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晖
(国能(大柴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议题愈发凸显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支持环境友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正逐渐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在此背景下,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过程中,新能源企业在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虽然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新能源企业在融资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新能源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而收益周期相对较长,新能源企业有高度的资金需求和较高的融资成本。传统的金融体系往往因风险偏好、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难以满足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新能源企业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常常面临融资困境。近年来,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路径与更加灵活和低成本的融资方案,降低了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融资约束。然而,虽然绿色金融有其潜在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如何及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有何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具体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发展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实证的方式揭示绿色金融如何助力新能源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以推动新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全球环境的改善和气候变化的缓解。
本文基于绿色金融发展及新能源企业融资实际,整合相关理论及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以下两点假设。
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王玉林周亚虹,2023)。吴若溪(2022)从“新能源+绿色金融”创新模式的视角出发,认为在现有金融模式难以满足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转型发展需求的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破解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有助于破局能源融资难题。由此可见,发展绿色金融能够缓解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
从金融体系作用的角度来看,首先,绿色金融有助于解决融资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资本的再配置。传统金融体系由于缺乏对新能源行业的深入了解而高估了其融资风险,新能源企业贷款成本上升或拒绝贷款而导致融资约束。绿色金融体系,特别是那些专注可持续项目的银行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通常更加了解可持续发展项目,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新能源项目的风险和长期价值,更倾向将资本分配给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和环境效益的新能源项目,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流向新能源企业,为其提供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其次,绿色金融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渠道和工具,如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等,为其提供了更多元化和定制化的融资选择,拓宽了其的融资渠道,使其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最后,绿色金融体系通常会设置一系列激励机制(如低利率、税收优惠等)和约束机制(如环境影响评估、碳排放限制等),以促使企业走向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在上述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新能源企业健康发展的融资环境,有效缓解了其融资约束,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向更可持续、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从政策推动作用角度来看,首先,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贷款担保和直接补贴等措施刺激金融机构参与新能源项目的融资,以政策为保障,减少了金融机构面临的融资风险,使得新能源企业更容易获取必要的资金;其次,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指导促使金融机构设置专门的绿色金融窗口或部门,此类专门机构更加熟悉绿色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因此能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条件;最后,政府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来规范绿色金融市场,确保资金被有效用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和一般投资者对新能源项目的信心,有效解决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难题,进而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国家和全球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从新能源企业自身角度来看,首先,企业符合绿色金融标准,如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准则,可以更容易地吸引专门针对绿色或可持续投资的资金,从而解决或减轻融资问题;其次,企业参与绿色金融不仅能降低融资成本,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价值,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最后,与绿色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使新能源企业更容易获取与其项目特性相匹配的融资方案,如更长的贷款期限或与项目收入相匹配的还款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其融资压力。进一步而言,此种合作关系还会助力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标准。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缓解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地区异质性”概念,考虑到地区经济、文化、政策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可能导致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首先,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和实施效果可能导致绿色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一些地方由于政策支持更加积极,绿色金融市场更为成熟,相应地,新能源企业在这些地区可能更容易获得融资;其次,地区内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是决定绿色金融发展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重要因素。由于发达地区金融体系更为成熟,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更丰富,因此绿色金融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可能更容易被缓解;最后,地区内新能源企业的规模、类型和成熟度会影响其融资需求和能力,进而影响绿色金融的作用。例如,在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大的地区,新能源企业可能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融资约束也相对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地区异质性在多个维度影响着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的效果,这一假设具有很高的实证可检验性和政策相关性。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
本文选择A股市场上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包括新能源材料、绿色建筑、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新能源设备制造多个领域,具体的样本筛选步骤如下:
(1)排除ST和ST*标记的企业样本,以减少因特殊情况影响财务数据的可能性;
(2)剔除存在财务数据缺失或异常样本,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排除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样本,具体表现为近三年ROE逐年下降或资不抵债;
(4)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和99%水平的缩尾处理,以减少极端值对结果的影响。
经过以上筛选,最终得到121家企业,总共482个样本用于后续分析。
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1)企业财务和运营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上市公司的年报、季报,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负债比率等。
(2)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统计年鉴等官方发布的数据,包括各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发行和运营情况。通过熵值法,综合各项指标计算得出各省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
以上数据和样本选择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新能源企业在不同地区绿色金融环境下的融资状况,以便为后续研究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2.1 被解释变量
将企业融资约束指数(Y)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于衡量新能源企业在获得外部融资方面的困难程度,由多个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债务与总资本比率等)综合计算得出,数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融资约束越严重。
2.2.2 解释变量
本文以样本企业2019—2022年所在地区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R)为解释变量,该指数综合了地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面的数据,用以衡量不同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程度,数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越好。
2.2.3 控制变量
以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负债比率、地区GDP、行业特性等因素为控制变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控制变量定义与解释
结合假设1和假设2,构建以下回归模型来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式(1)中:Yi表示第i个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Z1i表示第i个新能源企业使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程度;C1i~C4i表示控制变量,如盈利能力、企业负债比率等。在此模型中,β1的符号和大小将反映发展绿色金融是否有助于缓解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若β1<0,则证明假设1成立。
式(2)中:Yij表示第i个新能源企业在第j个地区的融资约束指数;Z1ij表示第i个新能源企业在第j个地区使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程度;Rj表示第j个地区的特定特性(例如地区绿色政策力度、经济发展水平等);Z表示地区绿色金融程度;Z1ij×Rj表示交互项,用于捕捉绿色金融的地区异质性影响;C1ij~C4ij表示其他控制变量,如盈利能力、行业分类等;θij表示误差项。在此模型中,主要关注γ3的系数和显著性,若γ3显著不等于零,则证明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
本文在对样本数据进行筛选和缩尾处理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2可知,2019—2022年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均值为0.841,中位数为1.025,表明新能源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解释变量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均值与中位数相差不大,方差为0.584,表明各地绿色金融发展整体向好。控制变量中,企业盈利能力的方差为7.471,最大值为55.841;行业特性的最小值为0.001,最大值为0.847,说明不同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标准化处理样本数据后,本文进行如表3所示的相关性检验。
表3 相关性检验分析
由表3可知,新能源企业所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其受到的融资约束在10%的水平上呈现负相关,表明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越小,假设1成立。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程度与企业净利润及负债率在1%水平上呈现正相关,表明在融资过程中,主要考察的是企业自身的财务情况及债务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则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越大。
为研究地区异质性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程度差异,本文按照企业所在地区对其进行分析,位于东部地区记为A,位于中部地区记为B,位于西部地区记为C,位于东北部地区记为D,进行分组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异质性检验分析
由表4可知,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该地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东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该地的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有显著影响,在1%水平上呈现负相关;西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该地的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有显著影响,在5%水平上呈现负相关,说明东、西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地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假设2成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通过促进绿色金融,新能源企业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其融资成本;第二,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某些地区由于其特有的金融政策、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当地的新能源企业在绿色金融的推动下更容易获得资金。虽然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缓解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积极作用,但企业自身及市场前景等因素是决定其融资容易程度的关键因素。
基于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及绿色金融发展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机制等,以鼓励金融机构向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融资服务;第二,金融机构应根据新能源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持续推出针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选择;第三,强化地方绿色金融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应与中央政府、金融机构等密切合作,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绿色金融策略,推动地方绿色金融的发展;第四,新能源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和信用等级,以便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赖,并取得更低成本的融资。同时,企业应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如通过股权融资、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融资障碍;第五,金融机构和相关行业组织应定期开展绿色金融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金融从业者对新能源产业的了解,帮助其更好地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服务;第六,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系统,加强绿色金融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金融机构应完善其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披露系统,确保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以确保新能源企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