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提高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密码

2023-12-13 23:49:11刘萍
考试周刊 2023年47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作者简介:刘萍(1985~),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摘 要:在国家强调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法治思想的宣传与渗透至关重要。能让群众更好地认识法治思想内涵,遵守法治的有关制度,共同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法治社会。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能促使其在今后有效适应法治社会环境,提升学生整体的法治素养,降低初中生发生违法犯罪的概率。所以,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需要明确法治教育目标。在整合法治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有效的启迪,树立起正确的法治思想观念。文章主要分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效融入法治教育的意义,并探寻更有效的渗透举措。

关键词: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7-0134-05

在初中阶段,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课堂之间的有效融合,是适应立德树人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能突出课程本身的德育功能,促使学生通过课程系统学习,掌握更丰富的法治文化内涵,积累丰富的法治常识。以便其在今后的成长和生活当中,能基于自身所具备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规范自身的言行,为构建法治社会而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所以,教师在今后的课程教学期间,需要遵循法治教育渗透要求,在整合法治资源的前提下,就具体的育人举措加以优化。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升华课程功能,彰显德育地位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不仅是常规的文化课程,其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价值也比较显著。尤其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法治文化内涵,对启迪学生的法治思想意识、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综合发展学生的品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将法治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能彰显课程本身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地位,使得课程的教学更具有深度和高度。也能促进学科在法治教育有效支撑和助力下,实现素质深化改革与创新。

(二)培养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加强初中生的品质教育十分必要。能切实满足立德树人的改革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素质型人才。在这一目标导向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加强法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渗透和融入,能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促使其在课程学习与资源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更丰富的法治常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能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和生活当中,基于自身所具备的法治知识储备,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助力社会文明,实现法治建设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领域,教师需要紧跟社会改革的发展步伐,对具体的教育举措加以革新,以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助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正确看待法治教育所具备的驱动作用,通过规范开展法治教育能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使得其在今后的成长中遵循社会的法律法规,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同时,也能驱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切实满足国家所提出的依法治国行动思想和战略方针。在意识到法治教育所具备的实践意义后,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规划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从德育目标考量,分析融入法治教育的有效举措和思路,这样才能让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法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发掘课内外法治教育资源

在初中阶段开展法治教育,能启迪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助力其培养优秀的法治精神。并在建立良好法治素养的前提下,更深入地参与到法治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活动当中。教师为了保证法治教育在课堂上的融入效果更加突出,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全面性的准备工作。这样能保证学生在后续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丰富的法治文化知识,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思想观念。首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解读,分析课程的教育目标。从法治教育角度着手进行深入思考,提炼教材中的重要文化资源。然后,按照一定的主题和模块进行科学划分,进而保证所掌握的法治内容更加全面。更要秉承着有效拓展和延伸的行动准则,重点加强课外法治素材的有效搜集和整理。加强课内外知识的有效衔接,保证学生所掌握的法治素材更加系统。助力其在获得丰富法治常识的前提下,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深入剖析,以增强学生的法治学习感悟。比如说,教师可以提炼教材中关于宪法的有关内容,让学生能认识到依宪治国的意义,并围绕宪法监督的相关案例进行资源整合。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真正加深对国家宪法常识的认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围绕法治精神进行资源搜集,提炼教材中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之后,引领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基于自己对法治内容的了解,进行课外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比如说,可以围绕现实生活中关于法治思想内涵以及具体的实践应用表现进行资源整合。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身所获得的法治常识。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认识到法治对社会和谐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探索实施法治的重要意义。

此外,在整合法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所搜集到的课内外法治文化素材进行集中整理,并关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需求表现,对具体的模块进行创意化设计。可以从不同维度着手构建法治教育模块,搭建微课资源中心,以便学生能在平时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基于自己对法治的认识和了解,有针对性地检索法治文化要素。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增强对法治思想内涵的认知与理解。助力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基于自身所具备的法治涵养,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剖析,综合发展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搭建鲜活法治教育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目前所具备的法治思想认知基础,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增强法治学习体验和感悟为出发点,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和创新。基于所搜集与整理的丰富法治资源,构建更鲜活且生动的教学情境,渲染一个更直观的法治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有效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基于自己对整个情境的理解和认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情境要素进行有效梳理,从而提炼更加丰富的法治内容,也能让学生对法治案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思考。首先,在构建情境之前,教師需要围绕教材内容,就基本的法治思想和基础认识进行有效整理。以“夯实法治基础”这节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导向,从政治认同、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几个维度着手合理设置课程目标,确定接下来的教学方向。之后,立足于生活实际,搜集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以保证所构建的情境更具有想象空间,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说,教师可以将一些新闻报道,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上播放。然后,引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维护社会法治的重要意义,从安全、有序、自由等多个角度着手进行讨论和交流。之后,向学生播放详解法治的宣传和科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有效认识法治给现实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最后,结合两会关于立法的相关战略方针进行资源整合,在视频与情景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教师还需要从生活视角着手,搜集比较经典的案例内容。然后,以此为基准构建有趣的游戏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展示的过程中加深对法治内涵的了解。比如说,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一些违反法治法规的不良事件进行要素整理。之后,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就主要人物和情境进行扮演和模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加强学生对法治的理解,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思想意识,懂得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法律常识解决各项问题,降低初中生犯罪的发生概率,真正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能在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前提下,助力整个社会实现文明和谐的建设与发展。

(三)组织法治主题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为有效融入法治教育,需要结合课程教学要点确定育人主题,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基于自身对法治内涵的了解,从正确的法治视角出发,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剖析。并在合作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法治思想含义的了解和认识,以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基于自身所形成的法治精神,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综合发展学生的法治品质素养。

比如说,在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围绕“法不可违”这一节课合理设置趣味性的主题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思考: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哪些违法行为?具体的行为表现是怎样的?如何做到遵章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基于教师所提供的微课资源以及构建的鲜活课堂情境,就现实生活中的违法案例进行有效搜集整理。然后,基于自己的认识思考法律的作用以及现实生活中违法行为的主要分类和区分。在整个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法治思想意识能受到有效启迪。也能促使其在今后的实践生活当中,基于自身所形成的法治思想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降低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再比如说,可以从初中生校园暴力的角度着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然后,引领学生从控制校园暴力风险、做遵纪守法的优秀初中生这一角度着手展开话题讨论。在互动的过程中,能真正增强学生对法治精神的感悟。

此外,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综合探究表现。然后,发挥教师所具备的思想启迪和行为引领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使得学生能在面对主题探究活动任务时,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以良好的法治精神去审思和探究,综合发展学生的法治素养,提升学生的法治品质。比如说,教师可以启迪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精神,指导学生基于所具有的法治常识,围绕具体事件梳理法治思路。

(四)开展课外法治辩论比赛

以趣味生动的辩论形式,组织法治实践体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促使其在参与辩论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灵活的法治思维。以便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以正确的法治视角去看待和审视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法治观。比如说,教师在组织法治辩论比赛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合理设置辩论主题。然后,引领学生在分好小组的前提下,自主搜集和提炼有效的资料,以形成更加清晰的法治辩论思路。随后,根据自身所总结的论点、论据进行有效表述。在整个过程中,既能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建设,也能使得其通过辩论比赛的参与,形成良好的語言思路,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助力学生的素质发展。

比如说,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围绕校园暴力这一经典话题合理设置辩论活动。引领学生思考校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然后进行法治辩论。或者,教师也可以紧跟时事政治,就现实生活中国家所制定的一些重要政策方针进行资源整合。在确定了法治话题之后,开展主题辩论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更全面地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内容,也能促使学生的法治思维、精神品质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此外,教师在开展辩论比赛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发挥激励机制的助力作用。要全面记录学生的辩论过程表现,在呈现学生辩论成果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促使其能增强参与法治辩论活动的自信心,以便其在今后基于自身所形成的法治思维和观念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综合发展法治素养。

(五)拓展生活化法治实践活动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法治教育融入的意义。并秉承着生活化教育思想导向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主动参与趣味多元的实践活动,以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综合发展学生的法治素养。首先,教师需要收集与提炼教材中所包含的法治思想内涵。其次,合理安排趣味的拓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搜集生活当中与法治有关的各项素材。再次,结合自己的认知与其他同学展开互动交流,在探讨的过程中有效积累经验。最后,还需要遵循渗透法治教育的思想导向,合理安排生活化的作业任务。结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设置作业内容,明确作业任务实践方向。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和载体,有效搜集并整理法治文化资源,促使学生在加深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增强整体的学习感悟。

比如,教师在组织“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可以从法治角度着手,有效提炼其中所包含的法治要素。然后,布置生活化作业任务,指导学生立足于生活角度考量、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各项规则内容。并从法治角度着手,分析遵守社会规则对促进法治社会有效建设的重要影响。学生在生活化实践调研的过程中,真正增强了法治精神的思想感悟。

此外,教师还需要在组织生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遵循家校协作的思想导向和驱动作用,与家长进行沟通。发挥家长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平时的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向其渗透丰富的法治常识,使得学生能逐渐形成正确的法治思想观念。更要发挥社会资源的助力作用,在全面整合社会资源的前提下,组织趣味的法治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以小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社会法治思想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当中。让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法治常识与实践经验。

(六)注重法治常识积累习惯的培养

法治精神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积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法治意识、综合发展法治素养出发,重点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得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有效整理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法治内容,积累更全面的法治常识和实践经验,以便在今后面对生活中的各项问题时,能从容冷静地分析。基于自身所具备的法治素养,获得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水平。

首先,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更丰富的法治资料,可以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对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影响加深了解和认识。在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累,结合具体事件展开分析,从而获得正确的法治思想启迪。促使学生在今后能运用所具备的法治思想意识和积累的常识,处理好各类实际问题,也能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得其在日常生活当中懂得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在引领学生积累的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大数据平台的助力作用。可以将课内外有关的法治文化知识进行系统整合,构建资源储备和共享中心。方便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利用碎片化时间,有效检索和阅读重要的法治内容。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法治知识。

最后,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常识积累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当中,需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围绕比较经典的法治话题展开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能认识到学生当前所形成的法治思想认知基础,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学习方向。并在平时逐渐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展现优秀的法治素养。或者,也可以引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多关注时政新闻,了解时事,全面掌握国家的重要法治政策方针,以促使其实现自身法治精神与品质的有效建设和提升。再或者,发挥新媒体载体优势,引领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通过关注微博、微信等一些官网平台的公众号,来了解和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从中提炼有效的法治思想内涵以及国家所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法治知识体系。

(七)加强学生法治精神评价与辅导

首先,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以促进法治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为导向,就学生现有的法治精神以及所形成的品质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结合学生在课程中的综合表现,包括其所呈现的法治思想认知以及在法治辩论活动中所呈现的观点进行科学评价。以此来判断学生目前的法治认知基础,确定接下来的教育方向。

其次,在展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学生在法治主题实践活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以便学生能加深对自身现有的法治思想认知的认识,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经验,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法治教育与课堂融合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能确定今后的改革方向。以便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以促进法治教育有效融合为目标导向,对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全面提高学科的德育教学水平。

再次,需要在评价工作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和辅导。在掌握学生当前的法治思想认知以及所形成的法治素养之后,需要先从精神上给予激励,让其产生一定的自信。之后,根據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为其制订更详细的辅导工作方案。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综合发展学生的法治素养。

最后,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利用信息化载体,助力构建学生的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和呈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的综合表现,了解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所收获到的法治内涵以及所积累的法治常识。在为其提供评价和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摆脱当前的学习困境。使其能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法治要素,在积累法治常识的前提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而教师在展开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自身进行有效反思,分析当前法治教育融入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明确接下来的改革目标,精准定位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在整合法治资源的前提下,构建更具有创新性的教育体系,让法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融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着以法治驱动课程高效教学、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行动准则,加强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入。让整个课堂更具有深度,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法治思想观念。并在扎实掌握丰富法治常识的前提下,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容处理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促使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沙荣婷.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7):26-28.

[2]陈钟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思考[J].亚太教育,2022(13):181-183.

[3]张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212-213.

[4]杨春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2020(11):39-43.

[5]段亚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J].才智,2020(15):168.

[6]梁家妍,景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54-56.

[7]荆玉东.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才智,2019(36):77.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18:43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