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婷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12)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设施、设备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包括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风险因素,如违规操作、设备设施故障、自然灾害、监管缺位等。隐患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隐患不除、事故难断[1]。
铜锣径水库的设计洪水标准为500a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a一遇,设计洪水位83.29m,相应库容2149.04万m3;校核洪水位84.26m,相应库容2271.91万m3;正常蓄水位80.00m,相应库容1756.34万m3;死水位60.00m,死库容164.7万m3;水库调节库容1591.64万m3,其中发电调节库容825.36万m3,供水调节库容766.28万m3。扩建后,是一座具有发电、供水和防洪综合功能的中型水库。
自2017年国家推行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施行以后,全国范围内陆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部分行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各个行业之间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该体系已经普遍应用于化工生产、矿产开采等高危行业,但是对于水库等水利行业双重预防机制研究工作较为少见,亟需完善[2]。
铜锣径水库管养的相关单位多、管理关系较为复杂以及存在大量一线劳务人员,对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标不统一,使得机制的建立难度大,优化水库安全风险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事故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因此在水库安全管理方面实施双重预防机制非常必要,水库运营管养过程急需全面辨识和评价和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动态排查治理隐患,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文章在此梳理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深入认识双重预防体系的内涵与特点,同时结合铜锣径水库安全管理实践,分析双重预防机制科学机理,提出了水库运营过程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流程,从而给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参考和思路[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要实现以下工作目标:①提升本水库运行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关口前移;②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③建立风险清单;④设置重(较)大以上风险公告栏;⑤设置岗位风险告知卡;⑥设置风险四色分布图;⑦绘制作业风险对比图;⑧构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和台账;⑨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施方案[3]。
铜锣径水库双重预防机制责任分工主要结合铜锣径水库目前现有安全管理体系,以铜锣径水库管理所为主导单位,水库管养单位、劳务分包公司分别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履清相关责任,共建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在对应的责任划分上,铜锣径水库管理所起绝对主导地位,全过程参与,主体把控,在风险的辨识、分级和评估控制过程中,要做到铜锣径水库管理所全流程参与,水库管养单位具体实施负责;对风险管控方面要实施风险的双重防控,体现各单位的具体责任人,如较大风险由管理所分管安全领导组织管控、管养单位安全主任组织实施、管养单位安全员具体落实管控措施,确保每项风险层层落实到每个人;隐患排查方面,则需要参建方共同参与,在流域中心/水库管理所的坚强领导下,水库管养单位、劳务分包公司各司其责,共同推进双重机制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地实施。
水库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机构和职责确定,教育培训,资料收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风险管控层级确定,风险清单编制,安全风险公告,风险分级管控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运行,持续改进等[3],具体见图1。
图1 双重预防机制基本程序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水闸)运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办监督函〔2019〕1486号),水库运行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共分两个等级:
一级危险源,指对水库安全运行具有重大威胁的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和群众上访等问题。如大坝、泄洪闸门、水电机组、水位计、气象站等。
二级危险源,指对水库安全运行具有一定威胁的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后果较小,但仍需引起足够重视。如巡查设备、测量设备、防洪排涝设施等。
2.1.1 重大危险源
当铜锣径水库运行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水库工程运行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检查梳理,如果出现任何一条要素符合以上清单内容的,可直接按照文件要求判定为其属于重大危险源,后续重大危险源实施一源一策管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储存方式、使用场所等情况,特别是高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或储存化学品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数量、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可能对周围的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危险源,单元划分时按照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进行分别辨识分析。
2.1.2 一般危险源
铜锣径水库运行管理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按照各类的辨识与评价对象要求共分六个类别,分别为管理类、作业活动类、环境类、构(建)筑物类、设备设施类和金属结构类。
本水库运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在上述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的赋值评估。水库运行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常用方法主要有风险矩阵评估法(LS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直接评定法(依据重大危险源文件直接判定)3种。对于一般类危险源,涉及普通作业活动类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其他类别项目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LS法),对于重大危险源判定为最高风险等级。
风险矩阵法:R = L×S 。L值一般由铜锣径水库管理所及管养单位的3个管理层级(分管领导、部门经理、运行主管)、其他相关公司人员参照以下标准共同确定[2-3]。
表1 L值选取
逐级计算3个管理层级的L值后,计算每一层级的平均数Lj1、Lj2、Lj3。其中:j1代表分管领导;j2代表部门经理;j3代表运行主管层级;
根据计算得出L的最终值。L=0.3×Lj1+0.5×Lj2+0.2×Lj3
S值根据铜锣径水库库容和水库规模按导则要求进行计算。在分析水库运行管理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事故危害时,应考虑工程规模M和水库水位H两个因子,用两者的乘积值V,根据得到的V值所在区间作为S取值的依据。
铜锣径水库正常蓄水位80.00m,相应库容1756.34万m3;死水位60.00m,死库容164.7万m3,防限水位: 80.00m,防限库容: 1756.34万m3;死水位 本水库项目风险管控实行多级联合、分级、以及分类管控,按照风险越高,责任层级越高原则,对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风险等级高、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设施设备及建构筑物、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管控。流域中心重点管控重大风险,管理所重点管控较大风险,管养单位重点管控一般及以下风险,同时实施联合管控,即每项风险有对应责任单位、实施单位以及具体操作人,上下级都要同步落实危险管理方案,做到逐层逐级压实,如涉水作业较大风险由管理所分管安全领导组织管控、管养单位安全主任组织实施、管养单位安全员具体落实管控措施,确保每项风险对应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各层级责任人必须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结果为指导,从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技术和管理等各个层面,全面加强、落实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应将重大危险点进行明确标识,及时进行风险通告,要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策略[4-5]。实现安全风险可见、可防、可控,促使管理责任人心中有底、技术责任人心中有数、巡查责任人心中有谱。 风险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和前提,之间既区别又相互联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可以补充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通过排查风险管控措施漏洞,保稳风险平稳安全,二者有机融合、互为促进,共同形成预防事故的 2 道防线。 本水库管理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紧盯水利工程、设施设备、房屋物业、在建工程、涉水作业、疫情防控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实施每周自查、每月专项检查、每季度全面检查,抓实抓细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分级分类建立安全隐患台账,把安全隐患当作事故来处理,制定重点隐患“明白卡”,把隐性的隐患显性化,现场挂牌、明确责任、警示到位,逐项限期销号。 本水库项目通过实施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得到风险辨识评价及管控清单,结合水库地形地貌绘制风险四色分布图,针对较大以上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制定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在有较大安全风险的场所和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创建较大安全风险公告栏,标明风险等级、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等,促使水库整体安全风险可见。 抓实抓细风险辨识管控清单落地实施,确保每项风险管控得以执行,同时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创建岗位风险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后果、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等,有效警示风险管控的实施。坚持风险动态管控,强化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经常座谈讨论、复盘分析、交流经验,更新风险管控情况,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漏洞,促使水库整体安全风险可防和可控。 水库安全风险管控,须立足水库运行管理实际,对标水利行业规范标准文件,本着融合、吸收和差异化的原则,积极实践探索,构建一套符合于水库自身特点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有助于全面排查水利工程主体设施、作业活动和金属结构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促使提高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的精准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促使达到水库安全运行整体前期预防控制能力提升的目的。2.3 风险分级、联合管控
2.4 隐患排查治理
3 双重预防机制实践效果
4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