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强 李君婷
高校班导师团队多以专业课教师为核心,在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目标,使其能将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有机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夯实基础。人才的创新是促进科技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需要高校班导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事实证明,持续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整体教学实效。因此,高校班导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他们构建知识层次分明且知识结构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比如可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指导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如就业方向、市场需求等),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体系。充分利用不同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衔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启迪他们构建相关理论知识结构。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辅导方式,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鼓励他们动手操作。
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层次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生活与学习情况等,为学生解决更多实质性问题,使其能逐步增强自信心。除此之外,班导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实训机会,使其密切关联学生成绩及奖学金,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作为知识传播者与创新活动组织者,班导师应善于通过教学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习惯,鼓励学生探究未知事物,在尊重学生新奇想法的同时,激发其创造潜力。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应打造实力雄厚的创新型教师团队,使整体课程结构得到深度优化。现在网络比较发达,班导师可指导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现代网络服务平台,以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度理解或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国家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出台的相关鼓励政策在持续增多,每年也都会出台一些满足市场动态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如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担保贷款以及其他免费创业服务等)。高校可以通过专家、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征集活动以及“互联网+”等方式,多渠道进行专题宣传,及时将最新政策及各类高校活动信息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解读政策或梳理知识要点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完善学生创新激励机制,创建大型综合实验室,进一步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大学生创新成果能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班导师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采取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结合真实案例融入相关理论课程内容,并在讲解项目任务时充分融入职场要素(如岗位操作流程、技术指标、绩效考评等),确保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有效完成相关项目任务,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抑或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专题项目训练,由班导师评估项目可行性,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指导或辅助。为切实提高学生创新项目的实际效果,可指导学生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合作。
由于传统教学多以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单一型教学模式仅注重于强调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新型启发式教学则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问题。高校可以合理增设创新实践课程,打破传统专业课程之间的种种局限,持续强化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高校要为学生搭建快捷方便的创新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催生学生新点子的萌芽与成长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能有效改变学生思维习惯及学习模式,保持浓厚的科研兴趣,在激发个人潜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导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指导能力及素质较高的科研团队,能通过系统化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科研平台,组织各类科研项目落实。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向班导师申请,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小组。班导师可全程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自主设计、系统调试、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确保学生在实践研究环节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力求探寻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在科研平台中找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使其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班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从选题入手,让学生精准把握科研工作的具体研究方向,然后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或产生灵感,通过调研,并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之后,确定研究课题。班导师逐步引导学生系统地查找文献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学生具有较强的文献资料整理能力。进而根据学生所选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应用训练,确保学生能自主设计。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应深入浅出地阐述相关内容,并保持论文格式简洁、清晰。
创新的本质就是变革,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就意味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改革。因此,班导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现状,从创新创业环境入手,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言行举止。班导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创新案例,并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企业或参与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等,确保学生能在相关环境中受到一定启发。班导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持续强化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组织,并从中积累更多经验,使其每个新的想法都能得到论证。除此之外,班导师还可以支持学生参加各类辩论赛或团队活动等,与表现优秀的创新团体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获取更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家校沟通联系,与家长一起探讨教育方法,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让他们拥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致力于成为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人。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学生需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厚积薄发。要大学生学好文化知识,一步一个脚印,进行实践探索。
总之,高校班导师需要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工作中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