、农业经营带头人、扶贫开发带头人等就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佼佼者。需要注意的是,高素质农民并不仅限于“带头人”,而是所有“有文化、有技术、有管理”的农业工作者,都属于高素质农民。

在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结构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意味着一种身份,而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则意味着打破了这重身份[1]。新时期高素质农民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不仅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新时期高素质农民须具备2个特点:一是要有一定的学识,掌握一定科技能力。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对农业生产特征与发展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要有良好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管理,提升农业的效益,达到科学的生产目的。新时期农民,不仅是指从事农业体力工作的群体,也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的专业技术干部、经营主体从业者、回乡参与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农业生产的先锋带头人等。这就需要广大农民改变自己的思想,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2 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中遇到的问题

2.1 识别机制不准确,培育对象层次单一

高素质农民的培养,首要是要明确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目标。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每个农民都必须承担起培训和学习的职责,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农民人数众多,可供给的培养资源非常有限,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因此,必须建立目标鉴别体系,实施定向、有目标地选择培养。但由于鉴定机制不够精确,导致筛选到的培训目标较为单一,缺少了一定的梯度。比如,培养目标多是中年和老年农户;而且,由于未能精确到户,导致部分家庭没有一个农民接受到高素质培育。又比如,在一些地区,因为没有正确认识政策,未能把培育高素质农民和一般农民培养分开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2 培育内容和手段单一,培育效果不理想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培育高素质农民,普遍面临着培养内容与方法相对简单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一,培养教师数量少,培养内容的有效性亟待提高。在有些地区,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工作通常是由当地的学校来完成,然而,学校的教师数量有限,同时,培育质量不高,学校资源有待提高,也给培训学校带来了压力,培养的效果并不好[2]。此外,训练内容的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培养高素质农民以理论与实际操作为主,而对于培养目标而言,从事农业劳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难以参与实地培训。另外,传统的农田实习地点选取有限,难以将农民集中到某一块进行集中田间进行指导,且缺乏独立的教师进行指导,难以适应培养需要。再有,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训练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在网络上进行一些活动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实践中,农民们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好在线云平台,有些农民还没有掌握好自己的网络通信工具,还有农户认为,在线培训没有实用的引导作用,缺少直观感,这就造成了在线培训只是走过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管理和服务不健全,认证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培养高素质农民,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企业服务。然而,现有的企业经营与服务制度还不够完善,致使培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

在资质鉴定上,一方面由于有关部门的鉴定制度不够完善,致使经过某些训练的农民无法获得相应的级别资格,且无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参与热情。同时,各地对培养高质量的培养认证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就造成了各地对高质量培养认证制度的不适应性。在评价与评估层面,评价体系与评估体尚不完善。农民参加的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技能掌握、工作经验、农民素质等方面,都有相应的积分,然而,由于学分转换机制不够科学,亦不够完善,评估方法也比较简单,因此难以综合判断农民参与培养的效果[3]。

从管理层面看,还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健全、对农民参加养殖的资料了解及监控等问题,在对培训的后续跟进服务也有所欠缺。要从根本上为农民排忧解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培育过程中常常因为过分重视培养的过程而忽略了培育后的跟进,使得培养工作的有效性转换较低。

3 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策略

3.1 依托互联网技术,精选培育对象

要坚持青年优先、意向优先、知识优先等基本原则,对培养目标进行分级,确定培养目标的关键目标,构建精确目标数据库。第一,要做到“年轻人优先”,就是要把他们的培养目标变得年轻化,这就需要把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更好的投入到农业生产工作中。第二,要遵循意愿优先原则,即要遵循志愿,把那些热爱乡村、想要扎根乡村的人作为培养目标,提高他们的稳定性和责任感,从而让培养的效果更显而易见。第三,要遵循“知识化”的原则,即要把曾受过良好的、有一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质的人作为培养目标。

3.2 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必须要加快培养的速度。第一,要把训练资源进行整合。要构建以农业学校等专业培养为主体,以社會公共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培养机制,使培养资源真正有效地运用起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力度,既要用好本土的农业专业人员,又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授课,不但有理论老师、技术讲师、实践讲师进行授课,也有政策讲师和创业导师对创业进行指导,定期到基层进行培训,使其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培训制度[4]。第二,培养方式上充实内涵,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方式单一,效率不高,所以,要注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方式的改革,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来。第三,应当把理论与实际、离线与线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培训场地,发挥农业合作社、农场、农业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建设种植基地,除了在教室里进行集中培训之外,还可以将培训班转移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里去,同时带着农民去现场授课,增加课程的真实体验感。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录制教学视频、在微信群和企业群中解答问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第四,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业创新。比如,通过移动电话给农民们介绍了“云上智农” APP,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膜循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茶叶分类和加工技术,精品水果种植技术,让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

3.3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新时期培育高素质农民,其成效取决于经营与服务。第一,完善科研成果的应用体系。在培养过程中,将理论、实际、学习结果等都作为学分,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转换,保证学分的科学性,增加开发训练学习系统,通过建立自己的账户,让学习内容和成果一目了然,便于追踪和查询。第二,加强对在职人员资格认证的工作。可以设立高、中、低三级认证,对每一种认证都有具体的认证要求,让农民的学业成绩能够通过证书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展示。与此同时,每个区域都要建立起一个网络查询系统,对认证的标准进行统一,从而使高质量的培养证书的普适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三,健全职业农民的职称评审制度,推动高层次的人才认证与技术等级的评审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农民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5]。第四,加强培养后的跟进服务,保证培养成果的有效转换;把培育高素质农民和现在的电商平台和创业项目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脱贫致富的平台,让他们的培养成果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培养过程中,也要引入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比如,从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民中选出先进代表、农业带头人、新型优秀职业农民等,对他们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同时,要健全监管与评估制度,用严厉的监管制度、健全的考评制度来督促企业经营。

3.4 推动城乡融合,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在当今社会,我国政府提出了继续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的人居质量,建设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美丽村庄这一战略目标。同时,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完善我国的就业体制,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这一巨大的发展空间,让真心希望在农村发展、扎根农村的人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还能为整体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种冲突,而是给那些渴望进城的人们以生存空间,让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在广袤的乡村发展。所以,要培育高素质农民,就必须在新的城乡关系框架内实现城乡之间的双向交流,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5 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培养方案

高质量农民的培养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应根据农民的特征,制订出一套符合农民特征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培训的时效性,保证培训的正常进行。在培养的内容上,不仅要向农民普及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还要将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新思想传播出去,把重点放在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发掘上,增强农民对农村的认同和价值观[6]。在训练目标上,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无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低学历的人,对乡村的生产发展规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以致用。

4 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前景展望

4.1 立足基本国情和世界大变局实况,以稳粮、保供、促增收为主线,规划部署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局

在培训内容方面,要始终坚持“中国人要把自己的饭碗放在中国人的手中”这一理念,坚守好食品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底线,做到最好。结合农村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稻绿色增效生产”、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稻-稻、稻-油”一体化生产技术等内容[7]。

4.2 立足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以绿色、开放、创新为动力,谋划设计高素质农民培训方式

从培训方式方法来说,要正确理解国家关于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有关政策,认真贯彻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的各项规定。基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征询地方农民的训练要求,用一种让农民学员容易接受、熟悉、富有感情的方式来进行思维的革新,以符合学员的心理期望和实际操作的要求[8]。

4.3 立足疫情防控新变化和大安全要素,以健康、安全、发展为指导,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

在新冠疫情逐渐稳定的情形下,形成忧患意识,制定一套适用于突发情况的高素质培训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稳定地进行农民的培训。尤其要注重加强受训学员的防范意识,教育他们要主动加强自己的保护,主动做好公共防控工作,保证为受训学员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倡导线上线下相融合。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要求,重点是要提高培训的品质与效率,充分利用高素质的农民的示范引领,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顺利进行,所以,要把高素质的农民培养出来,对于做好人才工作,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香香,韩春妹,刘姣.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域研究轨迹、热点与展望[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1):29-32.

[2] 张丽丽.浅析农业经营组织对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9):76-78.

[3] 汪泽根,阮硕群,郑冰情.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途径和方法[J].基层农技推广,2023,11(9):131-133.

[4] 谭小燕,钟波,王芸.遂宁市培育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J].四川农业科技,2023,(9):65-67.

[5] 周蕾,张宝运,刘艳.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民科技培训,2023,(9):38-40.

[6] 汤勇.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9):175-178.

[7] 梁宇.乡村振兴视域下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策略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2,(12):113-115.

[8] 刘奉越,李洪岩.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演进、模式及行动逻辑[J].职教论坛,2022,38(12):84-91.

猜你喜欢
高素质新时期培育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