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立,陈初红,田科兴
(1.西藏拉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2.西藏拉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藏 拉萨 850000;3.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西藏 拉萨 851600)
施用商品有机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胡俊等[2]研究建议加快商品有机肥推广是全国和西藏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商品有机肥推广是提升西藏耕地质量的必要手段。有研究表明,肥料增效剂具有保持氮磷钾防损失、调节转化与释放、促进吸收与运转功能、释放土壤中养分等作用。近年来,西藏农业生产致力于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施用商品有机肥。但在实际生产中,商品有机肥发挥肥效作用缓慢,难以在当季实现稳产、保产效能,是制约商品有机肥全面推广的重要瓶颈之一。通过新型增效剂配合商品有机肥施用试验,测试新型增效剂在提高产量、影响土壤养分等方面的效果,可达到化肥减量、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目的。本研究着重讨论在田间试验中,在施用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新型肥料增效剂,根据作物增产增收结果与肥料效益指标对比,发掘提高商品有机肥当季肥效方法,为商品有机肥的全面推广进一步攻破技术难点,探索西藏肥料施用减量增效新模式与广大农牧民节本增收新途径,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试验地点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强嘎村,北纬29.932 14°,东经91.131 68°,海拔3 782 m。地块交通便利,农田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灌排水正常,供试土壤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试验进行前多点采集0~20 cm 耕层土样,根据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确定分析方法测试有机质、pH 值,土壤N 根据LY/T1228-2015 进行测定、土壤P 的检测根据NY/T1121.7-2014 进行测定、土壤K 根据LY/T1234-2015进行测定。
1.2.1 供试作物
春青稞,品种为“苏拉青2 号”,播量为15 kg/667 m2。
1.2.2 供试肥料规格、用量及用量
供试商品有机肥西藏“华丰3658”,有机质≥45%,氮磷钾≥5%,每袋40 kg(执行标准:NY525-2012)。用法及用量:根据2021 年拉萨市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复混肥(氮磷钾≥45%)28 kg/667 m2+追肥尿素(氮≥46%)5 kg/667 m2总养分等量折纯计算,商品有机肥用量=(28×45%+5×46%)/5%×矿化率50%=596 kg。为便于实施推广,本次试验商品有机肥统一以600 kg/667 m2作底肥施入。
1.2.3 供试肥料增效剂规格、执行标准、功效及用量用法等
功能菌。产品规格:2 kg/袋;执行标准:GB/20287-2006;作用机理及主要功效:富含功能性益生菌,分解活化难溶性矿物质元素,优化作物营养条件,提高肥料利用率。用量:2 kg/667 m2;用法:播种时与有机肥料混合撒施;河南省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胶冻样芽孢杆菌。产品规格:25 kg/袋;执行标准:GB/20287-2006;作用机理及主要功效:菌群在土壤中繁殖生长,产生有机酸,荚膜多糖等代谢产物,破坏硅铝酸盐晶格结构、难溶性磷化合物,具有解磷、解钾作用,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和生长代谢,提高抗逆性。用量:2 kg/667 m2;用法:播种时与有机肥料混合撒施;河南省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土壤生命力。产品规格:2 kg/袋;用量:2 kg/667 m2;执行标准:GB/20287-2006;作用机理及主要功效:富含多种微生物菌群及生物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根系活力,促进作物对氮磷钾吸收利用。用法:播种时与有机肥料混合撒施;河南省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本次试验共设计4 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667m2,分别是:处理①为对照(CK):商品有机肥600 kg/667 m2;处理②:商品有机肥600 kg/667 m2+土壤生命力2 kg/667 m2;处理③:商品有机肥600 kg/667 m2+胶冻样芽孢杆菌2 kg/667 m2;处理④商品有机肥600 kg/667 m2+功能菌2 kg/667 m2;试验田间布置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田间布置设计
试验于2021 年4 月22 日播种,条播。除施肥不同外,其他各项田间管理保持一致。2021 年8月30 日收获,收获前,每个处理开展田间考种并取3 个1 m2样品进行测产,在收获后,对试验地各处理土壤进行多点采样(0~20 cm 耕层),检测土样有机质、pH 值、全N、碱解N、全P 有效P、全K、速效K 等常规指标;植株样品洗净、烘干、粉碎、过筛后用H2SO4-H2O2进行消煮,测定青稞植株氮、磷、钾含量。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全磷测定采用钒钼黄比色法、全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计法。
2021 年西藏拉萨市新型肥料增效剂试验理论产量见表1。由表2、3 可知,各处理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各肥料处理间差异显著,应进行多重比较,得出试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表4)。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 法)首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MSe=SSe/dfe=445.39,再计算t0.05=TINV(0.05,8)=2.306;t0.01=3.355,n=3,LSD0.05=t0.05×SQRT (2×MSe/3) =
表1 2021年拉萨市新型肥料增效剂试验理论产量
表2 2021年拉萨市新型肥料增效剂试验的产量
表3 2021年拉萨市新型肥料增效剂试验方差分析
表4 2021年拉萨市新型肥料试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经多重比较,处理③与处理①差异极显著,与处理④和②差异显著;处理②与处理①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④与处理①②③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处理②最高,为45.60 粒;处理①③次之,为45.33 粒和43.20 粒;处理④为42.00 粒。秸秆667 m2产量处理③最高,为309.87 kg;其次为处理②和处理④,分别为270.63,258.37 kg;处理①最低,为196.55 kg。籽粒667 m2产量处理③最高,为215.69 kg;处理②④次之,分别为173.86 kg,170.49 kg;处理①最低,为131.01 kg;处理③比对照增产64.64%,排名第一;处理②次之,比对照增产32.71%;处理④第三,比对照增产30.13%。处理②③④在施用新型肥料增效剂后,均表现出增产效果(表5)。
表5 2021年拉萨市新型肥料试验产量多重比较结果
由表6 可知,本次试验各处理在统一施入商品有机肥600 kg后,土壤由弱碱性趋向于中偏碱性,土壤酸碱性得到改善,处理①(CK)与配施3种新型肥料增效剂的处理②③④相比,pH 值最低。在试验中,3种肥料增效剂均表现出抑制土壤酸化效果。
表6 试验前后土壤主要养分检测结果
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由表6 可知,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处理①(CK)>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试验前,相较于试验前,各处理在统一施入600 kg/667 m2商品有机肥后,试验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提升;相较于处理①,施用3种新型肥料增效剂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处理②③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下降,处理②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8.6%,处理③与对照相比降低12.8%,处理④降低了29.1%。与对照相比,处理②③④土壤中有机质消耗量明显增大。
3.3.1 土壤氮含量变化
由表6 可知,土壤全氮表现为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③<试验前<处理①。在施入商品有机肥600 kg/667 m2后,处理①对比试验前土壤全氮含量有所提高;3 个增效剂处理的土壤均有全氮含量下降表现。碱解氮表现为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①<试验前,碱解氮作为可供作物快速吸收利用氮素,在本次试验前后土壤测试中结果相差极大。试验前含量为60.8 mg/kg,试验后处理①含量为29 mg/kg、处理②为17.68 mg/kg、处理③为18.18 mg/kg、处理④为17.68 mg/kg;碱解氮对比下降显著,分别为处理①减少52.3%、处理②减少71%、处理③减少70.2%、处理④减少71.9%;处理②③④施用3种不同新型肥料增效剂与对照相比土壤碱解氮含量下降趋势明显,对照处理①含量29.00 mg/kg,处理②③④分别降为17.60 mg/kg,18.10 mg/kg,17.50 mg/kg。与对照相比,处理②③④对土壤中氮素消耗量增加。
3.3.2 土壤磷含量变化
对比试验前,各处理土壤全磷含量下降显著,在配合施用新型肥料增效剂后,与对照相比,处理②③④土壤检测全磷含量无明显变化。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处理①>处理③>处理②>处理④>试验前,较之试验前,4个处理有效磷含量均有所提升;而在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后,处理②含量为12.00 mg/kg。处理③含量为15.70 mg/kg、处理④含量为10.30 mg/kg、对照含量为16.2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所下降,处理②③④对土壤中有效磷消耗量增加(表6)。
3.3.3 土壤钾含量变化
由表6 可知,全钾含量表现为CK<处理②<处理④<处理③<试验前,分别为13.06g/kg,16.66 g/kg,17.12 g/kg,17.47 g/kg,24.90 g/kg。对 比 试 验 前,4 个处理试验后土壤全钾含量下降明显;对比CK,处理②③④均提升了土壤全钾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分别提高了27.5%,33.8%,25.9%。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处理②=处理④<CK<处理③<试验前,分别为111.00 mg/kg,111.00 mg/kg,126.00 mg/kg,128.00 mg/kg,143.60 mg/kg;4 个处理对比于试验前,速效钾含量均有所下降;对比处理CK,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处理②④速效钾含量有所下降,处理③速效钾含量略有提升。
由表7可知,对照增收效果表现为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每667 m2总产出处理①为838.52 元,处理②为1 108.83 元,处理②减去肥料增效剂成本产出为912.83元,对照处理①增收74.31元/667 m2,增效剂投入/增收为1∶0.38;处理④总产出1 114.96元,减去肥料增效剂成本产出为1 044.94元,对照处理①增收206.44 元/667 m2,增效剂投入/增收为1∶2.95;处理③总产出1 358.53元,减去肥料增效剂成本后产出为1 228.55元,对照处理①增收390.03元/667 m2,增效剂投入/增收为1∶3.00。
表7 试验各处理投产分析(不计入种子及商品有机肥每667 m2成本)
在减去施入新型肥料增效剂投入成本后,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与对照处理①(CK)相比增收明显呈上升趋势。试验显示在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后,种植经济收益明显增加。
为考察施用肥料增效剂后效益的增加情况,直观反映肥料增效剂的效果,对试验前后各处理开展肥料效益分析,田间肥效试验常以肥料利用率(RE)、肥料农学效率(AE)、肥料偏生产力(PFP)3个肥效效益指标来反映施用3 种肥料增效剂后其商品有机肥肥料效益变化。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使用量×肥料中的养分含量百分比)×100%;
肥料农学效率=(施肥区产量-不施肥区产量)/施入肥料养分纯量×100%;
肥料偏生产力=施肥区产量/施肥量。
由于本次试验未设置不施肥处理区,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未知,故所施入商品有机肥基础肥料利用率未知,本试验将此指标修改为计算施用3种肥料增效剂后肥料利用率增量。其表达式为:
肥料利用率增量=(配施增效剂处理区农作物吸收总养分量-不施增效剂区农作物吸收总养分量)/(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肥料中的总养分含量百分比)×100%,其中农作物吸收总养分量=秸秆产量×秸秆(N%+P%+K%)+籽粒产量×籽粒(N%+P%+K%)。
同理,增效剂肥料农学效率=(施增效剂区产量-不施增效剂区产量)/施入商品有机肥养分纯量(施入商品有机肥养分纯量=商品有机肥施用量×5%)。
肥料偏生产力=施增效剂区产量/施肥量(施肥量=施增效剂量+商品有机肥施用量)。相关指标数据详见表8。
表8 试验前后肥效效益指标变化
由表8 可知,施用肥料增效剂后,作物养分积累量表现为,较之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显著提升,作物吸收总养分量分别提升22.16%,48.25%,28.32%。肥料农学效率表现为3 种增效剂施用后,以处理③最高,为2.82,处理②次之为1.43,处理④最低,为1.32。商品有机肥肥料偏生产力试验各处理均以商品有机肥600 kg 做底肥施入,肥料偏生产力值均较低;处理③最高,为0.36;对照处理①肥料偏生产力提升63.64%;处理②次之为0.29,对照处理①肥料偏生产力提升31.82%;处理④再次之为0.28,对照处理①肥料偏生产力提升27.27%;试验各处理肥料偏生产力位次与产量位次基本一致。肥料利用率增量表现为处理②③④在施用增效剂后,商品有机肥肥料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7%,7.78%,4.57%,3 种肥料增效剂处理后均表现出增强商品有机肥肥料效益作用,处理③施用胶冻样芽孢杆菌尤其明显。
5.1.1 作物产量影响
试验中,处理①以商品有机肥600 kg/667 m2作底肥,作物产量仅为131.01 kg/667 m2,表明仅靠商品有机肥做底肥施入难以在当季发挥稳产、保产效能。从本次试验各处理间产量情况来看,试验中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于商品有机肥的3 个处理均表现出明显增产效果,对比增产由低到高分别为30.13%,32.71%,64.64%。试验中最高产量为215.69 kg/667 m2,虽增产效果比较显著但产量仍属于较低水平,在满足种植业生产实际上依然存在差距。
5.1.2 土壤养分及肥料效益影响
通过对本次试验前后土壤样品养分对比,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后表现为:抑制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全钾含量。3 种肥料增效剂在试验中表现出提升土壤全钾含量原因尚不明确,土壤全磷、速效钾变化暂不明显。在本次试验中,抑制土壤酸化表现可能与所施用肥料增效剂产品本身相关,本试验中3 种肥料增效剂均为中偏碱性产品(7≤pH 值≤8),施入后对比处理①(CK)pH 值较高;需要注意的是:配施3 种肥料增效剂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所降低,如果长期施用,可能会持续降低进而影响耕地质量,以上都需进一步开展田间试验分析。商品有机肥由于当季肥效发挥作用缓慢,因而发挥难以稳产、保产效能,在试验中施用肥料增效剂后,作物养分积累量、商品有机肥偏生产力均有所提升,商品有机肥肥料利用率增量均为正数,表明肥料利用率均有所提升,3 种肥料增效剂处理后均表现出增强商品有机肥肥料效益作用,尤其是处理③施用胶冻样芽孢杆菌,商品有机肥肥料利用率增量达7.78%。
5.1.3 经济收入影响
从本次试验新型肥料增效剂投入成本、产出经济效益以及对照增收来看,施用新型肥料增效剂于商品有机肥,有效增加了广大农牧民收入,且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在试验中,对照CK 增收最高可达390.032 元/667 m2,新型肥料增效剂投入与对照增收比最佳达1∶3.00,但本试验未考虑所施用商品有机肥成本,商品有机肥做底肥施用600 kg/667 m2成本过高,在实际推广中难度较高,在有政策资金扶持的商品有机肥推广区域,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可作为农牧民群众节本增收的新思路。
综合以上,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于商品有机肥可有效提升作物对有机质、氮素、有效磷的吸收利用,有效提升商品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肥料效益指标,弥补了商品有机肥应用于种植生产中当季肥效发挥缓慢的短板,达到了作物增产、农牧民增收的目的,为西藏商品有机肥的全面推广提供了新的路径。但考虑到其产量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当前我市种植业生产实际需求,且一年田间试验数据代表性不强,无法全面反映对土壤养分影响,建议继续开展新型肥料增效剂配合有机肥、化肥等施用相关研究,进一步摸清增效剂作用机理,助力西藏化肥施用减量增效、农田建设保护与发展,进一步开拓广大农牧民节本增收新途径进而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