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双季超甜玉米-紫色薯高产栽培模式简介

2023-12-13 15:25黄洁薇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9期

摘 要 双季超甜玉米-紫色薯高产栽培模式是广西环江县近年来农田多熟增收的重要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光、热、水与耕地资源,围绕中高端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以稳粮保供、优质特色、高产高效为目标,有效破解了当地农村种粮低收难题。为给山区农民种田致富提供技术参考,从种植条件、季节搭配、品种选择、栽培密度、施肥管理、绿色植保、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季超甜玉米-紫色薯高产栽培模式。

关键词 双季超甜玉米;紫色薯;三熟栽培;高产栽培模式;广西环江县

中图分类号:S513;S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40

超甜玉米是现代果蔬兼用的优质特色作物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20%,籽粒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3~5倍,鲜穗既能当水果生吃,又能作蔬菜食用,其口感鲜甜脆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高,经常食用可降低血脂、血压及胆固醇,对中老年人养颜保健、延缓衰老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很好的作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紫色薯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绿原酸,以及钙、镁、磷、铁、锌、硒等营养元素,其不但能减肥瘦身,抗老防衰,而且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防病抗癌具有明显的作用,是现代餐桌时兴的“长寿食品”。在南方山區推广双季超甜玉米-紫色薯栽培模式,对满足大众健康食品需求、提高农田生产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效益分析

在环江县推广春夏超甜玉米-紫色薯栽培模式,不仅天时地利、农艺耕作简单,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1)充分利用当地2—12月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实现一年三熟生产,使农田利用最大化。2)产量高。双季超甜玉米鲜穗产量达2 600~2 800 kg/667 m2,秋作紫色薯鲜薯产量达2 200~2 500 kg/667 m2。3)品质优。超甜玉米鲜粒含糖量达15%~20%,紫色薯花青素含量达18.6~19.2 mg/100 g,赖氨酸、钾、碘、锌、硒等含量是普通白薯的3~6倍。4)保鲜期较长。超甜玉米与紫色薯采收后降糖速度慢,货架期长,不易变质,通过冷藏错峰上市,可填补市场空白。5)效益好。双季超甜玉米每667 m2投入种子、肥料、农药、地膜、育苗盘等生产投资1 300元,以鲜苞市价4元·kg-1计,每667 m2产值达10 400~11 200元,纯利润达9 100~9 900元;紫色薯每667 m2投入种苗、肥料、农药、地膜等投资420元,以鲜薯市价3元·kg-1计,每667 m2产值达6 600~7 500元,纯利润达6 180~7 080元,农民实现就地种田致富。6)促进农牧协调发展。超甜玉米和紫色薯收获后,青绿秸秆与薯蔓过腹还田,不仅解决山区农牧青绿饲料不足问题,而且可积造优质有机肥,为培肥地力创造条件。

2  播季安排

为充分利用环江县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夺取三季作物高产,春季超甜玉米于2月20—25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以促进玉米提早成熟,5月20—25日收获鲜苞,全生育期约90 d。夏播超甜玉米于5月5—10日采用营养杯提前育苗,6月10—15日移植到前作玉米行间,苗龄约35 d,至7月中下旬收获,全生育期约80 d。秋作紫色薯于7月1—5日提前育苗,苗龄55~60 d,在前季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土30 d,使土壤疏松熟化,于9月上旬起垄扦插薯苗,至次年1月上旬霜冻前收获紫色薯,全生育期120~125 d,鲜薯抢在春节前后上市销售。

3  春夏超甜玉米高产栽培

3.1  深耕整地,选用良种

由于超甜玉米种子较小,发芽顶土力弱,出苗比普通玉米困难,因此种植地应深翻细耙两次,使耕层厚度达35~40 cm,土粒大小在1 cm以下,创造深、松、肥、平、细、透气的土壤环境[1],确保玉米出苗、齐苗、壮苗,为高产打好基础。根据2020年环江县农技推广站在川山镇白丹村、大才乡三合村、水源镇三美村等种植示范调查,超甜玉米以中甜228、广甜27号、粤甜32号、美甜3号、粤甜29号、华宝甜1号等品种较好,上述品种鲜粒含糖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单穗重0.3~0.4 kg,一级果穗率达87.6%,春播生育期88~92 d,夏植生育期76~83 d,有利于双季丰产栽培。

3.2  隔离栽培,合理密植

为避过当地早玉米(3月上旬)、中玉米(4月上中旬)播种高峰期,春季超甜玉米应提早在2月中下旬播种,夏播超甜玉米应于5月上旬播种,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以加快玉米提早成熟,实现双季高产丰收。为防止超甜玉米与其他玉米品种杂花串粉,保持原玉米品种纯度,在种植中应采用空间隔离法,空间距离在500 m以上,以提高鲜食玉米产量与品质[2]。由于广甜27号、粤甜29号为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以大行距70~72 cm、小行距38~40 cm、株距35~36 cm,每667 m2栽植3 300~3 500株为宜;中甜228、粤甜32号、美甜3号、华宝甜1号等为半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以大行距68~70 cm、小行距34~35 cm、株距32~33 cm,每667 m2栽植3 800~4 000株,以利田间通风采光,夺取鲜穗高产。

3.3  施足基肥,重施穗肥

超甜玉米生长周期短,需肥量大,在施肥上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适时补施穗粒肥,以促进玉米茎秆健壮和大穗的形成。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牛栏肥2 500~3 000 kg,人粪尿1 200~1 500 kg,菜籽麸300~400 kg,尿素8~10 kg,钙镁磷肥60~75 kg,52%硫酸钾12~15 kg,硫酸锌1.5~2.0 kg,所有基肥深施入土15~20 cm,使肥料与土粒充分混匀。攻苞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春玉米在第12~13张叶,夏玉米在第10~11张叶),每667 m2施51%硫酸钾复合肥[m(N)∶m(P2O5)∶m(K2O)=17∶17∶17]40~50 kg,在大行间打洞深施,并与植株保持10~12 cm距离,施后盖细土厚度10 cm,防止养分流失。对地力较低、养分不足的田块,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初期,每667 m2用尿素0.3 kg+磷酸二氢钾0.4 kg兑水60 kg均匀喷雾叶面,促进绿叶健长,防止功能叶早衰。

3.4  除蘖去雄,促粒饱满

在玉米进入抽穗期,常出现一株多穗现象,应及时剥去多余小穗,每株只保留最上端的一个玉米苞,其余蘖穗全部摘除[3],以利养分集中供应。在授粉结束后,应把雄穗全部剪掉,每隔1~2 d去雄1次,分2~3次完成,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穗大粒多和籽粒饱满,提高鲜苞产量与等级。

3.5  湿润灌溉,防旱防渍

在环江县春季玉米生长前期(3—4月)雨量偏少,易出现春旱天气危害,应注意抗旱保苗,遇上旱情每隔7~10 d浇水一次,每株浇水0.5 kg,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夏植玉米生长中后期(6—7月)常遇大雨天气,易造成田间积水闷根,要注意清沟排渍,防止雨后田间积水。在玉米生长期间,田间土壤持水量以65%~70%为宜。

3.6  综合防治病虫害

春、夏超甜玉米生长期间主要有纹枯病、大斑病为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斜纹夜蛾发生,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补以化学防治措施,把病虫害降到最低。1)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将病虫残株全部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少病虫来源。2)选用抗病良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实行氮、磷、钾与硅、钙、镁肥等配合施用,同时注意清沟排渍,培育健壮株苗,增强抗病虫能力。3)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处理。4)采用物理防控办法,每2~3 hm2大田悬挂1 000~1 400张黄色诱板(25 cm×30 cm)和一盏太阳能诱虫灯,以诱杀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金龟甲、地老虎等螟蛾类害虫,减少虫口密度。5)及早施药防治。在纹枯病发生初期,每667 m2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 mL兑水60 kg喷雾,每隔6~7 d喷洒1次,连喷2~3次,药液必须喷到叶面、叶背及果穗以下茎部。大斑病主要在抽雄期、田间湿度大时发生,在发病初期每667 m2用50%多菌靈可湿性粉剂150 g兑水60 kg喷雾叶片,每隔8~10 d喷施1次,连喷2~3次。玉米螟多在大喇叭口期、田间浓绿、植株郁蔽时发生,在螟蚁孵化高峰期,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0.5 kg拌细土50 kg撒入心叶内,每株撒毒饵10 g;在抽穗期发生时,可用50%敌敌畏乳油100 mL兑水60 kg喷雾雌穗花丝防治。斜纹夜蛾在气温28~32 ℃和田间相对湿度达90%条件下易发生为害,在幼虫1~2龄期,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 mL兑水50 kg挑治虫株,喷药宜在午后及傍晚进行。在收获前20 d禁止施用化学农药,以确保鲜苞食用安全。

3.7  适时采收鲜苞

根据不同品种的乳熟期适时收获,一般在超甜玉米吐丝后20~23 d,籽粒含水量在68%~72%采收,此时鲜穗籽粒胚乳处于浓浆状态,食用甜度与口感最佳,应趁晴采收上市销售。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残膜,以减少对后季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4  秋季紫色薯高产种植

4.1  翻土起垄,施足底肥

薯田应以机械深耕30~35 cm,细耙碎土后按垄宽60 cm、垄高35 cm、沟深25~28 cm、沟宽30 cm开沟起垄,做到土壤深厚、疏松、透气,雨后田间不积水[4]。基肥每667 m2施腐熟鸡粪1 800~2 000 kg、草木灰200~300 kg、人粪尿1 200~1 500 kg、尿素12~15 kg、钙镁磷肥70~80 kg、52%硫酸钾18~20 kg,结合整地深施15~20 cm,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为紫色薯高产奠定基础。

4.2  选植良种,适时扦插

为提高紫色薯的产量与品质,在栽培中宜选用桂紫薯1号、桂紫薯3号、广紫薯8号等优质薯种,上述品种株型匍匐,蔓长150~180 cm,茎蔓分枝4~5条,薯块纺锤形,薯皮和薯肉呈紫色,薯块光洁整齐,单株结薯5~6个,耐贮性好,花青素含量高,食用品质优,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在环江县栽培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耐贮、商品性好等特点。据2019—2020年环江县农技部门在大安乡金桥村、东兴镇标山村、洛阳镇妙石村、思恩镇安良村等高产栽培经验,秋作薯按单垄单行种植(垄宽55~58 cm、垄高35 cm、沟宽28~30 cm),每垄种一行,株距25 cm,每667 m2栽苗3 000~3 200株,较有利于薯苗田间分布与采光。

4.3  摘尖控蔓,分期追肥

在紫色薯主蔓长35 cm时将苗尖摘除,促进侧枝分生,分枝长至40 cm再次打顶,连续摘尖3~4次,使枝蔓均匀分布,促进营养物质向块根输送[5]。薯田封垄后,每667 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0 g兑水60 kg喷施薯叶一次,以控制地上茎蔓生长,促进薯块膨大。紫色薯在扦插后8~10 d结合田间除草追施提苗、促蔓肥,每667 m2施尿素8 kg+48%硫酸钾复合肥[m(N)∶m(P2O5)∶m(K2O)=16∶16∶16]15 kg,以促小苗赶大苗,确保薯苗生长整齐。在封垄前5~6 d,结合田间中耕除草,每667 m2穴施48%硫酸钾复合肥30~35 kg并结合大培土。薯块进入膨大初期,对长势较弱的薯苗,每667 m2用尿素0.4 kg和磷酸二氢钾0.3 kg兑水60 kg喷施薯苗,每隔6~7 d喷施一次,连喷2~3次,以提高薯叶光合效率,喷施时间以晴天傍晚为宜。

4.4  加强薯田管理

在薯苗生长中后期,如遇多雨天气,要注意清沟排渍,防止藤蔓疯长。薯田水分以田间持水量在65%~70%为宜。在环江县,秋季紫色薯主要有黑斑病和卷叶虫为害,在防治时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措施,确保薯品食用安全。1)黑斑病的防治。选用健康种苗,不能用虫薯、冻薯、病薯做种薯[6],同时做好种薯消毒,播种前用50 ℃温水浸泡种薯10~15 min,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 g兑水60 kg浸种消毒5 min,防止种苗带病入田。在薯田发现病株达5%时,每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 g兑水60 kg喷雾防治,每隔7~8 d喷施一次,连防2~3次。2)卷叶虫的防治。薯苗卷叶虫主要隐藏在叶背为害,幼虫体长12~15 mm,吐丝将薯叶翻卷,然后蚕食叶肉,使薯叶成片被吃光,对紫色薯的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在幼虫发生初期,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150 mL兑水60 kg喷雾防治。在幼虫发生较多时,可用手捏死卷叶中的幼虫,防止其扩散为害。

4.5  收获与贮藏

在环江县,秋播紫色薯一般在1月上旬收获。当薯叶开始变黄时应趁晴采收,将收获的薯块放置在太阳下晒薯2~3 d,让薯块上的泥土自然脱落。晾干后分级包装上市,未能及时销售的鲜薯,应以筐装放置在12~15 ℃低温库中进行冷藏保鲜,以延长上市期,提高薯品效益。

5  结束语

超甜玉米与紫色薯栽培是南方山区短、平、快的致富技术,季节性强,前后作搭配紧凑,投资周期短,投入产出高,可实现农村当年种田、当年致富的目标,值得在人多地少山区推广种植,以发挥耕地最大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福成,王桂跃,谭禾平,等.优质甜玉米促早高效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552-553.

[2]  佟建伟,许巧,贾春玲.优质特用甜玉米保优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0(5):39.

[3]  孙晓芬,黄振才.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0(8):10-11.

[4]  丁凡,余韩开宗,刘丽芳,等.紫色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8,57(8):14-16.

[5]  王学贵,孙俊杰.鲜食紫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3):15-16.

[6]  谭秉航.甘薯黑斑病的识别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5(6):53.

(责任编辑: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3-03-08

基金项目:环江县特色农业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环特农202106-2-3)。

作者简介:黄洁薇(1972—),女,广西环江人,本科,农艺师,从事基层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与科技培训。E-mail:hjw990313@163.com;7782292568@163.com。